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兰红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河南洛阳 471000)
慢性下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是现代社会常见病,全球患病率达9.4%[1]。虽然存在大量的CLBP治疗方式,但多数可用的治疗方法单一,最佳方式是将药物、自我管理与非药物疗法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疗[2]。研究显示,放松训练的依从性是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集体环境下放松训练效果优于患者单独在家自我训练的效果,但集体训练增加了患者返院的次数,限制了临床广泛应用[3]。随着智能手机普及,通过智能手机的APP进行放松训练更易于患者接受[4]。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式观察了基于APP的放松治疗(relaxation therapy based on app,RTBOA)对CLBP患者情绪、疼痛和腰部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CLB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②腰部疼痛>3个月,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无神经根损伤体征,X线、CT、MRI检查未见椎体序列、骨质、椎间隙等异常;③入组前1周内未接受过药物、物理疗法或心理疗法治疗;④患者拥有并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冠心病、恶性肿瘤等危重疾病者;②影像学见明显的腰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者;③合并骨质疏松、腰椎骨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者;④存在需要服用止痛药的其他部位疾病者;⑤文盲、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病等无法正常完成研究者;⑥有腰椎手术史或未来4周内拟行腰椎手术者;⑦下肢功能障碍者。共纳入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16例,女26例;年龄24~61岁,平均(38.67±11.43)岁;体质量指数16.8~28.7 kg/m2,平均(22.67±3.85)kg/m2;病程4~18个月,平均(9.87±3.06)个月。观察组男14例,女28例;年龄23~59岁,平均(37.96±10.93)岁;体质量指数17.1~28.8 kg/m2,平均(22.83±3.65)kg/m2;病程4~21个月,平均(10.13±4.82)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取肾俞、大肠俞、委中、阿是穴,得气后留针30 min,1次/d,每周治疗6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1.2.2 观察组
(1)放松方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APP的放松训练,具体参照国内外有关文献制订,具体可通过呼吸调整、冥想和心理暗示等方式进行全身放松,由心理治疗师根据放松训练内容录制流程,配以舒缓的音乐,用作指导患者练习。
(2)APP程序搭建:由深圳市千翼科技有限公司帮助搭建“腰痛之友”APP程序,由患者APP、医生APP和综合平台组成,APP主要提供由设置提醒、放松训练音频、训练日志、问卷等内容构成。设置提醒采用倒计时方式,于放松训练前30 min、训练前10 min和训练前1 min分别提醒3次。放松训练音频由上面录制的音频文件组成,患者训练时点击放松训练,跟随音频进行训练,训练过程中患者不可控制音频播放速度。训练日志由患者填写,填写使用过程中心得体会和遇到的问题,允许患者以音频方式填写训练日志,由2名医师通过APP上的患者录音提取要点。问卷每周完成1次,主要对本周完成的情况和下一步需要获得的帮助进行调查。
(3)人员配备、工作流程和患者依从性管理:成立RTBOA管理小组,由1名心理治疗师、2名脊柱科医师和2名脊柱科护师组成。第1天干预时,患者在心理治疗师指导下完成放松训练,其余时间由患者通过APP自行在家完成训练。根据音频点击情况统计患者RTBOA完成情况,通过日志记录患者的心得体会和需要得到的帮助,及时进行沟通指导。通过日志监控患者的训练依从性,对存在缺席者及时进行提醒,缺席6次者则剔除研究。
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分评估,腰部功能状况采用ODI指数评估和Roland腰椎功能障碍评分(Roland 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MDQ)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
两组患者干预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的VAS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ODI指数和RMDQ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ODI指数和RMDQ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ODI指数和RMDQ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ODI指数和RMDQ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S和SDS比较
CLBP是临床常见的致残性疾病,目前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针刺疗法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通过独特的通经络、调气血、泻实补虚、祛邪散瘀、平衡阴阳等作用治疗疼痛,疗效迅速可靠、安全易实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CLBP的治疗,相关文献荟萃分析证实,针刺可显著缓解CLBP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5-6]。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国内外多项指南均将针刺作为CLBP的一线治疗方案[7-8]。基于此,本研究中对照组选择针刺作为治疗方式,患者治疗后的VAS、ODI、RMDQ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提示针刺治疗CLBP有效,与上述研究一致。
CLBP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疾病[9]。腰部肌肉、筋膜、小关节等引起的生理性疼痛可对情绪和认知功能产生负面影响,而消极情绪状态可通过中枢疼痛通路导致疼痛加剧,因此患有CLBP的患者不仅有疼痛,还有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重叠问题[10]。放松疗法包括学习和练习各种技能,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线索控制放松(即在放松状态下呼气与提示词配对,以创造积极、可重复的联系)和差异放松等[11]。放松训练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措施,可减少躯体化压力、抑郁和焦虑,从而发挥改善急、慢性疼痛的效果[12]。既往研究显示,放松训练已经在术后疼痛[13]、神经性偏疼痛[14]等急慢性疼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调节、认知控制等许多个心理方面显示了良好的治疗价值。
放松疗法的疗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能否长期坚持训练。慢性腰痛患者放松治疗往往需要患者在家中完成,其治疗依从性往往难以保证[15]。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为移动医疗提供了契机,目前国内外均推出多种APP程序用于慢性病的管理,但采用手机APP对腰痛患者管理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中,“腰痛之友”APP是一项新探索,患者通过点击APP根据音频提示进行放松训练,除第1天需要集中培训外,其余时间患者放松训练可在家中完成,训练日志和问卷调查便于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练习效果。通过APP的应用,加强了医患之间的沟通,患者既可随时保留训练过程及过程中的体会,便于医生反馈及患者训练过程中随时查阅和改进,又可随时与医生交流病情;定期监督使患者训练有任务感和紧迫感,减少了患者因为技能掌握不全及自身因素所致的训练次数和强度减少,增加了患者依从性,保障了治疗效果。研究显示,观察组干预后VAS、ODI、RMDQ、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RTBOA有助于缓解CLBP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疼痛和改善腰部功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①病例数较少,且为单中心研究,研究结论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论证;②本研究APP为试用版本,在小范围患者中取得良好效果,进一步推广需要获得更多支持以开发稳定版本以适应大样本患者的临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