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春祥
管仲家的土台,引发了孔老师的强烈不满:管仲的见识与度量,真是太短太小了!
孔老师的批评,基于以下事实:管仲竟然为自己建有三处公馆,每一处公馆都有大量的工作人员服侍他。国君在宫室的大门内设置屏墙,管仲的公馆内也学样设置屏墙;国君宴请友邦贵宾,在堂上设有放置酒杯的土台,管仲的公馆内也安置了这样的土台。
追赶途中,管仲以为那一箭,齐公子小白一定死了,没想到小白装死,逃回国后立即成了齐桓公。齐国与鲁国都知道,谁得到了管仲,谁就可以称霸天下,鲍叔牙将霸王的愿景与小小的私仇都摆在了小白面前,让他自己选择,小白与管仲一直聊了三天三夜,最后拜管仲为相,并称其为“仲父”,七年后,公子小白——齐桓公终于成了霸主。
不过,对管仲的优缺点,孔老师一是一二是二,他看得深刻。他赞扬管仲是行仁的人,齐大夫伯氏的三百户人家,国君分配给了管仲,虽然伯氏只能吃粗粮,他对管仲却从不抱怨。但子路、子贡均对此有疑义,认为管仲不能算仁,齐桓公不杀管仲,管仲跟随的公子纠却被杀,管仲还去辅助齐桓公,孔老师教育他们说:齐桓公多次主持诸侯会盟,使天下没有战事,百姓承受他的恩惠,这些都是管仲促成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可能已经沦为夷狄,披头散发,穿着衣襟开在左边的衣服了,难道为了小的信义而让管仲在山沟中自杀,死了也没人知道吗?但如上,在修身立德方面,孔老师也毫不客气指摘管仲:他这种作为,如果算是懂礼,那么还有谁是不懂礼的呢?
实际上,孔老师的不满,依然是他脑子中固有的礼,无论谁功劳多大,你不在这个层面,就不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否则就是越界。
对孔老师这种守礼护礼行为,许多人都高度赞扬。
周游列国途中,某天,孔老师一行到达卫国西北角边境一个叫仪城的地方,守城官员请求拜见大名鼎鼎的孔老师,并说明了他想见的理由:有名望的君子来到我们这里,我都要请求拜见一下的。
随行的学生安排了这一次会见。会见结束,仪城官员对孔老师的学生说:你们这些人为什么担心失去官位呢?天下没有正道已经很久了,但天将以你们的老师作为教化百姓的木铎!
木铎是什么?就是木舌铜铃,古代影视中常见的镜头:官员宣布政教法令,巡行时手里拿着木舌铜铃,一边喊一边摇,零零零,众人一下聚集起来了。那么,木铎就是比喻和象征,伟大的孔子,他是为人民指方向的精神导师啊!
神情有些沮丧的同学们,一听守城官如此赞赏孔老师,一时精神大振。
君权,族权,夫权,神权,孔老师都竭力维护。
荀子出来解释了,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族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于是强调:上事天,下事地,尊祖先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事天事地,天地代表神权。尊祖,先祖代表族权。隆君师,君师代表君权。
天地君亲师。
每到腊月二十九夜,老屋堂前,桌子上供着认真备好的祭礼,大门敞开,母亲在门外空地上堆着的金银元宝上小心点起火,火光映照夜空,父母拿着香,对着写有“天地君亲师”字样的中堂顶礼膜拜,口中念念有词,我在旁默默伫立,边看边想,此时,中国的许多家庭,正以不同的方式对“天地君亲师”致礼。我又到门外的空地上看那堆火,火光逐渐暗下去了,母亲叮嘱,别去拨,让它自己熄灭。夜的天空,深沉阔大无边,似乎站着个庞大而强壮的让人敬畏之神。
地球的东部,孔老师固执地在护卫他的礼,并要求学生积极参政议政。
与此同时,地球的西部,公元前五世纪时的雅典,一个繁荣的城邦,有位叫苏格拉底的哲人,也在不遗余力地宣传他的坚持正义及不参政理念。苏格拉底没有著作,其言论都被学生柏拉图记录在《理想国》中,这和孔子的学生记录老师的言行成《論语》极相似。苏格拉底与学生有一系列的对话,他的教学,更多采用质疑法,偏重于思考,他强调并和人争论着诸如“爱的最高形式是什么”“什么是德行”之类的问题。苏格拉底崇尚哲人王统治,哲人王能告诉大家在社会中做什么。
苏格拉底在狱中说:未经检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孔子则在课堂上朝堂上强调又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二〇二一年九月十六日傍晚,希腊雅典,古市集遗址,二〇二一“中国希腊文化和旅游年”在此开幕。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捐赠的雕塑作品“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同时揭幕。
这里是古希腊城邦时期公民的重要活动场所,当年城邦中各行各业的人在此互通有无,苏格拉底经常在此演讲、辩论,向世人展示其深刻的哲思。苏格拉底与孔子两尊青铜雕像,分立西东,面向彼此。苏格拉底袒胸露肩,衣着随意;孔子则衣袂随风,交手行礼,春光满面。
曾两次访问中国的希腊文学家卡赞扎基斯说: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人类的两张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张人类理性的面孔。
嗯,说得好,理性,哲人的共同特征。
《诗经·周颂》,第五首是《天作》,只有短短的七行二十七个字,却是最精练的周朝发展史:
天作高山,
大王荒之。
彼作矣,
文王康之。
彼自徂矣,
岐有夷之行。
子孙保之!
己亥七月中旬,虽已进入炎夏,但今日气温只有二十一度,在陕西岐山周原广场,我高声吟咏了数遍《天作》。
上天筑就了一座伟大的岐山,但大山荒凉,是太王精心领导治理,荒山变成了粮仓。百姓们在此安心栖居,文王带领大家走向安康。百姓们纷纷来此定居,通往岐山的道路平平坦坦。周人子孙呀,大家要巩固发展先辈所创的基业,永远保持这种生活!
太王,就是后稷的子孙古公亶父。他是周文王的爷爷,正是古公亶父的英明决策,率领族人在岐山定居,并选择了姬昌继位,才使周朝有了八百年的基业。
看《诗经·大雅·绵》的开头四句: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
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伟大的古公亶父,从清晨出发,昼夜策马,沿着渭水向西跑,终于来到美丽的岐下周原,他率领众族人,选择在此定居。
岐山,在长安西边,因山有两岐(两峰),故称岐山,岐地也称西岐。
周朝起初的一百余年里,岐山就是中国的名山,西岐,是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周族由一个地方性部落逐步上升到统治全国的天子地位。
如何选择一个理想的居住地?古人将其作为头等大事来做,安身立命,先要安好身,后才能立命。古公亶父选择西岐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孔老师的课堂上,他将这个问题更加具体化: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居住在民风淳朴的地方是最理想的,一个人不选择民风淳朴的地方作为自己的住处,算不上明智!
西岐经过古公亶父及后代的经年建设,就成了一个理想居住地,它的突出特点就是:仁。人们在此,互帮互助,坦诚相待,真心诚意生活。
仁义礼智信,仁,居中国人崇尚五种道德之首。中国大大小小的地名中,不少带有仁字,铜仁,仁寿,安仁,没有仔细研究过,不过,考证起来,十有八九与仁爱和善有关。仁字延伸开去,还有和睦、关怀、帮助等等,我居住地不远就有一个和睦街道,和睦路,和睦新村,和睦坊,和睦公园,和睦医院,和睦小学,一片和睦,谁都喜欢和睦。睦了才会美,才是最理想的。
居住地不会自己成仁,它的仁,是靠人打造起来的。一个人的仁,虽会影响不少人,但显然势单力薄,它还需要一群人,最好是集体都仁,尽管属理想主义,但仍然要提倡所有仁。这一点,孔老师特别强调,只有行仁者才能做到喜爱好人,厌恶坏人,而且,一个人,只要立志行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全社会的道德水准,有着紧密的联系。孔老师相信自己的判断与能力,他要去说服一个人,朋友柳下季的弟弟盗跖。
这盗跖是什么人呢?一个无恶不作的强盗,他带着九千人,今天打这个,明天杀那个,穿室破户,赶走人家的牛羊,掳夺人家的妇女,不敬父母,贪得无厌,人人痛恨,却拿他没有办法。
孔老师要去劝,柳下季警告他:千万别去,去了说不定他会杀掉你!
孔老师相信人的善,还是去了。颜回驾着车,子贡边上坐着,他们一起陪孔老师去做盗跖的思想政治工作,希望说服盗跖,做一个仁义者。
孔老师见到正在山南休整的盗跖,这个场景,差一点让孔老师将早饭都吐出来,因为盗跖正在切人肝吃。孔老师强忍着套了近乎,说明来意,盗跖已经是满腔怒火,怒发冲冠:孔丘,你如果顺着我就罢了,如果违逆我的意思,我就将你碎尸万段!孔老师依然强忍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道理说了一套一套又一套。不想,盗跖的嘴也是好生了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据理反驳,孔老师居然说不出话来。盗跖最后警告:看在我哥的面子上,我不杀你,赶紧滚回去!孔老师跑回车上,脸色煞白,胸闷难忍,手上的缰绳都三次脱落,回到鲁国的东城门外,正好碰上盗跖的哥哥柳下季,柳下季见孔老师面如死灰:好几天没见您,是不是去见我弟弟了?孔子仰天长叹:我是没病自己针灸呀,差一点老虎口中出不来!
孔子这个故事,显然是庄子的杜撰,不过,他讲孔老师见盗跖的故事,其实是在讽刺儒家,强行让人做好人是行不通的,法律都只能保证让人不越界,但没有办法让人人都成为好人。
孔老师一直纠缠于仁的好与恶之间。
显然,好仁是必须大力提倡的。富有与尊贵,每个人都想要,如果不来自正当的途径,那么,好仁的君子,是不会接受的;贫穷与卑微,每个人都讨厌,但真正的君子却不会逃避,安贫乐道。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仁,君子凭什么成就他君子的名声?真君子,不会片刻离开仁,在匆忙急迫時会坚持,在危险困顿时也会坚持!
贫贱与卑微,确实会给人造成伤害,但从另一角度说,富有与尊贵给人造成的伤害,要远远大于前者。富和贵最容易生成的两种毛病就是懒与傲,而这也是人生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佛也说,多给孩子一份财富,就是减少孩子一份福报。李煜与赵佶,在各自的艺术领域,都是超一流的,可怜薄命做了君王。
好仁没有止境,越好仁,就越会讨厌不仁,这两者都能帮助好仁者,达到越来越完美的地步,不会出现偏邪的行为。因为,仁不是人天生下就有的德行,仁也是人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百谷养百人,百人显百性,每个人的性格,就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都不会一个样,有人急躁,有人温和,有人爽朗,有人深沉。故从另一角度说,观察一个人的过错,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仁。
某一天,孔老师在课堂上又和学生讨论人生理想,下课铃声响起时,孔老师一声长叹: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晨听懂了人生的理想,就算当晚死去也不妨。
布衣也听到了这一声长叹,思索良久,我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这句话。
其一,道是什么?孔子课堂中,情景不同,道所指的重点也不完全相同,此地,重点应该是指人生的理想与价值之类。
其二,什么是死?老子认为一个人不太重视自己的生命,反而能较好地保存自己;庄子认为死是生的另一种存在形式,他妻子去世,他反而鼓盆而歌。而孔子的生死观也博杂得很,但无论哪一种观点,都承认生死只是客观规律,不必惊慌,应该泰然处之。孔子说,志士仁人,可以杀身成仁,后面他也会说到,未知生,焉知死,这里的“朝”与“夕”,并不实指具体的时间,只是指人生的某种获得。
其三,志向与现实。君子如果有志于道,那么,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也都是快乐的事,他不会以穷困为可耻;君子如果立身处世于天下,那么,他就不会存心敌视什么,也不会倾心羡慕什么,他只以心中的道为做人行事之准则。
君子立恒志,有了人生的大方向,就要一辈子去坚持它,无论发生什么曲折,都不会因此而改变志向,既然方向不会改变,那么,无论生命的时间短长,都只是在践行的人生目标而已。
因君子的志向,这就又引发了另一组相对的概念,为了更有力地说明这个问题,孔老师又将君子与小人作了对比,一对比,什么都清楚了。
君子关心的是德政,小人在乎的是生活;君子关心的是规范,小人在乎的是利益;君子领悟的是礼义,小人领悟的却是利害。
这里的君子是谁?显然是国君与官吏,那小人就是指一般的百姓。
从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出发考察,统治者关心他们的统治秩序,而老百姓,则关心自己的生活与利益,君子难道就一点不关心生活与利益吗?他们难道不吃不喝?肯定不是,我以为,孔老师如此说,只是用对比来告诫人们,不要为了生活和利益而忽略德行与基本规范,也即后人常说的取之有度。如果这一点可以成立,那么,君子与小人,就不仅仅是指地位上的概念,亦指品德上的了,人生在世,吃穿够用适度就行,不要过分了。
为什么不能过分,孔老师接着强调:如果为人处世全都依照利益来考量,那就会招致许多怨恨。天下之利实在有限,有人得利多了,一定就有人得利少了,这个社会的诸多不公平事,就是这么造成的。而因利招致相争,那就偏离了孔老师所提倡的正道了。
尧帝有皇宫吗?没有的,他的住所,椽子粗糙,不加砍削,柱子简单,柱顶甚至都没有方木。他吃粗粮做的饭,喝野菜烧的汤,穿的是布衣。当时的富裕之家住着华丽的高台层榭,吃着珍奇怪异的食品,穿着绣花衣服,狐白皮衣。尧和他们比较,就是简单如苦行僧般的生活。这样对待自己,对待生活,他还有什么可以留恋的?于是,他把整个天下都传给了舜。
孔老师的思想,一下子又进入到了尧舜的时空中去了。
孔老师又多方说明什么是仁,真是苦口婆心。
有一天,他这样告诉学生:刚,毅,木,讷,近仁。
刚强,果决,朴实,寡言,这就接近仁了。
刚者无欲,毅者果敢,木者朴行,讷者谨言。四者皆能力行,且又依据各人的性格及所处的环境作适当调整与应用,那就接近或等于仁,这与孔老师前面告诫的巧言令色相反。
孔老师在课堂上敲了重点:寡言,做人重要的一环。君子嘛,就要努力在言语上谨慎迟钝,而在行动上要敏捷有效!古代的人说话不轻易出口,因为他们以来不及实践为可耻。
同学们听了教诲,纷纷点头:嗯,夫子早就告诫,食不言,寝不语。回去好好睡觉,躺平,默默地想问题吧。
著名的曾参再次出场。
孔老师对曾参说:参呀,我的人生观,是一以贯之的。曾参答:嗯哪,老师,的确如此呐。孔老师出去后,别的同学就问曾参了:曾同学,老师的人生观是什么?曾参笑笑答:老师的人生观,其实只有两个字,忠与恕。
后人都以曾参的这两个字来概括孔老师的人生观,前者重点指对君主及国家,后者常指孔子的为人处事态度。恕其实就是仁。在曾参眼里,孔老师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他也是一个能以自己的心推想别人心的人。
王阳明这样向他的学生解释孔子这个“一以贯之”:一,好比树木的根本;贯,就像树木的枝与叶。没有根,哪来树枝与树叶?孔老师以此来教曾参,是发现曾参没有掌握用功的关键,才告诉他要注意把握中心思想的。
孔老师去世时,曾参也只有二十七岁,“参也鲁”,老师眼中,他并不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那么,曾参的理解,也只能是一知半解的,不过,这两个字,却也十分精确,讲到位了。子贡就曾经问过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让人终身奉行的呢?孔老师说:应该是“恕”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华夏文明中有“灭国不绝祀”的传统,这也是一种恕。
虽然将你的国家灭了,但依然为你保留一些血脉,使你祖宗的香火不绝。为他人,也为自己,哈,一怕灭国的祖宗化成厉鬼来报复,二也怕自己灭国后没人祭祀。杞国是夏禹的直系后裔,商汤灭夏,将夏王室遗民迁到杞地,建立了杞国。曹魏代汉,晋灭魏蜀吴,末代君主还是得到了比较好的待遇。但也有大量的例子证明,新朝建立,为防死灰复燃,将前朝后裔统统斩草除根的,可见,要做到恕字有多难,尤其在切身利益之前。
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德行卓越的人,总是在人群中鹤立鸡群,不是说他长得高大或者特别,是因为他的德行。哪怕是在“里仁”,一个让人安居乐业的好地方,贤者也是人们学习的标杆,人们看见他,就要想怎么努力像他一样,看见不贤者,就要迅速反省自己,是否也犯同样的毛病,而对贤者来说,贤是无止境的,它需要终身积累贤并时刻反省自己的不贤。
我办公室有一幅“见贤思齐”的书法,已经挂了整整十八年了。每天上班,进门就是“见贤思齐”,一种善良的提醒,我将书法看成是一个人,一个老人。某次,我查字典,偶然发现“齐”字还通“斋”,意思是肃敬,但我将它理解成书斋的斋,虽然,我在办公室每天要签不少版面,要听不少广告呀发行呀子公司呀等等的汇报,但“斋”字就是一种告诫,不要忘记阅读,业余时间还是要坚持写作。有时,我甚至将它理解成吃斋念佛的斋,因为体检指标上已经出现好多个上升的箭头,医生告诫:少吃红肉,少吃动物内脏,少吃油腻,多吃素。
贤能者,一定是德行高的,对此,孔老师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有德行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他必定得到人们的亲近与支持。
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门,有一青年女子来投宿,柳下惠怕她冻死,就解开外衣让她坐在他怀中,然后裹紧衣服,两人就这么相拥着坐了一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女子得救。一般人只称赞柳下惠的贤,而不去想柳下惠那一夜的煎熬。“坐怀不乱”是个好成语,它是专门用来褒奖柳下惠的,一褒就是数千年。
刘关张结义,大哥刘备靠的是什么?就是德嘛。曹操对关云长那么好,关也要回到刘备阵营中。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死心塌地扶助刘禅,全都因为刘备的德,有人说,刘皇叔是装出来的,装狗熊,装可怜,嗯,他也真会装。话说回来,也不仅仅是刘备,哪个皇帝不装?
接下来,孔老师重点说了子女如何处理與父母关系的四个重要方面。
第一,我们服侍父母时,如果发现父母有什么过错,就要委婉劝阻;如果父母不听从,仍然要尊敬他们,不触犯他们,虽然内心忧愁,却不抱怨。
第二,父母在世时,子女不远走高飞。如果一定要远走,那必须要有一定的方向。
第三,观察一个人,要看他在父亲活着的时候选择什么志向,以及父亲去世以后有什么行为表现。如果他能三年内不改变父亲为人处世的作风,这就可以说是孝了。
第四,父母亲的年龄,做子女的一定要记得。一方面为他们高寿而欢喜,一方面为他们日渐年老而忧惧。
第一和第四条,从两千五百年前到今天,依然完全适用。父母是普通人,必定会犯错,子女是普通人,也一定会犯错,但站在不同的立场与角度,还有年龄及见识,彼与彼的错误,有时往往一看就明白,这就需要提醒。不过,今天的子女,有多少能准确记得父母的年龄及生日?肯定不会百分百。
第二条,“儿行千里母担忧”,母担忧,父也担忧。古人要游学与游仕,但这里的“不远游”,不是绝对不让你出门,而是着重于不要使父母挂念与担忧。
第三条,三年有守孝之三年之意,三年后,你就可以放飞自己了,不要被束缚,将事业做好,将生活过好,父母在天之灵也会欣慰。
人与人之间如何更好地相处?我们通过学生子游知道了孔老师的态度:服侍君主,如果过于烦琐,就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如果过于烦琐,也会受到疏远。
秦桧家造格天阁,四川军区司令员郑刚中,贿赂秦家造房子的工匠,暗里量好尺寸,并按尺寸定制了地毯。新阁落成,郑的地毯送来,一铺,哎,怎么刚刚好啊!后来,秦桧知道了真相,很不高兴:你他妈个老郑,我家装修你也知道啊?这是我家的私人事,要你这么起劲干什么?我还不知道有多少事让你刺探了呢!某天,秦桧随便找了郑的茬子,将其贬官。
一句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保持适当的距离,适可而止,这是相处的智慧,即便是亲密无间的夫妇,也得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空间。将对方时刻吊在自己裤腰带上的行为,不是疼,不是爱,是自私,极度短视的自私,更是离间亲密关系的重要祸首。
除颜回、子贡、子路三大著名弟子外,公冶长与南宫适两个学生,孔老师应该是比较喜欢的。
孔老师的女儿及哥哥的女儿,都已经到嫁人年龄,优秀的学生自然是他的首选。公冶长,一表人才,曾蹲过监狱,但孔老师还是决定将女儿嫁给他:谁还没个过错?何况公冶长进监狱,并不是他的错(公冶长懂鸟语,是鸟害他坐了牢)。南宫适,一表人才加一,他捧着《白圭》诗,一遍又一遍地读:“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白玉有瑕疵,还可以磨掉;说话有瑕疵,就没有办法补救了。)孔老师就决定将侄女嫁给这位学生,他自信看人极准:如果国家政治上轨道,他不会没有官做;如果国家政治不上轨道,他也能够避免灾祸。南宫适谨言慎行,可保我侄女安乐!
据说孔老爹叔梁纥的原配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后来娶妾,果然生了个儿子,孟皮,字伯尼,却天生残疾,脚不好,走不了路。孔爹晚年再娶颜征在,生下孔子,字仲尼,孔家老二。孔老师十九岁娶宋国姑娘丌官氏,生儿子时,鲁昭公曾派人送来一条鲤鱼祝贺,孔老二十二分开心,给儿子取名鲤,字伯鱼。丌官氏还生了个女儿,除名字叫孔姣外,没有更多记录。
孔老师似乎讲究优生优育,不过,孔鲤实在是个平常人,且死在孔子前。孔子身材高大,智力过人,家教严厉,我们有理由相信,孔姣姑娘,应该如花似玉且又知书达礼,公冶长是幸运的。伯尼的女儿呢?相貌我不敢肯定,但她嫁得一定比孔姣好,她这位叔叔,一辈子讲礼让,先人后己,好青年,先要让给哥哥的女儿,伯尼没有自己优秀,他的子女,应该多关照才是。
孔老师做这个决定,是需要勇气与前瞻的,万一,嫁错了人,那女儿与侄女的幸福怎么办呢?但他相信自己的眼光与判断,他更在乎风气的引导,不要认为蹲过监狱的就低人一等了,看人要全面,看过去,看现在,更要看未来。
让自己的学生成为女婿的,估计也不是孔老师开的头,似成惯例,太子的老师,教着教着,就成了他的岳父大人,但老师是被动的,外人眼里的荣光,在太子傅看来,完全没有凡人那种春天般的温暖,有时甚至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子贡表现越来越好,自我感觉也越来越好,孔老师对他态度也越来越好。
有一天,子贡忍不住问孔老师:老师,我的表现如何呢?孔老师笑笑,这显然是不自信的表现嘛,他存心与子贡开个玩笑:你是一种器具。
子贡一惊,器具?老师不是说过“君子不器”吗?难道我不是君子?但子贡修养还算深厚,他忍着问:我是什么器具呢?
孔老师答:宗庙里面贵重的瑚和琏。
瑚与琏,都是古代祭祀时,盛装黍稷的尊贵玉器,这种玉器,夏朝叫瑚,商朝叫琏,瑚琏其实为同一种玉器,这里是借代,指特别有才能的人,可以担大任。
子贡听了老师的回答,高兴不起来,因为,老师心怀天下,还有更高的要求,真正的君子,不能如器具那样,局限于某一方面,说他像瑚琏,看着像褒奖,实际上还含着委婉的批评,子贡呀,还需要再努力!
天下共有一石才,曹子建独得八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他谢灵运得一斗。小谢明显是在吹牛,不过,才用斗这种器具来装,也真是新鲜。才如芝麻粒,一斗也算恒河沙数,无穷尽;才如花生粒,一斗也够吃上一个月的(我是指当零食吃),生吃油炒皆香;才如大番薯,一斗也只有几个,一天就吃完了,食量大的话,只能一顿饱。
子贡想到这里,看着笑容复杂的孔老师,眼光再往后穿过八百年时光,聚焦到鲜亮活脱的小谢身上,不禁一身冷汗,他不要当番薯!
孔老师见教育起了效果,高兴,于是接着教育子贡,这回,他反着问:赐呀,你与颜回相比,谁更优秀?有了上面的教训,子贡这回老实:赐怎么敢与颜回比呢?他听到一个道理可以推出十个相关的道理,不,其实不止十个,是全部,他一听就懂;而我听到一个道理,只能推出两个相关的道理。孔子笑着说:你很诚实嘛。是呀,你比不上颜回,我也比不上顏回,我与你都比不上颜回!
孔老师有自知之明。谁优秀他心里一清二楚。闻一知二与闻一知十,不仅仅事关智力,也指学习方法,人家的方法就是巧嘛,不服不行。
虽是老师,但老师也非万能,孔老师的意思,唐代的韩愈替他表达了: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
有人对孔老师这样评价冉雍(字仲弓):冉雍这个人,可以行仁,口才却不够好。孔老师答:何必需要口才呢?口齿伶俐的强辩,常常引起别人的讨厌。我不知道冉仲弓是不是行仁,但所谓的口才好,我认为没什么用处。
道理极简单,口才只是表面,在口才上逞能,这样的人离仁还是很远。所以,仁与口才没有必然的关系,如果两者皆好,自然是好事,但两者相较,一定是仁重要。
仁是可以扩展的,比如各种才能,但要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诸葛亮自以为神算,看人也准,北伐途中,派马谡前去做镇守街亭的前锋,行前还再三交代街亭的重要性:失了街亭,我军必败。诸葛丞相甚至还给出了“靠山近水安营扎寨”的具体要求。不想,自以为熟读兵书的马将军,到了目的地观察以后,以为丞相完全多虑,骄傲轻敌,还不听副将劝阻,将营寨扎于山上,结果被张郃卡住命脉,败得一塌糊涂。自此,马谡就成了夸夸其谈的典型。会说有什么用呢?绝知此事要躬行,写作如此,打仗也如此。
鲁国组织部门的长官,又来孔老师这里拜访,请求老师推荐几个学生,有几个岗位急需人才,他们的人才库已经空了。
孔老师这回推荐漆雕开去做官,漆雕是不常见的复姓,名开,原名启,小孔老师十一岁。照例,要进行一次谈话。不想,漆雕同学拒绝:老师呀,我对做官还没有信心呢,现在还不想出仕!
孔老师听了,反而高兴:哈,好,这说明你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还需要不断积累知识与能力,增进修养道德品质。只要有本事,什么时候做官都可以。我去告诉组织部的长官,这次你就不去了。
布衣闻此也感叹,要是做官的都如漆雕开那样想多好呀,可惜,越到后来,读书人越急着想出仕,学而优则仕,十年寒窗,一朝金榜题名,做梦都想好事。
不过,也有人说,漆雕同学城府很深,他不屑于一般的岗位,不安于小成,是想做大官,他在等待时机,一个最合适的时机。
顺带说漆雕这个姓。
孔子时代,漆雕应该是个小姓,但孔子的学生中,除漆雕开外,还有漆雕哆,漆雕徒父,漆雕后来简化成单姓漆,这三个漆雕就成了漆姓中的三贤,唐、宋、明等朝代均对三贤有封赐。不过,我除了貌似知道这个漆雕开外,一个姓漆的人也不认识。
小姓不等于不著名。另一个著名的小姓人物——大白天睡觉的宰予上场了。宰予,字子我,孔门同学也喊他宰我。
某天,一个阳光正灿烂的时刻,有值勤同学跑过来告诉孔老师:老师呀,我们巡查寝室,竟然发现,宰予同学在呼呼大睡。
大白天睡觉,这显然是个事件,不过,宰予同学各门功课一直都好,思想活跃,好学深思,善于提问,关键是他有一张伶俐的嘴,会说。
即便如此,孔老师还是忍不住跺脚,大声批评:腐朽的木头没有办法用来雕刻,废土砌成的墙壁没有办法涂平滑。这个宰予,我真是没话可说了。
或许,这件事太刺激孔老师了,他又向同学们发表了看法,实际上,有点警告其他同学的意思:宰予改变了我的一个看法,以前,我对待别人,听他的说法就相信他的行为,今后,我听别人的说法,不会再简单相信他了,还要观察他的行为,一切行为!
除非生病或者特别的工种,古人一般白天不会睡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长长的黑夜,足够休息了。因此,大白天睡觉,不是个小问题,说大了,是品德问题,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寄托重任?
在整个《论语》课堂中,宰予数次出场,孔老师有三次教育他的场景。
有次,鲁哀公请教宰予:土地神的神主牌位用什么木头做好呢?宰予这样建议:夏代用松木,商代用柏木,周代用栗木,是说要使百姓紧张战栗。宰予举周代的意思,其实是暗示鲁哀公,可以用武力去改变叔孙季氏三家大夫专权的现状。
孔老师听说了宰予这样的建议后批评说:已成的事不能再解释,过去的事不能再劝阻,从前种种也不能再责怪了。宰予不要自作聪明,“三桓”的势力正盛,一下子无法改变,而贸然行事,必将造成大乱。
某天,宰予问老师什么是仁,他打了这么个比方: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他会跟着跳下去吗?
古里古怪的问题,你这不是为难老师吗?孔子一听就生气了:你什么不好比呀,偏要这样比。君子有那么笨的吗?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却不能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却不能被迷惑!孔老师的意思很明确,君子是不能随便牺牲自己生命的,更何况是行仁者。
宰予的口才好得很,他就是想通过辩论来提高自己感知事物的能力,因此,他常常质疑一些既有说法。某天,正好一位同学回家守丧,这一离去,就要分别三年,二十五个月呀,宰予就和老师讨论起“三年之丧”这个重大礼节了。
宰予问:老师呀,三年之丧礼,实在是太长了。我是这样想的,君子三年不參加礼仪活动,礼一定会生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会忘记。旧谷吃完,新谷收获,一季一换的打火轮都已经轮了一圈。我认为,守丧,一年就可以了。
孔老师听着宰予的话,肚子也渐渐贮满了愤怒:你的意思是要好好享受生活吧,吃好的,穿好的,你心安吗?
宰予似乎不理会老师的怒意,故意再次惹怒老师:心安的。
孔老师遂将声音提高了十六分:你心安,你就这么做好了。君子守孝,吃饭不香甜,闻乐不快乐,睡觉不踏实,所以才不去做,如今你心安,你就去做好了!
宰予问完,看着老师满脸的怒气,知道又闯祸了,迅速从老师的办公室溜了出来。不过,宰予认为,他探讨真理的初衷没有错,理不辩不明。
宰予出去后,孔老师又一次感叹,感叹中带着某种绝望:这个宰予同学,真是没有仁义呀,他居然想废除三年守丧之礼。儿女生下三年后,才会脱离父母的怀抱,父母养育三年,我们还报三年,这是普遍真理,天下人都这么做,宰予的父母也把他抱在怀中照顾三年呀!
三件事情营造出来的宰予形象,是一个刁钻古怪的“坏”学生,其实,宰予是一个相当优秀的好学生,“孔门十哲”之一,他跟着老师周游列国,常受老师派遣,去齐国和楚国出使。后世追封宰予为齐侯、临淄公、齐国公,从祀孔庙。
宰予的形象也经常出现在其他作品中,比如《孔从子》中就有一则:
宰予从齐国出使回来,向孔老师汇报了这样一件事:梁丘据被毒蛇咬伤,一个月后才好。病愈后,他去朝堂见国君及诸位大夫,还有不少宾客、弟子刚好在现场。大夫及宾客们,一个个都向梁丘据争着呈送治蛇毒的方子。弟子忍不住说道:送药方是为了治病,而梁丘大夫病好了,这药方还有什么用处呢?你们难道是想要梁丘大夫再被蛇咬,然后用你们的药方吗?他们听了都不说话了。老师呀,我说的话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孔老师照例批评:你这样说不对,三折肱而后成为良医,多次断臂就知道医治的方法了,梁丘大夫病好了,与他有同样疾病的人一定会向他咨詢治疗的药方,众人送药方,就是想让别人也知道药方以便应付万一的突发情况。而且,众多药方放在一起,还可以比较出它们的优劣。
宰予同学口才实在太好了,不说忍不住,但常常顾其一不顾其二,或者说,阅历尚有欠缺,导致思考还不够缜密。
布衣做了七年高中老师,烦恼事不少,最担心的还是自己的情绪,情绪低落时,不开心了,甚至身体有小恙,只要不病倒,你还得强打精神面对学生,这时,就会生发出一些感想了,唉,假如不是老师,不想说话就不用说了,但老师不行,不仅要说,还得状态好,卖力说。
这一天,孔老师的情绪也出了点小状况,他这样感叹:唉,我的理想没有机会实现了,干脆坐着木筏到海外去。能跟着我去的,大概只有子路吧。子路听了很开心,孔老师又瞬间对子路实行了打击:子路呀,你对勇敢的爱好超过了我,但就是不知道如何剪裁自己!
孔老师说话,思维常常跳跃。这里至少有两层意思,一说自己想退隐江湖,二顺带敲打一下子路。
这里只说孔老师的退隐想法。
出海不是去海上漂荡,而是去寻找某个合适的地方,此处有山有水有林有田地,人烟稀少,飞鸟往返,呈现出一派自由的景象,这就是隐居的好地方嘛。孔老师后来又产生了想去“九夷”隐居的新想法,“九夷”指东方的九种民族,借指多个民族。有人不解:那种地方太简陋了,怎么能住呢?孔老师满不在乎:君子去住的话,怎么会简陋呢?中国士大夫,现实中的抗击打能力其实不强,一不如意就想跑到江湖躲起来。介子推生重耳的气了,带着老娘去山里躲起来,烧死也不出山;伯夷叔齐都不想做国君,跑到首阳山采薇,饿死也不出山!
隐士也有好玩的糗事。
脑子里跳出一则关于隐士“知音”的笔记:
有隐士精于弹琴,曾得异授,每于断林荒野间,一鼓再弄,凄禽寒鸦,相和悲鸣。某天,隐士游楚地,旅窗独奏洞庭之曲,一邻居老太连连赞叹,弹得太好了,弹得太像了!隐士弹完也感叹:我弹了半辈子琴,不想在此遇到知音。隐士于是开门去拜访那个知音老太,老太说:我老头子活着的时候,是个弹棉花匠,今天听到您弹的曲子,太像他弹棉花的声音了!隐士默然而返。
这就是做隐士的危险了,如果没有特别的才能,闷头研究技艺,极有可能走进死胡同,没人可以交流及请教呀,那种所谓的异授,不过是传说罢了。
接下来再说子路。
孔老师批评子路“无所取材”,没有地方可以找到合适的木材,不知道剪裁自己,这样的批评是委婉的。自孔老师在大街上看到那个头上插着野鸡毛,身披兽皮大衣的愣头青后,心里就有点喜欢子路,该同学缺点不少,但他勇敢、直率,听老师的话,是个直肠子。子路做事干脆,他答应要做的事,从不拖延,孔老师这样表扬:根据一面之词,就可以查出实情、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子路了。这表明,子路的断案能力极强。子路作战勇敢,孔老师曾向孟武伯这样推荐:我这个学生,有能力做一个国家的最高军事长官!
子路死在卫国,死得很惨。
子路在卫国的贵族孔悝那里做官,孔悝是卫灵公之子蒯聩的外甥。太子蒯聩,与卫灵公小夫人南子关系不好,欲刺杀南子,结果被南子发现,卫灵公大怒,蒯聩被迫出逃宋国。卫灵公死,南子扶立蒯聩的儿子继位,就是卫出公。儿子继位都已经十二年了,蒯聩还不死心,自己想当国君。某天,蒯聩从国外潜回卫国,住在孔悝家里,孔悝并不支持舅舅夺权,但孔悝的母亲却大力帮助哥哥一起搞政变。他们将孔悝扣了起来。政变开始后,孔悝的另一个家臣,帮助卫出公逃到了鲁国,子路听说突发事件后,立即赶往孔悝家营救。蒯聩的两员猛将与子路展开激战,子路受重伤,帽缨也断了。子路说:好汉临死前,帽子还是要戴正的,于是停下来将帽缨扶正,这个时候,对方一刀结果了子路,且将子路剁成了肉酱。蒯聩终于成了卫国第三十任国君卫庄公。因为卫国的第十二任国君也叫卫庄公,后人为了区别,就将他们分成卫前后庄公。蒯聩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南子杀掉,不过,荒唐的蒯聩只做了三年国君。
七十一岁的孔老师得到子路的死讯后,悲痛得呼天抢地,边哭边将屋子里的酱用罩子盖起来,看到酱,孔老师就想到成肉酱的子路,难受得心痛。
责任编辑:胡汀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