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湘辉
对于课堂而言,问题是学习的核心,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然而在统编本教材增量的文言文教学中,因为文言文特殊的语言形式,教师容易串问、浅问、碎问,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兴致不浓,思维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将一篇经典文言文学得索然无味。
基于以上现象,教师需要不断优化问题设计,才能让文言文学习焕发活力,实现学生思维向高阶发展。现以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8 课《文言文二则》中的《铁杵成针》教学为例,具体阐述问题设计策略。
教材助学系统包括课后习题、学习提示、文中批注、泡泡和小贴士等,均是编者通过解读课标、定位语文要素在学段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显性”教学目标。教师需要了解设计意图,关注任务指向,巧妙利用课后习题来设计问题,搭建学习支架,让学生习得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
在《铁杵成针》这篇课文中,课后习题为以下三个: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学生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之后,教师需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从而达成目标。为了定位准确,把握梯度,笔者将教材中关于“课文理解”的课后习题进行了梳理(见表1),将其作为设计问题的重要依据。
表1
可见,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经历借助、结合、对照三种转化,贯穿整个小学阶段。但针对不同的年级,面对不同的课文,要求又略有不同。在《铁杵成针》这篇课文之前,课后习题是要求学生通过“借助注释”来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说明粗略读懂就好;而到了《铁杵成针》所在的《文言文二则》则要求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将“理解”提高到准确性、完整性、逻辑性,但也提示不能拔高至“再连起来说说故事的内容”,因为这是六年级下册要求达到的目标。
为达成目标,教师可以设计启发学生思维动态发展的问题:(1)借助注释,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2)如果没有注释,你发现还可以怎样开展学习?在交流中,学生调动已有经验,说出了诸多办法。此时,再让学生照样子,用“组词”的方法填写句中“贫”“弃”的意思,自然得出,原来运用“组词”来理解字词的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学习文言文。问题带动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思考,发展新路径,形成学习能力,借助注释或者组词来理解每一个词语的意思,然后将这一个个词语的意思用完整、流畅的话串起来,就是对这一句话的理解,从而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单元导读页不仅仅是一个单元的装饰页,而且包含着重要的学习提示,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其简约的文字与精美的插图,图文互照,形成“双线组元”——人文主题为明线,语文要素为暗线,与单元内课文相互呼应、相辅相成。
通过教材比较,《铁杵成针》在编排上做了微调,由原第七单元“美好品质”调换到了第六单元“成长故事”,单元导语简约明了:深深浅浅的脚印,写满成长的故事。这是明确《铁杵成针》这个成语故事是要让学生明白优秀品质可以转化为“成长”的力量。这样的调整,更契合学生心灵,更符合学生成长需求。此处,可以设计一条开放的、思维不断进阶的问题链(见图1),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感悟:
图1
学生以第1 个问题为导向再次走进课文,边读文边思考,提取相关信息获得其“感其意,还卒业”的成长变化原因。在第2 个问题中,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大胆想象。有的学生想到了路过的商人,看到老人磨针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急匆匆地离开了;有的学生说路过的一个小孩,看到老人磨针,看了一会儿觉得无聊,就跑开玩去了;有的学生说路过的一位画家,看到老人磨针,觉得老奶奶做事情很有恒心……在第3 个问题中,则将李白与刚才学生交流过的“人”进行比较,并创设情境进行课文补白,帮助学生思辨:
李白回到山中继续学业,当看书犯困时,他想______;当看到窗外小伙伴们嬉戏时,他想______;当严寒酷暑到来时,他想_______……原来,伟大的诗人就是这样修炼而成的!
此刻,学生内心受到触动,思维瞬间点燃,纷纷表达观点。有的说:“原来李白小时候也跟我们一样贪玩。但幸运的是,他遇见了老奶奶,知道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并努力付诸行动。”有的说:“老奶奶磨针就是无声的教育,她告诉李白读书要持之以恒。”还有的提出了富有哲思的看法:“要想成为一个伟大的人,自我反思很重要,持之以恒更重要!或许有很多人也看到了老奶奶磨针的一幕,但唯独李白心动了,行动了,改变了,才成就了今天的诗仙。”三个问题步步推进,形成一个开放的问题链,学生的精彩发言将课堂推向精彩。
每一个单元的语文园地都承载着重要的意义,它以归纳整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一方面将本单元知识与技能系统化,另一方面注重学习实践与拓展,对整个单元而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可以开展专题学习,也可以分解随文学习。
在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中,第二部分是“词句段运用”,列举了有关古人读书求学的成语,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程门立雪、手不释卷,要求学生选两三个,讲讲它们的故事和含义。细细品味这几句话,可以发现其指向三个方面:一是主题确定为“读书求学”的成语故事;二是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三是知晓其中的含义。联系单元导读部分,可以总结提升为“人总是在读书求学中获得成长”。《铁杵成针》这些读书求学的成语故事,需要化成一种精神,像一束光照亮当代少年的人生道路。
基于以上分析,在《铁杵成针》课堂学习即将结束时,可以指向学生“成长”,设计突破课文内容的问题:《铁杵成针》这个成语故事为什么我们从小读到大却仍历久弥新?这样的问题瞬间激发了学生的深度思考,从课文表面开始思考故事的本质,明白了今天再次读这个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除了感受文言文语言的凝练,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习“铁杵成针”这种读书学习的精神。此时,教师顺势推出语文园地的相关板块,激发学生将这一类经典的成语故事化为自身成长的力量,刻苦学习,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针对文言文学习,教师从助学系统、单元导语和语文园地三维角度出发,准确设计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问题或者问题链,引导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习得方法,发展思维,最终指向生命的成长。这才是学习的意义,这才是文化最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