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庆
[摘 要]根据皮亚杰等人的研究,儿童直到具体运算阶段后期(11-12岁)才会形成一定的逆向思维和平衡观念,即代数思维要等到这个时候才能成熟。然而,通过设计数学实验,可以将抽象的思维于操作流程中外显,让低年段学生也能够运用数学视角思考问题,形成初级的代数思维。
[关键词]代数思维;同化;思维可视化;符号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02-0030-03
在一次家长开放日中,一位一年级的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对“20以内加减法”早已手到擒来,但是遇到变形算式“□=2+4”时,孩子居然束手无策。她的言下之意是,既然孩子会做“2+4=□”,那调换等号左右两边的内容后也应该会做。那么,“2+4=□”“□=2+4”这两个式子真的一模一样吗?其实,虽然两个式子的字符一样,但是解题的思路却是互逆的。对于“2+4=□”,就是将两个数字通过加法合并成一个数,这是典型的加法运算,是顺向思维;对于“□=2+4”,则是将一个未知数拆成两个数的和的形式,运用的是加法的逆向思维,这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
一、追根溯源,理论研究
等式左右平衡的观念其实就是代数思想。学生从具体的算术思维跨度到抽象的代数思维困难重重。一方面,具体数字的表象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代数思维的体验和情境太少。代数思维的教学应从何时开始?按教材设计,学生要等到五年级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时,为了顺利学习方程才开始初步接触代数思维。那么,可否在低年级学习数字运算时交织渗透代数思维?
路易斯·拉弗德研究发现,低年级学生可以部分理解以及表层接受非符号化的代数思维。可惜,他只提出这种可能性的设想,却没有找到可靠的措施去实现学生的代数思维的发展。国内学者张丹则从另一个角度给了我们提示:学生排斥代数思维的原因,主要在于他们习惯将等号看成是导出结果的流程性符号,而不是连接相等关系的连接符号。换言之,我们不妨从等式的意义着手来开发学生的代数思维。等号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它具有什么功能?大多數学生觉得等号只是导出计算结果的流程性符号,如加、减、乘、除运算的结果都用等号导出。其实,等号的价值远不止于此。首先,等号是没有方向性的,既可以从左看到右,也可以从右看到左。其次,等号两边的性质都是一样的,如方程里的等号、化学方程式里的等号都是等价的意思,也就是左右两边具有同等效应。但是这种观念在学生心目中很难根植,学生一见到等号就会联想到左边是运算、右边是结果,这样一来,遇到分解数字的题目就束手无策了。另外,“2+4=□”“□=2+4”这两个式子里的等号还涉及集合映射概念,如“2+4=□”,左边的算式集合具有多个元素,右边的数字集合只有一个元素,学生容易接受这样多对一的聚合状映射。反过来,如“□=2+4”,左边的数字集合只有一个元素,右边的算式集合有多个元素,一对多的离散状映射呈现不确定性,学生接受起来有难度。
二、实验过程
等式的理解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难点,教师的教学需要生动有趣,并以直观的实验探究为主。本校开发了《数学实验》的校本课程,正好为本次研究带来了契机。结合家长的反馈,本校数学教研组开展了“玩转数字天平”的数学实验课。
1.实验前测
5+3=2+□ 1+□=6+3 □=5+5
7+2=□+4 9=□+□+□ □+□=□+□
2.数学实验课
时长:60分钟。
实验目的:渗透和培植等式的平衡意义。
实验材料:模拟数字天平、若干金属螺栓。
【实验一】认识天平,记录“平衡”。
(1)教师可以先隐去数字,从生活中的跷跷板引入,让学生了解天平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并提问:“用2个相同的螺栓,怎么配置可以让天平稳定在平衡状态?”学生操作后得知,只要2个螺栓离支点距离相等,天平就能稳定在平衡状态。学生根据总结出的规律,将螺栓数量用数字代替。教师再次引导提问:“这时天平怎样可以稳定在平衡状态呢?”学生经过数字推演,发现只要左右两边数字相等,天平就能达到平衡状态。
(2)教师提问:“天平平衡时,如何描述和记录这个摆放情形?”学生尝试用各种图标、符号表示。果然如路易斯·拉弗德所说,低年级学生仅可以部分理解以及表层接受非符号化的代数思维。
(3)教师介绍“=”,用等号可以表示左右两端的平衡关系,如1=1,2=2,3=3,…,10=10。
【实验二】当天平左边放置6个螺栓时,右边怎么放螺栓,天平才会达到平衡状态?
(1)教师边操作边引导:“若左边放置6个螺栓,右边放置2个螺栓,要使天平稳定在平衡状态,接下来该怎么放?”实验探究的长处展露无遗。如果仅仅纸上谈兵让学生思考6=□+□,学生容易浅尝辄止,而实验游戏就不同,学生可以不断尝试、反思和调整策略。实验中,有学生这样做,左边放置6个螺栓,右边已有2个螺栓,尝试在右边添加6个螺栓,发现天平向右倾斜,于是下调到5个、4个,直到平衡。在反复的操作、记录、对比、推理、猜想和验证中,学生发现了只要天平两边的螺栓总数相等,即都为6个,天平就能稳定在平衡状态,可以用“=”连接。式子6=2+4,左边的数字“6”和右边的数字“2”“4”表示两种承重意义,等号在此处表示达到左右平衡,而不是导出计算结果的作用。
(2)交流与反馈。通过交流与反馈,学生厘清了思绪,并找出了其他平衡状态:6=1+5,6=2+4,6=3+3。
【实验三】假设有20个螺栓,应该怎么放置,天平才会达到平衡状态?
通过前两轮实验,学生渐渐摸出规律:只要天平左右两边的螺栓总数相等,天平就会平衡。现在一共有20个螺栓,怎么分配,天平才会平衡呢?这一轮实验有附加要求:①先设想左右各放多少个螺栓,天平才会平衡;②把设计的数字分左右两侧记录下来;③在模拟平衡实验中,如果数字天平平衡,就在中间画“=”。将20个螺栓放到天平两端,可以形成多少个等式?这个实验在三个班级试点,课堂氛围超出预设。有学生在天平左边放10个螺栓,右边分两堆放入(3+7)个、(4+6)个、(5+5)个;有学生在天平两边各放10个;还有学生在天平左边分两堆放入(3+7)个、(8+2)个,右边分三堆放入(3+3+4)个、(3+5+2)个……60分钟的实验课结束,学生意犹未尽。
回归本源,学生在理论和心理上难以接受等式的平衡性,那么就只能返璞归真,从基本的平衡工具——天平的平衡实验出发,让学生直观感受天平的平衡原理以及操作技巧:无论放置的是何种物品,无论是何种码放形态,只要两边等重,就可以让天平平衡。这就最大程度地揭示出等式的性质以及等号的真谛。特别是通过固定一端的物品,而不断调整另一端的物品数量组合情况,甚至同时调整两端的物品数量,让天平从倾斜状态逐渐调整到平衡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再次体会到,左右两边谁也不是主导,谁也不能主宰谁,谁也不是固定的“秤砣”,谁也不是谁的数值之和,二者在性质、身份、本质上均是平等的。类比到等式中,所有左右两边相等且用等号连接的式子都是等式,不论有没有实际意义,如1=1,3+7=2×5,20÷5=2×2,9=3+6,这些都是合格的等式。只要学生严格遵循这一条,那么任何拆数分解的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三、实验反思
1.数据收集
随后,我们开展后测,试题与前测相同。全班36人,前、后测数据对比如下。
数据显示,通过实验操作后,学生的认知水平直线上升。
2.反思分析
小学生和成人在思维上存在较大差别,反复讲解并不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原因是他们头脑中的思维表象太少,可用的假想材料寥寥无几。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的思维是在与周围现实环境的互动中不断积累的,外部世界直观投射的映像塑造着学生的认知结构。儿童思维与环境映像的相互作用有两大基本环节:同化与顺应。
当儿童能用现有思维同化异质信息时,就是内外平衡的状态(同化);反之则代表内外平衡被打破,此时就需要建立新思维构架来容纳外部刺激,以达到新的平衡(顺应)。儿童的思维水平就是在不断同化和顺应的良性循环中逐步建立的。那么,实验中如何催動思维的顺应与同化呢?无疑,数学实验是首选。在实验操作中,学生会不断让实验结果朝着自己的固有认知方向发展(同化),假如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学生就会调整思维,重新预设结果(顺应),直到结果符合自己的构想为止。
在实验中,学生的第一层意识是“同数即等式”,如1=1,2=2,3=3……一般常见的天平是等臂杠杆,只需在天平左右两边各放一堆物品,就能达到“一对一”平衡。而上面的实验,物品是分堆放置的,需重新建立“一对二”“二对二”“二对三”形式的平衡。用天平做这个实验有两个优势:一是维持总量持平;二是非常直观,左右两边谁也不是谁的结果,它们只是一种对等关系。平衡的状态可以用等式表示,直观现象直接数字化。
学生的第二层意识是“等量即等式”。当天平左边放置一堆6个螺栓,右边的两堆螺栓各设置多少个,天平才会平衡呢?原先“放同一个数”的固有认知被打破,学生尝试实验,先确定一堆有5个,另一堆通过调试:4→3→2→1,天平的倾斜角度逐渐缩小,直到放置1个时,天平平衡了!学生记下第一个等式:6=5+1。在实验中,学生通过观察、预估、思考和操作,成功记录第一个等式。整个过程,由于不断调整思路与修改操作,抽象思维外显为操作步骤,认知过程的同化与顺应不断交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内化。
学生的第三层意识是突破“总和相等即等式”。当实验增加到用20个螺栓时,要求两边均不少于一堆,怎么放天平才会平衡呢?新的异质信息出现,学生的潜能被激发出来。有学生在左边放两堆,在右边也放两堆,如2+8=4+6,1+9=3+7;有学生在左边放两堆,在右边放三堆,如2+8=1+3+6,3+7=2+5+3,等等。学生发现只要左右两边螺栓的总数相等,天平就会平衡,其结果就能数字化为等式。在这样的数学实验课中,学生意识到每个数字都可以自由变动,结果不是唯一的,只要两边各堆加起来的和相等即可,数值并不重要,它只是一个抽象的符号,要淡化数字的“绝对值”,突显其“符号化”。
实验操作永远是掌握真知的康庄大道,但是,如果仅仅通过单调的操作,就对新知识、新规律、新概念进行直观演示与赤裸披露,这样对学生产生的冲击力过大、过猛。学生接受暴风雨式的洗礼,一时难以适应,导致新知进入原有认知结构产生排异反应,这就是所谓的异质结构。学生习惯将等号看成是计算结果的导出标志,如果突然来个180°大转弯,不由分说地证明等号是平衡的标志,学生在遇到相关题目后,不知如何是好,就会产生激烈的思想冲突,说不定原有的偏执会报复性反弹,他们会更加顽固地认定,等号就是计算结果的导出标志,只是算式和得数调换了位置。只有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同质成分,将外来观念一步步同化,才能被学生顺利接受,且毫无违和感。要做到这种理想的同化吸收,还得依靠天平的演示类比,只不过此时的操作已经不是彼时的操作,而是带有理性思考的求证性操作。
这样的数学实验课叫好又叫座。教师不用多费唇舌,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只有在实验中才有同化与顺应的机会,思维才能得到发展与提升。实验的优势在于操作步骤可以直观反映思维过程,操作有直观、确定、权威的结果,而操作的结果又可以反馈给思维,得到检验,如此不断循环往复,思维层层攀升,把儿童代数思维的发展变得切实可行。
[ 参 考 文 献 ]
[1] 梁春梅.数学实验“数学化”途径探索[J].基础教育研究,2021(05).
[2] 陈燕.浅谈小学数学实验工具的开发和利用[J].小学教学研究,2021(10).
[3] 糜红玲.浅谈小学数学实验材料的开发和应用[J].新教育,2021(23).
[4] 李国敏.数学实验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1(27).
[5] 刘怡.数学实验助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新教育,2021(29).
(责编 李琪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