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联动效应措施研究

2022-03-10 18:39何炳全
商场现代化 2022年2期
关键词:经济圈成都重庆

摘 要:成渝两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差距,而作为区域間联系密切、产业关联程度高,且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重庆地区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重庆、成都和巴蜀平原是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成渝两地区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产业联动效应,且具有明显互补性。本文通过对成渝地区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和执行的情况,以产业协同为依据,探析其发展现状,评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水平。以对优化新区产业协同,带动地区发展并最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提出行动方案。

关键词:成都;重庆;经济圈;产业联动

一、引言

在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着力推动成渝两地之间产业合作,构建以成都为中心,周边重庆、四川等辐射周围区域经济圈。重庆市作为我国西南地区唯一拥有两个经济特区以及一个国家级战略城市。其独特而鲜明的区位优势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外资、承接沿海大项目及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经济正以“高速发展,创新驱动”的新思路不断取得突破。而作为成渝两地经济联系与融合示范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域之一的成都则是连接重庆和四川省之间的重要纽带。在当前复杂多变且变化速度快、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下使得各市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压力,如土地资源紧张导致了人均粮食需求量下降;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且不安全,这些都制约着成渝两地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渝两地的经济圈,其地理位置和发展战略具有一定关联性。而重庆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区域中心城市、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重点支点以及长江黄金水道的主要通道地之一具有独特区位优势,且区位条件优越。成渝两地区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且各地区之间也有较大差距,而重庆、成都等地区对周边城市具有较强吸引力。通过分析研究成渝双城地区产业联动效应问题可以丰富和完善现有研究成果。同时为其他相关部门制定相应政策提供借鉴。因此本论文以重庆市巴南区域为例进行实证性研究并提出建议与对策措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作用;此外对于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也有一定帮助,对我国其他地区的产业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二、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联动现状

四川和重庆正在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改革,加强整体谋划,统筹实施。今年,四川出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改革工作安排》,明确20项重点改革任务。川渝两地联合印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若干重大改革举措》,提出11项协同推进重点任务。从“任务书”到“路线图”,一系列具体规划、具体政策、具体工作、具体项目,促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实在在的行动,取得了改革发展的实效。

成都市新都区主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成德眉资同城化战略布局,抢抓成渝中线高铁等新基建项目带来的新机遇,确立了以轨道交通活力城为牵引,聚焦轨交装备研制及后市场细分领域的产业发展思路。广安市与重庆长寿区共建化工新材料发展研究院,与重庆合川区共建医药产业合作示范园,建设成渝协作共兴工业产业基地,全市50%工业项目为重庆配套。

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产业联动情况来看,其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各区域间存在着较大关联。在区域上,既有成都、重庆等地的工业基础雄厚发达地区也有重庆市和四川省以及其他地方。而川滇铁路走廊及四川-云南昆明高速沿线则是以巴中、涪陵为交通核心区发展起来并成为连接成渝两地经济圈联系的桥梁纽带;成都、重庆为成渝经济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通道。二是各区域间产业联动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川滇铁路走廊及江汉公路沿线,既有四川省和重庆市两个经济区,也有巴中地区三个市;而重庆则以“两山一湖”(即渝新)为主要交通节点城市:四川-云南昆明—成都(嘉陵江上游)、湖北—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在成渝经济带建设过程之中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及区位优势。

重庆经济圈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周边产业集群和配套企业入驻,促进了渝北区域生产总值增长。成渝地区通过自身优势吸引并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落户成都、重庆等城市;同时在区位条件好的情况下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工业基础上加强与外界区域联系合作。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且交通设施不完善导致其经济圈内各市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互补,进而影响了产业联动效应发挥效果。

三、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联动存在的问题

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同质化严重

双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其产业结构也较为单一,且各部门之间缺乏联动与合作。虽然在成渝两地相互依存共同开发、共享资源优势下实现了区域间的协调和统一,但是由于各地区各自为政现象严重制约着彼此间产业集聚效应发挥及整体竞争力提升问题;同时各个地区政府对自身定位不同导致其发展空间受限制,无法形成互补合力来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增长,进而影响整个社会效益与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产业联动效应产生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制约其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和促进自身升级的障碍。成渝地区各市之间存在着明显差距、各地区各自为政等多种因素影响了区域间资源流动及要素共享程度的不一致性。如成都与重庆形成优势互补关系;重庆市主导功能发挥良好,但在资源配置中没有起到应有之作用;成都市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产业关联度不足的现象普遍出现。

随着成渝地区经济的发展,各区域间产业结构差异日益明显,导致了各城市之间存在着严重产能与消费水平不平衡、企业竞争能力不足等问题。同时由于市场需求弹性小且供求关系复杂多变以及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所造成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在现有资源条件下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成为各个城市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成渝地区经济圈内各产业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已经变成当前最主要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而各产业间的联动效应可以有效地解决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企业竞争能力不足问题,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极度欠缺高附加值行业与高新技术行业

成渝地區虽然具备丰富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但是工业发展水平不高,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较高。并且由于其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产业布局不协调等原因导致了其在高新技术行业方面缺乏竞争力。同时由于成渝两地存在着大量人口聚集地与就业岗位相分离现象严重制约了当地企业向外界寻求所需人才的步伐以及吸引外资能力的增强;并且因为成渝地区各城市之间没有形成相互合作和优势互补,因此也就缺少高附加值产品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在成渝地区,工业部门所涉及的行业主要包括: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政电信通讯等。而其中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由于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导致各行各业竞争激烈。但是这些产业中又存在着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及相关企业较少且分散经营现象严重等问题亟待解决与改善;同时也因为部分企业自身实力不足以及缺乏创新意识,所以难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就要求各市、成渝两地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以促进本地区企业向产业链上游发展,从而带动沿线相关城市共同发展开展经济圈。

四、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联动效应发展措施

1.国家层面措施

在成渝两地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国家应采取相应措施对该地区产业联动效应进行引导和促进。要积极推进区域间资源共享机制建设。通过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辅助、中介机构为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来实现地区与区域间资源整合配置。完善金融制度创新,提高资金运用效率以及加强风险防范能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使其由“第二、三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发展速度更快。成渝两地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巨大差异,区域之间在产业联动方面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国家应采取措施缩小各地区差距,政府要加大对本地区企业、金融机构等相关利益主体的扶持力度,建立起高效合理化机制来促进各市之间及各个地区内部各行业协调共同进步与协同发展;加强市场监管和法制建设;强化社会合作水平以及提高服务质量,使成渝两地经济圈成为区域内联系最紧密的纽带,实现区域内各行业协调共进发展,最终实现两地经济圈的共同繁荣。

国家要加大对成渝两地产业联动发展的扶持和引导力度,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例如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健全与土地流转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鼓励农民有序合理转让自己所承包地等制度;加强政府职能作用发挥以及强化其服务功能等等措施都能推动二者有效协同合作。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积极培育核心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群;大力促进中心城区域内交通网络和物流设施向市区及周边辐射带动作用增强,以形成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圈,增强成渝地区经济辐射力;完善配套设施,提高集聚效应。

成渝两地的产业联动发展需要发挥地区优势,充分发挥资源、市场等要素禀赋和政策倾斜三方面的作用。在利用现有经济增长点拉动区域内相关产品消费需求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上企业间合作中存在着巨大差异性。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政府要加强引导,以“利益共享”为原则建立起完善合理化机制来促进各产业之间相互协调发展;而对于市场而言则应发挥其灵活性、适应性等特性,通过市场手段来调节区域间的产业联动发展,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稳定增长。

2.城市内部措施

成渝地区的城市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产业联动效应也相对较强,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可以采取“城市内部措施”。首先,要完善城市间交通网络。以高铁为纽带构建起一个连接成都乃至重庆内外各大经济区及辐射整个地区的交通枢纽系统;同时也应加强与周边大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建立区域内各市共同参与建设和协作共赢机制等方面,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效应。其次,加强与沿线及相邻区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以川、湘二省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鼓励各市建立并完善各自优势互补机制:一是对具有竞争潜力或有重大示范作用以及竞争力强城市应加大扶持力度给予资金支持;二是积极推动产业集群,培育新兴业态并促进区域合作模式。最后,通过构建产业联动发展机制,实现各市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区域经济圈。

成渝两地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且具有一定关联性、协调配合作用,其各产业之间相互联系也较为密切,因此要充分发挥出各自优势及特点就必须对本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而发挥成渝双城经济圈整体功能最大的体现就是促进区域间合作与交流。所以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最好采用“联合开发”模式:以成渝两地为中心的地区通过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建立战略联盟、投资项目等方式来推动产业联动发展;在各市政府主导下,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对各市、县进行统一开放,并在市场机制和政策支持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成渝两地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总量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而其内部各行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共同促进或制约,因此在产业联动方面要采取不同措施。一是发挥区域优势。根据成渝地区自身资源禀赋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制定适合本地区发展战略。如针对成都都市圈而言:依托成都平原丰富山水旅游文化资源以及长江沿线国家重要港口和交通枢纽条件的有利地理位置,充分发挥成渝两地区独特的地理、交通、经济综合环境优势,加快推进成渝地区经济圈一体化进程;针对重庆主城九区,川渝区域发展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发达的优势。二是发挥产业联动效应。通过对成都都市圈各城市间产业关联度及各市域内相关企业之间相互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重庆市和成都市在各自主导作用下形成了具有互补性的工业体系结构以及相应配套设施建设;而重庆主城九区则表现出明显经济发展特征与资源禀赋条件,产业关联度较低,各市之间相互影响程度不同。因此,成渝地区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应注重发挥各自优势因素及资源禀赋条件的互补性和主动性作用;同时还应该重视与重庆市政府、成都市政府、成都市其他企业加强合作交流机制等方面进行合理有效地完善区域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模式。

3.积极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成渝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优势明显,各地市之间相互学习借鉴,积极进行产业转移。根据《重庆都市圈总体规划》中提出“加快推进城市群协调建设”、“以大城市为核心向川北辐射、形成区域内各中心城市间联系紧密型格局。”在成渝两地承接的产业转移中,由于地缘、交通等因素,重庆市政府对各市产业发展规划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把握。

成渝两地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但其自身存在着许多不足:第一、企业规模小且实力薄弱;第二、缺乏竞争力强和技术含量高的龙头型企业。而重庆作为我国西南地区主要城市之一也需要走出去并扩大自己所需产品生产量。同时重庆市虽然是全国重要工业基地并且拥有众多知名品牌如中石化集团等也可以借助这股强势发展本地经济产业,但目前在国际上知名度较低,没有形成一定规模优势且带动力不明显;而重庆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资源条件,可以借助其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积极发挥自身比较优势。

成渝两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两地之间产业转移。而重庆与成都、西安等地区具有自身独特优势。因此可以通过对不同城市间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区域内各生产要素在空间上形成合理布局。同时针对成都市和重庆市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措施来吸引更多资金投资于技术研发以及扩大产能规模;或者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及管理经验并加以利用,提升产业化水平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相协调等方式来推动两地区经济共同稳定增长。重庆作为渝北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其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与渝北区域内的企业进行技术合作,促进其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另一方面,也可利用成渝两地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且经济实力较强、区位优势明显等特点大力开展对川滇结合地区及巴南区域的承接项目。成渝两地应积极探索新途径创新合作模式。以重庆市为中心向周边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工业企业的同时也要注重与川内外其他地区进行产业对接,通过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交流等方式来实现资源共享;此外还可以借助重庆自身独特区位优势吸引周边邻近省市及国外先进制造业企业进驻本地或者西部地区,从而促进成渝两地经济圈整体实力提升、产业升级。

五、结语

重慶经济圈的发展离不开其产业联动效应,因此对于重庆市成渝地区各市间产业联动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区位、历史条件等因素影响和制约成都与其他城市在区域协调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所以为了使成都市成渝两地之间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及技术互补、优势互补以及形成一体化机制,而努力探索出合理有效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今后重庆乃至全国各地区推进本区域协同合作,促进其快速稳定可持续地健康长远发展的关键点之一。重庆成渝地区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是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同时也为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成渝两地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缘政治、历史等因素,两地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而区域联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战略模式成为各地区实现共同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利益共赢目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重庆市成渝两地产业联动效应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成渝两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为我国其他地区实现区域联动效应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房红,顾福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四川省康养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20,No.532(12):40-42+185.

[2]郑坤,罗彬,王恒,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自然生态保护协同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J].环境生态学,2020(8).

[3]李虹辉,宁健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增长的溢出效应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20,No.224(03):26-34.

[4]卢阳春,刘敏,邓良,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J].2021(2020-1):28-38.

[5]李优树,冯秀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中国西部,2020(4):11.

[6]丁任重,王河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竞争力评价及协同发展研究[J].2021(2020-6):1-13.

[7]贾晋鸿.抢抓机遇提升财务分析水平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力量[J].现代商业,2020,No.578(25):73-74.

[8]邹炀,孙超英.土地资源错配对城市蔓延的影响研究——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面板数据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v.39;No.165(05):50-58.

[9]钟林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用型大学发展研究[C]//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二).2020.

[10]张釦,蒋晓阳,胡书凝,陈国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会展业创新发展驱动力及提升路径研究[J].商展经济,2020,No.19(11):22-24.

作者简介:何炳全(1986.03- ),男,汉族,籍贯:四川旺苍,泰国格乐大学工商管理在读硕士,巴中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3223500338249

猜你喜欢
经济圈成都重庆
重庆客APP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成都生活
成都生活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数看成都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汉长昌”经济圈可行性分析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