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两点一线”战略

2022-03-08 04:29俞国良何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俞国良 何妍

我国中小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二十多年,虽在诸多方面成效显著,但仍任重道远。俞国良教授提出,新时代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紧紧抓住“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牛鼻子”,实施“两点一线”的战略,即以中小学生的道德认知为“突破点”、人格发展为“着力点”,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或课程内容建设为“生命线”。本期访谈将邀请俞国良教授分享“两点一线”战略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道德认知;人格发展;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07-0004-05

俞国良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研究所所长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两点一线”

何妍:俞教授好!关于新时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您提出重在实施“两点一线”战略,请您首先简要介绍一下“两点”和“一线”分别指的是什么?

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幸福生活的基础。基于其在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和政府反复强调要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以教育部1999年8月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为里程碑,中小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业已二十多年,其间在制度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心理辅导室建设诸方面成效显著,但仍然任重道远!新时代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紧紧抓住“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牛鼻子”,实施“两点一线”战略。“两点”是指以中小学生的道德认知为“突破点”、人格发展为“着力点”,“一线”是指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或课程内容建设为“生命线”,以点画线,以线联点,全面、全体、全程、全方位夯实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生的道德认知与心理健康教育

何妍:道德认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点”,首先有必要讨论道德认知的重要性及其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2021年11月的“主编访谈”栏目中,您曾经旗帜鲜明地提出“道德认知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分析了道德认知与心理健康教育互为因果的关系,让我们来重温一下。

俞国良:是的,作为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道德认知是道德发展的核心,它是道德健康的基础,而道德健康本身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涵。上次访谈,我们提到“从理论上考察,道德认知发展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撑;从含义上解析,道德认知健康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从功能上考量,道德认知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和保证;从结果上分析,道德认知不良會引发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道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不仅关乎他们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及品德、美德的塑造,更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息息相关。提高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成效,必须结合和借助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介”和“调节”才能更好实现。

何妍: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我们分析道德认知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理论基础,从该理论的视角,小学生的道德认知具有什么样的发展特点,与之相对应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是什么?

俞国良:总体上,小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以工具性的相对功利主义为导向”,这属于科尔伯格前习俗水平的第二个阶段。相比于幼儿期的“自我中心”,小学生的道德认知具有功利化与实用主义特点。首先是功利化。小学生的道德认知往往以自己的利益为根据来判断好与坏,他们渐渐摆脱了对权威及惩罚服从的依赖,开始考虑个人的利益是否受到损害。其次是实用主义倾向。他们往往不考虑行为结果是否会违反社会公序良俗,也不考虑是否会影响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只在公平、互惠的原则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通过实用主义将彼此之间相互冲突的利益结合起来。

从道德认知的视角,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自我、情绪调适以及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并进一步提高其生活与社会适应能力。

何妍:初中生和高中生虽然都处于中学时期,在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上却处于不同的阶段,他们各自的道德认知发展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分别是什么?

俞国良:中学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剧烈变化,他们的道德认知也在青春期这一阶段迎来了质的飞跃,即从前习俗水平跨越到习俗水平。就初中生而言,其道德认知发展跨进了习俗水平的第一阶段,即“以好孩子为导向”。此时,他们对个人利益的考虑不再凌驾于社会道德规则之上。就高中生而言,其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处于习俗水平的第二阶段,即“以维护法律与秩序为导向”。这一阶段强调维护规则、法律秩序的重要性,主张恪尽职守、遵守规章制度以维持社会和谐,表现出社会化及规则中心特点。

初中生的道德认知发展表现为人际化和寻求认可的特点。首先,人际化意味着个体的道德价值开始以人际和谐为导向,倾向于顺从传统的要求并符合大多数人的意见。同时,他们的社会交往关系也往往集中于合意组群间,即是否在该群体中感到满足快乐是交往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其次,初中生的道德认知以谋求赞赏和认可为基本准则。他们普遍认为好的行为就是受到他人称赞的、使别人愉快的行为,因而无论是在道德推理还是道德判断中,都倾向于将受到赞赏的行为当作“金科玉律”,并借此指导自身,希冀能获得周围人的认可。据此,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帮助其科学认识青春期的身心特征,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学会调控情绪情感,正确对待异性交往及继续引导其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相对于初中生,高中生的道德认知表现为社会化及“以规则为中心”的特点。首先是社会化。在这个阶段,高中生能够把人际关系中的期望与社会期望区分开来,并采纳社会化的观点,将社会行为规范、准则等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包括履行社会义务,避免破坏制度等。其次是以规则为中心。高中生的道德认知倾向于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凡是有悖于法律的,即被高中生认为是不可取的、不道德的。据此,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在客观的、正确的自我意识的基础上,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同时进一步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异性同伴关系,提高承受困难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中小学生的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

何妍:人格发展是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为什么说人格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

俞国良:从人格发展的观点看,心理健康问题的阶段性变化规律与个体人格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不谋而合。埃里克森认为,与个体生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类似,人格的发展和完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按照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向前推进的,同样存在明显的年龄特征,每个阶段皆有发展的主要任务与目标,均要经历一场心理社会困境的考验。困境会导致发展危机的出现,也意味着发展机遇的来临,危机的成功解决会使个人和社会之间产生平衡,发展出积极的心理品质,进而进入下一阶段的顺利成长。反之,则容易导致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不利于个体的健康成长和良性发展。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他们人格发展的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和社会性为核心,把握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任务,以促进其人格全面、协调、有序发展,使不同阶段的学生均达到心理发展的最优化。

何妍:小学生的人格发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如何根据这些特点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俞国良:在小学阶段,活动空间的拓展,交往对象的增加,行动规范的习得,进一步推动了学生人格的发展。自我意识作为人格核心,仍然是小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方面。首先,从自我概念来看,小学生的自我概念产生了分化,由原来对个人的整体认识转向具体领域的认识。同时,对自我的描述也由原来的具体化、显性化逐渐拓展为抽象化。其次,从自我评价能力来看,小学生开始更多地使用内在特质评价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更多的独立性见解,评价的稳定性也进一步加强。再次,从自我情绪体验来看,小学生的自我情绪体验逐渐深刻而复杂,且与自我评价的发展密切相关。自尊依然是小学生重要的情绪体验,主要分化为学业自尊、躯体自尊和社交自尊。最后,从自我控制来看,小学生自控能力的发展从低年级向高年级呈现线性增长趋势,且女生的自控水平在初始状态和后续的发展速度上均高于男生,一般表现为认真尽责、行为控制、情绪调节、计划有序等。此外,小学生人格系统中的亲社会性在该阶段也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大致呈现二次增长的变化规律,在3~7岁时发展最为迅速,而后增长变缓,11岁之后开始下降。

小学生的人格发展延续了幼儿阶段的渐进趋势,进步与发展明显。在该阶段,他们面临着新的发展任务,发展目标在于获得“勤奋感”。如果小学生能够得到同伴和教师的支持与认可,则其勤奋感会进一步加强,并会体验到能力的实现。反之,则会形成自卑、焦虑等消极心理感受和问题行为,影响其健康成长。小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因此,该阶段应注重在学习活动中和课堂情境下根据小学生人格发展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应该继续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够恰当地认識自己,做出客观的自我评价,能够正确悦纳自我,增强自尊、自信和自我控制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提高小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包括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生活自理能力等。

何妍:中学生的人格发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此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什么?

俞国良:青少年期恰好与中学阶段相对应,这一时期伴随着生理、心理上的剧烈变化,中学生的人格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情绪稳定性、社会适应性、价值观和品德等方面。首先,依然是自我意识的发展。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其发展呈现出曲折波动的特点。初一至初二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尔后变化逐渐平稳,到高中末期自我意识开始出现回升。其次,中学生情绪稳定性的发展亦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方面。该阶段中学生的情绪变化较大,呈现出动荡不定、易冲动、易走极端的特点。整个中学时期,情绪稳定性的发展大致呈现出V字形趋势,经历了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初中后期为转折点。再次,中学生意志品质在该阶段也获得了长足发展。中学生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同小学生相比都有很大提升,能在一定程度上独立确定目的、制定计划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中学生行事的果断性到高一前后也出现了明显的提高,但有时行动常常带有盲目性和冒险性;中学生的自制力和坚韧性也比小学生有很大的进步。最后,中学生的亲社会性人格特质在该阶段维持着平稳状态,外倾性在初一之后呈下降趋势,到高中时期出现缓慢回升。

中学生人格发展所呈现的诸多标志性特点,预示着新的发展任务的到来。青少年在该阶段需要形成自我认同感,防止角色混乱。要建立自我认同感,就必须对内部的自我和外部的环境有充分的认识,否则就极易产生自我认同感危机,导致诸多心理困扰和生活适应问题。因此,该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一是使中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提升自控能力,二是培养中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情绪的稳定性,三是重视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塑造,四是从人际、学习、生活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中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与心理健康教育

何妍:您曾受教育部委托,负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编制与修订工作,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编制,这些研究工作及其成果,既是从国家层面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大纲”,也是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政策依据。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您有何见解?

俞国良:毫无疑问,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实践经验也清楚地告诉我们,与德育一样,普及、推进和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这是作为亲历者、当事者和研究者,我对国家和政府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认识与理解。国家和政府对此的深谋远虑和高瞻远瞩,充分体现了政策设计的高度、气度和力度,且该政策承上启下、分层推进,也为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与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重要举措,更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道德认知、人格发展作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突破点、着力点的重要载体和物质保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值此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的修订之际,以及分析梳理这次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无疑表明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进课程”“进教室”的呼声日益高涨,显然,现在已经到了在国家战略层面,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在义务教育阶段“初露端倪、初见成效”的时候了。

何妍:在义务教育阶段,请您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谈谈心理健康内容进“课标”需要遵循什么样的理念,达成哪些目标?

俞国良:通过整合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德育学科(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在新时代设置道德与法治课程、心理健康内容进“课标”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再次被国家和政府首肯。

在具体课程理念上,一是发展性理念。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需要,选择具有普适性和前瞻性的教学内容,真正使“教学走在发展前面”。二是全面性理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学习、自我、人际关系、情绪调适和社会适应等不同发展领域,须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看待和理解。三是差异性理念。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能力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呈现出一定的阶梯性,并充分体现教学的渐进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活动性理念。在确定心理健康的教学目标、任务和内容时,强化活动的特点,让学生在活动和体验中获得感悟。

在上述课程理念统率下的课程目标,强调把健全人格、提高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总目标放在第一位,可细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前者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能够“积极适应、主动发展”。后者又可以划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意志目标和个性目标。(1)认知目标指帮助学生开发智力和潜力,掌握学习方法,改善学习习惯,积极适应学校环境;尤指提高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2)情感目标指帮助学生学会情绪体验和情绪识别,更好地觉察和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主动地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尤指培养积极、健康、乐观的情绪,以及更高级的社会情感;(3)意志目标指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使他们形成对困难、逆境的正确态度和良好的耐挫折能力;尤指锻炼坚忍不拔、矢志不渝的顽强毅力;(4)个性目标指培养学生正确而适宜的动机水平、广泛而稳定的兴趣,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尤指塑造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何妍:道德与法治中心理健康进“课标”的核心素养与相应的教学内容是什么?

俞国良: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修订中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素养可以概括为“健全人格”。它包含三层含义:一是自尊自信,主要表现为正确认识自己,学会学习、有效学习,能自我调节和管理情绪,做到自立自强、坚韧坚强,养成自信、自律、乐观、开朗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理性平和,主要表现为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良好和谐,并学会合作与竞争,能正确处理自我、自我与他人和群体的关系。三是积极向上,主要表现为主动适应环境,确立符合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的生活目标,具有责任感和进取心,以及适应生活、应对挫折和失败的积极心理品质。实际上,这也是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的一个浓缩与集中体现。

由此,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包含心理健康的教学内容可归纳为以下三个层面: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升心理健康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开发自我心理潜能;运用心理调节方法,掌握心理保健技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这三个层面以道德与法治课程设计思路中“成长中的我”为基点,与“我与自然”“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国家、人类文明”四个维度匹配后,其重点是认识自我、人际交往、学会学习和社会适应。从纵向看,不同学段具有不同的教学内容,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年龄特点;从横向看,不同学段具有相同的教学内容。一是认识自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并能控制自我。二是人际交往。每个学生都位于人际关系网络中的特定节点,这是维护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三是学会学习。中小学阶段形成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四是适应社会。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归根到底是为了培养其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何妍: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必然涉及师资、教学和课程等重要内容,对此您有哪些建议?

俞国良:有四点建议供大家参考。一是加强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第一,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目前,从事该项教学工作的专职人员较少,兼职人员较多。因而,必须改变这种状况。第二,加强专业培训培养。从事心理健康教学是一项专业技能,必须通过培训并逐步完善持证上岗制度。第三,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教师个人的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必须把师源性的心理行为问题减到最低程度。

二是充实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心理健康课程的重点要放在学生发展指导上,即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对学生成长中的普遍问题予以指導,同时还要兼顾少数有心理障碍学生的心理辅导与行为矫正。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教学内容和模式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初中可以活动和体验兼顾。

三是丰富课程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心理健康教学要采用多种途径和多样化的方法。例如,提高各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健康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传授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技能,使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心理困惑。把课内与课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融合起来,如通过兴趣小组、心理剧社、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利用活动、体验、调适来提高心理素质。

四是开设国家或地方层面的专门课程。心理健康课程化是学校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及其进程,包括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等方面。需要指出的是,心理健康课程不能等同于一般学科教学,因为它又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还需与学生的学习实践、生活环境相结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成长、生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困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编辑/卫 虹 终校/石 雪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研究
浅析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于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探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