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 王圣伊
【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重症脑出血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8月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给予低分子肝素,对两组的效果進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下肢周径与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脑出血患者早期给予低分子肝素,能够对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提高血液流动的速度,缩短整体治疗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使患者尽快康复,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重症脑出血;下肢静脉血栓;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74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2)05--04
脑出血是指外伤导致的脑实质出血,具有原发性,临床中也将其称之为自发性脑出血,脑血管病患者中的30%左右属于脑出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同时死亡率也较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1]。对于脑出血患者来说预后效果直接受到脑血肿大小和位置的影响。临床中常结合血肿大小来评定患者是否属于重症脑出血,但是判定标准尚未统一,临床对重症脑出血的共识是小脑幕上血肿>30ml[2]。重症脑出血患者早期给予预防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提高治疗和预后效果,最大程度地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本研究分析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重症脑出血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8月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CT检查结果显示为脑出血;GCS评分高于7分;NIHSS评分高于3分。排除标准:合并肿瘤;近期进行过抗凝治疗;颅内压较高或有增高趋势;凝血功能异常。根据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对颅内压有效降低、对血压有效控制、给予脑细胞充足的营养、物理治疗(间歇气压泵、肢体被动运动等),治疗14天。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入院第3天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0.4ml),治疗14天。入院第3、7、14 天进行检查(颅脑 CT、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颅内血肿变化、发生静脉血栓情况进行评估。每天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和颅内压变化以及凝血功能。
1.3 指标观察
(1)下肢周径与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
(2)有效率: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显效:下肢周径显著缩小;有效:下肢周径有一定程度的缩小;无效:下肢周径无变化。
(3)住ICU时间、住院时间。
(4)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5)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3]。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下肢周径与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下肢周径、腘静脉血流速度、股静脉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下肢周径降低,腘静脉血流速度、股静脉血流速度升高,但观察组下肢周径低于对照组,腘静脉血流速度、股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住ICU与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5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3 讨论
静脉血栓出现的区域主要表现为血流速度降低、血流动力学异常,其中血栓最常出现的部位是下肢深静脉,主要是因为与其他静脉相比下肢静脉密集地分布静脉瓣膜[4]。下肢深静脉瓣膜的主要作用为促使静脉中血液更好的循环、对回流静脉血有效抑制,但这些静脉瓣膜会导致静脉出现淤滞问题,从而导致静脉出现缺血、缺氧症状。因此,与其他部位相比下肢更加容易出现血栓,其中下肢静脉血栓最常发生在腿部深静脉连接瓣膜的部位[5]。本研究患者出血的部位主要是基底节区、脑叶、脑干。抢救及时有效的重症脑出血患者普遍会存在神经功能严重的损伤,最常见的是肢体出现活动功能障碍,需要长时间卧床,极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而形成血栓后,极易诱发肺栓塞,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心血管疾病中除了心肌梗死、中风以外,占据第三位的是静脉血栓栓塞症,对于重症监护病房的脑出血患者来说大多数都存在诱发下肢静脉血栓的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长时间卧床休息、制动四肢、长时间深静脉置管、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静脉输血等)。据大量临床数据表明,如果患者需要静脉置管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大约是没有实施静脉置管的3倍左右。另外,需要使用呼吸機辅助通气的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远远高于没有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最近临床研究证实,输注浓缩红细胞的数量越多,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越大[6]。而入住ICU的脑出血患者由于病情十分严重,与其他患者相比,需要输注更多的浓缩红细胞,导致入住ICU的重症脑出血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大幅度增加。流行病学研究数据表明,入住ICU的重症脑出血患者中有高达33%的患者会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另外,国外相关研究发现,如果重症脑出血患者并发了下肢静脉血栓,不仅会导致患者入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大幅度增加,还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导致重症脑出血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症状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为主要的包括3种[7]。①处于急性期的脑出血患者需要制动四肢、长时间卧床治疗,同时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偏瘫症状,长时间的卧床治疗,会导致患者下肢静脉中流动血液的速度大幅度降低,下肢肌肉泵功能大幅度减弱,因此极易出现血栓症状。②大部分脑出血患者都需要使用利尿剂、脱水机、甘露醇等药物治疗,这些药物会进一步增加血液黏稠度,从而加大血栓发生的概率。③发生脑出血患者的年龄普遍较大,静脉瓣膜功能严重衰退,输液过程中需要频繁穿刺,对静脉造成机械性损伤,导致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增加。脑出血患者一旦出现下肢静脉血肿症状,不仅会严重损伤身体健康,还会延长入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如果病情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还会诱发肺栓塞,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措施对于治疗脑出血具有重大的价值。目前临床中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多普勒超声技术,不断提升脑出血诱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检出率,能够提高治疗和预防的效果。
低分子肝素是肝素解聚物中的一种,和肝素的药理作用大致相同,但是低分子肝素具有更强的抗血栓作用,对治疗和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另外,低分子肝素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可快速发挥效果;同时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和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发挥疗效后机体能够迅速将药物清除。低分子肝素结合细胞膜和血浆蛋白后所生成的产物能够被正常代谢及时排出体外,一些低分子肝素能够通过肾脏以原形排出体外,在代谢后一些低分子肝素会转变成去硫酸肝素,使用低分子肝素所造成的药物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8]。以往临床中有报道显示,脑出血患者使用抗凝药物治疗后有一定的概率出现脑血肿扩大、再出血等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中对下肢静脉血栓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9]。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明确表明,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4天内不能下床活动,如果能够确定没有继续出血,可以使用低分子肝素对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有效预防;中国重症脑血管病管理共识表明,评估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再出血的风险后,可以结合结果确定是否给予脑出血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10]。现阶段临床中治疗脑出血患者的过程中已经广泛地使用低分子肝素对下肢静脉血栓进行预防,在早期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小剂量皮下注射小分子肝素对下肢静脉血栓预防具有安全性。
本研究观察组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后下肢周径、腘静脉血流速度、股静脉血流速度均优于对照组,说明低分子肝素能够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下肢周径与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低分子肝素能够对治疗效果有效提升;观察组的住ICU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说明低分子肝素能够有效缩短入住ICU和住院时间;观察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低分子肝素能够有效地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低分子肝素能够有效地降低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早期给予重症脑出血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能够对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提高血液流动的速度,缩短整体治疗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使患者尽快康复,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4 参考文献
[1] 翟丽娜,赵艾,唐焕丽,等.早期康复对创伤性脑出血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血栓与止血学,2021,27(3):496-497.
[2] 蔡庆宇,刘海洲.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中重度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比较[J].医学信息,2021,34(8):150-152.
[3] 冯景,张晓丽.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及对凝血指标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8):25-27.
[4] 韩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原因调查及护理对策[J].罕少疾病杂志,2020,27(5):80-82.
[5] 赵俊霞,刘颖超.低分子肝素钙对脑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14):187-188.
[6] 韩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J].四川解剖学杂志,2020,28(1):155-156.
[7] 李惠端.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0,10(8):47-49.
[8] 林康越,郑思华,李祥俊,等.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重症脑出血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疗效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32-34.
[9] 孙宁,李金莲.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出血合并下肢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2):159-161.
[10] 许鹏,张军,黄妍,等.研究早期康复干预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脑出血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2):113,115.
[2022-01-14收稿]
279250052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