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夏晓 三峡海事局
王雪蓉 三峡航道局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已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技术支撑。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使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三峡坝区河段是长江黄金水道上的关键水域,其上起庙河,下至中水门,全长59公里。三峡坝区河段位于长江中游和上游交接处,水上运输十分繁忙,是重庆、四川和湖北等省市水路运输的要塞,是三峡库区和长江干线航道中的关键区域。随着三峡通航管理局获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提升三峡坝区河段安全监管智能化水平需求迫在眉睫,故本文归纳三峡坝区河段近十五年来安全状况规律及趋势,为安全数据资料整合、监管逻辑框架搭建等方面提供支持。
主要从三峡坝区河段航道环境、气象状况及水情特点进行总结:
三峡河段特点为峡谷与宽谷相间。三峡河段航道被三峡大坝分为两段,形成特点鲜明的梯级航道:三峡大坝以上为库区航道,两坝间航道由于受三峡电站调峰和葛洲坝电站反调节的影响呈现J级航道的特点。
气温:三峡河段处于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6.9°C;极端最高气温:43.8°C(夏季7-9月);极端最低气温:-9.8°C(冬季12-2月)。
降水:三峡河段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155.2mm,多集中在6-8月份。
风况:宜昌地区常风向为东南风,平均每年出现大于8级风的天数为6.1天。
雾况:三峡河段为多雾日区。根据秭归和宜昌两站雾日观测资料,能见度小于1000m的雾况:山区秭归站多年平均雾日1天,年最多雾日7天;丘陵区宜昌站多年平均雾日24天,年最多雾日70天。能见度在500m以下时,宜昌丘陵区年平均雾日8.8天,年最多雾日22天。
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长江径流主要由降雨形成。径流的季节变化与降雨季节变化一致。汛期水量占全年水量的70%~75%,径流年际变化较小。6~10月为洪水期,年最低水位多出现在2、3月份。
枯水位:流量较小,坝上、下水流流速和纵比降均比较小。在整个枯水位期,水深一般能达到分月设标水深,可供船舶安全航行。
中水位时特征:通航条件良好,流速加快,不正常水流增多。
洪水期特征:水流流速和部分重点滩段局部比降增大,两坝间河段显现天然山区河道特征。
本文结合三峡通航实际,从大量工作中总结出了以下七条的经验,形成了比较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模式和手段。
三峡坝区海事处通过推进标准船型,淘汰老旧渡船;强化上线前安检,保障船舶适航的手段优化运营船舶状况。通过每年4、9月对渡船船员、渡工进行安全宣传教育;每年11月开展“渡船安全生产周活动”;帮助渡船船员学习专业知识,尽快取得相应证书,确保船员适任等方式强化船员素质。
同时,通过规范渡船横跨过江的路线,实行渡船走“斑马线”过江;及时通过短信、微信、电话等方式向渡船传递气象、水情信息,落实预禁限航制度;强化巡航,加强CCTV、AIS、VHF视频监控,了解掌握船舶航行动态;节假日、游客高峰期安排海事执法人员现场驻守,保障节假日渡运安全等方式实现动态监管。
三峡坝区海事处在过闸安检过程中,对过闸危险品严格按照“6+3”的要求对过闸船舶实行100%安全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允许过闸。船舶进入辖区后实行分区待泊,明确每个待泊区船舶种类和待泊数量。在值班值守过程中,对一级易燃易爆危险船舶实行全程监控维护,在重点时段和节假日期间,对载运一级易燃易爆危险货物船舶全程接力维护,实行远程监控与现场出艇维护相结合方式。执法人员现场巡航时,会在气温达到28度时,督促危险品船舶开启喷淋降温设施。对溢油应急库引入考核机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不断提高船舶污染应急管理水平。严格开展危险品船舶进出港审核和现场作业100%监督检查,严禁过闸船舶谎报、瞒报货物品种,严禁普通货船夹带危险品过闸(如图1所示)。
图1 危险品船舶过驳作业现场管理
由于水运事业的发展,船舶大型化、船舶数量大大增加,船闸通过能力不能满足新增船舶的发展速度,造成大量船舶积压在三峡坝区水域,造成坝上安全形势严峻。
三峡坝区海事处采取如下措施:①严格按照《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过闸船舶安全检查暂行办法》对待闸船舶实行100%过闸检查,检查项目“6+3”。对不满足过闸要求的船舶一律不允许过闸,同时按照《三峡通航诚信管理办法》实施诚信记分,情节严重的列入过闸船舶黑名单。②严格按照《长江干线过坝船舶联动控制方案》控制近坝水域待泊船舶数量不超过600艘。对超过规定数量的船舶,及时通报相邻海事管理机构。③为规范船舶待泊秩序,对坝上锚泊区域功能划分为:待检区和合格区。④强化现场巡航,严厉打击待闸船舶不服从现场指泊,违规投放救生(交通)艇。⑤严把待闸锚地服务船舶准入关口,规范待闸锚地服务船舶航行、作业秩序。严厉打击“水上超市”船进入危险品锚地向危险品船售卖商品货物。
三峡库区大风、大雾频发,风力高。两坝间航段在汛期呈自然河段特性,水流湍急、紊乱,通航环境复杂。
三峡坝区海事处采取如下措施:①积极收集气象、水情信息,认真加以研判。严格按照《长江干线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特别规定》及《长江干线恶劣天气等条件下船舶禁限航管理实施工作指南》要求,认真落实禁限航工作。当辖区风力达到5级时,渡船停止渡运,当风力达到6级时,三峡船闸停止运行。三峡坝上客渡船江面能见度不足1000米时渡船不得营运;石牌江面宽度不足1000,当不能看清对岸时渡船不得航行。②及时通过短信、微信、电话等方式向重点船舶、码头、乡村船管员等管理人员传递气象水情信息,督促做好防范准备,采取有针对性预防措施,确保安全。③强化禁航后的安全监管。通过AIS、甚高频等监制设备,了解掌握船舶动态信息,严禁船舶冒险航行。④对船舶通过三峡坝上双浮吃水检测设施进行研究,明确通过船舶类型、通过流量标准、风力等级,制定了船舶通过双浮吃水检测设施推荐航路航法,减少了船舶碰擦风险。
三峡成库存后,为了防洪、发电和航运需要,国家防总根据季节变化,每年对坝上水位进行调节。既每年4月份至6月份由于防洪需要开始对坝上水位下调,由175米下调至145米;9月份到10月份由于航运和发电的需要开始对坝上进行蓄水,由145米蓄到175米(如图2所示)。在水位消落期和蓄水期,水位落差大,船舶岸形不断发生变化,一些标志性建筑好随之调整,部分船员易疏忽大意引发事故。
图2 水位变化落差大,图为蓄水期水位
三峡坝区海事处采取如下措施:①及时掌握水位变化信息,做好内外安全宣传。②强化巡航,加强码头、渡口、船舶待泊区域的巡航宣传,督促船舶加强值班值守。在水位上涨期,督促船舶适时适锚链和缆绳,防止发生断链、缆现象,从而引发船舶漂流等事故;在水位消落期,督促船舶加强全值班值守,注意收集气象水情信息,时常了解船舶周围水深情况,防止发生船舶搁浅等险情。③开展夜间突击值班值守检查行动。针对船员夜间不值班行为而时常引发安全事故,执法大队不定期开展夜间突击检查行动,有效打击夜间不值班行为。
近年来,三峡坝上锚地建设、两坝间航道整治等施工项目施工期间安全风险大,特别是在汛期,两坝间水域流速大,流态复杂,通航环境恶劣,施工作业占据航道施工作业,影响通航安全。
三峡坝区海事处采取如下措施:①严格按照水工审批流程办理水工许可手续,对提交资料真实性、有效性、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对不具备资质的一律不得办理许可。②强化现场监管,严禁超区域、范围施工作业,严禁不按规定显示信号施工作业。③对施工项目发生重大变化、施工作业船舶发生重大调整的,应重新办理许可手续。④对安全管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责令停止施工作业。5.加强安全信息宣传,对大流量、恶劣气候条件下不具备作业条件的情况下,禁止施工作业。
三峡河段在汛期两坝间水域呈现天然河段特性。航道弯曲狭窄,水流湍急、紊乱,船舶密度大,会让频繁,随着船舶大型化,安全风险增大。
三峡坝区海事处采取如下措施:①认真分析研判辖区安全形势,针对辖区特点制定防汛工作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细化各项措施,做好防汛物资准备,成立青年抢险突击队,建立健全领导带班机制,畅通信息联系通报渠道。②强化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反应能力(如图3 所示)。布设汛期应急救助“3道防线”,落实汛期大马力拖轮、潜水员、减载船全天候驻守。③加强与三峡梯调中心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水库流量调度变化情况,并根据水情变化情况,及时做好宣传,督促船舶提前采取措施,做好防洪准备。强化夜间值班值守,防止船舶发生断缆、走锚、漂流、搁浅等现象。④开展隐患排查,限期完成隐患整改,督促各港口、码头企业做好汛前各项安全准备工作。组织召开汛期船舶单位会议,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⑤针对辖区两坝间河段特征及汛期船舶机械故障多发的因素,严格按照《长航局关于试行三峡~葛洲坝两坝间航道汛期通航流量标准》的通知,认真落实做好汛期船舶吨位马力限制标准规定,防止船舶因大流量吨位马力不配备而引发水上险情。⑥严格落实值班值守。根据国家防总发布的汛情两坝和三峡梯调中心发布的两间下泄流量预报,及时启动领导带班和基层24小时值班制度。
图3 汛期防船舶漂流失控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