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阳
(阳城县文物保护中心,山西 晋城 048100)
阳城古称“濩泽”,南部的大片山地古称桑林。商汤桑林祷雨的记载屡屡见于古籍。《竹书纪年》载:“商汤二十四年大旱,王祷于桑林”;《吕氏春秋·顺民》载:“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淮南子·主术训》载:“汤之时七年旱,以身祷雨于桑林之际,而四海之云凑,千里之雨至”。因此最迟在唐宋时期,形成了以阳城析城山为中心的商汤祷雨文化圈,在析城山汤王庙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勒赐嘉润公记》记载:“念及析山,汤尝有祷”和遍布阳城等地的汤帝庙即是证明。
因此,汤帝庙成为阳城地区实物遗存数量最多、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庙宇类型。古籍记载自宋元以来汤帝庙达380余处,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阳城县共登录各时期汤帝庙65处,其中宋金、元时期共5处:下交汤帝庙、封头汤帝庙、王曲成汤庙、羊泉汤帝庙、泽城汤帝庙。同时还有“六事祷桑林捍患御灾蒙圣德,初征自葛伯安良除暴赖皇猷”“放夏骜于南巢革命先河推我后,聘阿衡于莘野救民热血迈前王”“兵伐葛伯四面蒸民生怨德也欤,相用阿衡一轮踆乌腾空贤矣哉”“战鸣条开地网立一朝基业,牲发甲问桑林得万世民心”等石柱楹联、碑碣、门额等。
整观阳城地区汤帝庙的建设历史,析城山汤帝庙应该是最早的,并且在一定时期保持了唯一性的地位,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有实力的地区也开始修建汤帝庙,历史上大概分为4个时期:唐末五代为初步扩散建设期、宋金是第一个高峰期、元代是第二个高峰期、明清是普遍期。
下交汤帝庙的建设年代并无确切记载,但根据现存题记和建筑年代推测,应该是宋金时期第一个建设高峰期的产物。庙中拜殿是现存最早的实物,四根角柱托起硕大的屋顶,每根角柱上都有题记,分别为:东北角柱上侧刻“本社李全谨施二条,大安二年岁次庚午石匠杨琛”(见图1);西北角柱上侧刻“本社河北李全谨施,大安二年秋八月一日记石匠请到本县杨琛同男杨渊、杨海”(见图2);东南角柱上侧刻“本社张珪自愿施柱壹条,大安三年岁次辛未匠人杨琛”;西南角柱上侧刻“本社河北李全妻陈氏谨施一条”。这就说明了拜殿的建筑年代在金大安年间,用于祭祀酬谢正殿的汤帝而建,说明正殿的建设要早于这个时间。
图1 拜殿东北角柱题记
图2 拜殿西北角柱题记
元代修建情况不得而知。明清时期的修建逐渐频繁起来。据明成化十八年(1482)《重修下交神祠记》记述,明正统年间重修舞楼。成化元年,重修广禅侯祠。成化十二年,创建佛殿三间,兼塑佛像五尊。成化十三年重修补塑成汤、黄龙、关王殿并在东建白龙并太尉殿共八间,西建行廊及门楼十三间。
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重修正殿廊庑之记》《重修樂楼之記》记述,对舞楼及东北黄龙祠三间、佛祠三间,西北关王祠三间、神库二间,正东白龙祠三间、太尉祠三间、神厨二间,正西牛王祠三间、子孙祠三间、土地祠二间等进行了重修。同时还有明代大司徒、都察院副都御史、吏部左侍郎、山西著名藏书家、刻书家石楼居士李瀚诗两首。
清代的碑刻多达23通,主要记述了创建乐棚、创建殿祠、下交村重修庙、重修舞楼西亭角房、重修东亭、重修关帝祠、重修东西门、重修五福神祠、重修大殿、重修拜殿、重修东半神祠、重修卤庭、补修门道、增修文昌阁等的情况;还有文昌阁的门额:步蟾宫。可以说,到了清代末期,下交汤帝庙的建筑规模达到了最顶峰。
抗日战争时期,汤帝庙曾是晋豫特委(地委)的重要驻扎之地和举行重大会议的场所。解放后,1960—1998年下交汤帝庙为阳城县第三中学校。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2013年文物部门先后组织对其文物本体进行全面修缮,对周边环境进行治理。
下交汤帝庙平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中轴线上由南而北建有山门、马王祠、舞楼、拜殿、正殿,两侧有华门、妆楼、文昌阁、魁星阁、乐楼、厢房、配殿、耳殿。山门居庙院正南,面宽三间,单檐悬山顶,外建悬山顶抱厦,两侧有砖雕龟背纹照壁,门额书:桑林遗泽。现将主要建筑形制考述如下:
正殿又称广渊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琉璃脊饰,通檐用四柱,屋面举折平缓,出檐较远,柱头、补间各施斗栱一朵,柱头斗栱为五铺作双下昂,梁架结构为四椽袱对后乳袱,殿内荆木大梁用材硕大,殿前设廊,方形抹角石檐柱,侧角收分明显,檐柱刻有大明嘉靖六年施柱题记,柱周线刻神态各异、精美生动,有化生童子、月供图、汤王祷雨、缠枝纹、龙凤图案等。正殿台基两角有明代雄雌狮子各一,正中为青石踏步和垂带。正殿东侧为黄龙殿、佛祖殿各三间,正前方有古扭柏一棵,西侧为关帝殿三间、神库两间,正前方有古直柏一棵。
拜殿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屋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檐柱四周设大额枋。斗栱为五铺作双下昂,四椽袱对后乳袱通檐用三柱,梁架施彩绘,方形抹角石柱,侧角收分明显。清康熙重修时,将原有两间易为三间。四根石柱上的线雕均为千朵莲花一朵根,东北角柱上线刻一横一竖龙头凤身鱼尾图案。
舞楼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琉璃脊饰,前檐柱头、补间各施斗栱一朵,补间斗栱出45°斜栱,梁架为断梁结构。舞楼两侧有东西华门,华门两侧东有三层文昌阁,门额书:步蟾宫。西有三层魁星阁,门额书:点魁阁。另有东厢房八间为白龙祠、太尉祠、神厨,西厢房八间为牛王祠、子孙祠、土地祠。
阳城下交汤帝庙是商汤祷雨的历史见证。尽管现存为宋金、明、清遗构,但它是析城山下最早的汤庙,为证明《穆天子传》以来,关于“桑林祷雨”之说的种种猜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证据。同时,它的存在,对诠释阳城众多汤帝庙之首的创建年代,以及祷雨桑林的必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汤帝庙还存有明代大司徒、都察院副都御史、吏部左侍郎李瀚,浙江按察使杨继宗,刑部郎中王瑄,以及清康熙年间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兼光禄寺正卿田从典,监察御史田嘉谷等人的大小碑刻20余通,碑文记载建筑历史沿革详实、严谨细致,不仅是对庙宇传承的详实记载,更是当时社会历史的真实反映,是研究中国古建筑发展、社会变迁不可多得的史料。
汤帝庙内建筑在结构和工艺等方面体现出当时的科技水平(见图3、图4)。特别是庙内的碑文、文献记载严谨细致,是我国已知现存寺庙中文献记载最详实的。
图3 正殿
图4 拜殿梁架
正殿檐柱刻有大明嘉靖六年施柱题记,柱周线刻化生童子、月供图、汤王祷雨、缠枝纹、龙凤、飞天图案;拜殿线刻莲花图案等。此外,庙内现存明代琉璃以及正殿所用荆木大梁,可以说是宋金明清时代石雕刻的展览馆、古建筑的博物馆,为研究宋金明清时期晋东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琉璃技术、线刻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见图5、图6)。
图5 正殿檐柱线刻
图6 正殿檐柱题记
下交汤帝庙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红色文化意义。抗日战争时期,汤帝庙曾是晋豫特委(地委)的重要驻扎之地和举行重大会议的场所。1938年11月和1939年1月中共晋豫特委分别在下交汤帝庙召开两次重要会议。一次是1938年11月,时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的杨尚昆在延安参加六届六中全会后于11月22日到阳城,24日上午,中共晋豫特委在下交庙召开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特委有关负责人、唐支队司令部政治部领导人、阳城县委领导和有关党员干部,以及来自晋城、沁水、沁阳、垣曲、夏县等地方的党领导人等。特委书记聂真主持会议,杨尚昆在会议上就传达贯彻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了专题讲话。会议还听取了聂真代表特委所作的工作报告和唐支队司令员唐天际《团结与斗争》的讲话。另一次是1939年1月,中共晋豫特委再次召开会议,全面传达了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并根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共晋豫特委更名为中共晋豫地委,阳城县被定为晋豫地委实验县。1943年,日军大扫荡时,地下党支部书记崔振华同志不顾个人安危,组织村民分散隐蔽,不幸被捕,英勇殉难。
下交汤帝庙是析城山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汤庙,不仅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物保护价值,更是研究早期建筑历史和价值的实物资料,在阳城地区众多的汤帝庙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