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斌
制造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的组成之一,不仅需要提高自身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不断加强社会效益。但是由于制造企业组织结构、治理结构、管理制度等各方面缺少完善的制度,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阻碍了制造企业的稳定发展。正因如此,制造企业应当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自身的内部控制,从而使制造企业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质量与水平。本文针对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制造企业财务内部管理进行深入性的分析与探究。
随着我国各方面的进步与发展,对制造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避免企业面临的风险等问题,大部分制造企业会按照自身企业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在具体执行与作用发挥时始终会出现新的问题。基于此,应当强化财务内控管理的相关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制造企业财务的管理和运营水平,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一、制造企业开展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财务内部控制对于制造企业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控制论的方式与基础原理对财务内部进行严格的控制,合理的约束、规范等方式、技术运用到财务活动中,从而实现财务预定目标。我国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中的风险更加多样化。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对制造企业而言有着较强的执行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制造企业的经营能力与管理能力,对财务所遇的风险能够做好规避措施,从而使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性与合理性不断提升。
二、制造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要性
(一)保障制造企业的财产安全及完整性
制造企业在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对企业影响较大的问题现象,例如资产浪费、大额经济流失等情况,通常主要因素都是由于企业内控情况严重缺失、财务在把关方面存在不严的现象。而财务内部控制能够对这些问题、现象进行良好的解决。财务内部控制并不是针对某一个部门的具体工作,而是需要企业各个部门共同、联合下进行的,同时各个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强化财务内控建设,统一业务财务,严格把关、监督财务基础工作,促进相关单位业务流程的规范性、标准性与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对企业经营风险做好预防、规避工作,保障企业财产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可靠性。
(二)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及风险预防能力
在对会计基础工作环节、流程中明确强调监督工作与控制措施,一旦发生经济业务问题时,能够使账务处理流程更加透明化,从而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水平,利于企业及时能够对财务流程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发现与处理,促进规避风险问题,提升风险的预防控制能力。
(三)增加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
针对制造企业而言,良好的财务内控构建能够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利于经济规模扩大化。财务内控管理能够在财务角度推动企业发展策略的完善与健全,更好地利用企业资金。同时,对企业目标成本进行有效地制定,对企业各环节流程的成本指标进行细化,利用科学方式严格审核工作流程,并对某项目的实际发展可能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以此来满足对企业成本的有效控制,实现企业利润目的。
三、风险管理下制造企业财务内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造企业财务内控意识不强
部分制造企业由于不够重视财务内控的构建,从而缺少风险防范意识。主要因素为以下几点:一,部分制造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明确内部控制,做好此项工作即可,不需要对财务内控建设进行细化,从而使企业员工没有正确了解、认知财务内控的意义与作用。二,较多制造企业过于注重自身经济效益的提升,从而不够关注自身财务内部控制。三,即便制造企业对财务内控体系进行构建,但是仍然只是利于表面化、形式化,只是为了应付而构建财务内控体系,在执行方面缺少严格性与实效性,从而导致财务内部控制缺少权威性,无法充分发挥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要作用与价值,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潜在风险的威胁。
(二)合同管理、项目建设存在风险
部分制造企业针对项目建设、合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会过于注重工作效率而忽略相关流程。其一,在具体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对于合同中的具体细节,双方并没有明确进行规定,或是因为合同双方关系的原因,彼此较为信赖,从而对合同中存在的法律要求过于模糊,使合同失去法律效应。其二,由于制造企业中合同履约、合同备案等方面缺少有效地管理,从而制造企业后期出现信息缺失的现象,或是项目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无法满足合同约定等情况,最终导致企业出现较大的经济损失。其三,应当根据客户的相关要求、标准构建企业项目,部分制造企业因为在项目生产前期工作中无法达成与客户协商的工作,从而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出现变故与偏差,对企业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与不利影响,甚至存在财务风险。
(三)采购环节风险控制能力不佳
针对制造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各个材料的采购是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内容,并于企业成本支出有着直接的影响与联系。一、部分制造企业缺少对材料采购流程、环节的标准进行详细制定,在实际采购过程中,企业一旦缺少任何材料都会没有规定、没有头绪地进行购买,从而存在企业库存积压或不足的现象存在。二、在采购过程中,企业并没有明确管控制度,从而欠缺管控能力,导致具體采购成本和预算编制存在不相匹配的现象,并且,材料入库时缺少对材料的详细检查,使部分材料在此过程中存在损坏、丢失的现象。三、企业缺少完整的供应链,并且,对材料市场的实际情况没有提前进行调查与分析,在具体采购过程中出现价格偏差,无法明确落实上游供应商工作,使企业对订单缺少及时处理的能力,对制造企业的信誉造成了不利影响,阻碍制造企业的稳定运营工作。
(四)缺少现代化信息应用
在现代化信息大背景下,对当前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促进制造企业的稳定发展,应当及时引进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但是,由于部分制造企业并没有对信息化系统进行完善与优化,无法及时有效的传递信息数据,从而使制造企业在实际沟通过程中出现落后,无法满足财务信息的更新能力,在此情况下,最终发展为财务潜在风险。即便部分制造企业内部各部门采用了信息软件,但是各个部门之间在实际沟通、交流以及对接等方面的工作中缺少时效性,使数据出现较大的差异,对制造企业的信息科学性严重损害,另外,制造企业对自身部门的具体工作过于注重,却严重忽略了各项业务的投资回报,这也是财务风险中的重要因素。
四、风险管理视角下完善制造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策略
(一)提高思想意识,重视财务风险
制造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对其管理的效果,所以企业的领导以及单位的各个部门要积极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对制造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要有高度的重视,认识到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唯有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企业财务管理内部工作的职能作用。因此,企业需要强化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财务内部控制意识,并采取有效可有效对策提高其管控意识。例如,企业高层工作人员,需要全面掌握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务管理状况,深入认识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经济稳固发展的重要性,内部控制力度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水平;对于企业普通工作人员,企业需要定期加强培训与指导,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理解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是基于每个员工的共同努力和奋斗。同时还要新理念为指导思想,科学地运用大数据技术,使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为企业在进行重大决策时可以提供全面、科学、严谨的财务数据。
(二)运用各种财务风险管理工具
制造企业在对财务内部制度进行构建时,可采用多种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管理工具。例如,对于外贸活动所存在的外币远期支付、应收账款,为了对冲可能会导致的利率变化情况,会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基于此,可通过外币套期保值的形式,更好地避免汇率波动情况,防止相应的风险问题。为了能够规避对原材料价格所形成的价格波动情况,可通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或是可通过存货进行储备,从而能够更好地避免市场风险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扩大业务规模,创造更高的规模效应,基于此,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安排客户的信用管理方面工作。在科学采用风险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规范化、合理化管控内部在人员、流程等方面的管控,更好地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三)加强资金管理
首先,制造企业应当对现金流量预算做好编制工作,并详细分析现金流量表的相关工作,将以先进为主的基本概念明确突出,从而更好地加强企业的资金量。同时,在资金回收、筹资等多方面资金活动中,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规范化管理资金使用决策以及执行,严格监督各个环节内容,使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安全性与流动性。
(四)规范合同管理,强化项目建设
在制造企业经济活动开展过程中主要是根据合同管理的规范性进行,企业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从基础进行,强化合同的管理工作,在对合同评审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与流程进行,对合同中各方自身的权利与责任进行明确,避免各方针对合同内容产生分歧,严格根据合同的标准规定执行,更好地避免制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
(五)规范采购环节,强化风险管理
针对制造企业采购管理控制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制度执行,使采购审批流程足够规范化、标准化,实现各个岗位人员各司其职,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贯彻落实供应商评价管理,在对商品采购时,可通过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优质化供应商,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发展目标,同时也可以推动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为了更好地发展,要根据自身的经营模式、人员规模以及所处的行业环境,针对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漏洞,对控制制度进行全面、系统的完善。首先,确立企业内部控制原则。由于企业的各个项目时间都比较久,数量规模较大,资金使用比较充足,为了更好地优化内部控制,会存在一定的难度系数,所以在确定企业内部控制原则时需要严格遵循整体性、独立性和全过程性。企业内部需要构建独立性的委员会,由该机构全面开展风险管理;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和发展战略需求来制定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必须切合实际,并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效益相结合。其次,完善企业内部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制度,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配置,明确管理目标,并把岗位的相关职责落实到个人。同时,在设置岗位的时候,要严格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开展工作,可以起到相互牵制的作用效果,避免风险的发生。最后,加大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通过建立内控机制考核制度以此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于执行情况好的进行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反之,加以处罚,从而进一步提高内控机制的执行力度。
(七)重视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当前制造企业财务内控的实际发展情况,制造企业应当根据自身需求明确当前企业所需的人才类型,并制定相应的人才标准体系,扩宽招聘渠道,从而有效引进复合型专业优秀人才,以此强化企业整体财务内控质量、提升水平。对于制造企业目前的财务人员,应当严格制定人员学习标准,定期对相关人员做好培训工作,促进人员业务能力,提高业务水平,使财务人员能夠对风险管理有深入的理解与认知,提升对此项工作的重视与关注程度,做好财务内控工作,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另外,制造企业应当对服务中心以及财务监督等相关内容、方面进行明确规定,满足业务与财务活动相匹配的要求标准,从而制定完善内部管控制度体系。例如,制造企业财务人员在资金结算转移票据等方面中,应当以资金管理制度的相关标准为主,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业务活动的相关建议,推动风险评估工作的有效性,促进财务人员能够对财务风险关联工具进行合理的应用。在完成业务类活动后,对信息数据进行详细的整合与分析、统计工作,加强财务部门监督、服务重心,发挥财务部门相应职能,严格落实监督内容。
结 语
综上所述,针对制造企业财务内部风险管理,应当完善、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体系制度,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持续对隐患进行排查工作,预防经营风险问题。在企业内控中,财务内部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基于此,应当以财务内控为重点对管控风险情况进行良好地开展工作,从而促进制造企业的日后稳定发展,为其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