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星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1-049-02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之下,国家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健美操最为新课程改革中体育的必修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新课程改革下中小学健美操教学的作用研究,并提出充分利用教学价值的策略,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更好的实行素质教育。
关键词 新课改 中小学健美操 教学价值
一、引言
在21世纪的中小学教育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受到重视。体育课程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如何更好地开展体育课程,要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并且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对体育老师和体育课程内容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标的规定下,健美操都被列入中小学必修课与选修课中,成为有效提高中小学身体素质的运动项目之一。健美操运动本身有着丰富的运动价值,既可以改善身体形态,帮助肌肉与骨骼的发展,还可以愉悦身心,因此其也日益成为中小学重要的课程之一。中小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学生身体健康成长,因此作为中小学体育课程重要的运动项目之一,对健美操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作用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更好的实行素质教育的现实需求。在对健美操在中小学教育的作用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以及贯彻新课标的要求。
二、新课改背景下对中小学健美操教学的现实要求
(一)中小学体育课程推广健美操课程的优势
健美操课程结合了体操运动项目的特点,丰富了自己的内涵,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体育运动项目。体操运动项目需要较强的运动能力,对运动者身体素质要求较高。而健美操充分融合了体操项目的可取之处,既有节奏感、学习难度也适中,更加符合中小学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健美操课程具有锻炼身心和美化心灵的作用,健美操运动具有协调性、韵律性、具有强烈的音乐节奏感,有条件的学生从小就受到健美操运动项目的熏陶。和其他运动项目相比,健美操的运动强度较小,受众广,体质较弱的学生也能参与运动,其具有易于推广,可操作性强和对场地要求较低的优势。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健美操教学可行性较高。
(二)健美操课程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健美操课程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当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其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促进其学习的进步。在一般的体育课当中如羽毛球、排球球等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气质,然而健美操课程教学的开设可以更好地使学生的气质得到针对性提高,这给传统体育课带来了些许色彩,让学生得到锻炼,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健美操课程是以体育和美育融为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它观赏性强、操作性强,其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美感、使学生得到心灵上的享受,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独特个性特征的培养。通过游戏、表演和比赛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扩大同学之间的社交范围,还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自信心和培养意志品质。
(三)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健美操课程的发展机遇
在新课改的倡导下学校课程进行了大改革,倡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健美操项目作为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从体操中吸取有利的营养不断完善自己,拥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和文化需求。在新课程改革的倡导下,健美操课程已成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是以前简单的作为大众锻炼的运动手段。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健美操比赛在中小学开展,极大推动了健美操在中小学的传播,不同的学校也在开发校本课程,成为学校体育特色的运动项目。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学校对人才培养目标从以前的单一型逐渐向综合型、全面型的方向发展,健美操课程逐渐受到重视。
三、中小学开展健美操课程的教学价值分析
(一)增强学生兴趣培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现阶段的社会竞争越来越大,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都不想让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于是便给他们报了兴趣班,极大占据了学生的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对学生的身体发育带来了巨大的消极影响。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被占用,使得学生多多少少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最显著的就是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互联网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其弊端也日益显露出来,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监管不到位,导致很多学生沉迷网络,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健美操运动对于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增强协调性、节奏感具有显著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学生的体质,塑造良好的体形。
(二)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培育积极阳光心态
在进行健美操运动时,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各种动作,将自己融入音乐当中。播放有利于鼓舞人心的音乐,强烈的音乐节奏能鼓舞人心,能很好地放松心情,舒缓学习压力,特别像是集体合唱或者参加集体项目时,通过集体和音乐的力量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达到在集体项目中放松自我,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健美操运动能够很好地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在沉迷音乐的同时可以尽情释放自己内心的情绪,很好地缓解所存在的心理问题,让学生找到可以学会放松的方法。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健美操运动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培育积极健康的阳光心态,增强应对挫折和压力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构建美育新模式,促进学生健康生活
学校的体育教育课程主要是通过相应的运动项目来进行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学生健康发展。健美操不单单是一门体育运动项目,而且是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课,还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培养学生美的享受,音乐能够陶冶他们的情操,还能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不同的音乐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音乐具有强大的力量,可以和音乐产生共鸣。中小学生自我意识逐步发展起来,逐渐形成自我认知风格。初中生也处于人生中的断乳期,可以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调节自己的情绪,对塑造良好的性格特征、完善健全的人格有积极的作用。
(四)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提高学生自信心
在参加健美操运动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多挫折,如协调性不够好,动作不到位等。通过参加这一运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和多种优秀品质。学生所具备的意志品质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教育和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任何体育运动项目都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就健美操运动项目来说,完成一套运动都需要3分钟左右,这就需要参与者要有一定的意志力才能完成。现在大部分学生的现状是能坐不站,能躺不坐,对于枯燥的体育项目更是毫无兴趣。但健美操运动是结合音乐为一体,在运动过程中逐步培养其意志力。大多数参与健美操运动的学生都有着良好的意志品质,拥有着鲜明的体育运动精神,再难的动作也要坚持下去,显得轻松自如,这就是意志力的表现,也是长期参与体育训练的结果。故健美操运动对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具有巨大的作用。
四、中小学开展健美操课程的教学价值提升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健美操课程的宣传力度,加快健美操课程的内涵式建设
中小学校开展健美操运动具有很好的现实需求,但当前存在的核心问题是学生对于健美操运动的认识不足,学校的健美操课程建设跟不上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差距。为此,要进一步加强课程的内涵式建设,提高吸引力,加大学校课程的宣传力度,积极宣传健美操运动的重要意义和有效价值,促进学校的重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提升教师的教学热情,更好促进健美操运动在中小学的发展。
(二)结合中小学生体育教学规律,构建科学的健美操课程体系
健美操运动是一项具有鲜明特征的体育课程项目,适用于中小学生的不同阶段,对于促进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當前中小学教育的健美操教学课程,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对于发挥健美操教学价值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对于中小学校而言,要针对中小学生的体育教学规律,专注体育教学研究,提升健美操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构建科学的健美操课程体系。
(三)加快健美操课程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健美操课程的竞赛活动
当前各地中小学的健美操课程开展还存在师资不足、教学设施较为陈旧的问题,要积极加大资金投入,向基础体育课程倾斜,因地制宜发展健美操课程,改善基础教学设施,引进更多专项教师,充实软实力,健全教师队伍和机制建设。通过举办各类型竞赛活动,创新健美操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以赛促学、以赛促长的形式,更好地发挥健美操的育人功能,营造积极开展的良好氛围。
五、结语
健美操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体现中小学的美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对于促进学生的自信心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发展中小学健美操教育的关键在于优化教学内容和目标,合理编排健美操课程教学,大力改革应试教育,积极提倡素质教育,优化学校教学环境,加强健美操教育水平的提升,提升教学方式,以学生发展为主。从根本上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加大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学校应改变以分数论好坏的标准,建立多种评价体系,建立多种教学方式,实现健美操教学的综合发展,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盛佳妮.提升初中健美操教学质量的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99.
[2]梁利丹.健美操对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养成促进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16):197-198.
[3]鄂坤.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健美操运动的价值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05):24+26.
[4]田丽君.小学开展健美操运动对小学生素养培养的价值及推广策略[J].青少年体育,2020(04):119-120.
★通讯作者:李莉(1991-),女,四川成都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成都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当代中国架空历史小说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