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铮
摘要:“十七年”期间,在工业建设现场的大量走访中,徐迟逐渐对科学与技术产生兴趣。在接触并采写大量人物的过程中,他的关注点逐渐从工人阶级转向了包括科学家、技术人员在内的知识分子群体。在文学表现层面,徐迟形成了自己的散文观念和写作风格,精构思巧,语言优美,充满清新而雅致的美感。回溯徐迟“十七年”期间的文学创作,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徐迟文学写作模式的转换,理解他“新时期”报告文学创作的成就和影响。
关键词:《哥德巴赫猜想》;“十七年”文学;徐迟;报告文学
以1978年1月《哥德巴赫猜想》的发表为重要标志,徐迟的创作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在“科学的春天”里,徐迟围绕着科学题材创作了大量科技报告文学,取得巨大成功。这段创作历程是他文学创作生涯成就最辉煌的时期。现今,大多数对徐迟的关注,多集中在“科学的春天”里,聚焦新时期科技报告文学的创作中,却恰恰忽略了徐迟“十七年”期间创作的潜在影响。需要明确的是,徐迟之所以能够在新时期科技书写方面取得巨大成就,除了时代的召唤之外,更与他本人在“十七年”期间的创作经历密切相关。此间,在进行大量工程建设书写的过程中,徐迟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已开始意识到,现代科学技术对国家现代化发展、建设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同时,徐迟在此过程中接触了大量一线工人、技术专家、科研人员,逐步改变了对知识分子群体的看法,感受到了以科学家为代表的脑力劳动群体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此外,在艺术表现上,徐迟开始形成了相应的创作方法和观念,“科学诗篇”的风格萌芽已露。徐迟“十七年”期间的文学实践经历,为他积攒了巨大的创作势能,在根本上影响了他在新时期的创作,为他在新时期科技报告文学领域的大放异彩提供了必要条件和扎实基础。
一 走向科技:徐迟“十七年”创作的 题材转向
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反映,是徐迟“十七年”期间创作的主线。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徐迟响应号召,开始接触并反映工业领域的建设进展。在这一过程中,他逐渐对工业建设背后依托的科学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进而形成了对自然科学的新认识,将科学与现代化牢固地结合起来。这一转变,无疑深刻影响了徐迟新时期的创作。
事实上,在“十七年”之前,徐迟的创作重心始终集中在诗歌上,现实性创作并不多,更遑论对科学、技术等题材的关注。虽然,他在1940年代已开始“抒情的放逐”,深入战场采写战地报道,文体上也开始用散文、小说代替诗歌来记录、反映现实。但他真正转入现实性写作,开始大量用特写、报告文学深入、介入现实,还是在“十七年”时期。进入1950年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設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伴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徐迟在振奋中立下志向:“从此,我选定了以基本建设作为我的后半生的永恒的主题了。”①自此,徐迟真正开始关注并书写现实题材。在这一过程中,他开始对科学和技术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在1950年代初,徐迟的创作集中于反映并歌颂基础建设的进展和成就。1953年1月,徐迟第一次来到东北采访鞍山钢铁基地的建设情况。在这里,他写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篇新作——特写《难忘的一夜》,反映了鞍钢八号高炉建设、生产的实况。1954年,徐迟来到长春汽车制造厂,写下了《汽车厂速写》等文章,反映了长春一汽的建设进展。徐迟这阶段的创作,风格类似于新闻报道,多停留在外在介绍,内容基本上是对工业建设进展的现场报告。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徐迟不再仅仅停留在现场报告。他开始有意识地深入现场背后,试图更深层地把握和传达现代化建设背后更为核心的驱力。他作品也因此开始出现有关于科学与技术的内容。1956年,徐迟南下武汉,广泛接触了矿产地质勘探、水利工程基地的规划与建设等诸多新领域。在跟随苏联水利专家队伍沿江考察后,他很快写出了《下断面》一文。这是徐迟第一篇反映科学技术的文章,“这是我第一篇写了科学技术的作品。后来我写了很多这样的作品,有意识地写一点点科技内容,让我的读者多少接触到这方面的东西”②。自此之后,徐迟作品中有关于科学与技术的内容开始不断涌现,在武汉长江大桥工地上,徐迟不仅介绍了桥梁的建设进展,还深入其中涉及了一些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在桥墩上》一文,用相当篇幅涉及了关于桥墩下沉的科学实验。在1958年发表的《一桥飞架南北》中,徐迟用大量内容介绍了桥梁建设的“气压沉箱法”以及“管柱法”的技术论争。进入1960年代后,徐迟的作品中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内容继续增加。《搜尽奇峰打草稿》《鱼的神话》等文章,其中分别涉及到了测绘工程技术和水生生物科学技术。
在兴趣陡增的同时,徐迟对科学的认识与理解也不断深入。通过走访大量的生产、建设现场,徐迟对于科学与技术有了真切的感受与认识。他鲜活地触摸到了现代工业的脉搏,实地感受到了现代技术、科学的独特魅力,认识到了科学技术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1953年初到鞍山,作为一个没有接触过现代工业的作家,现代化工地的宏伟、壮观的建设场面让他震惊。他由衷地惊叹道:“真是从来也来③见过那么大的场面!不知有多少人,不知他们在现场干的什么,是在太突然了!”④而在震撼之后,他逐渐了解到,宏伟场面背后其实依托的是科学技术的理论知识。1956年初,徐迟来到内蒙古包头。此时,这里正在计划兴建以包钢为中心的钢铁基地。在包头,他了解到内蒙古未来的宏大规划,并接触了大量齐聚于此的地质勘探队员、规划测量技术人员。他跟随工程队伍实地勘探、规划测量。在这一过程中,他了解到,无论是精确的资源勘探,还是城市工厂一丝不苟的精确布置,这一切从蓝图变为现实,依托的正是专业科学技术。随后,徐迟来到武汉,接触到长江水利建设的宏伟规划,再次折服于建设工程与背后的科学技术:“无论这条浩浩荡荡的江是怎样的水深流急,竟已经被我们用精确的科学制服得服服帖帖了。”⑤
实地的探访,不仅让徐迟对科技力量有了具体感受,更让认识到了科学与技术的重大价值。通过对现代工业不同领域、题材的书写,他深层次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国家现代化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作用。1956年,徐迟来到林一山的办公室。林一山热情地向他介绍如何科学规划、开发长江流域水利资源。徐迟又被另一种感觉震撼了:“一走进去,就觉得心胸不一样了,原来人是活在这么大的空间里,只是他还没有挂上太阳系、银河系、河外系的,宇宙空间的赫罗图。”⑥相对于具体的建设场面,这种依托科学理论的宏大思想框架,让徐迟更受震撼。他更深层次地意识到,国家未来现代化发展与科学技术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这些创作实践直接促推徐迟创作、认识的转变,更在根本上影响了他后半生的写作方向。一方面,这段经历令他在一定程度上走出了人文学科的“藩篱”,克服了“跨领域”的陌生和不适,与“自然科学”的世界建立了更为顺畅的联系。“十七年”期间,徐迟走访各地建设现场,所涉领域分布颇广,包括东北重工业、汽车工业建设,西北矿藏资源勘探,工业基地规划建设,南方交通工程的建设与水利资源设施的设计规划。最初,面对宏大的工业建设现场,以及背后的技术、科学知识,徐迟“睁大了眼睛,却是两眼墨黑,什么也看不清,什么也看不懂!”⑦然而,在不断接触和了解之后,他逐渐扫除了不适障碍与陌生感,找到了书写的感觉。在鞍山,通过不断采访,徐迟开始积累经验,扫除了不适感,“……乃决定换一个工地,到八号高炉访问。这回,我已经有了大型厂的经验了”⑧。在建设一线不断的采访和书写中,徐迟看到了宏伟的现代化工业设施,同工人、技术专家、科学家交谈,原本抽象的工业、技术、科学等词汇这一过程中变成了具体而形象的认识。
另一方面,在扫除心理层面的障碍之外,徐迟丰富的探访和书写经历,已然令他客观上具备了一种能力——获取信息、组织语言、调动视角来具体反映抽象的工业领域题材,以及背后涉及的技术与科学理论。与虚构文学相较,直接反映现实的报告文学有比之不同的创作逻辑。虚构作品一定程度上更依托于作者的既有经验,它往往以已有经验为坐标系,在作者的自身经验框架内进行符合逻辑的推广与演绎。而报告文学则不同,它所书写的内容,之前并不在作者的具体体验之中,而是一种异于作者存在的一种抽象经验。它需要通过采访等一系列活动,将客观的事物纳入到作者主观经验当中去。在作者完成这一系列经验的吸收与转化后,才可转换、调动自身经验,依据客观事物本身的逻辑进行表现与输出。而这一过程,很大程度上没有现成经验支撑,反而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获得新的经验,因此对于徐迟这一代人文学科的知识分子来,极为考验作者本身对外来经验学习、把握与转化能力。
这段创作经历,让徐迟逐渐拥有了这方面的经验与能力。1953年初至鞍山,徐迟在建设现场接触了大量新事物、新经验。这一过程锻炼了他的采访与写作能力,“这三个月给了我做一个新闻记者必须要有的一点儿基本训练,真正给我打好了基础”⑨。而后,在书写的过程中,面对一个超出自身经验、纷繁复杂的陌生世界,徐迟也找到了把握与表现的方法。“吸引你的东西永远是很多的,但是你必須明确,你是干什么的,你得有个集中点,你得有个焦点。”⑩围绕这个焦点,才能够更好地反映,才不会面面俱到,而又无从下手。面对一个异于自身的新世界,徐迟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到了面对它的方法和经验。因此,对于工业、科学这些领域,徐迟积累的采访与写作经验便能够应对自如。徐迟在“十七年”文学的创作过程中,不断积累了自身在这方面的丰富经验。在不断的走访中,他顺畅地走入建设工地和科学领域,并迅速吸纳新事物、新经验,并予以文学反映。这在同时代作家中,并不多见。正因如此,他才能在“科学的春天”中熟练地走入文学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并游刃有余地用文学之笔进行书写。他曾回忆道:“因为长期跑来跑去,跑的都是建设工地,对建设工地的认识程度也稍稍地深入一些。我一般搞得比较快,李四光花一个月就写出来了。陈景润也只花了一个月就写出来了,我在数学研究所只住了一个星期。”11显然,这对于大多数没有类似经验的作家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总而言之,正是“十七年”期间,徐迟的创作开始真正转向现实题材。而且,在接触现代工业过程中,徐迟逐渐对科学技术有了极大兴趣,他的创作也因此有了明显的科学转向。这一转变,无疑直接影响了他在新时期的科技题材创作。
二 走近知识分子:“十七年”中的人物
1977年9月18日,党中央决定召开全国科学大会。10月,刚刚复刊的《人民文学》编辑部开了一场讨论选题的“神仙会”,自然与“科学”挂了钩。此时,正逢主编张光年生病休假,年轻的编辑们经过热烈讨论,决定组织一篇以陈景润为中心的报告文学。但是,选谁来写呢?大家一致认为,“对于报告文学来说,选题和选作者同等重要,如果两者都选准了,这篇作品几乎可以说就成功了。”12在进一步讨论中,“作家徐迟的名字突然跳入大家脑中”13。在人选敲定之后,之前与徐迟相熟的编辑周明拨通了约稿电话……
这个看似充满戏剧性的瞬间,其实并非偶然。早在1962年,徐迟已在《人民文学》发表报告文学《祁连山下》,引起了广泛关注。而且当时,他刚创作了一篇反映李四光的报告文学《地质之光》,即将发表。周明回忆说:“那个时代,熟悉知识分子、写知识分子的作家很少,因此编辑部同仁一下子就想到了徐迟。”14
但事实上,在人物书写的这条脉络中,徐迟并非一开始就对知识分子兴趣浓厚。在1950年代初,受流行观念的影响,他的创作重心聚焦在工人身上。然而,正是“十七年”期间的创作历程,在根本上转变了他的认识。在大量接触和采访过程中,他逐渐深入这一群体,认识到了他们的重要价值与意义。这在根本上改变了他对科学家在内的知识分子的态度,也极大地影响了徐迟1980年代以来的报告文学创作方向。
整体来看,徐迟“十七年”期间的创作,经历了一个明显的知识分子转向。徐迟对人物的书写起步于工人,致力于反映工人阶级的新变化。因此,在1950年代初期作品中,一线工人的出现频率较高。比如,反映鞍钢工人孟泰的《孟泰夜谈》,沈阳第一机床厂工人佟品卿的《老佟》,武汉长江大桥压气沉箱工人石景仁的《石队长》,推土机手王贵君的《武钢之晨》等。这些书写集中于一线工人,比较突出地展现了他们不俗的技术水平,同时也侧重表现他们在旧时代的遭遇,以与新时期的建设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对工人的采写渐渐遇到问题。在长春采访“一汽”建设时,徐迟开始觉得建筑工人“采访起来很困难,似乎没有多少故事可以谈的。写个别人物既不容易写好,更不容易反映出这整个行业的群体来”15。
与此同时,徐迟开始对建设工地上的另一个群体——包括工程技术人员、专家在内的知识分子产生浓厚兴趣。在武汉长江大桥上采访,他遇到了铁道部桥梁局的局长彭敏。这是他遇到的第一个印象深刻的知识分子。他见到徐迟的第一句话是:“我读过你翻译的《巴黎的陷落》”。这让徐迟顿生好感,“这是我碰到了一个知识分子”。16这位知识分子“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见地”让徐迟深受震动。这给了徐迟不一样的感受,“这是我采访过的人中间最好的一个被采访对象”。
根据这段经历,徐迟写出了《一桥飞架南北》:
大桥局的局长彭敏,我曾在我的长篇报告文学《一桥飞架南北》中,写过他和西林专家的珍贵的友情,他曾把西林的故事,原原本本地讲给我听过。我当时觉得动人极了。我也讲给许多人听过,都说可以写成文章。后来我确实写了,发表在天津《新港》月刊一九五八年一月号上。17
在1950年代后期,徐迟的人物创作进一步向知识分子偏移。这时期出现了两篇均以工程师作为主人公的作品。《我们家就在工地那儿》《被放逐到乐园里》以工程师为主人公,他们响应工程规划的号召,从大城市来到偏僻村落,支援当地的工业建设。第一篇文章中工程师黄崧生拖家带口,不断奔向新的建设工地。第二篇文章中工程师老于克服转变了不满情绪,从北京来到了横断山脉中的一个小村落中,致力于开发当地丰富的资源矿产。
进入1960年代,徐迟的知识分子创作迎来高峰。1962年发表的《祁连山下》,是徐迟“十七年”知识分子写作的高峰和标志性作品。这部作品反映了艺术家常书鸿、地质科学家孙健初的曲折经历,是当时影响较大的书写知识分子的作品。可以说,以此为标志,扭转了对知识分子看法的徐迟,成为书写反映知识分子的代表作家。
“十七年”期间,徐迟对知识分子认识的转变并非毫无来由。最初的徐迟,因受众所周知的流行观念影响,认为犯不到和知识界往来。然而,当徐迟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工程师、技术专家等知识分子群体后,他感受到了知识分子身上的魅力。这一群体身上普遍存在的曲折经历、献身精神、超越常人的思想,这些人格魅力触动并感染了徐迟。
在敦煌采访时,徐迟接触到了常书鸿的故事。他曲折的经历和致力于保护莫高窟事业的献身精神触动了徐迟,“常书鸿的故事用不着再虚构,就已经情节曲折,非常‘故事化’了”18。之前,早在湖北采访期间,徐迟便听说过地质科学家孙健初的故事,湖北铁山“有突出贡献的地质工程师孙健初的身世和他的卓越精神等等”。而在玉门采访期间,徐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孙健初,被他的奉献精神所触动。在孙健初的纪念碑前,他非常感慨:“这是一个热爱自己的专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给事业的人。”191956年,徐迟再赴武汉,见到了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主任林一山,被他的丰富经历和宏大开阔的思想震撼了:“这个林一山,那天给我们滔滔不绝地大谈特谈,谈了一上午,听得我如痴如醉的,整个灵魂都给他震慑住,给他勾去了。……林一山的思想和理想令我折服了。”20
除此之外,这些知识分子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更是令徐迟感受到了他们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在采访的过程中,他渐渐意识到,许多现代化工程的宏伟壮观固然令人感到振奋,但这一切背后,其实都离不开科学家群体的默默付出。这一群体的贡献,是工程得以成功推进的关键。在武汉期间,他在彭敏身上感受了这一点:“彭敏给我谈过很多话,他在桥梁工程上有很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见地,漢水桥和长江大桥都是他领导和策划的,他给我谈了全过程。”211956年,徐迟随三十多名水利专家考察长江中上游水利开发的情况。途径灌县(今四川省都江堰市)时,徐迟被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巧妙构思震撼:“像李冰父子这样的工程,这一次叫我完全折腰叹服了。”22同行的专家中,有八位苏联的水利专家,“他们是建筑过顿河、伏尔加河……水利工程的”。在对比与联系之下,徐迟从内心中更是感到知识分子“改天换地”的巨大力量。在此基础上,他感叹道:“科学的发展是我们这时代的主要特征。我以为,读者如能增加些这方面的知识,自有其好处。”23在这一过程中,徐迟更加深刻具体地意识到,现代化事业的成功进展,离不开背后知识分子的巨大付出。
可以说,正是“十七年”时期的创作历程,在根本上改变了徐迟对知识分子的看法。徐迟在长期的奔走采访中,独具慧眼地关注了这一群体,认识到了他们蕴含的巨大价值,并为之倾注了大量笔墨。这种认识的转变,在根本上决定了徐迟的创作走向。正因于此,徐迟才能够在“科技的春天”中如鱼得水,写出了一篇篇生动感人的知识分子题材作品。
三 写实文字中的文采与诗意
徐迟新时期的科技报告文学作品,因突出的艺术表现力,被读者称作“科学诗篇”24。他以巧妙的行文构思,优美的语言修辞,将原本抽象科学题材艺术化地展现出来。在“十七年”时期,徐迟在散文特写(即后来的报告文学)25中,已经体现出了较为成熟的艺术风格。此间,徐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散文创作观念,在众多作品中已经体现出了精巧的构思和优美的语言。
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写作,是一种新闻的文学性表达,用徐迟的话说,“特写是报刊的文学”26。相对于虚构文体,直面现实的报告文学作品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始终难以回避“文学性”的拷问——如何能在以准确传递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融入艺术之美。徐迟始终认为,“毫无疑问,散文要讲究文采”27,报告文学也一定要立足文学。然而,当时却有大量散文的特写难以处理好这些问题。对客观环境缺乏技巧地展现,削弱文学作品应有的情感与想象空间,许多文章因此难以卒读:
主要的是生活很动人,事实极新鲜,但特写却写得不动人,不是有声有色的。……有的特写没有描绘任何形象,不记录生动的语言,常常通篇不见一人。偶然也提到几个人名了,还作了一些叙述,也悭吝的很。较大的篇幅给了技术性的无法理解的文字和政治性的尽人皆知的文字。这种特写,写得四平八稳,可是内容乏味,文字枯涩,读者不读它们,它们不能到达读者中间。28
如上所述,在进入1950年代之后,伴随着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徐迟的创作生涯真正走入散文特写阶段,“于是举着特写的招牌,我闯进了散文的大门……五十年代,走东北、中南、西南和河西,大写特写”29。1979年,辛宪锡曾在文章中专门评价徐迟“科学诗篇”的构思:“理出一个中心,抓住几个一刹那,由此派生出千头万绪,而最终归于一端。这样,客观事物再复杂,材料再丰富,也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文章的章法,也显得相当严密、精巧。”30
事实上,在“十七年”期间,徐迟在大量的实践中已经形成并体现了这种风格。在大量的特写中,徐迟通过构思,巧妙地选择切入视角,注重叙事营构,重视情节人物,将文章写得饶有兴致。
反映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特写《真迹》,如果套用今日的流行词汇,可谓颇有些峰回路转的“悬疑”味道。在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中,珍古阁裘经理执行公私合营的赎买政策,准备上交自己的藏品。这天,清产核资工作进行到了最后,只剩几件藏品没有完成。这其中就包含一件极宝贵的苏东坡真迹。正当工作人员发愁这件珍品如何核算时,情绪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的经理,在最后关头,竟然坦陈这是宋代勾填的赝品。一时间,满座皆惊。然而,知道真相后的工作组,没有简单否定裘经理,而是肯定了他的坦诚。他们认为,这件藏品虽是摹本,但也是宋人遗物,仍具有极高文物价值。这时,经理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整个故事最后在北京城宣告工商业改造成功的锣鼓爆竹声中圆满落幕。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个原本可以平铺直叙的改造故事,让徐迟处理得兴味盎然。故事被徐迟营构得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结尾的结构设置颇有欧·亨利的味道。作者在文中一开始见到裘经理时,就反复铺垫他的紧张、不自然。这种状态,是作者构思中的“机关点”。在结尾洞开之前,读者很自然地将其理解为资本家面对“改造”的心态。而后,作者调动笔力,在最后关头,让所有人在一个场景中齐聚,而后真相轰然洞开。这种“紧张、不自然”在结尾处轰然打开了文章另一重维度,开拓了一片可堪回味的丰富余地。围绕着社会主义改造,这个故事前后勾连,笔锋悬疑陡峭,有着极强的可读性。
如果说《真迹》一文以“悬疑”结构取胜,那么同年发表的《滨湖碰到的人》则是以“呼应”结构称雄。这篇文章从侧面反映对小手工业者的社会主义改造。文章始于作者收到的一封信:“这是一个曾经使我感到非常困惑的人”。随后,作者便展开回忆。1954年徐迟南下洞庭,因天气滞留在湖边的注滋口镇。在镇上的宾馆里,他结识了一位维修文具的手艺人。这位小商人和他的妻子四处游走,靠上门机动维修文具为生。他与徐迟相谈甚欢,讲述了诸多故事。在徐迟看来,这个人喜欢喝酒,花销颇大,且居无定所,生活在新旧社会的夹缝里。这该如何是好呢?随着叙述的推进与展开,作者的困惑越来越强烈。这种困惑也渐渐地笼罩了读者:这样人究竟该怎么办呢?而就在此时,作者的回忆戛然而止。文本突然回到了现实:“那封信在我手中已经好半天了。”作者剪开了信件,一切才终于豁然开朗:
今年年初,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今后业务上将有统一安排……自合营之日起,弟已决心戒酒,虽届春节,仍涓滴未饮,想为吾兄所乐闻也……31
这篇文章的结构前后呼应,完满圆润,一切起始于信件,随后引起回忆,于回忆中展开事件,引起更大的疑惑,而后回忆戛然而止,将疑惑和悬念推向高潮。而后,在现实时间中,作者展开信件,而后一切收束于信件,以来信的内容解决了整篇文章不断营造的悬念。整篇文章前后勾连紧密,布局合理,行文紧凑,人物塑造鲜活生动,思想性也较强。在筆者看来,这是一篇能突出体现徐迟“十七年”时期文学造诣的优秀作品。
此外,徐迟还善于用人物牵引事件,力避工程报告只见抽象概念而不见鲜活人物的弊端。在反映武汉长江大桥建设的《一桥飞架南北》中,徐迟没有通过堆砌材料来表现建设进展,而是从人物的角度切入,牵引出工程建设的进展,避免了文章沦为工程进展的生硬汇报。正如徐迟所说:“我们在写作时,要进行概括、提炼、描绘和塑造形象等等,以显示事物,再现事物。”32文章中徐迟选取了苏联专家西林,大桥局局长彭敏两个人物作为主线,通过两个人物的经历,立体全面地展现了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的一次重要技术之争。通过人物的视角,徐迟把桥梁建设背后枯燥复杂技术争论,转化成了生动的事件,增强了故事性与可读性。
此外,徐迟“十七年”间的创作也已经体现了他的语言美学风格。他调用自身的诗歌创作经验,“把诗的气质发挥出来,弹拨一下心弦,吹响一些号角”33,将诗性的语言风格,迁移到散文特写的创作之中:
……特写既是文学形式的一种,特写的语言也应该是文学的语言,精炼的语言,漂漂亮亮的。特写的思维也应该是形象的思维,为了把读者引导到现场去,特写要鲜明地描绘环境。34
徐迟将诗人的形象化思维融入散文中,他笔下的语言形象生动、鲜活优美。在《长江桥头》一文中,徐迟用这样的语言来描绘场面:
从阴沉沉的上空,云稀处,这时也射下一道狭窄的金光。这道金光里,摇晃着一些金色的航标,三四片金帆和数十条快棹归来的金色的渔舟。突然一阵浓密的水汽升起,又把一切都淹没了。这时,能够听见各种不同的汽笛声焦躁地响起来,急促、古怪的呼应,叫啸和叱责。35
这是一段对江面景色充满诗意的描绘。徐迟充分利用了色彩、声音,以动静结合的笔法,远近切换的视角描绘江景。在作者笔下,金色的航标,洁白的水汽构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让整个画面闪亮起来。同时,浓密散发的水汽还为静态画面带来了蓬勃动感。最后,再辅以汽笛的声响,栩栩如生地展现了一幅唯美的江景图。
此外,徐迟的语言还有古朴典雅的一面。如《被放逐到乐园里》一文中对山谷云彩的描写:
云从谷底升腾起来,有时轻如飞絮,柔可绕指,有时矫若游龙,有时又薄得像轻纱,能从中透露出它后面的群山。36
“柔可绕指”化用自西晋文学家刘琨《重赠卢谌》中“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句。“矫若游龙”则化用自三国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句。这段话中,用轻如飞絮、柔可绕指、矫若游龙这几个词语形容山谷中的云彩,既贴切形象,又清秀典雅,诗意盎然,不落俗套,兼具画面和语言的美感。
徐迟笔下的文字句式多变,仿若诗歌语言,节奏感强。在《在未来的帘幕背后》一文中,他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玉门夜晚的灯火:
它跳跃,它闪动,它在欢喜地颤栗,像一颗又一颗在恋爱着的心房。37
在《搜尽奇峰打草稿》一文中,徐迟用流畅变换的长短句和对句展现了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的沸腾工地:
这是一个晴朗的秋夜,天上一片星光,工地上一片火光。工地灯火,照映的天上的星光黯然失色了,电焊火花一亮又一亮,把整个天空染青了。铁路上,电气火车吹着笛子飞跑,公路上,运输卡车像一台皮带机似的旋转不已。38
整体来看,“十七年”间的这些作品,已经体现出了徐迟的艺术风格。无论是行文构思还是语言修辞,这些作品已经有了不俗的艺术表现力。这无疑为徐迟在“科学春天”中的迸发打下了基础,为新时期蓬勃盛开的“科学诗篇”播下了种子。
余 论
1932年,徐迟发表诗歌《小月亮》,自此登上文壇,崭露头角。“在1930年代,他是一位有成就的现代派诗人”39。而在现代文学阶段中,徐迟大部分时间也以诗人身份自认,“当时以为人世最高贵的事物唯有诗歌”40。然而,在半个世纪之后,他却以报告文学作家的身份,蜚声文坛,名留文史。这种身份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中间又经历了什么?
从徐迟整体创作生涯来看,“十七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转变期。一方面,徐迟延续了1940年代“抒情的放逐”,真正进入现实,实现了“放弃个体心灵的吟咏而汇入鼓舞时代的激昂合唱”41。另一方面,在现实题材的众多书写中,他致力于报告文学创作,并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了明显的科学转向。关注并梳理徐迟“十七年”时期的创作,不仅能够更全面地把握他的变迁,亦可在时代因素之外,更好地理解徐迟在“科学的春天”绽放的必然性。
值得注意的是,把握徐迟“十七年”间创作观念以及创作实践,可以更为具体地了解徐迟报告文学观念的生成过程,更为确切地理解徐迟对现实题材处理,兼顾文学真实与虚构的丰富经验。这无疑对审视当下火热的“非虚构”作品,重新思考文学性与现实性的关系有极大意义。此外,徐迟“十七年”期间的创作,还涉及到文学作品中科技话语的生成与转向。在当下时代,把握这一时段的徐迟创作,有助于丰富我们思考科学技术与文学表现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我们理解不同时代话语对科技的展现,把握文学中科技话语的生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②④⑥⑦⑧⑨11151617181920212223徐迟:《徐迟文集》(第10卷)《江南小镇》(下),作家出版社2014年版,第150页,第220页,第146页,第207页,第146页,第147页,第150页,第505页,第169页,第159页,第203页,第270页,第244页,第207页,第159页,第218页,第220页。
③原文如此,疑为“未”。
⑤2933373840徐迟:《徐迟文集》(第5卷)《散文》,作家出版社2014年版,第147页,第1页,第1页,第215页,第254页,第1页。
⑩262732徐迟:《徐迟文集》(第6卷)《文论》,作家出版社,2014年版,第506页,第447页,第461页,第474页。
1213李满星:《唤醒国人的一串春雷——周明忆四十年前报告文学热潮》,《书屋》2018年第9期,第4-9页。
14李满星:《科学的春天:〈哥德巴赫猜想〉写作刊出历程》,《文史春秋》2017年第12期,第19-24页。
24可参见辛宪锡:《致徐迟——关于你的“科学诗篇”》,《天津师院学报》,1979年第1期。梁大志:《试谈徐迟“科学诗篇”的语言艺术》,《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
251963年3月,《人民日报》编辑部和中国作协联合召开了“报告文学座谈会”,这次会议对报告文学的概念作了界定,将“特写”“文艺性通讯”“文艺性速写”等不同称谓统一“正名”为“报告文学”。
2834中国作家协会编:《1956年特写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5-6页,第5-6页。
30辛宪锡:《致徐迟——关于你的“科学诗篇”》,《天津师院学报》1979年第1期。
313536徐迟:《庆功宴》,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第16页,第17页,第117页。
39古远清:《徐迟与现代派》,《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28卷第4期,第8页。
41王成晨、荣光启:《从抒情的放逐到一种“新的抒情”》,《诗刊》2017年第9期。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责任编辑:王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