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2-03-07 14:38王虹
学周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王虹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群文阅读教学被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拓展了小学生的阅读量,丰富了小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了小学生的阅读效率。在日常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教学要求,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群文阅读,为小学生推荐文质兼美的文章,让小学生自由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感悟,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教学;群文阅读;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9-013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9.061

群文阅读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实现了课外和课内阅读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小学生实践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投入到群文阅读教学中,并且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为深入开展群文阅读提供了依据。然而,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阻碍了阅读教学的发展,需要引起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本选择缺乏科学性

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已经认识到阅读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会随机穿插一些课外文本,具有了一定的群文意识。但是有些语文教师对群文阅读缺乏深入的理解,认为增加了阅读文本的数量就是群文阅读,忽略对阅读内容质量的考虑,给小学生带来一定的阅读压力。还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在文本选择上比较保守,造成群文阅读偏于模式化,缺乏创意,小学生在阅读后并没有受到启发和教育,影响了小学生思维的发散。

(二)群文阅读目标单一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较为单一,大部分教师认为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没有认识到群文阅读对小学生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忽视了群文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只是根据教学需要,简单地补充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本,缺少对小学生情感价值的启发和引导,无法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小学语文教师没有进行群文阅读评价,致使小学生不知道自己的薄弱点在哪里,阅读的目的性不强。

二、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群文阅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感觉群文阅读复杂多变,不像单篇阅读教学有章可循,群文阅读的过程不好把控,进而使得语文教学陷入僵局。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对群文阅读认识不足,没有深刻领会群文阅读的本质和精髓,教学观念落后。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转变传统阅读教学观念,正确认识单篇阅读和群文阅读的关系,以群文阅读的形式对传统阅读教学进行拓展和补充,实现文本间的相互诠释、相互触发,让小学生的思维角度变得更加多样化,促进小学生思维的发展。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阅读方式的转变,摒弃“以讲代读”的教学模式,把更多的阅读时间留给小学生,为小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使阅读回归本真,让小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形成阅读能力。群文阅读注重阅读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群文閱读教学时要全面考虑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发展特点,为小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素材,并制订科学、完善的阅读计划,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小学生读文章、品文章,使小学生从群文阅读中获得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依照单元主题,深入开发群文阅读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普遍采用的都是单篇阅读的方式,这种阅读方式虽然有助于小学生的深度阅读,但却耗时较多,知识点较为分散,小学生很难建立起系统的语文知识结构。而在群文阅读模式下,小学生可以围绕单元主题去阅读具有一定联系的多篇文章,深化了小学生对主题思想的理解,使小学生可以全面掌握语文知识,实现了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单元主题群文阅读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了解每篇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挖掘每篇课文的主题价值,确立群文阅读的主题,实现对教材内容的有益补充,深化小学生的情感感悟,在阅读中锻炼阅读能力,培养阅读习惯。小学语文教师要依据所确定的单元阅读主题,对群文阅读的文章进行合理的选择,确保所选择的文章既要符合单元主题,又要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小学生参与群文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语文教师还要注重文章的层次性,为小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文章,让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进行选择性阅读,使每个小学生都能参与到群文阅读中,循序渐进地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三)寻找文章关联,巧妙选取阅读文本

阅读内容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群文阅读的效果,围绕群文阅读的主题来选取合适的阅读文本是群文阅读教学的关键环节。群文阅读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而是在全面把握《课程教学标准》,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而进行的拓展阅读,阅读文本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时,要善于寻找文章间的关联点,并以此为切入点,巧妙地选取阅读文本,提高群文阅读的质量和效果,让小学生找到学习语文的方向。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抓住单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围绕课文教学目标去选择相同或类似的文本,将阅读内容由课文单一的“点”延伸到课文外的“面”,拓展阅读内容的广度。通过对多个同类文本的阅读,突破概念式的讲述,使小学生在自主阅读和探索共性的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结合阅读主题,跨越时空去选择文本,可以是同一个作家跨年代的作品,也可以是同一主题不同作者、不同年代的作品,还可以是同一主题不同题材的作品,甚至可以选取一些外国作品,扩大小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小学生的阅读厚度,将小学生引入深度的探索和思考中,丰富小学生的阅读情感。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立足于教学文本,综合选择与该文本有关的电影、话剧、绘画等内容,实现跨媒介的群文阅读,使语文阅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让小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有所收获。

(四)求异阅读品析,感悟群文阅读主题

群文阅读不仅是阅读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阅读思维的训练。在群文阅读中,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利用群文的共性,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加深小学生对语文知识和阅读技能的掌握,同时还要引导小学生寻找群文中存在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提高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和阅读理解能力。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即使同一作者在不同的文章中也会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在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帮助小学生从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对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进行分析和比较,在加深小学生对作品理解的同时,感悟作者不同的表现技巧和表现方法,陶冶小学生的情操,净化小学生的心灵。了解、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课文中写作手法的亮点,整合运用了相同手法但表达形式不同的阅读材料,和课文片段组成群文,在对比中加强阅读情感,丰富小学生的语文知识面。即使是同一主题,由于作者不同、描写对象不同、故事情节不同,往往在表达上也截然不同,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以主题为拓展点,为小学生精心选择表现同一主题但在表述方式上各具特色的阅读材料,组织学生进行求异阅读,在分析比较中加深小学生对阅读主题的理解。

(五)实施读写结合,升华群文阅读情感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群文阅读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开启读写结合模式,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指导小学生利用写作抒发自己的阅读情感,将群文阅读推向更高的层次。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指导小学生找出文章中的共性,并对其进行归纳和整理,总结出写好一篇文章的要点,鼓励小学生充分利用群文阅读的感悟,应用这些要点写出具有相同主题和自己特色的文章,促进小学生读写能力的综合发展。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结晶,在群文阅读文本中总会有触动小学生心靈的地方,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让小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以手写心,升华自己的内心感悟。提倡小学生将阅读中遇到的好词好句等记录下来,这样不仅给小学生创造了发展空间,还促使小学生快速进步。留白是很多文章的写作特色,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小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过程中,要利用好这些留白处,鼓励小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作品的留白补充完整,对小学生开展续写、扩写训练,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小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提升群文阅读效果。

总之,群文阅读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了新的空间,既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又为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铺平道路。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创新群文阅读的方式和内容,激发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小学生在课堂上多读、多练,掌握多种多样的语文知识和技巧,扎实小学生的语文基础,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桑红霞.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81).

[2]   蒋超阳.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开展分析[J].语文课内外,2020(8).

[3]   苏小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群文阅读[J].当代家庭教育,2018(1).

[4]   党春春.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学周刊,2020(2).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