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梅 王 斌 胡怡雯 黄 欣 李 婧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2020年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发布《关于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的实施意见》立足苏锡常都市圈,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打造全国首个以城市群为单元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常州作为长三角核心区及苏南重要中心城市,长期推动职业教育走在全国最前列,每年对外输送大批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与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实证分析常州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能实现两者互利共赢与深层次联动发展。
朱新生(2011)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贡献,发现中职教育对不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程度不均衡,路径也各不相同[1]。李洪平(2013)计算出了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贡献率在一定程度上高于高等教育的现象[2]。朱德全、徐小容(2014)通过构造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合发展的立体路径,实现两者互利共赢与深层次联动发展[3]。宗成倩(2017)指出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与产业结构契合,进而推进职业教育为地区经济发展助力[4]。徐国庆(2019)通过选取四个国家为样本,分析其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运行方式的关系,得出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是以制造业为主体产业形态的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5]。
总结以上文献综述可知,目前大多学者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分析研究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关联程度,选取职业教育水平位于前列的常州地区进行研究。
(一)常州职业教育现状。据《常州市统计年鉴2020》统计,全市职业教育是由高职院校、中职和技工院校组成的多层次教育体系。现共拥有10所普通高等学校,11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9所技工学校,办学领域主要集中在综合类、理工类、信息类等。2019年在校学生数达到190,501人,教职工14,133名,其中专任教师达到10,636名,每一专任教师负担学生数为17.91人。职业教育质量不断提高,3所职业院校入选教育部、财政部认定的“双高计划”,5所院校被指定为全省中等职业学校领航计划建设单位。
根据2020年常州市产业地图所汇总的学校及专业设置,可知2020年常州市高职院校专业布点共304个,按专业分类统计,由上表可知,装备制造、财经商贸以及电子信息大类专业布点数较多,占比高达全市专业布点数的70%。相比之下,开设农、林、牧、渔大类专业数量较少,占比仅为0.66%。常州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突出问题是趋同现象明显,普遍倾向于社会热门专业,重复率也随之提高,专业结构仍不甚合理。
图1 常州职业教育专业布点数情况
(二)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常州近年来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党的十九大提出主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换发展途径、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逐步加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这些都为常州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本文选择产业转型升级方向、产业转型升级速度两个指标对常州产业转型升级水平进行测定。
1.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测定。本文运用谭晶荣[6]等(2012)提出的产业结构超前系数来测定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其定义为:对于整个经济系统的增长,某单个产业的增长的超前程度,表明该产业结构增长方向对整个社会经济增长的超前程度,其公式一般为:
Ei=αi+(αi-1)/Rt
其中,Ei表示第i产业结构超前系数,αi表示第i产业当年与所选基期两个不同时期所占份额的比值,Rt表示同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平均增长率,若Ei大于1,则表明第i产业超前发展;若Ei小于1,则表明第i产业发展速度滞后。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2015~2019年常州市三大产业发展超前系数
由表1可知,近5年第一产业的超前系数均小于1,说明常州市第一产业发展存在相对滞后的现象;第二产业2018年之前存在发展滞后现象,在之后就出现超前发展的现象;而第三产业在2015~2019年间的超前系数均大于1,这说明常州市第三产业发展存在是超前的,占比呈递增趋势。通过分析数据,结合常州市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的现状,可知地区近5年经济结构调整逐步深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呈现出由“二、三、一”产业结构向“三、二、一”产业结构发展,逐步转型的趋势。
2.产业转型升级速度测定。Kuzents和Kaldor(1973)提出,产业转型升级速度以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转移来测度[7]。本文选取Lilien指数模型测算常州市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具体计算公式为:
其中,φit为每年的Lilien指数值;EMP为三大产业的就业人数,TEMP为社会总就业人数;n为产业门类数。计算出了2015~2019年常州市的Lilien值,结果表2所示。
表2 常州市产业转型升级速度(Lilien指数2015~2019)
比较表2中的数据,可知虽然常州产业转型升级速度总体变化平缓,但处于持续稳定变化的态势。工业是常州国民经济的主要部分,产业较集中,传统工业产业、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均在高速发展,各行业发展水平不均,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不同。近几年常州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对作为重要支撑的传统工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扶持,也是推动常州制造业高速发展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思路。1982年,邓聚龙教授首次提出了灰色系统的概念,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基于灰色系统内样本序列,描绘系统内各因素的关联并通过分析探讨其中主要因素的一种方法[8]。本文将构建常州地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15个发展水平指标的灰色系统。在结合先前文献学者选取指标的基础上,以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的历年数据作为参考序列,其中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反映常州经济发展状况,第二、三产业贡献度反映常州产业结构,以15个职业教育发展评价指标的历年数据为比较数列,反映常州职业教育规模与质量。
在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下,包含三个二级指标,包括:经济总量,内含地区生产总值(X01)。产业结构,内含第二产业贡献率(X02),第三产业贡献率(X03)。在职业教育发展评价指标下,包含五个二级指标,包括:政府层面,内含财政拨款额(X1),省市厅级以上课题立项数(X2),授权专利数(X3);学校层面,内含校舍建筑面积(X4),教学仪器设备总值(X5),纸质图书册数(X6),招生数(X7);企业层面,内含企业对毕业生满意度(X8),企业合作数(X9);学生层面,内含毕业生平均月薪(X10),年终就业率(X11);教师层面,内含教职工数(X12),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数(X13),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重(X14),获得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数(X15)。本文所采用的数据主要以《常州年鉴》、《常州统计年鉴》、各职业院校年度质量报告等相关统计资料为依据,通过整理计算所得,各指标的时间跨度为2015~2019年。
(二)运算结果及分析。
表3 灰色关联系数(R01j)
根据表3中的数据计算出X0i与,i=1,j=1,2...,15得到关联矩阵:R01j=[r011r012r013r014r015r016r017r018r019r0110r0111r0112r0113r0114r0115]
=[0.8614 0.6500 0.6435 0.8004 0.7489 0.7788 0.6326 0.8007 0.6966 0.8612 0.8197 0.7732 0.8849 0.7744 0.7557 ]
同样可求得R02j和R03j(受篇幅限制,灰色关联度系数R02j、R03j不予展示),可计算出各变量的累积关联度:
由各变量的关联度排序可知,财政投入与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数这两个指标与地区经济发展累计关联度最高,这一结论与实际相符。说明近年来常州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财政经费的投入,有利于院校积极开展科研项目,购置实验实训机器设备,培养出更多高技能人才,进而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中外文藏书、招生数、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与产业结构关联度较高。说明比起一味地扩大职业院校的招生人数,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提升总体质量。纸质藏书数与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反映一所学校的硬实力,2019年常州市图书馆总藏量达到5,073千册。职业教育学生本身文化基础较低,推广阅读以便学习更丰富的基础知识,结合专业的机械设备,进而掌握更广泛的专业技能,为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提供有用的技术人才。
(一)整合社会资源,吸引优秀人才。学校要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区域教育一体化的概念,形成特色文化传承、智能制造实践等特色职业体验环境,让学生依托自身专业知识、校内外专业实验实训场地的先进设备设施来预先体验职场,感受未来中国“制造”发展方向。与更多外界的优秀企业合作,吸引更多高学历、高水平教师及高质量学生。
(二)扩大办学规模,提升科技能力。校舍建筑面积并不能代表学校总体的水平,但拥有更多的空间能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环境,更专业的机器设备、实验实训基地。招聘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院校需要不断推进教师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融合理论与技术、贯通教育与实践、专业与岗位需求对接。科技发展能力对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科技发展能力的提升主要依托高质量人才来实现,一方面需要具有高学历的理论型人才;另一方面需要掌握高技术的实践型人才。
(三)注重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为了更精准地找准市场所需人才的定位,应设计完备的调查方式,对每年毕业生的质量进行评估,以便根据结果优化调整教学安排以及专业设置。专业设置是院校培养高技术人才的关键元素之一,常州职业教育专业数量较多,院校之间设置的专业高度相似,这些专业与本地产业结构相关的专业建设联系不紧密。二、三产业应由众多数量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人才来共同建设,学校要根据地区产业发展、本校特色建立专业群,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