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档案馆聚力实施新时代新成就城市记忆工程,将以“敢为天下先、甘做孺子牛”的“红巷精神”、“自力更生不怕苦、拼命奋斗加油干”的“三自精神”、“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千鹤精神”、“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五九精神”、“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南堡精神”、“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围垦精神”等六大精神为主要内容,借助老照片、档案原件等载体,推出杭州城市精神档案系列丛书,再次展现振奋人心的拼搏往事,激励大家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不忘初心、艰苦奋斗、逐梦未来。(李华丽)
宁波市积极做好第19届亚运会宁波赛区档案工作。早在今年3月份,就抽调人员到宁波市亚运办集中办公,建立亚运会档案工作联络机制。制定《宁波市第19届亚运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材料收集参考范围》《竞赛场馆运行团队文件材料收集参考范围》等,要求各工作组、各竞赛场馆运行团队根据归档范围要求,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文件材料收集整理工作,并限定档案移交的时间和要求。市亚运办联合市档案局、市档案馆适时组织档案管理专题业务培训,对各工作组(团队)建档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协调沟通,合力做好亚运档案工作。(戴一峰 张凯)
为全面落实档案室业务建设评价工作,推动形成局馆协同、全域同标、互提互促的工作机制,绍兴市档案局举办了全市档案室业务建设评价工作培训班。培训班结合《浙江省档案室业务建设评价办法》,从全市档案室业务建设评价工作如何开展、开展重点和评审要点等方面,对照评价办法和评价标准进行了逐条分析和讲解,形成易理解、可操作的全域指导和评审标准。市档案馆领导就做好业务评价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陈奇)
近日,《中国共产党浙江舟山历史》第一卷(1926—1950)获批同意正式出版。“舟山党史一卷”始编于20多年前,后因故暂缓。今年以来,市档案馆(市史志研究室)把编修出版“舟山党史一卷”列为重点工作。一是尊重史实。对原来存在争议的内容,按照史实和史料分别进行甄别,得到老同志和专家们的认可。二是注重研讨。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为指导,多次召开专家意见征询会、修改意见反馈会。三是倒排时间。编写人员加班加点,数易其稿,并按规定程序,多方征求意见,力求更趋完善。(王璐)
近日,台州市档案馆举办台州籍院士闻邦椿院士著作捐赠仪式。闻邦椿院士原籍浙江温岭,是我国著名机械动力学和工程机械专家、力学教育家,1984年被评为全国第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著作捐赠仪式后,市档案馆还召开了《闻邦椿院士传略》一书的编纂方案座谈会,会上闻邦椿院士与在座学者专家交流了意见并提出建议。闻邦椿院士一直与台州市档案馆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和联系,2020年12月底,郑志敏局(馆)长带队参加了“弘扬科学精神、分享大成智慧”闻邦椿院士百部著作品读交流与赠书大会,期间,闻邦椿院士向台州市档案馆捐赠了55部著作、6件实物。(项璐)
近期,西湖区档案局对区人大办、区政府办、区政协办、区教育局、区财政局、部分区属国有企业和镇街等40余家立档单位开展了档案专项检查,发现普遍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档案员更换频繁,人员调整时未履行工作交接手续,且培训不足,业务能力弱;二是文件材料收集不齐全,保管期限划分不准确,纸质档案整理和电子目录著录不规范;三是部分单位用房不足,无独立库房,档案利用未进行登记,档案保管和利用存在安全隐患。区档案局对被检查单位逐一出具了书面整改意见,要求各相关单位认真参照档案工作有关标准和规范,做好后续整改工作。区档案局将对整改结果进行“回头看”,确保整改取得实效。(魏方木)
北仑区档案局、档案馆在开发园区整合提升工作中,先后深入园区104家单位对档案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制定工作方案,成立档案处置领导小组和分片区指导小组,落实专人全程负责档案的整理、移交、安全和新建工作。分期分批召开开发园区整合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会议,下发档案管理、档案处置方案等工作性文件,做好48家单位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等审核工作以及相关的档案业务指导,确保机构整合平稳有序和开发园区档案完整与安全。(王亚光)
“鄞州记忆”古村影像拍摄第一期活动完美收官。第一期拍摄选取了区内史家码村、绿野村、韩岭村、城杨村、陶公村等13个历史文化名村,重点呈现名人古迹、庙宇宗祠、民宅村居、南宋石刻等人文历史遗存,同时展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鄞州农村建设的最新图景,用影像档案全景记录鄞州古村的华丽蝶变。截至10月底,整理汇总精美照片4000余张和近100分钟的古村特写微视频。区档案馆还精选了宋韵文化底蕴深厚的韩岭村、绿野村的经典图片,制作特色展览和网络推文,通过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众宣传推广,阅读量已超过万人。(孙晓红)
瑞安市档案馆召开2021年度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服务项目验收会,专家组成员听取了该项目的概况和执行情况及承建方关于项目建设、自查和竣工情况的报告。验收组从档案整理、档案扫描、图像处理、图像存储、条目录入、数据挂接、项目建设台账等方面对数字化加工成果进行了抽检和评判。通过考评,验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此次验收的数字化项目共完成80家改制企业的档案数字化,形成数字化成果640283页,目录607896条。该项目完成后,瑞安市档案馆馆藏所有改制企业档案数字工作已全部完成,有效提高了档案科学化管理和服务效率。(市档案馆)
为助力平阳县委提出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26县标杆”,充分发挥机关党建作用,县档案馆开展了“先锋助共富”活动,馆领导带队赴结对村鳌江镇天源村,深入调研该村发展现状、村集体收入来源和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思路,与村干部共同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的思路和办法。此外,调研组还对该村的村级档案进行了业务指导,并捐赠了相关档案装具。随后,馆领导还对部分困难党员开展入户走访慰问,与他们面对面、心贴心交流,让其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鼓励他们积极乐观面对生活。(周思思)
吴兴区档案馆加大重大活动档案归档力度,于近期顺利完成《中国好声音2022》节目活动档案收集整理工作。《中国好声音2022》作为今年吴兴区的重要文化盛会,打响了吴兴品牌,成为宣传推介吴兴文化、扩大吴兴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载体。节目相关档案是对这一盛会的真实记录,是确凿的原始材料和历史记忆,做好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区档案馆自节目筹备开始,就安排骨干力量与主办单位对接,形成事前指导、事中督促、事后检查的工作机制,确保收集归档的重大活动档案资料全面性、真实性、规范性。目前,共收集、整理、进馆文书档案、实物档案共200余件、影像资料近20GB,为后期查阅利用提供便利,也为今后其他重大活动档案规范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吴凡)
近日,秀洲区档案馆(区史志研究室)宣讲员到浙师大附属秀洲实验学校开展“红色宣讲进校园”活动。 工作人员秉持深入学习讲透、穿插故事讲活、怀揣初心共情的宣讲方法,讲述嘉兴地方党史陈列馆、中共嘉桐工委新塍联络处旧址、米科军旅园秀洲区等红色场馆,穿插观看红色视频《小镇烽火》《“浙”里寻根 一面党旗》,并以问答小游戏等形式进行互动交流,为学生上了一场生动的党史教育、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课程,同时也为学校开展红色研学提供了指导。(吴霞婷)
近日,平湖市档案馆接收了热心市民捐赠的《我们的青春岁月》《大兴安岭知青路》《大兴安岭的故事》等图书资料。该系列书籍记录了20世纪嘉兴知青从风光秀丽、繁华富庶的“水乡泽国”,去到渺无人烟、冰天雪地的“高寒禁区”的历史。据书中平湖县赴大兴安岭知青名单显示,平湖县共有367位青年在大兴安岭度过了青春年华,以钢铁般的意志扛起建设林区的重担,也与林区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此次获赠书籍不仅丰富了馆藏资料,还对今后的编史修志、历史研究等工作有重要的参考利用价值。(余梁)
近日,越城区档案学会第三次会员大会暨换届大会顺利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报告、修改学会章程的说明,选举产生第二届理事会及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越城区档案学会自2017年10月成立以来,充分发挥纽带和参谋作用,在服务中心工作、服务会员和服务基层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帮助建立规范化档案室8家,牵线14家档案外包公司与村、社党组织开展“契约”共建,招募档案志愿者50余名,组织会员交流培训600余人次,为推动全区档案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陈沉)
近期,东阳市档案馆开展党建工作书记领办项目“七进四有文化下乡”活动,档案史志文化进机关、校园、企业、军营、社区、乡村、医院,做到有品牌、有书柜、有志愿者、有讲座,让档案史志文化进万家。开辟“东阳档案史志之窗”100余处,赠送档案史志书籍5万余册。组建档案(党史)专家库,聘请退休档案(党史)工作者、地方史料收藏者、青年档案(党史)爱好者组建档案(党史)宣讲团,开展重大党史事件和重要党史人物主题的“点单式”宣讲,将讲台搬到农村文化礼堂、中小学校园、国企、军营等,让宣讲覆盖“书吧茶馆”和“田间地头”。
(张金芸)
衢江区档案馆举办西周高等级土墩墓群专题展。本次展览选取青铜车马器、玉石器约200件,玉石饰品、小型铜器及陶器、原始瓷器等200余件(组)进行展出。线下展馆以实物、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公众展示,线上通过本地新闻媒体、“衢江发布”公众号等形式宣传推广。展览助力了衢江西周高等级土墩墓群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衢江姑蔑文化入选全省首批100个“浙江文化标识”培育名单。(区档案馆)
近日,江山市档案馆全景VR“网上展厅”正式上线。展厅以“江山如画 岁月有声——档案见证江山”线下主题展览的真实场景为基础,分为“序厅”“古韵悠远”“峥嵘岁月”“时代新篇”“尾厅”五大版块,通过场景还原、图文缩放、语音讲解、自动巡航、转发分享、VR体验等功能对展厅内容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突出了江山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江山党组织发展的光辉历程及江山人敢闯敢拼的实干精神。群众可通过微信扫描“网上展厅”二维码进行自主参观,足不出户就能领略江山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徐槊蔓)
常山县档案馆联合县总工会、县档案局举办全县档案业务技能竞赛。此次竞赛全县14个乡镇街道、36个机关单位53人参加,采取业务实操与档案理论相结合的竞赛形式,设有档案开放审核、大事记编纂、数码照片归档整理、档案业务知识考试等4个项目。评委会从实操过程的规范化、熟练程度及完成质量等进行综合评判,评选出一批业务能手和标兵。下一步,常山县档案馆将继续开展不同形式的业务竞赛,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能、以赛促干的目标,进一步推动全县档案业务工作再上新台阶。(余小琴)
近日,黄岩区档案馆举办“共庆二十大 兰台忆峥嵘”红色档案捐赠仪式。喻健红、喻志伟两位捐赠代表现场向区档案馆无偿捐赠档案资料50余件。其中,21军184团原参谋长喻宪子女将老人的抗美援朝回国纪念品、照片及电子文件等珍贵红色档案无偿捐赠给区档案馆,填补了区档案馆抗美援朝实物类馆藏档案的空白。活动举办当日,区档案馆还举行了“21军在台州图片展”,用档案、图片忠实记录了21军在台州地区艰苦作战的峥嵘岁月。今年以来,区档案馆不断加大红色档案征集力度,通过拓宽收集渠道、创新收集模式、建立跨部门合作交流机制等方式将更多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缪晨)
面对10月中旬台州市路桥区突如其来的疫情,路桥区档案馆提前介入,第一时间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档案归集工作的通知》,明确归集对象、范围和要求,制定目标任务推进时间表,并落实专人负责,努力把疫情防控形成的档案收集好、管理好、保存好、利用好,用档案记录和见证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伟大成就。目前,区档案馆已累计接收疫情防控档案4717件,并建立了专题数据库。(洪 晔)
临海市档案馆与档案形成单位以会审的方式着力破解开放审核难题,今年将完成首批40家单位43万余件档案的开放审核。一是构建组织架构。成立馆藏到期档案开放审核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梳理馆藏到期档案,制定档案开放鉴定办法和实施方案。二是严格审核流程。由档案形成单位初审、市档案馆鉴定委员会复审、市档案馆办公会终审。在进馆集中会审期间,市档案馆实时跟踪解惑。三是辅助智能审核。通过AI辅助,形成移交单位线上、线下审核双通道,实现智能初审、审核数据在线推送移交单位、数据全流程回流馆藏系统等功能,为高质高效做好档案开放审核提供智力支持。(朱灵飞)
近日,莲都区档案馆和党史研究中心举行罗利军教授亲笔题字“浙西南节水抗旱稻”移交接收进馆仪式。“节水抗旱稻之父”罗利军教授和团队研发的节水抗旱稻在节水50%的情况下,亩产达到了700—750公斤,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将丽水的“九山”变粮仓。该命名题字和2020年接收的袁隆平院士亲笔题字“水稻分子育种中心·丽水示范基地”共同见证了莲都区农业发展重要历史时刻,均将永久由区档案馆收藏。(林肖霞)
为确保馆藏档案绝对安全,强化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云和县档案馆组织全馆干部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应急演练。县档案馆聘请专业人员,对正确使用灭火器材、消防安全知识及如何逃生自救知识进行培训,现场演练模拟火灾发生后档案安全抢救办法和人员逃生技巧,全体干部认真学习灭火器、防毒面罩、消防毯等消防设备的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随后,结合档案馆实际进行了疏散逃生演练。本次演练提高了档案馆干部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增强了应对重大灾害、重大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徐光友)
为进一步发挥家谱在寻根探源、凝心聚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庆元县档案馆自2018年始开展家谱代管服务。今年,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县档案馆在县域范围内全面开展家谱征集活动,进行数字化加工,建立全县家谱数据库,打造反映庆元人文历史的编研作品。截至目前,县档案馆共有家谱资源278本,其中从各村征集到的家谱81本,与县图书馆馆藏资源互通征集147本,档案馆原有馆藏家谱50本,家谱数字化加工数量达10.5万余页,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家谱数据库。(吴笑敏)
缙云县档案馆召开专题会议,部署馆藏全宗情况排查工作。会议强调了馆藏全宗情况排查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参与排查的人员仔细检查全宗卷内容,对全宗的全宗号、全宗名称、档案数量、档案种类、档案接收、开放审核、鉴定销毁等情况进行调查统计,重点检查全宗名称是否规范、全宗设置有无重复、是否存在档案实体未移交、是否存在未办理移交手续等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逐一登记,研究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及时采取相应整改措施,确保馆藏全宗情况排查工作顺利完成,馆内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化。(县档案馆)
景宁县档案馆召开2022年度第四期景宁民国档案修复项目验收会议,听取中标公司对该项目实施情况的汇报,审阅项目验收资料并现场拆箱抽样查看了该批档案实际修复成果,项目通过验收。据统计,从2019年第一期起至目前第四期已累计修复总量达320374页(折合A4纸),累计投入总资金255.89万元。下一步,县档案馆将探索挖掘该批档案的内在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进一步发挥景宁民国档案的作用。(潘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