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创新效率影响研究

2022-03-05 06:43周荣华余红心李斯林
现代管理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溢出效应

周荣华 余红心 李斯林

[摘要]深入推进市场一体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是发挥规模经济优势的关键举措。通过测度1999—2019年我国市场一体化水平,实证分析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以及区域协调中的创新效率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市场一体化对本地企业创新效率提升有正向影响,而且对周边地区的企业创新效率提升有着正向的溢出效应。同时,商品市场一体化和资本市场一体对企业创新效率提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阻碍了企业创新效率提高。由此,构建以内循环为主双循环发展格局,需要进一步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探索制度化和常态化的区域合作机制,利用企业创新的溢出效应,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市场一体化;企业创新效率;SFA;溢出效应

一、 引言

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国“井喷式”的科技活动投入带来了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但在高端芯片、工业软件、核心装备等领域仍然面临“卡脖子”问题。关键技术的攻坚克难,最为重要的是如何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创新效率指的是创新要素投入与创新成果产出的比例[1]。创新要素投入越少,创新成果产出越多,则企业创新效率越高。从企业自身来看,企业规模、所有制、企业所有权结构等都是影响企业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从企业外部环境来看,政府和市场都是企业创新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2]。其中市场规模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动力之一。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是挖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落实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1。如何利用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特有优势,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值得深入研究。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其关键举措在于提升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

现有关于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主要从直接理论分析或侧面论证,学界皆认为前者对后者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区域市场一体化会带来规模经济效应、人力资本积累、要素流动效应和竞争效应[3]。市场一体化能够有效减少流通成本,实现区域市场的规模经济效应。市场一体化有助于先进知识、技术的学习和扩散,带来溢出效应[4]。市场一体化降低了地区间要素流通壁垒,拓宽了企业获得创新资源的渠道,有利于要素跨区域跨组织无障碍流动,优化资源配置[5]。市场一体化使得外商投资与跨国公司进入门槛降低,大量外地企业的进入提高了市场竞争程度,倒逼企業进行创新。

目前学者们对市场一体化影响企业创新已展开大量研究,但关于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创新效率影响的研究仍相对较少,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文的创新在于:第一,本文采用1999—2019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价格法对当前市场一体化及其各维度,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一体化水平进行了全面测度;第二,从理论和实证上检验市场一体化各维度,即商品市场、劳动力和资本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第三,从“空间”视角探讨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溢出效应。

二、 研究假说

市场一体化意味着市场主体面临相同的供求关系,区域之间无市场边界,商品和要素能够无障碍流动。市场一体化意味着跨区域共同市场的建立,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一方面,规模经济分摊了企业的研发成本。企业销售量的增加,降低了单位产品的研发成本,有助于企业创新效率提升。另一方面,规模经济有助于分摊企业前期创新投入成本,从而快速提高企业的收益水平,为进一步的创新活动提供有力支撑[6]。同时规模经济使得劳动、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集聚,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溢出,从而提升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7]。市场规模的扩大,增加了企业的数量,形成竞争效应,以推动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8]。市场一体化减少了要素市场壁垒,增强了创新研发人员和资金在区域间的流动性,强化了要素流动效应。创新要素的区域间流动增加了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以及创新知识和信息的交换,产生了知识溢出效应,提升了企业的创新水平。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说1。

假说1: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为正。

商品市场分割抑制了企业在省外市场的扩张,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激励不足[9]。商品市场整合由于降低了不同省区市之间的市场分割程度,有利于提升工业企业创新动力,从而改善创新效率[10]。在商品市场一体化的情况下,一方面,本地企业的创新产品可以顺利地在其他地区甚至全国市场上销售,企业销售量增加,分摊了企业创新成本,增强了企业创新动力。另一方面,商品市场一体化,使得各地企业的商品都能流通,极大加剧了相关商品在本地市场上的竞争,企业面临较大创新压力,迫使企业维持较高的创新投入水平以保持或者增加市场份额,进而倒逼企业提高创新效率。因此本文提出假说2。

假说2:商品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为正。

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带来劳动力自由流动,降低了资源错配,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促进了知识溢出,有助于先进知识、技能和管理经验的扩散[11-12]。另一方面,在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下,劳动力可以自由跨区域流动,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导致“内卷”现象。过度竞争会造成劳动力市场恶性竞争,低效率导致创新,甚至无效创新。并且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会加剧区域人才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不利于企业创新效率提升[13]。在创新人才集聚的经济发达地区,会造成人才资源过剩、闲置,带来效率损失,而人才匮乏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即使出台各项人才新政,也难以吸引到充足的人才,影响了企业创新效率提升。因此本文提出假说3。

假说3: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为负。

资本市场分割加剧了企业创新过程中面临的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14-15]。资本市场一体化水平提升,促进了资本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还增加了企业获得资本支持的可能性,并保证了企业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资本市场一体化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拓宽其创新活动资金渠道,提升资金优化配置水平[16]。资本市场一体化使得企业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投资建厂,增加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合作交流的机会,促进了企业之间的知识溢出,降低了企业创新成本,提升了企业创新效率。因此本文提出假说4。

假说4:资本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为正。

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区域间地理邻近加速了隐性知识传输,强化了创新资源在区域间流动的知识溢出效应,直接带动相邻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我国创新效率整体在不断提升,但地区差异大,企业创新效率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17]。市场一体化减少了要素在不同地区间流动的障碍,促进了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提高了要素的空间配置效率,一方面有利于区域创新活动的开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强化了互补性知识交流和知识溢出的正外部性,从而对周边地区企业创新效率产生影响[18-19]。因此本文提出假说5。

假说5:市场一体化影响企业创新效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三、 研究设计

1. 模型构建

企业创新效率除了受到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同时,还容易受到地区特征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此加以控制。

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模型设定为:

[ecit=α+β1tindexit+γicontrolit+vi+εit]  (1)

市场一体化各维度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模型设定为:

[ecit=α+β1mindexit+β2lindexit+β3cindexit+γicontrolit+vi+εit] (2)

其中,[ecit]表中[i]地区企业在[t]年份时的创新效率,[tindexit]表示[i]地区在[t]年份市场一体化指数,[mindexit]为[i]地区在[t]年份的商品市场一体化指数,[lindexit]为[i]地区在[t]年份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指数,[cindexit]为[i]地区在[t]年份时的资本市场一体化指数,[controlit]表示控制变量,[βi]表示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γi]表示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α]表示常数项,[vi]表示个体固定效应,[εit]表示随机误差项。

2. 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企业创新效率(ec)

本研究采用随机前沿模型(SFA)来测度企业创新效率。SFA的优点:第一,考虑了随机因素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可以分析效率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第二,更适用于产业或总量方面的研究。采用资本存量法测算后的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和工业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来衡量区域企业创新活动投入,采用各地区专利申请量作为创新活动产出指标。本文的回归分析中,企业创新效率的单位均为百分比。

(2)解释变量:市场一体化指数(tindex)

市场一体化水平越高,商品和要素越能够实现跨地区无障碍流动,各地区之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差异越小。价格法是目前学者使用较多和认可度较高的方法。本文借鉴桂琦寒等的研究采用价格法测度市场一体化[19]。借鉴陆铭等的测度方法,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的食品类、衣着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居住类这六大类指数来测度商品市场一体化指数[20]。参考都阳等的研究方法,采用地区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和其他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指数来测度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指數[21]。参考刘志彪等的研究方法,采用地区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程和器具、其他资本品价格指数作为资本市场一体化指标[22]。考虑到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都对市场体系建设至关重要,本文用商品、劳动力和资本市场一体化指数的算术平均值来测度市场一体化指数。

(3)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包括地区创新基础、财政支持、对外开放水平、人力资本、基础设施状况等。地区创新基础从产业结构、技术市场和人力资本3个角度来衡量,测度指标包括:服务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技术市场交易额、每十万人口中高等学校在校生数(人)。财政支持用地区财政支出中科学技术(万元)支出来测度,对外开放水平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万美元)和进出口交易额与GDP的比重来衡量,基础设施状况用等级公路里程(公里)和固定电话用户数(户)来衡量。

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1)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均为省级层面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全球统计数据分析平台(EPS)中的中国科技数据库、中国区域经济数据库、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中国教育数据库以及《中国统计年鉴》、各地区统计年鉴,考虑到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数据可得性,最终对我国30个省区市为样本的数据进行研究。

(2)描述性统计

表1中控制变量为自然对数形式,由于trade为比率值,未取自然对数。

四、 实证分析

1. 市场一体化时空演变分析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为了调动地方政府积级性,中央政府下放财政权、税收权、投融资权限和企业管理权限等,国内市场分割开始萌芽。1994年中国财政开始实施分税制改革,在财税收入的激励下,地方政府实行地方保护和封锁,国内市场分割愈演愈烈。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为了治理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中央政府开始逐步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整合国内市场。总体而言,改革举措获得了显著成效,当前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大幅提升[23],其主要特征如下:

第一,近年来,中国市场一体化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市场一体化水平均稳步提升。从图1中可知,从总体上看,1999—2019年市场一体化指数平稳上升。1999—2014年市场一体化指数呈现上升态势,2015—2019年呈现下降态势。这主要是因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央政府开始着力营造各省区市间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和整治地方政府过度的保护行为,较大程度地提升了市场一体化水平。2015年,我国开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和维持地方利益,限制了商品和要素市场自由流动,阻碍了市场一体化水平提升。

第二,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商品市场一体化水平显著提高,但是要素市场一体化发展缓慢,其中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较低,而资本市场一体化水平较高。从图1可知,商品市场一体化指数较高,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指数最低,资本市场一体化指数最高,这主要是因为:首先,内地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沿海城市,但仍然受到户籍制度的严重约束。普通劳动力市场正在建立和完善,但是国有企业、政府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流动不受市场机制作用,流动性很低[22],因此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比较低。其次,我国一直实施利率市场化进程,已基本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同时资本跨地区流动的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较低,因此资本资本市场一体化水平更高。

第三,东中西部市场一体化水平差异不大,表现为中部地区市场一体化水平最高,东部地区其次,西部地区最低的特征,如图2所示。这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导区,对外贸易规模逐年扩大,受外商直接投资的青睐,与国外密切的市场经济联系削弱了其对国内市场的依赖。西部地区受自然条件、地区区位和交通条件的影响,与东部和中部地区市场联系较少,再加上对外开放度低,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少,使得市场一体化水平较低,与国内其他地区、国外联系较少,因此市场一体化水平低。中部地区,作为东部和西部地区桥梁和交通枢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铁时代的到来,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地位越来越凸显,与东部和西部地区市场联系紧密。

2. 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固定个体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如表2第1列所示。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系数为0.345,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市场一体化水平提升显著地促进了企业创新效率提高。假说1得证。

在控制变量方面,产业结构、人力资本、财政支持、进出口贸易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均为正。产业结构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系数为13.814。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系数为6.202。财政支持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回归系数为7.846。进出口贸易有利于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进出口贸易占GDP比重每提高一个单位,企业创新效率提高3.047。技术交易市场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系数为1.611。外商投资阻碍了企业创新效率提升,回归系数为-9.505在10%显著水平上。这主要是因为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竞争效应,创新能力较低的本地企业的市场被抢占,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从而限制该地区企业创新效率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系数为-5.176,这可能是由于地方政府主要投资在公共基础设施,存在挤出效应。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3. 内生性处理

工具变量法是解决市场一体化与企业创新效率由于双向因果关系造成的内生性问题的常用方法。道路密度会影响地区间商品贸易的运输成本,进而影响市场交易成本。道路密度越大,地区间市场交易成本越低,商品市场价格差异越小。因此道路密度与市场一体化之间相关性非常强,同时为外生变量,对与企业创新效率的相关性比较低。本文采用道路密度(roadm)作为市场一体化的工具变量进行估计,结果如表2第2列、第3列所示。从表2可知,Durbin(score)和Wu-Hausman检验,都拒绝了变量内生的假设,F检验值也拒绝了弱工具变量的假设,工具变量选择有效。从表2可知,使用道路密度作为市场一体化的工具變量,其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回归系数在1%显著水平上为4.842。工具变量回归结果都支持了市场一体化有助于企业创新效率提升。

本文对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一阶滞后项和企业创新效率进行回归,以解决遗漏变量带来的内生性问题,结果如表2第4列所示。从表2中可知,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系数为0.378。内生性问题处理的结果均支持了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创新效率提升有正向影响。

4. 稳健性检验

本文采取更换变量测度方法进行稳健性分析。第一,更换企业创新效率测度方法。保持企业创新投入变量不变,改为用专利授权量来测度企业创新产出,采用SFA方法来测算企业创新效率,回归结果如表2第5列所示。第二,更换市场一体化测度方法。交通基础设施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地区间的运输成本,间接影响市场交易成本。交通基础设施越完善,商品贸易的运输成本越低,地区间市场交易成本越低,商品市场价格差异越小。本文借鉴后青松的做法,改为用高速公路里程数来测度市场一体化[24],回归结果如表2第6列所示。在更换企业创新效率和市场一体化测度方法后,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稳健性检验的结果都支持了市场一体化有助于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的结论。

5. 进一步分析:市场一体化各维度对企业创新效率影响研究

文章对市场一体化各维度影响企业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知,商品市场一体化(mindex)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系数为0.159,且通过1%显著性检验;资本市场一体化(cindex)的系数为0.100,且通过1%显著性检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lindex)的系数为-0.203,且通过1%显著性检验,假说2、假说3、假说4得证。商品市场一体化和资本市场一体化有助于企业创新效率提升,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阻碍了企业创新效率提升。商品市场一体化拓宽企业销售市场,降低单位产品的研发成本,而资本市场一体化缓解了企业创新活动资金短缺问题,从而有助于企业创新效率提升。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加剧了市场竞争,导致低效和无效创新,同时也恶化了区域创新人才分布不均的局面,不利于企业创新效率提升。

6. 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创新效率空间效应分析

企业创新活动在各个省区市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本省企业创新活动可能会受到其他省区市各种经济活动行为的影响,因此,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研究需要考虑创新活动的溢出效应。本文采用空间相邻矩阵,使用全局和局部Morans I检验1999—2019年30个省区市企业创新效率空间自相关性。全局莫兰指数检验结果显示企业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Z(I)为标准化处理后的Morans I指数,如表4所示。

局部莫兰指数显示,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的省区市数量比第二和第四象限的省区市多,即表示较多的省区市集聚呈现在“低—低”型和“高—高”型特征。各省区市的企业创新效率在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正自相关关系,企业创新效率高的省区市和企业创新效率低的省区市在空间上更易聚集。

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误差模型(SEM)、空间杜宾模型(SDM)的对数似然值分别为-1971.965、-1906.414、-1889.687,空间滞后模型(SLM)的对数似然值的绝对值最大。空间滞后模型(SLM)的拉格朗日乘数和稳健拉格朗日乘数在1%显著性水平上分别为291.082和68.734。空间误差模型(SEM)的拉格朗日乘数在1%显著性水平上为186.749,稳健的拉格朗日乘数为1.056,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因此空间滞后模型(SLM)更适合用来进行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创新效率空间效应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可知,省际间的企业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空间自回归系数为0.849,遠大于0.5,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假说5得证。企业创新效率存在正向溢出效应,企业创新效率高的地区会带动周边地区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这主要是因为创新带来的外部性和溢出效应。企业创新效率高的地区给周边地区企业带来溢出效应,同时地理上的邻近,便于周边地区企业快速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067。地区人力资本和财政支持都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效率提升,影响系数分别为4.170和2.030。地区人力资本积累越多,财政科技投入越多,越有助于企业创新效率提升。外商直接投资会限制企业创新效率提升,其影响系数在1%显著性水平上为-2.100。外商投资会限制企业创新效率提升,外商直接投资每提高1个单位,企业创新效率降低2.1。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系数为-2.907,且通过1%显著性检验。产业结构、技术市场、进出口贸易、信息基础设施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进一步对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创新效率影响进行效应分解,如表6所示。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创新效率影响总效应系数大小为0.448,其中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及总效应系数大小分别为0.096和0.352。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间接效应比直接效应略高一些。这意味着,长期来看市场一体化不仅对本地企业创新效率有促进作用,而且对周边地区的企业创新效率也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五、 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采用价格法测度了1999—2019年市场一体化指数,采用SFA测度了各省区市企业创新效率,实证研究了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市场一体化水平显著提高。其中资本市场一体化水平最高,其次是商品市场一体化水平,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比较滞后。从实证结果来看,市场一体化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效率的提高,并且商品市场一体化和资本市场一体化有助于企业创新效率提升,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会阻碍企业创新效率提升。这主要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加剧了市场竞争和区域创新人才分布不均,不利于企业创新效率提升。进一步,将“空间”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企业创新效率提升有较强的外部性,能够促进周边地区的企业创新效率提升。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破除地方保护,减少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促进商品流通和要素自由流动。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既能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又能保证中央权威。完善市场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打破阻碍要素跨区域跨企业自由流动的行政限制,推动制定规则相同、标准互认的市场准入标准和监管制度。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企业治理机制,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第二,探索制度化和常态化的区域的合作机制。引导区域产业合理分工,促进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发挥经济发达地区研发优势,建立区域研发中心和金融中心,加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信息沟通及产业合作,鼓励经济欠发达地区承接科技、金融等资源辐射,推进产业转移示范区和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建立人才共享平台,探索地区高端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实现区域人才共享,缓解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缺乏问题。

第三,加强地区合作,充分发挥创新的溢出效应。充分考虑创新活动的空间关联,建立邻近地区间的创新资源共享机制,削弱地区间行政壁垒,加强各区域间政府交流,促进地区创新信息交流。建立协同创新网络,促进创新人员和创新资金的跨区域流动,为创新人员相互沟通交流、企业跨区域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池仁勇.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6):105-108.

[2] 范超,赵彦云.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中关村科技园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19(1):6-8.

[3] 王晓芳,谢贤君,孙博文.区域一体化的技术进步效应路径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的经验数据[J].华东经济管理,2019(3):64-71.

[4] 刘冲,吴群锋,刘青.交通基础设施、市场可达性与企业生产率——基于竞争和资源配置的视角[J].经济研究,2020(7):140-158.

[5] 冯艺,连俊华.市场一体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提升创新要素流动性视角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9):164-167.

[6] 徐康宁,冯伟.基于本土市场规模的内生化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第三条道路[J].中国工业经济,2010(11):58-67.

[7] 张杰,周晓艳.中国本土企业为何不创新——基于市场分割视角的一个解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6):82-93.

[8] 杨浩昌,李廉水,刘军.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J].中国科技论坛期刊,2015(1):27-32.

[9] 韩庆潇,杨晨.地区市场分割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不同市场分割类型的视角[J].现代经探讨,2018(5):78-85.

[10] 杨振兵.市场整合利于提升创新效率吗——基于创新能力与创新动力的新视角[J].当代财经,2016(3):13-23.

[11] 陳朴,林垚,刘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资源配置效率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21(6):40-57.

[12] 孙博文.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7.

[13] 黄海刚,曲越,连洁.中国高端人才过度流动了吗——基于国家“杰青”获得者的实证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6):56-61.

[14] 陈经伟,姜能鹏.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机制、异质性与持续性[J].经济学动态,2020(12):106-134.

[15] 吕承超,王媛媛.金融发展、贸易竞争与技术创新效率[J].管理学刊,2019(4):21-31.

[16] 郑威, 陆远权.金融市场分割的研发效应及企业差异[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9(1):109-117.

[17] 黄明凤,姚栋梅.研发要素流动、空间溢出效应与区域创新效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J].科研管理,2021(9):28-42.

[18] 李政,杨思莹,何彬.FDI抑制还是提升了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基于省际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J].经济管理,2017(4):6-19.

[19] 桂琦寒,陈敏,陆铭.中国国内商品市场造于分割还是整合:基于相对价格法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6(2):20-30.

[20] 陆铭,陈钊.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为什么经济开放可能加剧地方保护?[J].经济研究,2009(3):42-52.

[21] 都阳,蔡昉.中国制造业工资的地区趋同性与劳动力市场一体化[J].世界经济,2004(8):42-49.

[22] 刘志彪,孔令池.从分割走向整合: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阻力与对策[J].中国工业经济,2021(8):20-36.

[23] 苏剑,邵宇佳,陈丽娜.中国市场一体化进程:趋势、成效与建议[J].社会科学辑刊,2021(3):157-170.

[24] 后青松.晋升锦标赛、市场一体化与企业研发创新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化赋能革命老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1AGL034)。

作者简介:周荣华(1988-),女,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结构与产业发展、企业创新;余红心(1990-),男,上海商学院商务经济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消费经济、平台经济与循环经济;李斯林(1995-),男,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

(收稿日期:2022-04-12  责任编辑:殷 俊)

猜你喜欢
溢出效应
国土空间规划对重点开发区域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辱虐管理溢出效应浅析
城镇化中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产品伤害危机溢出效应研究综述
我国农村教育非货币化收益与溢出效应研究
产品伤害危机对区域品牌的溢出效应及应对策略的研究
产品伤害危机背景下竞争品牌间负面溢出的非对称效应研究
基于博弈模型的农超对接契约设计与选择策略
全球金融危机对国内外原油市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