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其静,杨 钊,蒋鹏飞,刘昌琪
(安徽师范大学 地理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风景道规划的提出与实践始于国外,而在国内却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发展特点[1]。近年来,国务院、交通运输部等部门文件中频繁出现“风景道”一词,如表1所示。国家开始从顶层设计层面重视和支持风景道发展。在自驾休闲时代,国内风景道定位已经超出了西方赋予其“带”或“线”的理解。尤其在全域旅游发展意境下,风景道是一个线型域面[2],更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表1 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风景道政策文件
19世纪至20世纪,西方国家提出了公园绿道规划、风景道设计、遗产廊道开发等实践要求。随后其他国家为了振兴经济,也掀起风景道建设之风[3],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风景道评价与评估[4-5]及风景道经营管理[6]。风景道除了具有美学观赏和休闲娱乐的基本价值外[7],还具有保护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湖泊等自然资源和世界遗产地、历史文化名城等人文资源的溢出价值[8]。21世纪初,国内学者开始对欧美国家的风景道规划设计展开研究,主要代表有北京交通大学的余青教授团队[9-10]。随着国内风景道规划设计的发展,近年来风景道研究逐渐受到学者的高度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有风景道沿线农户生计资本评估[11]、风景道规划体系[12-13]、风景道旅游景观评价[14]、风景道评估体系[15-16]等。目前,国内的风景道研究较多地借鉴了欧美国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17-18],却对风景道的规划理念、设计流程、整体结构等方面的本地化研究不够全面、细分、深入,尤其对风景道的结构研究,一般聚焦于风景道的景观构成等微观层面[19],尚缺少从整体规划、区域规划视角来分析和研判风景道的适宜结构体系。随着社会发展的快速推进,现有的风景道规划设计研究已经难以完全满足时代的现实需要,亟需有更新的规划设计理念来指导实践。
本文尝试着将“蔓藤”理念与风景道规划设计相结合,遵从“点-线-面”有机生长规律,按照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一廊道一基质”模式,把道路沿线景观视作一个整体,寻求道路系统在功能、环境和美学上的和谐统一,实现道路及沿线空间的有机生长,为风景道规划注入新的内容和思维模式[20]。在国内,“蔓藤”一词源于崔愷院士的一次跨界规划实践[21],出发点是为把城乡发展紧密有机联系在一起,犹如植物蔓藤生长式的组团有机生长,这种人与自然共生的发展理念用于指导我国的风景道规划设计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参考与实践意义。
基于国内外研究和实践基础,区域范围内的旅游风景道作为线型的旅游流动和体验空间[2],是由旅游资源、道路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人居环境系统等多类物质系统构成的综合场所,通过自发或者有意引导等方式,衍生出吸引旅游者、服务旅游者的旅游休闲体验场景。从旅游需求与供给的互动角度看,风景道主要由“3S”空间要素的点、线、面构成。
点(Spot) 是支撑风景道发展的一个个“落脚点”,包括出/入口节点、服务节点、观景节点和吸引物节点等,主要用于服务游客、带动村镇发展,是风景道旅游、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的主要载体。
线(Stripe) 是构成风景道“蔓藤经脉”的主干系统,起到游客通勤、道路体验和“点”串联3种核心功能作用。通常与道路系统重合,多以网络状延伸和发展,具有类似于道路系统的层次性,但又与道路等级体系不完全一致的特点。事实上,风景道线路体系呈现出“一主多支数段”的线路形态,具有自己的独特组织方式。
面(Scope) 由点和线所构成的完整的风景道旅游域面,包括概念层次和实际规划操作。在实际规划中,受我国国情影响,多以风景道主廊穿过的行政区划为依据,概念层次更多地体现为品牌概念,目的在于构建统一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和形象体系。
“蔓”在古汉语意为延伸、滋长。“蔓藤”视作如蔓藤般生长的生命体[22]。本研究基于空间生长理论,借鉴“蔓藤城市”有机生长理念,以“蔓藤”的“叶”对应风景道的“点”,枝叶间形成独立功能组团,组团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保持互动,具有尊重和保护地域文化及乡土景观、动态发展、因地制宜、共生共长等特征[23]。以“蔓藤”的“藤”对应风景道的“线/廊”,不仅具有旅游通勤功能,还具有道路体验与道路吸引物功能。以“蔓藤”的“蔓”对应风景道的有机延伸,通过“蔓藤”的生长,不断地引客流、引资本,推动风景道沿线的经济增长,优化提升风景道沿线的公共服务设施。尤其为风景道沿线资源禀赋一般、交通落后的乡村地区带来发展生机、盘活闲置资源,促进发展与振兴。
风景道以“蔓藤”式线路系统串联主要节点,共同构建域面,形成“长藤结瓜”式空间布局形态,需要遵从以下技术路线:1)点上做精品,选择优质景观、资源、村庄等打造精品节点,规划出高品质的产品内容,如A级旅游村庄、A级景区、田园综合体等,通过“蔓藤”的有机生长释放出内在活力;2)支线出特色,凸显线路的自身特点和沿线地域文化底蕴,如线路的“险峻”刺激体验、特色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等;3)主廊布设施,在主廊上布置满足游客“快进+慢游”需求的设施,置建基础导览标识、环卫设施、加油补给设备、接待服务设施等系列自驾游和骑行游的服务设施系统;4)面上塑品牌,打造风景道目的地品牌,作为彰显域面特色而整体推向市场,实现品牌营销效应,如“千里画廊”“一号公路”等。“长藤结瓜”的点线面之间并非简单的叠加与串联,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一是形成“主廊+支线”的线路层次结构。主廊作为游客的主通道,发挥引流、通勤、串联等功能。支线作为主廊的延伸,实现主廊影响力空间拓展,辐射带动周边资源或村落发展。此外,通过主次划分,能够实现区域旅游资源的统筹发展,形成区域发展一体化。
二是推动“节点+设施”的配套功能布局。在蔓藤式线路体系基础上,完成各类节点布局,包括廊道的入口节点(承担入口引导标识、导览服务等相关功能)、观景节点(针对廊道线路上主要景观资源所布置的观景节点,提供观景设施及相应服务等)、服务节点(餐饮、休憩等服务场所,与之相应的配套设施,如厕所、停车场等,一般包括驿站等形式,其它呈规模化的接待服务主要依托沿线的乡镇和村落等)、吸引物节点(依托重要的旅游景区和旅游资源形成旅游吸引物)等。通过规划,统筹和组织各类节点布局,提升它们的功能作用。
三是实现“全域+网络”的旅游发展格局。以廊道体系为支撑,辐射和带动全域空间要素流动(全空间);实现区域内多样化资源或产品的一体化组织(全产品);通过风景道的建设,推动政府旅游工作实现全新的领导组织和部门合作实践,形成全域旅游机制的实际落实(全部门);提升旅游全员参与程度和机会,实现各类要素的整合和空间流动(全人员、全资源)。
如图1所示。
在蔓藤理念指导下,坚持“大保护、中规划、点开发、线串联”。在此,选取已落地的风景道规划——“广德县南部乡镇美丽乡村示范带总体规划”(1)2019年8月,广德撤县设市获批,由安徽省宣城市代管。实践为例。范围包括宣城市广德县东亭乡、卢村乡、四合乡、杨滩镇、柏垫镇(部分地区)五个乡镇。主廊总长约72 km,南北长约45 km,东西宽约20 km,区域面积780 km2。规划区域下辖27个乡村,东亭乡有高峰、颂祥、柳亭、沙坝、阳岱山;卢村乡有九龙、甘溪、笄山、宋陈、同溪、清方、丁冲、唐流、桃山;四合乡有宏霞、太平、水塘、耿村、焦村、徐村;杨滩镇有燎琳、金龙、九房;柏垫镇有茅田、姚村、梨山和前程村。
基于风景道“蔓藤”发展理念,按照“点上做精品、支线出特色、主廊布设施、面上塑品牌”的技术路线,形成“一廊、十二景、六环、十二节点”的空间结构,如图2、表2所示。“一廊”指“藤”主廊,因地处北纬30°,拥有自然、文化、人居相结合的万亩竹海独特资源,故取名“北纬30°中国竹海画廊”,用于品牌推广。“十二景”指画廊十二景,对应十二个核心吸引物节点;“六环”构成了线路的“蔓”体系,以环线形式连接到主廊上,类似与张圆刚等[2]研究中的“大轴线、小环线”的线路组织思路。“十二节点”包括入口节点(4个)、服务节点(4个)、景观节点(4个)。
表2 蔓藤理念规划实践应用
“蔓藤”的项目、入口、服务、观景四大节点,将客流以点状导入转为网络状,通过吸引客流、资本(比作二氧化碳)等,经蔓藤的功效作用(比作光合作用),产生经济效益、社会价值(比作氧气)等。线上多个吸引物之间形成网络合力,增强线上体验感与收获,拓展旅游空间和旅游体验;风景道的每一段,进行地方文化特色主题化处理,既缓解风景道规划建设的财政压力,也为旅游者提供多元游憩产品组合方案。在面上则是区域对外展示历史文化、特色农业的窗口,是功能性与品牌性集合。
依托风景道已有的研究和规划实践,解构了风景道基于点、线、面的“3S”空间要素,尝试着将“蔓藤”理念用于风景道规划建设中。借助“蔓藤”的有机生长,串联主要节点构建域面,形成“长藤结瓜”的空间布局。按照“点上做精品、支线出特色、主廊布设施、面上塑品牌”的技术路线,打造入口节点、服务节点、项目节点和观景节点。通过“蔓藤茎叶”辐射带动全域空间要素流动。借助蔓藤的“光合作用”,吸引客流和资本,推动风景道沿线的经济增长,优化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带动就业,尤其为沿线资源禀赋一般、交通闭塞的乡村地区带来发展生机、盘活闲置资源,实现经济发展与振兴。
当然,本文还存在许多不足:理念与实践的关联需要进一步深化,所论述的理论与实践方法需要更多的实践检验。后续研究将扩大对于风景道关联的群众、游客、经营户及空间生长过程等样本数据的采集,进一步探寻乡村连绵带、沿江河、公路线等带状廊道的空间生长机理,验证“蔓藤”理念的普适性和实践可行性,以期为我国的风景道规划建设提供较全面的有益的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