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景瑜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提出“重点建成500个左右产业覆盖广、办学条件好、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群”,这是国家政策文件首次提及“专业群”的概念。 自此“专业群”开始备受关注。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到2022年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将高职专业群建设推进了实质性发展的阶段。为了落实相关政策,广东省教育厅在2019年和2020年先后两次组织了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申报,经过学校遴选推荐、省级审查和专家评审后,第一批185个专业群和第二批129个专业群成功入选,其中占比最高的是财经商贸大类专业群,分别占18.38%和19.38%。拟立项的专业群在建群基础、建群逻辑和建设内容等方面都颇具代表性。本文将从广东省高职财经商贸类高水平专业群的规模和结构入手,对应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产业布局,来探讨当前财经商贸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
一、广东省高职财经商贸类高水平专业群拟建情况
(一)财经商贸类高水平专业群的规模
两次申报的财经商贸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中,拟立项的共有44所院校、59个专业群。入选院校以公办院校居多,有36所,民办院校有6所。根据新修订的高职教育(专科)专业目录,财经商贸专业大类包括财政税务、金融、财务会计、统计、经济贸易、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和物流8个二级类别。财经商贸类专业群通常以二级类别专业为核心专业建群。通过下表1的统计数据可知,财经商贸类高水平专业群中,数量最多的是电子商务专业群,其次是市场营销专业群,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排第三,未有财政税务类和统计类的专业群立项。
从区域分布来看(见图1),财经商贸类高水平专业群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共有50項,占总体的88.14%,其中工商管理类专业群最多,紧接着是电子商务类和经济贸易类。粤东和粤北地区都有3项,各占5.08%。而粤西地区只有1项,占1.7%。珠三角和其他区域之间呈现出较严重的差异。
专业群一般由3至5个可以协同互补、共享资源的相关专业组成,群内专业的设置也可以反映出专业群的组建逻辑。财经商贸类高水平专业群专业布点数共有246个,包含财经商贸大类专业布点数218个,以及非财经商贸大类专业布点数28个,具体见图2。考虑到第二批高水平专业群是依据2021年新修订的专业目录来设置专业名称的,与第一批的专业名称存在一定差异,故笔者在统计专业布点数时,对第一批专业群的专业名称按照新目录进行了整合,以便更清晰准确地反映情况。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广东省各区域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据广东省统计局网站公布数据,从2018年-2020年的地区生产总值来看(见表3),全省各区域的经济均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珠三角仍然是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三年均占全省总量的80%以上,2020年的占比接近90%。西翼和东翼地区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分别处于第二和第三的位置。北部生态发展区的产值虽然最少,但2020年的占比有了明显提高。显然,珠三角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其他地区的差距仍然偏大,区域发展平衡性较弱。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长期困扰广东的突出问题,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19年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印发《关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形成“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总体要求。“一核”即珠三角地区,包括9市,是引领全省发展的核心区和主引擎。“一带”即沿海经济带,包括珠三角沿海7市和东西两翼地区7市,是新时代全省发展的主战场。“一区”即北部生态发展区,包括粤北5市,是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通过增强珠三角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及东西两翼地区和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内生发展动力,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珠三角突出“创新驱动、示范带动”。珠三角地区要大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数字经济、海洋经济;大力培育发展工业设计、供应链金融等高端服务业,积极发展健康、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提升发展家电、家具、医药食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
2.沿海经济带突出“陆海统筹、港产联动”。在东西两翼沿海地区培育一批千亿元级产业集群,打造世界级沿海产业带;培育壮大粤东地区生物医药、石化等重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粤西地区钢铁、炼化、石化等重大项目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临港产业布局,疏通联系东西、连接省外的交通大通道,拓展国际航空和海运航线;加强海洋生态保护,构建沿海生态屏障。
3.北部生态发展区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北部生态发展区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构建和巩固北部生态屏障,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立足北部生态资源环境优势,积极发展生物医药、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接珠三角地区的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三、广东省高职财经商贸类高水平专业群与区域经济适应性的提升
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财经商贸专业人才的支撑。高职院校财经商贸类专业群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为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提供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财经商贸人才。专业群与区域经济的适应程度,直接关乎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财经商贸类高水平专业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
将广东四大区域的财经商贸类高水平专业群比重(88.14∶5.08∶1.7∶5.08)与各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比重(80.83∶6.37∶6.99∶5.82)对比发现,珠三角地区的两个比重都在80%以上,粤东和粤北地区的两个比重均为5%-7%左右,说明珠三角地区和粤东粤北地区的财经商贸类高水平专业群规模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符。但是粤西地区的专业群比重只有1.7%,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6.99%,反映出该地区的财经商贸类高水平专业群明显偏少。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实力雄厚,产业基础完备,具有较广阔的就业空间,相应的教学资源比较丰富,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赋予了先天的优势。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教学资源相对简单,高水平专业群的规模也会受到一定制约。珠三角地区除了在经济上辐射带动粤东西北地区的发展,还可以引领促进区域之间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联动,通过整合校内外相关专业资源,实现区域优质专业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群建设水平,由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渐缩小区域经济差距。
(二)财经商贸类高水平专业群与区域产业布局的适应性
根据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构建思路,各区域都明确了自身的战略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当前财经商贸类专业群的基本建群逻辑是财政税务类专业群主要服务各类型单位的涉税业务,金融类专业群主要服务金融产业,财务会计和统计类专业群主要服务大数据和数字经济产业、现代服务业,经济贸易类专业群主要服务外贸服务产业,物流类专业群主要服务现代物流产业,工商管理类专业群主要服务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珠三角地区的财经商贸类高水平专业群类型较多,工商管理类、电子商务类、经济贸易类、物流类、财务会计类和金融类,基本能满足珠三角地区互联网、大数据、实体经济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布局的需求,但是缺少了财政税务类和统计类的高水平专业群。而粤东西地区重点布局海洋产业、粤北地区重点布局生态产业,对理工类、旅游类专业群需求会多一些,因此虽然这些地区的财经商贸类高水平专业群类型较少,但也可以满足区域内基本的商贸流通管理需求。然而,财经商贸类专业群同质化较为严重,缺乏创新和特色,难以精准匹配地区产业发展需求,做到专业群紧跟产业转型升级。应该深化产教融合,具体结合区域的战略产业,探索符合区域产业特色的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路径,这样既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与品牌,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还能满足市场多样化、差异化的人才需求,实现学校、学生、产业三方共赢。
(三)与区域产业链升级的适应性
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构建进程中,新的技术革命会不断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越来越高,以往單一专业的师资、教学条件和育人模式无法适应产业链的转型升级,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财经商贸人才。高素质的复合型财经商贸人才需要具备多层次的、配置合理的网络化财经商贸知识结构。财经商贸类高水平专业群的专业设置并不局限于财经商贸大类的专业,而是对接具体产业链和关键岗位,适当加入其他大类的专业,如商务英语、行政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等,跨越学科体系,加强不同专业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拓宽高职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边界,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个性化的学习选择,也让学生可选择的职业领域更为宽广。目前只有25%的财经商贸类高水平专业群真正实现了跨越学科体系,部分专业群仍沿用原二级学院的专业架构,未能打破专业之间的管理壁垒。在建设高水平专业群的过程中应建立适合的、柔性的、灵活的专业群管理机制,根据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使专业群更接地气,更好地促进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效对接。
专业群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应该紧抓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这个契机,继续深入研究如何建设与区域经济适应强性的财经商贸类专业群,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产业布局和产业链升级对财经商贸类专业人才的新需求,以充分发挥财经商贸类专业群对区域经济的正面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商贸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21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广东商贸类专业群与区域经济适应性研究》(项目编号:SM202123)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