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对策

2022-03-08 02:15路建宁
关键词:专业教师教学

路建宁

(青海师范大学 新闻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

引 言

在互联网背景下,融媒体秉承着“以发展为前提、以扬优为手段”的架构理念,借助网络传播平台而兴起的一种向外衍生的新型媒体。其鲜明的特征在于非常精准地利用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突出优点和成功经验,进而在资源整合、人力运用、信息宣传与流通等方面以近似“互文”,抑或是“链接”的方式,树立起“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全新传播理念和技术生态系统。5G时代的到来,更是为融媒体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其成为适应当下“万物皆媒”之信息传播发展需求的一种新业态。

根据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阳光高考”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11日,全国已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以下简称“播音主持”)课程的本科高校共26所,每年的毕业生近2万人。由此可见,播音主持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播音主持是运用有声语言,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传播的一种专业称谓,亦可以称之为职业。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虽然其自身本来就是一个传播媒介,但却绝非是简单化,甚至是照抄照搬的“传声筒”。严格意义上的播音主持应该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基于客观事实和主观思考,以及个性化表达的文化信息传播活动。笔者以为,播音主持作为塑造国家话语权之形象链条当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是国家大政方针发布、政府施政措施落实的传导者,更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保持紧密联系的纽带通道,特别是被称为官媒的主流媒体的播音主持,其所承担的历史和现实的使命重大、意义深远、作用显著。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的舆情宣传之紧迫性亦在提醒我们,唯有从此高度来重新审视播音主持,我们才有可能发现存在的问题,尝试着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总体上看,作为高等教育领域内带有显著实践教学特征的播音主持,必须及时地转变教学观念,迎接挑战,主动出击,抢占制高点,尽快适应融媒体语境下国家对传播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适时调整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式,把控拿捏好“变与不变”的尺度,通过主动求变,真正融入时代发展洪流,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发展模式,实现“为民族育人、为国家育才”的初心与宏愿。

一、播音主持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必要性

“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是融媒体最为显著的特征,其顺应了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需求,打破了长期以来许多制约传媒事业健康高效发展的条条框框,从理念、思维、行为等诸多方面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与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效益。作为媒介传播者的播音主持自然无法回避其所带来的影响冲击,必须积极主动汇入这股时代潮流,由此我们亟需重新审视传统教学方式的利弊得失,以播音主持实践教学为切入点,细究其内在联系,探寻融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实践教学的多元化需求。

(一)播音主持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实践的体会,以及融媒体与播音主持实践教学的内在联系和实际需要出发,对目前高校播音主持实践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部分教材内容滞后于时代需求

播音主持实践教学所使用的部分教材较为陈旧落后,难以满足融媒体语境下对实践教学的真正需求。融媒体本身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如果教材内容单一,且更新速度缓慢,就会直接导致播音主持教学与融媒体工作的实际需求之间产生严重的脱节现象。

2.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机制不完善

一些高校现有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相对快速发展的传播需求而言显得些力不从心,亟需创新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机制。以往的老师教学生听、老师带学生跟的教学手段,以及课堂练习、专业单元观摩等实践教学模式业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无法适应新时代的专业发展趋势。目前,部分播音主持教学机构教学质量较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其教学模式较为老化,同时,一些播音主持实践教学硬件设施也不够理想,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在毕业后不能够适应各项工作[1]。

3.缺乏具有融媒体思维的综合性人才,教学水平不高

高校教师的播音主持专业技能和自身综合素质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缺乏高质量的专业技能训练,缺乏综合素质培训,缺乏高水准教师团队等,尤其是个别教师专业实践技能的“落伍现象”严重阻碍着高校播音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相当一部分播音主持专业师生的自身专业素养普遍较低,自主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实习动力不足,基于传统媒体熏陶之下的受训者,难以适应融媒体发展的大环境,无法向社会输出具有融媒体思维的综合性人才,无法真正满足当下融媒体时代“一专多能”的需求,直接导致一些重要传播结构平台的优秀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老化与缺位。

4.难以满足受众对“碎片化”信息的需求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在网络媒体加速发展的助推下,受众对“碎片化”信息的需求正在日益上升,而传统媒体大多具有较强的局限性,自身无法满足受众的各项需求。一些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仍停留在以传统媒体为基础的“说教”教学氛围里,未能实现与融媒体最大程度的结合,难以满足学生与受众的需求。

(二)播音主持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毫无疑问,播音主持的教学重点是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新时代听党话、跟党走、为人民、真性情的合格播音员和主持人,以及专业技能好、实干能力强、文化素养高的合格大学生。但从当前国内播音主持实践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的确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依然有一些薄弱环节亟待完善。换言之,我们务必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理念的更新、结构比例的优化,以及推陈出新的改革。

1.课程性质决定播音主持实践教学不可或缺

实践教学是检验理论教学的“试金石”,亦是催生经验积累的“实战场”。尤其是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而言,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不可替代的不二选择。借用游泳教学打个比方:如果教练只是在陆地上灌输游泳技巧,学生只顾死记硬背,没有下水验证理论的环节,可以想见,如此训练出来的学生一定不会是世界冠军,甚至不会成为严格意义上的泳者。播音主持的教学过程与学习游泳何其相似,严肃的理论教学不能丢弃,毕竟高校培养的不应该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匠人,应该是“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艺人。当然,此处的艺人指德才兼备、理论知识、专业能力兼而有之的专业人才。

2.播音主持行业发展的需要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其《理解媒介》一书中指出,媒介是人类器官的延伸,或者亦可以理解为人类器官的延伸就是媒介。作为信息的采集者与传播者,播音主持工作者运用“声台形表”的专业技能扮演延伸媒介的重要角色。从这个意义上加以解析,播音员、主持人的声情并茂,尤其是充分调动感官借以抒发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等内在情感。依照麦克卢汉的上述定义,他们应该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媒介传播者。与此同时,这种可视可听的播音主持技能则是一个“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漫长实践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故此,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训练积累,实践无疑就是这种技能成长的助推器和试验场。

3.融媒体行业激烈竞争的迫切需要

越来越发达的互联网技术为媒体传播生态系统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历史性变化,形成新旧媒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新格局。尤其是在“融媒体”语境下,媒体之间曾经的行业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就播音主持专业而言,互联网催发的“草根网红”使得曾经一花独秀的播音主持的专业门槛越来越低,许多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一夜之间走红网络,究其原因固然比较复杂,但善于抢抓机遇,敢于边干边学,注重市场需求,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达成其目的,这应该是其之所以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二、对播音主持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与建议

当下人们用以形容互联网时代传播生态时,常用的一个热词是“万物皆媒”。深究其意,物体的媒介化、平台的多样化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升级与普及,万物的媒介属性和作为传播媒介的功效将被最大化地释放出来。在此背景下,播音主持专业的实践教学必然也走向转型升级之路。

(一)打造一支专业技能强的教师团队

为了促进融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实践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组织一支政治水平高、专业素养好、文化素养高的播音主持教师团队势在必然,这也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1.打铁尚需自身硬。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甚至不可替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和高水平的教学技能。只有当教师的知识技能水平以及职业素养到达一定境界,学生才有可能水涨船高地随之提升专业水平;只有播音主持教学团队具有较强的融媒体思维和实操能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理念和思维行为的播音主持综合性人才。但目前播音主持的师资状况却令人堪忧,教育部要求的艺术类“生师比”为11∶1,但实际情况是入围第一批“国家级一流专业”评选的“省级一流”的播音院校中没有一家符合此要求,有的高校“生师比”甚至达到20∶1。这还仅是数量上的差距,质量上的差距则更大。2.制定长效的招聘、考核、奖惩机制。在高校教学实践改革中,相关管理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确保其拥有专业学术研究、较强的教学能力以及实干的能力。同时,高校管理人员在招聘工作中要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例如,聘用专业技能较强能够胜任工作的教师充实实践教学第一线,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重对教师专业技能的检测,制定能力考核和长效评价机制。除此之外,应该有针对性地对教师开展专项培训工作,为教师搭建相互交流沟通的互学平台,在这种交流平台中让教师掌握更多的教学经验,重要的是,要引进一些顺应社会发展的教学理念[2]。3.筑牢根基,开启动力,明确路径。高校播音主持教师团队要时刻站在实践的高度上看待问题,以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历史为根基,以融媒体的实践为动力,以融媒体的传播为路径,并以技术手段作为推动力,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打造出一支高素质、高品质的师资团队。

(二)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

有效的教学手段历来是因材施教、培育人才的不二法宝。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及时改变教学模式,对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1.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引导。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模式,其缺点是依据既定的教学大纲,按部就班,陈陈相因。于是,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往往只注重灌输型的教学,教学主体依然是以教师传授为主。相当一部分教师写在教学大纲里的“实践环节”只作为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陪练”,学生在实践操作层面经常被动地陷入“走马观花”的表面功夫中。因此,在融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专业的实践教学亟需扭转这种传统的“四平八稳、你好我好”的教学模式,把教学重心转移到切实提升播音主持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2.以“双向驱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践教学环节设计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教学过程从“一味灌输”的套路桎梏中解放出来,走向相互激发的良性循环之路。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注重与学生的信息交流,引导学生融入教学氛围中,让学生养成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在教学内容上除了采取过去“播新闻”的方式以外,增加一些新闻评说类的内容,做到真正根据实际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3]。3.利用专业设备完成实践教学内容。专业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应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动脑去思考、动耳去聆听、动嘴去讲述,加强播读环节的训练。融媒体时代语境下,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活动重在培养学生“能用”“会用”“用好”的专业设备,让学生成为具备采、编、播技能并符合融媒体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人才。例如,学生在播音主持录播室中,通过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借助专业设备快速找寻自身问题,解决问题、适应镜头语言等。4.加强学生真、善、美的生活体验。艺术源于生活,来自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点滴积累。应该时刻告诫学生,如果想要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实操能力,就必须下沉到社会,展开“沉浸式”的生活体验。道理很简单,无论学生未来是做新闻播音员还是做栏目主持人亦或是综艺主持人,不懂社会,不食人间烟火,没有真情实感就会寸步难行。只有脚上沾满泥土,心灵才会纯洁,语言才会朴实动人。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勤于去寻找事物发展的联系与必然规律,坚守播音主持的变与不变。例如,当学生朗诵昌耀诗歌《河床》时,首先应该注重诗歌背景的讲解介绍,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融入《河床》一诗的情景中,从内心深处跟随诗人体验诗人的生活环境与情感表达,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播音主持人的“二度创作”。因此,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提高艺术鉴赏力,比说教和传输更有人情味,其教学效果则会更佳。5.提升专业实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播音员、主持人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人民的“话筒”,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是其使命与担当。因此,树立学生正确的舆论导向,把握时代主旋律,必然是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当完成的政治任务。适当时机、适当场合,适当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结合时事政治,引导学生了解热点话题,深度理解新闻事件内涵,发出正确声音。6.革新传统的讲座式教学模式。播音主持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通过大课堂讲座的方式予以呈现,其优势显而易见,一方面节约了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保障了专业学生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的一致性。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趋势与现实需求加以衡量,播音主持专业是一门明显侧重于实践的传播学科,学生通过相应的实践才能更加确切地领悟理论知识。因此,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大课+小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大课讲述播音主持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去引领实践,借以加强对播音主持理论知识的深刻记忆与透彻理解。小课则采取小组授课的方式进行,也就是俗称的“吃小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开展播音主持多层面的专业技能技巧的练习,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用实践巩固理论知识,快速纠正学生存在的专业错误,大力提升学生的专业表现力与创造力。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融媒体的实践与实习

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更多关于融媒体的实践活动与专业实习。相对于传统教学,学生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理论是学生未来继续深造的基础性保障,而实践能力则是陪跑者。加之相应的课程安排和课程考试等客观原因的推波助澜,故此,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主动性便大打折扣。这也是该专业部分院校就业率偏低的原因之一。由“阳光高考”平台发起的专业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根据对16000多名播音专业学生实名投票结果显示,该专业的“就业满意度”显著低于其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

图1 专业满意度(本专业学生实名投票)

良好的实践思维与实操能力是学生未来适应融媒体职业要求的“真金白银”。因此,一定要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与专业实习,从而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统一,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这就需要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活动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掌握各种实践能力,提升自身的交际能力以及思想道德修养[4]。

1.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掌握融媒体

融媒体时代语境下,信息的传播交流可以通过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无线广播等多种方式交叉进行。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新型传播生态系统里,引导鼓励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掌握融媒体的相关知识,掌握其传播手段、传播功能、传播效益等诸方面的基本要领与实操技能。

2.运用新媒体平台实现自我发展

鼓励学生运用新媒体平台追求自我发展,实现专业人才“有地可去”“有才能用”“有技能施”。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组织学生去电视台、电台进行实践与实习,与一线播音员、主持人进行交流和探讨,学习专业实操技能。此外,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抖音、公众号、微博等自媒体训练、提升操作能力。

3.完善学生实践与实习的考核机制

在原有的考察制度之上增加实操考察,使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在融媒体实习岗位上获得真本领,学到真内容。注意调整实践模式,实践内容要做到适应地方媒体发展的需要,从而真正培养出具有区域性、地方性特点的学生[5]。

(四)彰显基本功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

必须高度重视播音主持专业教师与学生基本功的练习。播音主持是语言的凝聚,培养具备专业素养的播音主持人才是保证艺术发展的根本[6]。教学实践中必须明确,基本功是播音主持专业教师与学生具备优秀专业素养的硬性保证。要时刻告诫学生,如果想要获得受众喜爱的有声语言与副语言的专业技能,就必须从基本功开始进行播音主持专业实训,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惟有开展持之以恒的专业实训,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播音主持人。具体而言:1.基础理论知识是“内功”。播音主持专业理论知识是指导一切播音主持实践的前提,只有系统地掌握了播音主持理论知识,才能更好更快地去完成播音主持实践任务。只重视实践而轻理论,就会导致方向不明,会运用错误的方式方法去进行无效实践。2.视听兼顾的表达是“外功”。在融媒体时代语境下,受众接受与获取的信息速度不断加快。如何在第一时间抓住受众的耳朵,需要加强播音主持基本功的练习,字正腔圆、干净利落、神形兼备、情感饱满等均是吸引受众在第一时间对所传播的信息产生关注、兴趣,乃至喜爱。3.追求“略高于说”的专业状态。“略高于说”的状态是播音主持基本功的内在基石,追求生活化、日常化才是播音主持艺术的最高境界。一部分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不注重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训练,甚至单纯追求声音的外在形式,没有掌握准确规范、清晰流畅、圆润集中、虚实结合、朴实明朗、色彩丰富、变化自如的专业发音特点,没有追求“略高于说”的发音特点。

(五)传承优秀专业精神的同时实现创新

2021年5月28日,教育部公布的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名单中,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99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699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30个,播音专业竟无一上榜。显而易见,“思政元素”融入播音主持课堂教学的现状情况令人堪忧,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播音主持实践教学改革应注重学习老一辈优秀播音员、主持人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传承优秀播音艺术家所具有的时代精神、职业素养以及道德品质。齐越、夏青、林田等播音艺术家为新中国播音事业的发展贡献毕生精力,因此,在融媒体时代语境下,作为播音主持实践教学改革中坚力量的教师们,唯有传承优秀精神,才能与时俱进,实现创新。毫不夸张地说,传承齐越等老一辈艺术家的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品质,应该是当今融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力量源泉。

(六)加大对播音主持实践教学改革的资金支持

为促进播音主持实践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两手都要硬,一定的物质保障是起点和基础。缺乏必须的资金支持,实践教学改革势必形同纸上谈兵,再先进的理念创新和框架设计都会成为无缘之木,无法长成参天大树。因此,逐步加大对实践教学改革资金投入的政策制定、制度保障是必须的,亦是必然的。同时,高校中管理人员和教师还要注重完善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设备,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种专业的学习环境,确保各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7]。

结 语

融媒体是一面镜子,其“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属性特征,不仅能够折射出新时代信息传播的现状与发展趋向,而且能够检验相关专业教学的实际效果。但是,融媒体不是一道难以逾越的深沟大壑,唯有切身融进去,适应它、掌握它、运用它,达成为我所用的目的,才是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一道必答题,而且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的一道必答题,尤其是在网红大行其道,草根风起云涌的传播语境下,高校播音主持的实践教学绝对不能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一头扎进象牙塔里年复一年地重复刻制“温室里的花朵”。为了更好地促进在融媒体时代语境下播音主持实践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除了在组织一支专业技能强的播音主持教师团队、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融媒体实践与实习、突出播音主持专业“基本功”的重要性等环节上大做文章之外,还需要加强诸多环节的协同联动,从政策制定、机制设置、经费投入、制度保障等方面入手,舍得花时间,善于抓变化,勇于探新路。如此,才能引导高校播音主持实践教学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勇敢迈进,培养出更多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播音员、主持人,为促进我国媒体传播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输送合格优秀人才,履行高等教育的办学宗旨与社会职责。

猜你喜欢
专业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