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斯·阿迈沃 迪德·柯丽碧
在多哥的方言米那语中,“娜娜”是家庭中对女性长者的爱称,意为“妈妈”“婶婶”或“奶奶”,而现在,它已淡化了本来的社会关系含义,更多地用来表达对当地女商人的礼貌和尊重。
要充分了解“娜娜”,我们就不得不从一家曾位于荷兰偏僻小镇的Vlisco纺织公司讲起。公司管理者范·弗利辛恩先生曾在印度尼西亚对一种原始蜡染布料着了迷,当地人在双面印刷的棉布上覆盖蜡,以提升布料的色牢度。于是,在1864年,Vlisco纺织公司决定开始仿照印尼蜡染技术大规模生产此类布料,准备进军印度尼西亚市场。但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产品并不合印度尼西亚人的胃口,因为大规模生产的整匹布料上出现了许多裂纹,当地人觉得这并不美观。
然而,据说当时被荷兰人招募到爪哇和婆罗洲去作战的殖民军中的加纳士兵却非常钟爱这种布料,并在回国时将其带到了非洲。这种布料结实,色彩鲜艳,其不完美的裂纹对非洲人来说也成了一种“独一无二”,它们被带到加纳后就立即俘获了当地妇女的芳心。于是,Vlisco纺织公司很快把销售市场转向了非洲。19世纪70年代,不少船主和商人来到加纳的大港口阿克拉定居,作布料贸易,越来越多的来自邻国多哥的妇女也会前往阿克拉购买布料。
认识到多哥市场的重要性后,Vlisco纺织公司于19世纪80年代在洛美开设了一家分公司“Vlisco非洲公司”,该公司至今在西非仍拥有许多店面。
近一个世纪以来,荷兰的蜡染布逐渐从加纳传播到了西非大部分地区。然而,在1960年,随着加纳独立后第一任总统恩克鲁玛上台,一切都改变了。恩克鲁玛急于促进当地工业发展,对来自荷兰的蜡染布征收禁止性关税,并建立了一个大型纺织厂以取代欧洲生产。但最终,相关部门的腐败和生产的低效导致了失败。与此同时,荷兰蜡染布也逐渐从西非市场上消失了。
20世纪70年代初,盛產磷酸盐的多哥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甚至被誉为“非洲的瑞士”。大量商人(几乎全为男性)选择“弃商从政”,到政府公共行政部门担任职务,他们认为这比之前的经商更有利可图。正是在此时,一个由20多名当地农村妇女组成的团队决定接手此前的蜡染布贸易行业。这群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的多哥妇女希望能利用这一时机开启自己的新事业。
“如果我们比身边的人或邻国的妇女更成功,那是因为我们从未在工作中退缩。”老一辈“娜娜奔驰”中的知名女企业家迪德·柯丽碧说。这20多名妇女很快就垄断了荷兰蜡染布贸易,她们在工作中的团结紧密,使新的竞争者几乎无法涉足这一领域。
当时的Vlisco非洲公司已失去了往日的商业活力,但这个小团体还是与其签订了一份独家协议:该公司须向这些妇女提供荷兰制造的蜡染布,然后由她们向全国和西非其他地区出口,相当于一个批发业务。在男权思想非常严重的多哥,当看到妻子经商并日益取得成功,男人们开始表示反对甚至有些嫉妒。但这些妇女却不予理会,她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推动了多哥妇女的独立。
20世纪70年代的多哥“娜娜奔驰”
荷兰蜡染布贸易的复苏标志着“娜娜奔驰”传奇的开始。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重启多哥蜡染布贸易的这群妇女控制了整个西非市场的面料分销。她们将市场从布基纳法索延伸至马里、尼日尔、科特迪瓦、贝宁和尼日利亚。这些国家都没有港口,这使得洛美成了西非的主要港口之一,也成了荷兰蜡染布进入非洲的必经之处,加上Vlisco非洲公司授予她们的独家经营权,这些多哥妇女实际上控制了整个非洲的蜡染布市场。其余的则由需求来决定了。在那些消费品仍然匮乏的国家,无论女人还是男人,简直是争先恐后地来抢购这些精美的布料用来制作长袍。
在这样的市场热潮中,这些女商人们表现出了惊人的商业意识。她们向Vlisco非洲公司申请低息贷款,以合适的利润转售织物,然后将所得利润再用于对她们客户的高息贷款。她们非常了解市场,并定期前往荷兰,与Vlisco纺织公司总部的设计师讨论新的流行趋势。在最好的时期,这些女商人的年营业额已接近200万美元,控制了多哥高达40%的私营部门。这在当时可谓一笔真正的财富。这些富起来的女商人不仅在洛美建造了豪华别墅,还在欧洲,特别是在巴黎投资了房产,并将第一批德国汽车——宝马和奔驰——进口到了多哥。她们开着奔驰穿行于洛美,还自愿将汽车出借给1967年至2005年执政的埃亚德马总统,以供其接待外国使团。由此,这些因蜡染布贸易而富有起来的西非女商人逐渐被当地人称为“娜娜奔驰”。
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尼日利亚妇女逐渐学会了蜡染布技术,她们开始制作同类布料,价格也比多哥的便宜得多。再加上西非经济衰退、90年代多哥的社会政治危机、1994年西非法郎的贬值,以及随之而来的购买力下降等因素,老一辈“娜娜奔驰”开始意识到她们的商业帝国正在逐渐衰落。
2016年,Vlisco纺织公司在成立170周年之际,邀请了在蜡染布行业同样作出贡献的新老一辈“娜娜奔驰”。
但这些多哥的商业皇后们在忙于事业的同时,还不忘将自己的女儿们送到最好的学校学习,并且将业务和专业知识的核心要义尽数传授给她们。今天,被称为“小娜娜”的新一代多哥女企业家从她们的母亲或祖母那里接过传承的火炬,希望通过从学校中获得的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知识,重振祖辈建立起的商业帝国。这些年龄在30岁至50岁之间的“小娜娜”们意识到,现在布料店到处都是从中国进口的蜡染布,这些全棉蜡染布质量非常好,市场地位也在不断提高,而且售价比荷兰的便宜,因此贸易活动需要多样化。她们不再满足于布料贸易,开始参与到汽车等商品的进出口和基本生活用品和化妆品的销售。
新一代“娜娜奔驰”中的埃西·阿贾文说:“蜡染布贸易是上一代留给我们的遗产,但如今已步履維艰,因此,我拓展了自己的业务范围,比如经营五金店、进口食用油等等。”
年轻一代的“娜娜”们吸取前辈们的经验教训,从历史中汲取灵感。作为新一代职业女性,她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知识分子,并展现出了强大的创造力和毅力,极尽所能地推动公司营业额的增长。40多岁的莫琳·阿伊特接管了祖母的生意,她利用自己对新技术的了解赢回了失去的市场。她始终记得祖母的教诲:“当你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的时候,你就掌握了整个行业的黄金法则。与其低价售卖有缺陷的产品或者褪色的布料,赚点小钱,不如当场销毁,因为声誉是无价的。”现在,莫琳不仅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娜娜蜡染”,还开了一个关于时尚蜡染布的博客,每日更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户群体。她介绍说,这个行业起码有上千名布料卖家,因此必须依靠独创性在市场立足。莫琳说:“我要向已故的祖母致敬,她留给我的财富无可比拟,她把她的建议、勇气、价值观和对事业的热忱都留给了我。”
“小娜娜”们还在西非其他国家开拓着上一代的业务。梅尔维娜·格蕾蕾是其中的一名成功女商人,她在贝宁开了一家进出口公司。这家公司的业务之一就是进口奥地利的蕾丝面料,这种面料在贝宁和尼日利亚非常珍贵。格蕾蕾曾在短暂的行政工作后重回纺织业,但后来又发现纺织业的利润越来越低,她最终投身到了房地产行业中。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梅莫娜·皮特斯身上,之前她通过进出口布料发了财,现在自己开了家公司,在西非部分区域做化妆品分销。
多元化的经营为“娜娜”们的商业帝国注入了新鲜活力。阿黛尔·阿梅甘维坐在她刚刚改建为酒店的大楼办公室里。她也是新生代“娜娜奔驰”的典型代表,她的经营范围很广,涉足零售业。由于蜡染布行业竞争激烈,她把在这一行业里积累的财富又转投到了其他领域。“投资决策的眼光非常重要,我已经决定投资房地产行业,这个行业有广阔前景,时间可能会让布料贬值,但房地产却会持续升值。”阿黛尔说。
正在接受媒体采访的老一辈“娜娜奔驰”
虽然还没有关于“小娜娜”们的具体营业额数据,但有理由相信,由于合适的营销策略和多元化的战略选择,她们的商业前景会好于前辈。根据多哥商务部的消息人士透露,新一代“娜娜奔驰”在当地私营部门发挥着关键作用,她们让女性占到了当地总劳动人口的一半,贡献了将近1/3的国家财富,年营业额达到了20亿西非法郎。“女企业家”“严谨而强大的管理者”“坚定不移”“富有创造力的设计师”等一系列标签,都表明新一代“娜娜”仍然是非洲成功女性的典范。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她们依然在努力延续前辈的事业,通过创办企业、拓展业务领域和范围,继续为非洲经济贡献力量。
[编译自法国《回声报》、“非洲经理人”网站、“非洲女性倡议”网站]
编辑:侯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