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萌娜 滕红丽
乳癖是一种以乳房肿块伴疼痛症状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密切相关为主要表现的乳房组织既非炎性也非肿瘤性的良性增生性疾病,属于西医学“乳腺囊性增生病”[1]或“乳腺增生症”[2]范畴。本病有一定的癌变性,尤其是有乳腺癌家族史者[3]。未婚未育[1,4]、月经紊乱、流产次数、不合理饮食结构、痛经、初产年龄、怀孕次数[5]等是其危险因素。本研究主要通过对中医药治疗乳癖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0进行统计分析,探寻中医药在治疗乳癖方面的用药规律,从而为乳癖的临床诊疗提供借鉴。
1.1 资料来源中国知网(CNKI) 1957年7月—2021年2月中医药治疗乳癖的相关文献。
1.2 文献纳入标准①中医药治疗乳癖的处方用药临床研究文献,包括病例分析、专家经验、病例对照试验、病例报告、专方专药研究(临床报道)等;②所用方剂可无名称,但需明确说明其药物组成,或所用药物为中成药且其药物组成可在网上查到。
1.3 文献排除标准①个案报道;②综述性文献;③若同一方剂在多篇文献中出现,仅取其中1篇;④所用方剂药物组成未说明或药物组成不全的文献;⑤研究对象为非乳癖患者的文献;⑥未经临床验证的理论探讨性文献;⑦所用方剂与西药联合使用治疗乳癖的文献;⑧乳癖合并其他疾病的文献。
1.4 检索策略以“乳癖,中医”为关键词,检索 1957年7月—2021年2月中国知网数据库资料。
1.5 统计学方法①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0软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6]和《中华本草》[7]规范“平台管理-中药管理”中治疗乳癖所涉及的药物,将所得方剂均添加到“平台管理-方剂管理-乳癖方”中;利用“数据分析系统”,在“频次统计”中得到所有药物的频次,在“组方规律”中将支持度个数设为 69、置信度设为 0.6 得到常用药对或组合及其网状图结果;利用“统计报表系统”,在“基本信息统计”中得到药物的性、味、归经统计结果。②WPS中的Excel表格:将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得到的所有药物频次结果导入Excel表格,参照《中医方药学》[8]得到每个中药的功效归类,利用Excel统计出每类药物出现频次和频率以及各类药物中分别包括那些中药,得到常用药物频次结果和药物功效归类结果。
2.1 文献检索共995篇相关文献从该数据库中检索出,后进行全文阅读,然后参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整理出348个方剂。这些方剂中所用以治疗乳癖的中药共计310味。
2.2 常用药物频次结果使用频次最高的前10味中药分别是柴胡、当归、香附、白芍、甘草、莪术、郁金、茯苓、夏枯草、穿山甲;其中补虚药占了3味,包括当归、白芍、甘草;活血化瘀药占了3味,包括莪术、郁金、穿山甲;解表药柴胡、理气药香附、利水渗湿茯苓和清热药夏枯草分别占了1味。在使用频次最高的40味药物中,活血化瘀药占了12味,排在第1位,分别是莪术、郁金、穿山甲、丹参、川芎、三棱、延胡索、王不留行、桃仁、乳香、没药、红花;补虚药和理气药均占了7味,并列第2,补虚药有当归、白芍、甘草、白术、淫羊藿、仙茅、鹿角霜,理气药有香附、青皮、陈皮、橘核、川楝子、枳壳、荔枝核;化痰止咳平喘药占了6味,排在第3位,分别是浙贝母、海藻、昆布、瓜蒌、半夏、白芥子;清热药占了3味,排在第4位,分别是夏枯草、赤芍、山慈菇;此外利水渗湿药、平肝熄风药、祛风湿药和其他药各占1味,分别是茯苓、牡蛎、路路通和皂角刺。见表1。
表1 乳癖常用药物
2.3 药物功效归类结果补虚药为43种,出现频率是22.84%;活血化瘀药38种,出现频率是21.79%;化痰止咳平喘药26种,出现频率是11.15%。清热药共45种,出现频率为10.58%;理气药共31种,出现频率为9.37%;解表药共12种,出现频率为7.82%;其余为平肝息风药、利水渗湿药、祛风湿药等,共占16.45%。见表2。
表2 药物功效归类
2.4 药物性、味、归经结果药性统计:发现乳癖用药主要是寒性,约占了2/5;其次是温性和平性药物,约占了3/10和1/5;此三性占到了全部用药药性的94.43%。药味统计:用药以苦味为最,其次是辛、甘味药,此3味占到了全部用药药味的88.66%,其他药味则使用较少。药物归经统计:归经以肝经为最,其次是脾经,再其次是心、胃、肾、肺、胆五经,共占92.69%,其余五经则使用极少。见表3~表5。
表3 药性
表4 药味
表5 药物归经
2.5 常用药对或组合及其网状图结果常用药对:柴胡-当归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药对,其次是柴胡-白芍、柴胡-香附,频数排名前六的药对总是离不开柴胡、当归、白芍和香附四味药;网状图:柴胡位于网络的核心位置,其次是当归、白芍和香附,再其次是茯苓、郁金和夏枯草。见图1、表6。
图1 治疗乳癖常用药对或组合网状图
表6 常用药对
综观各代医家对乳癖的认识[9-12],大多认为乳癖是一种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复杂性病变,也有医家认为乳癖是以实为主的病变[13]。其病机主要有2种说法:①气滞、血瘀、痰凝、火毒等结聚于乳房导致乳络阻滞从而发为乳癖,或是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气血虚弱等导致乳络失养从而发为乳癖[14,15];②肾气-天癸-冲任-乳房轴的平衡被打破,使得经前气血聚于冲任、经脉壅滞,经后血海空虚,导致乳腺组织周期性的增殖过度和复旧不全从而发为乳癖[16,17]。目前其治疗思路也有2种:①根据辨证分型进行治疗[18-20],如可将乳癖分为肝郁气滞、肝郁痰凝、气滞血瘀、冲任不调等不同的证型,再对不同的证型组方用药;②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女性月经期各阶段的特点进行治疗[21-23],如可针对经前期和经后期2个阶段辨证用药,也可针对经前期、行经期和经后期3个阶段辨证用药。
对上文所获结果进行分析讨论:①药物使用频次排序和功效归类结果:频次位居前40味常用药物的功效归类排序与所有药物功效归类排序有所差异,后者位居第1的是补虚药而非活血化瘀药、位居第2的是活血化瘀药而非补虚药和理气药,位居第3和第4的与前者相同,分别是化痰止咳平喘药和清热药。但总的来说治疗乳癖离不开补虚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和清热药5大类药物。补虚药当归、白芍、甘草、白术、淫羊藿、仙茅、鹿角霜等,通过益气养血、补益肝肾,使乳络得养从而治疗乳癖;活血化瘀药莪术、郁金、穿山甲、丹参、川芎、三棱、延胡索、王不留行、桃仁、乳香、没药、红花等;理气药香附、青皮、陈皮、橘核、川楝子、枳壳、荔枝核等;化痰止咳平喘药有浙贝母、海藻、昆布、瓜蒌、半夏、白芥子等;清热药有夏枯草、赤芍、山慈菇等。通过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化痰散结,使得乳络通畅从而治疗乳癖。其他类型的药如解表药、平肝息风药、利水渗湿药、祛风湿药、消食药等也大都兼有补益肝脾肾、疏肝理气、活血通络、祛湿化痰、散结消肿等功效。如解表药中的柴胡和薄荷主要取其疏肝解郁之功效,平肝息风药中的牡蛎主要取其软坚散结之功效,利水渗湿药中的茯苓主要取其渗湿健脾之功效,祛风湿药中的路路通主要取其活络通经之功效,消食药中的麦芽主要取其疏肝解郁之功效。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些药物治疗乳癖时不可生搬硬套,应在遵循中医辨证的前提下灵活使用。②药物性、味、归经结果:乳癖的治疗宜使用性温味辛苦的理气药物、性温热而味辛苦(部分咸)的活血化瘀药物;性温热或寒凉而味辛苦(部分咸)的化痰止咳平喘药物;性或寒或温或平而味甘的补虚药物;性寒而味苦的清热药物。治疗乳癖应主要针对肝、脾、心、胃、肾、肺、胆等脏腑,尤其是肝、脾、肾三脏。各医家大都认为乳癖的病位在肝、脾、肾三脏,并未提及心、胃、肺、胆四脏腑,但是它们榜上有名也并不难理解:第一,胃与脾相表里,胆与肝相表里;第二,从气血津液的理论来看,乳癖是由气、血、津液运行不畅结聚乳房,或气血不足不能滋养乳房,导致乳络不畅或失养所致,而心主血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肺主气、朝百脉、主治节、主宣降等均与气血津液密切相关。③常用药对或组合结果:把所有治疗乳癖的药物中成对或成组出现的予以统计,出现频率最多的是柴胡和当归、柴胡和白芍、柴胡和香附、当归和白芍,其次是柴胡和当归以及白芍、当归和香附。在所获得的14个药对或组合中,柴胡出现的有9个,当归出现的有6个,白芍出现的有6个,香附出现的有4个,茯苓出现的有3个,郁金出现的有1个,夏枯草出现的有1个。由此可见,柴胡的出现频率不仅在所有药物中最高,在常用药对或组合中也是最高的。柴胡辛苦微寒、归肝胆经,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8]。陈鳌石认为“乳癖为女子之病,当责之于肝……故治疗乳癖尤重调肝之法”[24],柴胡是疏肝解郁的必用药,也可以说是治疗乳癖的必用药。在治疗乳癖的方剂中运用最多的就是逍遥散合柴胡疏肝散的化裁方,而这2个方剂均以柴胡为君药。柴胡配当归或白芍,主治肝郁血虚;柴胡配香附,主治肝郁气滞;柴胡配茯苓,主治肝郁气滞、脾虚痰凝;柴胡配郁金,主治气滞血瘀;柴胡配夏枯草,主治肝郁化火、痰火凝聚。这些药对与实际用药时的常用药对相比不够准确与全面,但从一定程度上反证了部分药对使用的科学性。
对中医药治疗乳癖用药的分析,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中医药治疗乳癖的用药规律,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本研究整理出的348个方剂有外用和内用之分,而中药在治疗乳癖的过程中,中药内用和外用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在统计和分析时忽略了此种差异,拟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