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侂胄的“侂”应该怎么读

2022-03-09 22:17刘军
文史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古音语义

刘军

关键词:语义;互训;古音

南宋权臣韩侂胄(1152—1207),字节夫,相州安阳人士,北宋重臣韩琦曾孙,主战派代表人物,主持著名的开禧北伐,因涉对金战和纠葛卷入政争漩涡,失势被杀。其家世与事迹史书记载甚详,兹不赘述,这里要谈的是其名中“侂”的读音问题。

现今很多历史读物和网络词条都给此字标音为tuō,依据源自《康熙字典·子集中》。其“侂”字本条援引《集韵》,指出它是“仛”的本字。顺藤摸瓜,继续查“仛”字,《康熙字典》记录如下音义:一是读丑亚切,音同诧,表示骄逸(原文引《玉篇》写作“骄逸”,即骄奢淫逸;考《玉篇》原文,实作“娇逸”,是潇洒俊美的意思,盖字典抄录有误)。二是读闼各切,音同托,通“侂”,表示寄托。这样看来,只有在表示寄托时,“侂”与“仛”的音义才会相通。可理论上,“侂”既为“仛”早出的本字,二者音义应该完全重叠才对,怎会仅在局部发生交集。也就是说,古语里“侂”也应有“诧”的读音及相应之“娇逸”含义,只是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被淘汰,而未获字书收录。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侂”音“诧”的证据。笔者翻检近代英国长老会传教士纪多纳和玛坚绣编撰的《客英字典》,偶然发现粤语中“侂”字的读音是tuō与chà并存的。客家话海陆腔和台湾四县腔也有这种情况。众所周知,粤语、客家话甚至日韩语是古汉语演进的活化石,有不少古音的遗存,据此考证古音义实乃语言学研究的有效途径。古语“侂”既有chà的读音,就应具备相应“娇逸”之语义,如此方契合“仛”本字的界定。

我们还可从韩侂胄名、字的组合搭配上寻找辅证。古人有名有字,名和字是同义互训的关系。两宋安阳韩氏家族恪守此道,如韩侂胄的堂兄韩肖胄的字为“似夫”,“肖”与“似”即为同义词。组词不肖之徒,实则就是不似之徒。同理,韩侂胄字“节夫”,“侂”就应与“节”同义,而后者根本没有寄托的意思,所以“侂”此处读tuō意思不通。若释之以劲节秀异、潇洒倜傥,两者含义随即联通,那么,“侂”就只能读古音chà了。

總括以上,汉语音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陈代谢时有发生,以晚近标准规定读音本无可厚非,但若连带语义分歧,愚以为只要有充分的语言资料为证,还是遵循音义协同的原则,选择古音为宜;即便此古音业已淘汰。鉴于此,韩侂胄之“侂”读成tuō固然不错,但语义与字明显不合,因而略显异样,读古音chà似更妥帖;何况还有粤语、客家话标本的有力佐证。

3789500559516

猜你喜欢
古音语义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音在某部”的解析
《韵补正》“不合者”研究
语言与语义
從上古文獻看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構擬
談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体系的幾個問題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从中古音看陕西紫阳县方言声母的演变
百年陈第古音学研究综述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深+N季”组配的认知语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