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丽敏
[内容提要]新形势下实现奶业高质量发展对缓解资源约束、提高奶业经济效益、满足人民对安全乳制品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国奶业发展的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但仍面临众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提质增效。因此,本文在阐释奶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奶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现路径,旨在为推动我国奶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
奶业是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改善居民膳食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虽然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国奶业发展不断转型升级,畜群良种化、产品品牌化、产业绿色化以及市场集中度等发展水平均显著提高。但目前我国奶业发展仍面临增产陷入瓶颈、进口压力大、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不足,养殖成本较高、养殖规模化程度较低,产业链利润分配不均、利益联结松散、产品质量不稳定、养殖污染环境隐患大等众多问题[1-4]。例如,虽然2008—2017年我国奶类产量稳定在3000万t以上,但却从3781.5万t下降至3148.6万t,奶产品产值在牧业产值中的比重也从4.91%下降至4.59%①;乳制品贸易逆差量和逆差额迅速增长了9.58倍和14.62倍②;年存栏100头以上奶牛养殖户数量占奶牛养殖户总量的比例仅由0.33%增长至1.04%③,未来较长时间内我国仍会有大量小规模奶牛散养户。2017年,我国每头(百只)奶牛平均利润率仅为28.88%④;虽然国内乳品加工企业基本实现营收利润双增加,养殖企业或养殖户却普遍亏损,进口乳制品冲击下奶农生存压力日益增大[1]。2018年,全国人均乳制品消费折合生鲜乳34.3公斤,是亚洲平均水平的1/2、世界平均水平的1/3、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10,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约低40公斤⑤。并且,目前我国乳制品中兽药残留和微生物超标、添加剂使用不规范等质量安全隐患仍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了消费者健康及乳制品的市场竞争力[4]。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还要推进绿色发展,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等。新形势对我国经济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使其发展内涵不断丰富。2018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及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先后印发了《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的若干意见》及《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法规,为推动我国奶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顶层规划,但切实有效提升我国奶业发展质量还须落实具体战略措施。
虽然已有学者从产业组织模式对奶制品质量安全影响[5]、奶业生产信息化[6]、奶业质量安全监管[7]、奶制品质量安全协同治理[8]、中外奶业政策比较[9]等多个方面对提高我国奶业发展质量进行了探讨,还有学者从宏观视角阐述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及实现路径[10];但仍缺少对新形势下奶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及具体实现路径的系统论述。本文将立足我国奶业发展现状、已有文献及实地调研案例的基础上,对我国奶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进行界定,并明确其具体实现路径。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提出,应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优质安全、绿色发展为目标,以降成本、优结构、提质量、创品牌、增活力为着力点,强化标准规范、科技创新、政策扶持、执法监督和消费培育,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完善乳制品加工和流通体系、强化乳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加快构建现代奶业产业、生产、经营和质量安全体系,提高奶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进奶业现代化。同年,农业农村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的若干意见》并提出,应加快奶业规模化养殖、降低奶牛养殖成本、提高奶牛生产效率、做强做优乳制品加工业、促进产业链融合、提高乳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主产省(区)率先奶业振兴、大力引导和促进乳制品消费等。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应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加工流通体系,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的高质量畜牧业发展新格局。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促进农业实现高质高效,既要提高产品质量,也要提高土地、劳动、饲草料等资源的效率,进而提高产业发展的整体经济效益和产业竞争力。
新经济形势和环境形势下,我国奶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是多元化的:既要追求“数量”,也要追求“质量”;应以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发展技术密集、资源节约以及环境友好型奶业,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增长的同时,降低环境压力并改善生态环境;还要提高乳制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保障产品优质安全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及健康营养需求;加强疫病防治、降低产业生产风险,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奶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三高三低”的产业特征,“三高”即高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高资源利用率,“三低”即低疫病风险、低市场风险、低环境污染;“两高一优”的产品特征,即高附加值、高质量安全水平及优等品质。
奶业产业链环节众多,产业链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增大整个产业链风险、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质量。实现我国奶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将“高质量”发展内涵贯穿我国奶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促进产业链各环节的高质量发展。
养殖环节高质量发展应以健康养殖为目标,健康养殖以安全、优质、高效、无公害为主要内涵,追求数量、质量和生态效益并重。实施健康养殖必须调整养殖模式,创新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规模养殖和畜禽养殖小区,做好畜禽良种、饲料供给、动物防疫、养殖环境等基础工作[11]。其中畜禽良种、饲料以及水、空气、土壤等养殖环境均是养殖业发展的重要投入品,会直接影响牲畜及畜产品质量,应重视其质量管理。
1.投入品质量管理
(1)完善良种繁育体系。良种化是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之一。良种具有发育快、生产周期短、生产性能好、产量高且质量好、生产成本低、价值高等众多优点,品种改良对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畜产品产量等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制定的《全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指出,虽然2008年以来我国奶牛良种繁育、生产性能测定、遗传评估、良种推广等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但仍存在奶牛育种基础性工作薄弱,生产性能测定参测比例低、数据质量不高,繁殖、健康等性状数据收集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建成一批高标准、高水平国家奶牛核心育种场,强化奶源基地建设和科技创新,全面提升良种扩繁效率,提高奶牛群体产奶性能等目标。
品种改良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技术发明,尽管普通养殖户、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组织或农商企业等均具备较大的技术创新潜力;但由于品种改良的技术要求高、难度大且经费要求高,因此应发挥经济实力较强核心育种企业、畜牧站等政府部门、高校或科研院所在品种改良中的领头作用,并加大对良种研发的支持力度。同时,一种新技术只有被采纳并获得商业成功,才能视为农业技术取得创新。推动我国奶业良种技术有效落地,要完善技术推广渠道,也要激励农户进行技术采纳。良种技术推广方面,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有利于促进良种技术扩散[12]。且不同的农业技术扩散模式农户技术采纳的激励效果存在差异,相对于市场交易模式,社会网络、合作组织和生产合同三种技术扩散模式更能直接或间接减低农户技术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进而激励农户采纳技术[13]。尤其在贫困地区,基层政府部门(例如畜牧站等)往往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四川省大多数贫困农户的农业技术来源于政府[14]。其次,养殖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养殖规模、家庭经济条件、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养殖兼业程度、信贷约束、社会资本、信息资源(即信息获取渠道)、经营规模等家庭禀赋特征,技术适用性、技术属性、技术感知易用性和有用性、技术成本、良种运输应激反应等技术特征,技术推广体系(包括培训机制)、政府政策、自然灾害、环保压力、养殖保险发展情况、疫病防控水平、环境控制水平等环境特征[15-18],会对农户农业的技术采纳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因此,为推动良种技术有效落地,①应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构建农业技术公共信息平台,降低奶农良种技术信息获取难度;②定期对奶农进行技术培训和示范,提高其技术认知和技术采纳积极性;③强化基层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基层做好科技帮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针对性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生产;④多渠道扶持奶农扩大养殖规模,增强其风险抵御能力和技术采纳规模效益;⑤完善养殖保险制度,加大品种改良技术采纳的补贴资金或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奶农良种技术采纳的政策制度环境以稳定其生产,激励奶农采纳良种技术进行长期投资;⑥鼓励奶农参与专业合作社、技术协会、农村经济组织等,强化奶农人力资本;⑦选定技术推广核心区域,激活区域间信息传播机制,发挥核心区域辐射带动作用。⑧做好技术推广“售后服务”,既提供品种改良技术,也要提供与良种饲养配套的养殖技术指导,保障良种饲养的高经济效益,稳定奶农品种改良积极性,形成示范效应。
其他投入品质量管理。重视品种改良的同时,养殖场户还应加强对兽药、饲草料、添加剂、抗生素、养殖环境等其他投入品的质量管理。①选择可靠供应商,确保投入品符合一定质量标准,并定期对其进行质量评估,要求供应商承诺承担质量问题责任;②掌握科学的饲料搭配技术,保障投喂草料的搭配科学性,满足牲畜生长所需营养需求;③治疗患病牲畜时,须选择合格的兽药产品,并执行严格的休药期和相关残留检测;④严格控制添加剂、抗生素等安全投入量;⑤适宜场址对牲畜健康十分重要,厂址选择应符合卫生防疫要求,远离交通要道、村庄、学校、工业区和居住区等,场内布局结构要合理,保障牲畜有足够的躺卧及运动空间,保障牲畜享有必要的动物福利;场区内空气清新、水源充足、水质有保障,有适宜的湿度、温度、通风及光线等,还有完善的粪污处理设备,保证良好的卫生条件,杜绝交叉感染等。
2.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
国外奶业发达国家养殖规模化发展较快,例如1985—2015年,澳大利亚养殖场数量降幅超过2/3,养殖场养殖规模逐步增长、机械化率普遍提高。2013年,养殖数量超过300头的大规模牧场数量占比已达到37%[1]。荷兰作为世界奶业大国,其家庭牧场养殖规模迅速扩大,牧场新技术采纳率、机械化水平、奶牛单产水平和风险抵御能力均提高,生产成本显著降低[19]。而养殖环节规模化发展有利于推动标准化、产业化、高效化、高质量发展,进而提高养殖者农业生产技术采纳能力、增加养殖净收益以及提高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等[20]。
扶持大型奶企自建规模牧场。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国开始重视推动奶业升级,大力提倡大型乳品加工企业向前后延伸产业链,自建、收购、参股或托管养殖场,形成涵盖饲草料种植与加工、养殖、原奶收集、乳制品生产加工、市场销售、售后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目的是提高奶企自有奶源的比例,稳定原奶供给,并加强原奶品质控制和风险管控,进而提高企业抵御行业周期性风险的能力;以及实现全产业链的信息可追溯,并提高产业各环节资源整合利用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经济效益;并且,奶企能够以市场为导向,灵敏把握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从而有效调整养殖布局,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增强在乳品市场竞争力。
乳品行业素有“得奶源者得天下”的说法,奶源是乳制品质量控制的关键。虽然全产业链模式有利于加强对原奶的质量控制,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奶业生产规模化程度低、生产分散,直接转入奶企投资建设大规模农场,不仅加大了奶企资金压力、养殖风险和市场风险,也不利于充分利用农户的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等资源。因此,自建牧场需要奶企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标准化管理能力以及风险抵御能力,还要有严格的内部监管标准和执行程序,实施难度较大。而通过前向整合产业链,与具有丰富的品质管理、养殖技术经验的成熟牧场合作,则成为乳制品企业保障奶源数量和质量的另一条重要渠道。例如,蒙牛为加强奶源控制、提高价格谈判优势收购了上游奶源基地现代牧业,实现了对上游奶源的整合,形成了全产业链模式;既保证了上游奶源质量和市场份额、提高了蒙牛抵御行业周期风险的能力,又能合作开发下游产品,增强在下游乳品的市场竞争力。但并购成功并非意味着整合成功,还需要加强生产控制。例如,飞鹤控股关山乳业只是财务核算整合,关山乳业的生产经营仍由其独立管理,飞鹤没有将其优秀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经验传承给关山,也未强化对其产业链的控制,2015年关山乳业先后发生了“倒奶事件”和“羊奶粉质量安全事件”,反而拖累了飞鹤的品牌信誉[21]。
鼓励中小规模养殖户自建家庭牧场或加入养殖合作社、养殖小区。虽然2008—2016年,我国存栏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比重提高了33.5%,增长至55%[2];但直到2017年,我国存栏量100头以下奶牛养殖户仍占全国养殖户总数的98.96%,我国仍存在大量的小规模奶牛养殖户。对于中小奶企来说,大量小散户是其重要的原料奶来源。而小散户的养殖、管理技术水平低,原奶质量管理能力薄弱;且奶企与散户间的利益链接机制不完善,奶农话语权弱,奶企常常压低奶价或将风险转移给奶农。奶企与奶农之间道德风险频发,不利于原奶质量控制,还增大了产加环节的交易成本及产业链下游的生产风险,降低了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引导专业养殖户发展家庭牧场或鼓励其加入合作社、养殖小区是提高其养殖规模化程度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是,合理引导家庭牧场发展。2013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鼓励引导家庭农场发展。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22]。因此,家庭牧场主要指以草地资源作为主要生产资料(或人工饲草料基地,或购买饲草料),以养殖户家庭为生产单位,家庭成员是主要劳动力,具备一定的牲畜养殖管理经验,规模适当、自主经营,并以从事专业化畜牧业商品性生产为主。有学者通过对内蒙古四个县300户奶牛养殖户调研发现,家庭牧场的规模化程度和标准化程度相对规模化奶牛场薄弱[23];但相对分散化养殖小区,家庭牧场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和养殖利润更高[20]。因此,可以根据各地区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鼓励家庭牧场发展。
二是,扶持奶业养殖合作社发展。国外奶业发达国家的奶业合作社取得了比较好的发展。例如,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以及爱尔兰等均形成了“牧场主建立合作社+合作社建立加工企业+牧场主入股加工企业”的“自下而上”式的一体化合作模式,其中合作社是产业链核心主体,负责原奶收购、加工及销售,产业链产加销环节利益联结紧密,奶农能够分享加工环节利润,合作生产的稳定性高[1,20,24]。一体化经营模式不仅稳定了牧场的原奶销售渠道,还发挥了合作社原奶质量监管的重要职能,产品不合格的奶农会被赶出合作社。家庭牧场既是原奶供应商,也是加工环节的利益获取者,能够同时获得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分红,养殖、加工环节的利益链接更加紧密。由于国外牧场的养殖规模相对较大,组合而成的合作社势力较强,合作社有能力向后整合产业链、建立乳制品加工厂。而且合作社办的乳制品加工企业是独立法人,产品加工能力强,多进行精深加工。例如,2020年7月爱尔兰最大的奶业合作社ORNUA宣布将在美国威斯康辛州建立奶酪加工厂,生产功能性奶酪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⑥。
目前,我国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形成了多种类型合作模式。例如,集中散养的松散经营模式,虽然该模式中社员集中在同一区域养殖,并进行统一防疫、购料、挤奶和销售,但饲养环节未实现统一的标准化生产,仍是各户独立养殖,因此对原奶产量和品质的管控水平有限,本质是一种“集中式散养”。还有一类是托管分红模式以及土地和奶牛入股、奶农入社就业分红模式,两种模式都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合作社统一养殖管理,对原奶产量、质量的控制效果相对较好[25]。例如,2012年,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党寨乡下寨村在村支部书记带领下,成立了奶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用“农民入股、集体经营、定期分红、共同富裕”的运行模式,合作社还聘请了资深的养牛人对牛场进行标准化管理,成功带领社员致富⑦。
影响养殖场户合作社加入意愿或行为的因素众多,资产专用性和交易频率越高、不确定性越大的养殖户加入紧密产业组织模式的意愿越强;但也会受到产业组织模式可获得性及其带动主体发展情况的约束,以及养殖户对产业组织模式认知及养殖模式选择的影响[26]。另外,养殖场户文化程度、养殖规模、合作社提供服务、合作认知度、地理区位、饲料购买成本、合作社管理模式、产品销售价格等也会影响养殖户加入合作社的意愿[27-28]。但其中,养殖规模对养殖户合作社加入意愿影响并非单调,例如有学者对黑吉辽内蒙古4省(区)210户肉牛养殖户调研发现,11—50头的养殖户加入合作社的意愿最强[27]。同时,有效的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和保障合作社效益,调动养殖户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例如,2009年河北省滦南县胡各庄镇成立华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用了“支部+合作社”模式,党员创先争优、带头示范,抓落实制度,合作社运作规范,带动社员增收效果显著。截止2016年,社员数量已增长至700户,增长了5.25倍[29]。
因此,为调动养殖户加入合作社积极性、提高合作社发展质量,①应多渠道提高养殖户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发展适度规模养殖;②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合作生产组织的可得性;③加大对合作社宣传,提高养殖户对合作生产的认知;④规范合作社管理运作模式,聘请养殖能人、管理能手、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另外需要注意,我国奶业发展属于消费驱动型,即“先拓展乳品销售市场,再关注奶源”,原奶生产、加工环节的利益联结机制比较松散。虽然我国部分地区也出现了“合作社办加工”模式,却只是合作社内部纵向开展了加工业务,在合作社内部进行成本收益核算,合作社加工能力有限、产品多为初级产品。对比发达国家“合作社办的加工企业”,我国合作社纵向整合产业链的能力有限,可以对其进行合理引导,但不应鼓励其盲目延伸产业链,分散资金优势和专业化生产能力,否则反而会因资金和技术实力不足、技术人才短缺而增大生产风险。
三是,促进养殖小区发展。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小区同样得到快速发展,例如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奶罐”,内蒙古四个县的300户奶牛养殖户中约55%从家庭散养转变为养殖小区[20]。并且,我国也形成了养殖户自建养殖小区、奶企(提供资金、负责养殖管理)与乡村(提供场地)联合建设养殖小区(奶企向村内养殖户提供托管服务)、养殖大户投资建立的养殖小区(同时为其他小规模养殖户提供托管服务)、奶企或开发商直接投资建立的养殖小区等多种类型养殖小区。但目前我国一些养殖小区的养殖管理、技术水平比较低,尤其众多农户加入时,奶牛质量参差不齐,加大了防疫难度[30];部分养殖小区只是将养殖户集中到一起,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本质仍是分散养殖。再加上养殖小区养殖人员防疫意识不足、小区管理不严、动物免疫程序和消毒管理失位等,养殖小区发生疫病风险较大[31]。例如,昆明市区的奶牛养殖小区便存在劳动生产率低、鲜奶质量无保障且价格低等问题[32]。因此,在鼓励建立养殖小区的同时,还应重视养殖小区发展质量。
调研了解到,内蒙古阿巴嘎旗牧人恋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牵头成立养殖小区的发展经验具备一定可借鉴性。2010年公司在相邻林西县(林西县被政府收购的闲置养殖场地可以免费给企业使用)建立了专业化养殖小区,通过“乳制品加工企业+养殖小区+托管农户”模式有效整合了社会资源,分散了产业发展的风险。①公司节省了建牛舍、买奶牛、管养殖等直接投入以及直接对接农户的交易成本,降低了生产经营风险,可以集中资源提升核心业务(乳制品加工)能力和产品竞争力。②地方政府成功引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就业和增收,完善了本地产业结构、增加产业发展活力。③养殖小区由专业化水平相对较高的第三方团队集约化管理,养殖小区的规模效益、标准化水平、生产技术效率以及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水平等相对分散农户较高,不但能为公司稳定提供高品质原奶,还能降低分散农户独立养殖的市场风险、节省了农户的劳动力,使农户可以更专业化地从事农业或其他非农产业,部分农户还将秸秆等农副产品送到养殖小区用作草料,“种养结合”进一步降低了养殖成本。另外,养殖小区采纳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畜均成本低,技术采纳积极性和实施概率较高,有利于降低养殖业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这种地方政府、企业、第三方管理团队及农户等分工明确、利益分配机制完善、合作紧密,整个产业链的生产效率及发展稳定性均得到提高,实现了各参与主体的“多方共赢”。
3.完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
(1)加强养殖场信息化管理。美国奶业比较发达,高机械化和高信息化水平是其重要特征。其奶业产业链中饲料生产、奶牛饲喂、挤奶、粪便清理等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生产管理和监控,并能根据监控信息制定针对性生产决策[20]。随着我国奶业规模化程度提高,信息化技术逐渐被引入奶牛养殖业,帮助实现奶业产业链精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例如,大型奶企伊利率先建立了智能仓储系统⑧;2020年君乐宝在石家庄赞皇县建立了全国首家智能化家庭示范牧场,全机器人饲喂、挤奶和智能化管理⑨;常州明明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安装了“MIM原奶智能监控系统”,经过一年多使用,提升了牧场管理水平,减少了牛奶质量事故发生,比如系统能够便捷地通过手机APP实时获取牧场清洗频率、温度和浓度等数据,实现牧场智能化管理⑩;南京卫岗乳业有限公司实现了从养牛、挤奶、加工到运输的全智能化“链条”。
但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奶业养殖环节信息化程度仍较低。由于规模养殖场的信息技术采纳能力较高,且信息技术对规模化养殖管理及疫病防控等均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因此仍要多渠道提高我国养殖规模化程度。同时,农户信息技术采纳行为会受到投入成本、获取信息渠道、政府技术推广方式、农户对技术采纳效果的担忧等多种因素影响[33]。因此,还应加强我国农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完善农户信息获取渠道,提升农户信息识别和获取能力,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和风险,保障信息采纳效果等。
(2)加强养殖场疫病防治。养殖场疫病防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谨慎做好各方面的工作。①提高养殖者对疫病防控必要性认知,调动其配合监管部门做好防疫工作的积极性;②制定并执行科学的免疫程序,针对性选用质量可靠疫苗,做到预防为主、治疗为辅;③定期进行严格消毒工作,要使用质量合格消毒剂,降低消毒给牲畜带来的应激反应;④及时清理牛舍和厂区内的垃圾杂物,定期严格、彻底地对牧场消毒,保障疫病防控效果;⑤做好场外购入牲畜的隔离、检疫工作,对养殖场区进出人员、车辆及其他物品等做好消毒检查工作。
(3)促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随着我国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畜禽养殖废弃物产量不断增加,污染面不断扩大,畜禽养殖废弃物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虽然政府陆续制定了《畜牧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动物防疫法》等关于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详尽法律规定。但截至2017年,全国畜禽养殖废弃物年产高达约38亿t,相对总利用率却不足60%[34],有必要继续提高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利用率。目前,奶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渠道日益丰富,例如由于蚯蚓能够富集粪污中的重金属,降解大分子有机污染物、有毒有害物质等[35],利用奶牛粪便饲养蚯蚓能够实现奶牛粪便的资源化循环利用。牛粪还可以用作牛床垫料、转化成有机肥料发展种养结合等[36]。因此,既要创新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也要调动养殖户采纳先进牛粪处理技术的能力和积极性,提高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降低养殖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
原奶在运输环节易受污染而变质,必须采用冷链运输系统保障奶罐内无菌、低温环境;不断改进奶罐清洗系统,杜绝病菌传播,保障奶罐清洗干净后再运输新批次牛奶。同时,也要对奶罐车驾驶员进行必要的专业知识培训,发挥奶罐车驾驶员在检验、保障原奶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例如,奶罐车驾驶员应能够检验奶罐上的仪表、奶罐内牛奶的搅动次数、奶罐温度、到加工厂卸载前牛奶抗生素残留、卸载后奶罐清洗等是否符合标准,以及按照检测方要求采集牛奶样本等。另外,运输环节实现信息化对保障原奶质量检测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牛奶样本的塑料小瓶上安装芯片,使其链接卡车上的GPS,保障能够精准获取其位置信息。
乳制品加工是影响其质量安全和品质的关键环节。提高我国乳制品加工环节发展质量,要做到预先防范、强化外部监管、调动乳制品加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积极性。①应明确各监管部门职责,制定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标准以及符合我国奶业实际情况的行业标准,为严格执法监管提供依据。②监督乳制品加工企业生产管理符合基本生产规范,并扶持其加强产品加工技术及工艺研发创新、人才培养、设备更新等,打造优质名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提高乳制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③鼓励小型乳制品加工企业进行整合或建立集聚的加工园区,提高其改进加工设施、加工工艺、规范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卫生标准和添加剂使用规范、采用无菌包装等精细化管理能力。④加强加工企业信息化管理,加大信息数据收集力度,提高信息质量、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完善乳制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提高管理有效性和管理效率。
目前,超市经销代理是我国乳制品销售的主要模式,约占我国乳品销售渠道的85%以上[37]。但乳企在与超市合作的过程中处于谈判弱势,利润空间被压缩,因此奶企又把压力转向上游,导致奶农利益空间被进一步压缩[2]。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冷链技术发展,网购、生鲜电商、无人零售及社区商店等新销售渠道快速发展,奶企应主动适应这种销售渠道变化趋势,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模式,既满足消费者多样化购购物需求,也能提高其与超市等销售商合作的谈判能力。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国液态奶监管由农业行政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三部门负责,2013年又调整为由农业行政部门负责[38]。目前,我国乳制品质量监管主要由中央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分段式管理”,但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利益目标不一致,会产生政府管制失灵、同层级政府监管部门间职责交叉等问题,且政府进行全产业链质量监管力量也有限,无法兼顾全部监管事务[39]。因此,单一政府监管机制已经不能满足我国乳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并且,我国乳制品行业标准体系也不完善,检测方法操作性、准确性有待提高[40]。各企业公布的社会责任披露报告质量层次不齐,内容披露程度不一致,信息披露机制也不完善[39]。
相比来看,国外奶业发达国家的乳制品质量监管机制比较完善。例如,荷兰原料奶必须经过第三方机构检验,政府对第三方检测机构建立独立实验室、引进先进仪器、培育专业检测人员提供一定支持[19]。新西兰从养殖到运输产业链各环节都有规范的质量标准,也有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和评估[24]。这种“检测”外包的方式有利于转移政府检测和监管压力,专业化检测责任主体也有利于改进检测效果。澳大利亚监管部门分工明确,建立了完善的产业链双向随机追溯体系和“从牧场到餐桌”的乳制品安全和产品质量体系,并公开了监测信息[1]。
因此,我国应建立专业化、系统化以及主体多元的监管体系。①制定并及时更新产业链各环节、各方面的质量标准,并将责任明确到具体行为主体,为严格执行监管提供准确依据;②提高养殖者素质及其健康养殖积极性,降低监管难度;③强化乳品加工企业在质量监管中的自律性,并为其在资金筹集、技术人员、设备购置等方面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措施,鼓励其学习伊利和蒙牛等大型乳企“集团、事业部、工厂”三层产品安全监测体系;④健全风险评估体系,建立独立风险评估机构,明确各评估部门职责,公开风险评估信息,“事前”预防乳制品安全事件;⑤针对性培养专业化技术人才,提高监管从业人员质量安全意识和执业素质,减少监管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⑥积极构建消费者、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协同监管机制,重点扶持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发展,第三方机构定期对养殖场、加工厂进行生产评估,并公开评估报告;⑦鼓励产业组织模式创新,加强产业链利益相关者利益链接,调动其相互监管的积极性;例如,乳制品加工企业与合作社、养殖小区合作时,可以要求牧场按照标准进行规范生产,并制定一定的奖惩机制。⑧加快乳品快速检测技术发展,例如兽药残留和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等,简化检测手续、降低对检测设备的依赖和操作难度、缩短检测周期,还能降低检测成本;⑨扶持行业协会发展,完善社会化服务,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公开乳业市场关键信息,促进信息对称。
奶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自然风险、高市场风险、低利润率等弱势产业特征。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例如提供低息贷款、专项资金支持以及品种改良、规模化生产、建设用地、畜牧机械购置补贴等政策扶持,完善畜牧业金融保险机制,引导奶企与奶农相互参股,稳定利益链接机制。同时,也应借鉴发达国家扶持政策经验,例如澳大利亚放活科研单位与企业合作,推动技术供求均衡和技术成果转化[1]。美国政府实施乳制品价格支持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联邦政府为科研机构提供科研经费支持,重视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设立专门技术推广站[24]。
奶业产业链较长,实现奶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的目标,应明确产业链养殖、运输、加工各环节标准,增强调动每一个环节生产主体高质量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完善多元化监管体系、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我国奶业实现绿色高效生产、安全运输、高效高质加工、产品优质优价畅销。
注 释:
①数据来源:《中国畜牧兽医年鉴(2009-2018)》
②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奶业年鉴》(2012—2017)和《中国奶业月报》(2018)整理
③数据来源:《中国畜牧兽医年鉴》(2009—2018)
④数据来源:《中国畜牧兽医年鉴2018》
⑤中国奶业协会网站,https://www.dac.org.cn/read/newztyj-19060619531487310558.jhtm
⑥中国奶业协会官网,https://www.dac.org.cn/read/newgjbd-20072022185735810769.jhtm
⑦中国奶业协会官网,https://www.dac.org.cn/read/newgndt-16110818085263110152.jhtm
⑧中国奶业协会官网,https://www.dac.org.cn/read/newxhzs-17063010165448910303.jhtm
⑨中国奶业协会官网,https://www.dac.org.cn/read/newxhzs-20072719054620810899.jhtm
⑩中国奶业协会官网,https://www.dac.org.cn/read/newgndt-17032812203661510014.j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