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华 (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234)
上海学校体育应对时代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体育课程,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成效。面临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教育、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需求,上海学校体育的未来发展被给予更大的期待。
新时期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上海市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要求,对标教育现代化指标,进一步强化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不断提升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引领下,上海市陆续出台学生健康促进工程、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试点工作、学校体育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等系列文件,各项政策制度密集出台使得学校体育顶层设计实现了新突破。
上海学校体育在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探索了高中体育专项化、初中体育多样化、小学体育兴趣化的新路径。新路径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于2012年率先启动了高中体育专项课程改革;第2阶段,于2015年5月启动了“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的体育课程改革试点;第3阶段,于2018年9月高中体育专项化、初中体育多样化、小学体育兴趣化(以下简称“三化”)课程改革全面实施。
在“三化”课程改革理念的引领下,各试点学校全面更新传统教学理念,聚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教学中优化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开发课程资源,创新使用教材;改革教学方式,构建新型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深化评价改革,注重健身育人。经过几年的逐步推进,积累了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建设常态化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广泛开展班级、年级体育比赛,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竞赛,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上海市坚持以校园足球为引领,建设具有上海特色的校园足球改革特色区、特色校,同时搭建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赛事活动平台,充分发挥赛事活动育人效益。
近年来上海市体育教师的素质正在提高,体育教师培训制度得到加强,体育师资队伍中高学历、高职称的比例逐年加大,学历层次明显上升。随着体育课时数的增加,上海市中小学对体育教师需求大幅提升,面对课时不断增加而体育教师缺乏这一境况,上海市采用多举措提升体育师资队伍。首先,鼓励体育专业高校毕业生来沪从教,体育等紧缺学科专任教师实施落户加分政策;其次,吸引优秀教练员和退役运动员到中小学担任体育教师,缓解体育教师不足的矛盾;再其次,制订大中小学校专兼职教练员岗位制度,明确教练员职称评定、职业发展空间等;最后,阶段性系统开展学校体育领军后备人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等专项培训。
学校作为培养体育竞技人才的摇篮,在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布局中积极发挥其核心作用。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统化的学校体育人才体系。具体表现为:构建“一条龙”布局。推进高中阶段学校按一定比例与初中、小学组成基本的“一条龙”布局,实现教学、训练系统衔接,建设“一校多品”。在全面推进学校体育特色发展、建设“一校多品”的基础上,分阶段推进“一条龙”布局。“9+X”布局结构。构建以足球等9个重点项目为主,若干个传统、新兴运动项目为辅的“9+X”布局结构,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1.推进学校体育评价体系改革
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及要求,完善市、区、校监测管理体系,做好学校体育综合评估、学校体育场地开放评估及学校体育政策实施评估等工作,并纳入对各区、学校相关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好校本化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建立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联动机制,通过课堂教学、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学校体育竞赛健全课程核心素养的形成。
2.完善学生体育素养评价理论体系
构建完善学生体育素养评价理论体系,完善体育意识、知识、行为、技能及体质等评价指标,改进和丰富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建设体育意识与知识题库等,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让普通学生测试了解自己的运动水平,引导学生主动锻炼,养成终身运动习惯,同时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体育健康认知结构和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全面对接体育行为和体质健康测试,构建学生体育素养的数据采集体系。
1.夯实体育第三主科地位
从2022年9月起,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各年级均实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占总课时比例为10%~11%,仅次于语文(20%~22%)、数学(13%~15%)。要想让体育与健康成为主科,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仍有待加强。同时,要利用好“双减”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运动、增强体质健康水平,使更多学生参与、爱上体育运动。这也有利于学生们上好体育课,使体育真正成为主科。
2.持续优化项目布局结构与人才培养体系。
加大区域资源整合力度,优化各学段间培养衔接及校际资源整合,充分发挥高中阶段学校的示范引领效应和资源优势,推动与初中、小学共享优质课程、师资及场地等资源,形成各学段间有序衔接的“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科学选育才、科研监测和医务保障,完善发现、培养、跟踪及输送紧密衔接的优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的基础上,采用市、区队校办等方式,提升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办学质量,在区域内形成小学、初中、高中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科学布局,合理谋划,形成体育后备人才的梯次性发展。
3.加强新兴运动与传统运动的融合发展
根据《课程标准(2022年版)》,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新兴体育类运动除了与其他类运动具有共同的育人价值和能力要求外,在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和地域体育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好奇心与冒险精神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选择和设计其他运动项目课程内容,如,小轮车、轮滑、攀岩、登山等新兴体育类运动项目。
1.完善青少年体育活动阵地建设
健全体育锻炼制度,将课余训练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推动学校组建各项目兴趣小组、社团及俱乐部等,利用放学后、双休日及寒暑假等开展体育训练及体育活动。积极推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体育活动模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建设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创办青少年体育公益培训班。重点推进市区两级政府购买服务,开展青少年体育公益培训、青少年社区运动会等公益活动。
2.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课程要求
把“教会、勤练、常赛”的内容与形式做系统化统一安排,不能将其割裂开来,幼儿基础期游戏化、小学基础期趣味化、初中发展期多样化、高中提高期专项化、大学应用期自主化。基础教育各学段按照其特点,“教会、勤练、常赛”的内容与形式要呈现进阶性,内容上的递进确定了哪个学段学什么、练什么、赛什么,学练赛达到什么程度;方式上的递进,把握了哪个学段怎么学、怎么练、怎么赛、学练赛达成什么样等。
3.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统筹青少年重大赛事筹备和参赛工作,继续坚持以青少年足球联赛为引领,响应国家号召办好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做好竞赛组织工作,继续实施各级各类体校教练员和管理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竞技体育成果向学校体育领域转化,全面做好教学、训练及比赛工作,适度提升优秀体育学生高中阶段升学文化成绩要求,树立全面发展的育人导向,全方位拓展学校竞技后备体育人才培养渠道。
1.健全各级赛事活动体系
进一步整合优化青少年竞赛体系,做好综合性运动会筹备和组织工作,提升青少年重点赛事办赛水平,进一步发挥竞赛引领作用,打造更高水平的青少年体育赛事。将赛事活动有机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举办经常性班班赛,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综合性校级运动会,并以多种形式促进全员参与。广泛开展阳光体育大联赛,同时专门设置城市业余联赛青少年组,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赛事活动中。
2.进一步发挥赛事育人的作用
不断优化学生体育赛事项目类型,挖掘赛事育人潜能,提升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和顽强拼搏精神。在赛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也让他们充分感受了体育运动带来的动力和快乐。
3.努力提升举办赛事的专业水平
通过高水平的赛事发现、选拔更多的优秀人才,基础小项对标奥运会进行设置,保证奥运项目全覆盖,提升小项结合不同项目特点,可增设一些“赛中赛”,或设置相近小项混合赛、混合全能赛、专项体能或专项技术赛等,不断提升赛事举办的专业水平。
1.增强在岗教师的体育教育教学能力
体育教师要学习掌握新的教育观念和运动训练理念,增强开发青少年儿童专项运动方法、手段的能力,了解国内外青少年儿童专项运动训练的前沿动态。并且要掌握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新方法、新手段,进一步提升体育师资专项技能,帮助学生掌握2项运动技能。
2.拓宽体育教师引进渠道
招募退役的专业运动员进入师范深造转型,补充体育师资队伍。对于外地学生可以适当放宽准入标准,可参照上海市应届生积分落户政策,为外地相关体育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设定准入标准。同时,在师范教育中加强体育素养的培养,有效补充体育师资的不足。如,上海师范大学正积极尝试为语文、数学、外语等其他学科的学生开设体育通识课,以培养“小学全科老师”。
3.完善体育教师激励评价机制
体育教师课余指导学生勤练和常赛,以及承担学校安排的课后训练、课外活动、课后服务、指导参赛和走教任务均计入工作量,并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竞赛成绩,在绩效工资内部分配时给予倾斜。完善激励评价机制,鼓励体育教师积极投入学校体育工作。
1.创新拓展学校体育空间
推进上海市校园体育场地设施开发和综合利用,鼓励更多的学校积极开发和综合利用学校场地。在校园用地有限、周边土地规划格局已基本形成的情况下,重新建造1个室内体育场并不现实。因此,在确保校园安全和满足工程规范的前提下,开发学校的楼顶或地下空间,通过维修等方式,开展“上天入地”校园体育场地试点。
2.改善场地器材建设配备
推进学校体育场地智慧化改造,可以通过物联网摄像头+人工智能运动视觉算法,实施操场及体育教室的智能化改造,实现学生体育科学化训练、个性化教学、规模化测试以及标准化中考体育。
3.统筹整合社会资源
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公共体育场馆向学生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提高体育场馆开放程度和利用效率。可以与校外体育场馆达成合作,开设体育兴趣班,每个班级对应一个项目进行“兴趣化”普及,然后再让学生根据兴趣选课。
新阶段,学校体育应遵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向,学校体育目标应同时满足国家社会、学科发展以及学生主体3个层面的需求。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审视学校体育,形成政府全面主导、学校深度推进、社会广泛参与的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