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刚
(北京地铁运营二分公司,北京 100043)
目前地铁车辆的维修制度大多采用的是计划性维修,这种维修模式是在各条线路设计之初,就分别配置了相应维修能力的车辆定、架修维修场地,因此需要不断地投入人力和设备,导致维修资源的重复,增加了维修成本。而且这种维修方式已逐步暴露出人员和设备难以均衡、资源无法共享、利用率不均等问题,以上问题会随着路网线路的不断增加和延长愈发明显。鉴于此,要对现有维修制度和模式进行优化调整,合理延长维修周期和缩短整车维修时间,统筹考虑维修工作量以提高维修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维修成本。
目前我国的地铁车辆仍然沿用的是铁路机车车辆检修的传统模式,即预防性定期修。这种制度是根据车辆的运营公里来确定车辆的修程级别,也就是车辆运营到一定的公里数或一定的时间就需进行一定范围的维修工作,如表1所示。
表1 预防性定期修修程划分
预防性定期修属于计划性维修制度,普遍存在着资源浪费的情况,而且并未形成统一的检修规定和检修标准。虽然可以保证车辆在运行中能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但也存在车辆检修基地数量多、规模大、资源利用率低、维修成本高等问题。例如,当车辆运营到各级别修程时,特别是到定修、架修时,不论车辆的实际使用情况、各部件的稳定性及磨损程度,都需按其制定好的检修规程标准进行整体拆解维修。这种维修制度使车辆每次维修保养的内容较多,拆解范围较大,造成维修所需的时间较长。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城市地铁运行公里达到了定架修标准,且多数采取分修制模式,又由于分修制基本采取按线路划分的方式,因此又称为“分线修”模式。即车辆定架修工作主要是由各条线路所配置的维修场地进行独立维修,但随着路网线路的不断增加,需要不断重复配置车辆定架修维修的场地、人员和设备设施,出现各类资源重复配置的情况。
这种维修模式的弊端是由于各条线路所辖车辆数量、修程修制和运行图不同,因此各线定架修车数量会出现年与年之间车辆维修工作量不均衡的情况。时常出现某车辆段在某一时间段内,由于车辆运行公里数没有达到定架修标准,导致出现维修资源闲置的情况。
集中修方式是将各维修场地的全部设备设施、维修人员等优势资源集中到一起,成立专业化维修基地。将需要进行定架修的车辆集中到维修基地进行维修。这种维修方式的特点是场地、设备设施、人员、管理方面专业化程度高,可以提供更优质的车辆维修服务,并且相比“分线修”能够降低车辆维修成本,减少资源的重复配置。
通过网络化管理统筹规划各条线路车辆的定架修任务,依据现有车辆修程修制、运行图和运行公里数阶梯情况,测算出后几年的定架修计划。首先通过各车型当前修程级别间隔的剩余公里对比确定出调整对象。其次是根据各车型的当前修程级别间隔的剩余公里分布和进入下一修程级别的时间安排,制定第二年定架修车辆的月度目标公里数和推算其余车辆的月均公里数。由于月度目标公里数受节假日运行图、车辆临时任务、故障、整改等影响,波动较大不容易把控,所以由月度换算成年度目标公里数进行把控,实现年度定架修工作量的均衡可控。由于维修人员的数量配比是依据年度定架修工作量制定,因此维修人员的数量也能保持平稳、可控,避免出现因年度定架修工作量忽高忽低导致的维修人员工作“时忙时闲”的情况出现,大幅提高了人员利用率。
地铁车辆的维修周期通常是以车辆制造厂提供的维修手册和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并参照同类车辆运营维修经验制定的,维修周期制定上一般偏于保守,与实际维修需求存在一定偏差。随着新的设备、工艺、材料的使用,以及车辆制造技术、故障监控诊断能力和智能化、网络化与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使地铁车辆维修周期延长成为可能。根据车辆各零部件的实际故障情况、磨耗规律等数据的持续性积累,并进行分析、计算,掌握车辆各零部件历史各阶段的实际工作状态和发展趋势。依托大数据分析研判再优化修程修制,制定更合理的维修周期。
通过统计分析,制约车辆使用率的主要因素就是车辆维修,而车辆维修中耗时占比最多的就是定架修。制约定架修整体维修进度和效率的因素较多,其中部件维修进度是否能与整车生产进度相匹配,是制约车辆定架修整体进度和效率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车辆部件维修大致分为两部分,自主维修和外委维修,不论是哪种维修方式都是整个车辆定架修中耗时最长、对缩短车辆库停时间影响最大的因素。
为提高车辆使用率,缩短定架修库停时间,需要对维修周期较长的车辆部件进行整体互换修。该方法灵活性高、能够更好的利用维修人员的工作时间,有助于灵活安排和开展车辆维修工作,可缩短车辆库停时间的40%左右,效果明显。
状态修的实施需要车辆各关键零部件配有实时状态监测和诊断设备,根据设备监测预知车辆部件有无异常风险,当设备监测到有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准确的分级别报警提示,确保能够实时掌握各关键零部件的工作状态,保证车辆运营安全。因此,状态修可根据车辆零部件的实际工作状况来确定维修时机,不规定标准的维修范围和周期。
维修制度和模式优化后可以压缩维修基地的数量和维修资源的配备、大幅缩减车辆维修时间、提高车辆使用率和维修精准度,保证车辆各部件长期处于稳定可靠状态,延长车辆维修周期,降低车辆拆解范围和程度,减少不必要的人工和物料的浪费。
通过以上方式优化可以有效把控车辆动态,能够有效降低车辆的故障率,降低车辆的运维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以适应路网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车辆维修需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