林 金,彭荥枫,张艳梅,黄裕嫦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 广东深圳518034)
母乳喂养作为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的最佳喂养方式,有助于提升智力、增强免疫力,亦可降低婴儿猝死症、儿童期肥胖、过敏性疾病的发生风险。相关研究指出,母乳喂养可有效改善婴儿感觉与认知发育,同时在预防慢性病、传染病中亦有优势[1-2]。母乳喂养除了有益于婴儿外,对产妇亦有诸多好处,可促进产妇产后恢复,降低卵巢癌、乳腺癌发生风险[3-4]。但是目前临床调查发现,70%以上的初产妇因缺乏相关知识或产后疼痛导致产后母乳喂养情况不佳[5-6];因此临床对初产妇产后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极为重视。赋能心理干预是以赋能理论为指导,涵盖赋能健康教育、心理支持、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等多种内容的新型干预方法,可针对患者某项健康行为给予鼓励、引导,促成患者某一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目前已应用于部分肿瘤患者心理干预中[7]。同时,五子散中药热奄包具有温经散寒镇痛,促进气血运行的功效,具备无副作用、成本低、方便处理等优势,能有效减轻产后子宫复旧宫缩疼痛情况[8]。本研究将五子散热奄包联合赋能心理干预应用于初产妇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于本院足月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初产妇,年龄18~35岁;②认知功能正常;③产妇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愿意且可以进行母乳喂养。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疾病或视听功能异常;②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等疾病或严重产后合并症或并发症,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将纳入研究的146例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年龄21~34(27.06±3.63)岁;分娩方式:顺产58例,剖宫产15例;分娩孕周37~41(39.26±1.02)周;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62例,高中8例,初中及以下3例。对照组年龄22~33(27.36±3.30)岁;分娩方式:顺产60例,剖宫产13例;分娩孕周38~41(39.31±0.72)周;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63例,高中7例,初中及以下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方案。产妇入院后,对其基本情况及认知水平进行评估,并积极实施院内健康教育,重视产妇母乳喂养知识补充与技能培养,并给予心理支持,待产妇出院后常规设立母乳喂养健康咨询热线。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实施五子散热奄包联合赋能心理干预方案。
1.2.2.1 五子散热奄包 包括白芥子、莱菔子、补骨脂、菟丝子、紫苏子五种药材,各120 g,均匀混合,使用恒温器加热至70 ℃左右,随后以软布包住,趁热在下腹部行中药热奄包治疗,产后24 h开始,2次/d,每次30 min,持续2周。
1.2.2.2 赋能心理干预方案 ①构建赋能干预小组。由本科室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作为小组成员,并组织组内成员针对赋能理论及初产妇心理干预方面的知识学习,通过网上文献检索、图书查阅等形式搜集收集相关理论知识,结合科室现有护理措施的不足及产妇心理特点,初步制订赋能心理干预步骤框架。②产妇问题明确。由组内护理人员针对产妇心理状况、产后健康状况、育儿知识掌握程度及社会属性开展评估,通过日常言语沟通了解产妇具体护理需求,通过与家属沟通,了解产妇性格特点,最后由护理人员对评估结果进行总结,并制订赋能心理干预中的细节措施及赋能路径。③目标达成式直接赋能干预。根据产妇健康情况及护理需求评估结果,护理人员给予产妇健康教育及鼓励,引导产妇设定与其健康情况相适宜且近期可达成的目标,逐步达成产后母乳喂养技能改进、效能提高的目标。具体可分为以下阶段性目标:产后1 d,由护理人员多次给予产妇初次哺乳协助,阶段性目标为在保证吸吮反射有效巩固的基础上掌握哺乳的方法与技巧。产后2~3 d,护理人员引导产妇了解奶量变化情况,学会促进下奶的方法并掌握乳房按摩护理技巧,保证每次按摩时间可达到20 min,2次/d。后续阶段,产妇则需指定纯母乳喂养时间目标,在达成初次目标后继续延续母乳喂养时间,积极接受相关喂养知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则需持续了解产妇阶段性目标达成情况,并给予言语鼓励,同时鼓励家属给予支持,增强产妇喂养信心。④知识普及式间接赋能干预。由护理人员发放针对产后喂养知识指导的健康手册,并于产妇出院前建立微信随访沟通渠道,在其出院后持续通过微信渠道推送母婴健康方面的文章及视频,定期开展随访了解产妇母乳喂养实施情况及心理感受,突出母乳喂养重要性的同时传授产后自我心理调节小技巧,并充分表达对产妇自我学习及改进的肯定,引导产妇保持良好的产后心态。
1.3 评估标准 ①产后子宫复旧情况:包括产后30 d、42 d子宫复旧率,浆液性恶露消失时间。②自我效能:采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9]评分,涵盖技能、内心活动2个领域,共33项条目,每项1~5分,总分33~165分,得分越高表示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越强。③产后舒适度:采用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10]评分,涵盖心理、生理、社会文化环境、精神等领域,共30项条目,得分越高表示舒适度越高。④疼痛情况: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11]评分,将疼痛程度以数字0~10表示,0代表无痛、10代表最痛,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⑤母乳喂养情况:采用母乳喂养评估量表(MBFES)[12]评分,涵盖产妇满意度、婴儿满意度、产妇生活方式等领域,共30项条目,每项1~5分,总分30~150分,得分越高表示产妇母乳喂养行为越好。
2.1 两组产后子宫复旧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产后子宫复旧情况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BSE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BSE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GCQ、NRS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GCQ、NRS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干预前后MBFES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MBFES评分比较(分,
初产妇缺乏育儿经验,对产后康复过程中各种不适感受缺乏应对经验,部分产妇产后可出现较为严重的焦虑、担忧等心理感受,容易诱发产后抑郁症,不利于身心健康及后续喂养,而母乳喂养实施不佳更不利于婴儿发育成长,故临床上实施以健康教育、行为纠正、心理支持为主的赋能心理干预极为重要。
初产妇产后不良心理状态的形成除了受到身体状态变化、配偶支持、经济条件、居住环境、职业等因素影响外,还与育儿经验不足造成的不确定感、产后子宫复旧过程中宫缩痛等各种不舒适有关,尤其受母乳喂养刺激的宫缩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妇母乳喂养的积极性,从而引发产后不良情绪。此类产后不良情绪不但可对产妇家庭和睦状态造成影响,同时不利于母乳喂养、自身调理等措施的实施,故临床针对此类群体应将心理干预与健康知识普及相结合,同时需考虑到产后调理、疼痛管理等。赋能理论最早应用于管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心理干预中,其主要实施办法是通过资源、知识供给,引导个体对某一事物的认知提升并自发要求自身进行改变,并通过持续改进自身行为习惯形成自我激励,从而达到心理赋能的目的,目前以该理论为指导的干预方法已逐步应用于骨折患者及脑卒中患者干预中,被指出可有效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13]。本研究中,干预4周后,两组BSES、MBFE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五子散热奄包联合赋能心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自我自我效能及实施情况改善。分析原因:护理人员首先根据初产妇心理特点,结合赋能干预理论设计适宜于初产妇群体的干预框架,针对产妇具体情况进行健康状况、社会属性、心理状态及育儿认知方面的评估,安排符合其需求的目标达成式直接赋能干预、知识普及式间接赋能干预措施,前者有助于产妇形成对母乳喂养基本技巧的熟悉掌握,并通过行为习惯的达成逐步给予心理赋能,而后者则可通过多种形式的知识扩充增强产妇产后喂养信心,减轻不确定感,均有助于促进其母乳喂养实施情况及自我效能改善。
母乳内富含多种抗体及营养物质,可促进婴儿免疫力提升,并刺激其脑部发育,可减少感染及腹泻等疾病发生风险。对产妇而言,母乳喂养可促进其产后宫缩,预防产后出血、产后恶露不尽的发生[1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后30 d、42 d子宫复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露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GCQ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NR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五子散热奄联合赋能心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初产妇产后子宫复旧,减轻产后疼痛。分析原因:赋能心理干预可通过赋能健康教育及行为引导改善产妇母乳喂养实施情况,从而促进子宫复旧。五子散出自清代名医徐灵胎所著《兰台轨范》,方剂为中紫苏子解表散寒,白芥子散结通络镇痛,菟丝子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莱菔子温经散寒,吴茱萸温经镇痛。在产科应用中,改吴茱萸为补骨脂,有补肾壮阳、补脾健胃之功能,增强免疫力。通过下腹部五子散中药热奄包治疗,减轻产妇产后疼痛,提高其产后舒适度。
综上所述,对初产妇应用五子散热奄包联合赋能心理干预,可有效促进产后子宫复旧,联合母乳喂养实施情况及自我效能,后续研究可进一步延长随访观察时间,取得良好的远期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