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活体检测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2022-03-05 21:01吴怡啄
现代管理科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应用企业

[摘要]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科学技术推动了城市发展和人类进步。人脸活体检测作为先进技术,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人脸活体检测的优势,分析该技术在应用中常用的方法及原理,重点探究人脸活体检测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将静态人脸活体检测与动态视频监管相结合,更准确地落实日常考勤、身份核实、安全防护等相关工作。通过结合实际,指明人脸活体检测在企业和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在企业内部,人脸活体检测技术保障企业安全,规范职员行为标准,提升业务水平,增加企业利润;在社会层面,人脸活体检测技术可增加就业机会,维护公共安全,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释放更多的劳动力,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最后在隐私保护、数据安全、数据共享、事后补救方面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人脸活体检测;企业;应用

一、 引言

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兴技术遍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脸信息有着真实、高效、直观的优点,在当今数据化时代,生物信息是各个领域着重发掘与应用的战略资源。人脸识别技术在采集面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比对、识别和验证目标人员的身份。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常有冒名顶替者盗用用户面部信息进行利益骗取和金钱勒索。因此,人脸活体检测逐渐走向公众视野,在应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脸活体检测技术的主要功能是检测人脸是否真正来自具有生命特征的合法用户,进而更准确地辅助人证检验、身份核实、安全防护等相关工作。人脸活体检测技术作为高效率、高精度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正朝着自动化、无人监督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由于新冠疫情的暴发,很多企业受到严重影响,具体表现为营业收入困难、客户流量下降、运营成本增大、交易市场萎缩等。人脸活体检测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积极帮助企业复工,保障生命安全,维持企业稳定收入,保证企业正常运营,而且有利于企业响应国家政策,配合政府工作,更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人脸活体检测技术在人类发展与前进途中具有巨大潜力和重大价值。

二、 人脸活体检测技术的优势

在当前数字化时代,大数据技术、云计算、云储存助力了人脸活体检测技术的发展。人脸活体检测技术具有高精确度、高准确率的特点,同时可以实现不同场景和24小时任意时间段的应用,有助于企业大力推进新技术的应用,把先进的技术融入资源、管理、安防等方方面面。

1. 安全高效

早期传统的身份识别方式为钥匙、锁、字迹,步入现代社会后身份鉴别工具有密码、IC卡。随着物联网的普及与发展,攻击者轻易便可破解传统的身份识别方式,安全性大大降低。新的智能识别方法即生物识别技术得到了开发及应用,例如根据指纹、声音、人脸等生物固有的生理特征进行识别。对比其他生物特征信息,人脸信息具有自然性、非强制性、非接触性等优势。以指纹识别为例,接触设备时,手指的清洁度和指纹的质量就使得指纹识别的次数和时间存在不确定性。指纹识别完成后,留下的指纹痕迹容易被攻击者窃取及利用。面部检测时不用接触检测装备,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即可进行。面部检测的有效距离为7米[1],检测仪器可以在环境光不稳定时创造较好的光电环境,通过多角度对人脸进行采集。人脸活体检测技术搜集到人脸,若人脸存在偏差,设备经过精准且快速的运算,采集或识别正面人脸,几乎在短短几秒内就可以无差错地完成人脸识别且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人脸活体检测技术可以满足高要求的用户体验,快捷、高效且安全系数更高。

2. 简单便捷

对于特殊用户而言,尤其是老人、孩童、残疾人等用户,指纹、字迹等需要用户刻意学习操作,学习过程经常使特殊人群难以理解。IC卡一类需要随身携带,当IC卡丢失时通常会耽误原有的计划,延误时间。基于RGB摄像头的交互式人脸活体检测,用户只需要完成相应简单动作即可,如眨眼、转头、张嘴,甚至基于静默式人脸活体检测只需正对镜头,在几秒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就可以完成检测。近年来受疫情的影响,口罩成了重要场所及人员聚集地必需的防护用品。原先需要整张脸框入屏幕,而现在戴着口罩对准镜头一样能快速检测成功。研究者通过算法先训练一个戴口罩的人脸模型,调节权重分配,将人脸未遮挡部分的比重增大,使得检测时能夠定位到戴口罩的人脸中,用注意力掩模处理后提取未被遮挡部分的人脸信息,与模板库进行对比得出验证结果。这样,在疫情防控期间,无需摘下口罩也能识别成功。在应用过程中,个体的基本信息及个人隐私可通过数据的直观性清晰表达,相较传统方式更好地维护了用户的心理及隐私,最大限度保护用户信息。

3. 实时监督

在企业中存在许多特殊场景,譬如银行业务中用到的金库、押钞车、自助提款机等,也存在许多特殊物品,譬如化工厂中昂贵的机械设备和易燃易爆易腐蚀的化学物品。在传统方法中,当发生意外需要追溯事物原始状态时,操作人员需对录像进行回放,用肉眼对回放中的人物特征观察、记忆及推理以找到嫌疑人。传统方法由于对时间的需求较大,会错失逮捕的最佳时间,并且为了尽可能地避免推测错误,减少耗费不必要的人力和财力。活体检测技术可实时定位、监督、跟踪,运用数字化手段在影像中对个体行为及动向做实时分析,从而在动态的数据分析过程中实现信息的实时预警[2]。视频中的人物特征、具体行为等皆可作为证据交予公安机关。

三、 人脸活体检测在企业中的应用

1. 人脸活体检测工作的关键流程

人脸活体检测主要检测人脸是否为活体人脸,是否满足特定场景所需要的真实条件。目前,如表1的总结,攻击者通常使用的欺诈方式[3]共分为3种。

第一种为照片攻击,该方式最为普遍且成本最低。人脸照片可在社交软件随意保存;在海量的网页链接中大批量下载;在户外经过无感应摄像头时轻易获取,甚至通过翻拍就可获取。攻击者根据需求打印相关人脸图像,经过扭曲、对折等欺骗人脸检测系统,或将照片中眼部区域剪去,对着检测设备人为配合眼部检测。当前的人脸活体检测技术经过不断改进与创新,照片攻击已然没有过多的攻击和威胁了。

第二种为视频攻击,具有一定的攻击性。攻击者将系统所需配合的随机动作提前录制,通过二次回放欺骗身份系统,更有甚者运用人工智能智能换脸进行犯罪活动,榨取金钱和利益。视频攻击中的人脸与真实人脸更为接近,面部微动作及微表情更能够欺骗人脸系统。视频攻击的获取方式通过电子设备并不困难,相对于照片略微复杂而已。

第三种为3D面具攻击。相对于照片和视频的二维平面,面具攻击是立体的三维结构。3D面具攻击在3种攻击方式中最具有侵略性,成本最高,获取途径最复杂。

近年来,攻击者不断寻找机会对人脸活体检测技术进行挑衅,新的攻击方式层出不穷。因此,人脸活体检测的方法也相应增加,分类的依据也相当多样,但是无论运用何种人脸活体检测方式,都具备4个关键流程:图像采集、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分类与匹配。

(1)图像采集

面部采集是人脸活体检测的基础工作。活体检测技术可以对具有生物特征及运动特征的人脸进行捕捉,进而形成人脸数据资源库。相关人员基于面部信息的录入完善面部信息资源库及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从而实现门禁的准确率和安全性。企业内人多且杂,当用户出现在采集设备拍摄范围内,采集设备会自动搜索并采集人脸图像,包括各种角度、位置、表情等。

(2)图像预处理

在采集的过程中,图像极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环境、角度、距离等因素。当图像中不慎引入噪声,轻度噪声不会干扰图像的可观性;重度噪声,会使图像呈现较多无用信息,通过图像滤波和卷积技术即可完成过滤。例如小波去噪,对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后量化高频系数阈值,接着利用二维小波重新构造图像信号,这一方法相对较好地保持了图像细节。当图像采集的人脸有一定的变形时,将图像缩放、翻转、仿射等几何变换以最大程度地消除变形。当图像尺寸大小不一时,对人脸图像进行定位,并且分5个尺寸进行裁剪,最后归一化为64×64像素的图像[4]。

(3)特征提取

特征提取在卷积神经网络中一般运用卷积核完成。计算机把输入图像转化为矩阵,卷积核设定为3×3或5×5大小矩阵,卷积核以一定步长在原始图像移动并做运算,输出得到一个新的矩阵,该过程称为卷积神经网络对图像的特征提取。特匹配模板法也是特征提取方法中的一种。当不便提取全部特征时,对五官进行比较,将图像与模板进行匹配[5],由部分特征可刻画出全部特征以完成比较有难度的脸部特征提取,这是一种相对基础的方法。特征提取的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丰富,相关企业可根据应用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多种进行融合或对单一的一种改进创新。

(4)分类与匹配

人脸活体检测的分类不仅是进行真假人脸的二分类,有研究学者表明多分类较二分类效果更好。因为人脸的攻击方式不断革新,图像信息的丢失程度和样本表现出的特征都各不相同,模型不易抽象和学习共同攻击特征。因此黄新宇等[6]认为采用多分类的方式,模型可以更好地学习不同攻击方式各自内部的共同特征,同时经过细分后数据集中的样本数目更加均衡,利于参数调整。在活体检测的同时,将人脸信息与数据库中人脸图像进行识别与匹配。通过该技术,企业对各个人员的个人基本信息及身份信息有充足的掌握,且活体人脸比攻击人脸判断准确率更高。

2. 人脸活体检测工作的方法

人脸活体检测发展已有一段历史,早期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检测方法发展到后来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检测方法,再到新范式学习方法和面向未知类型攻击的检测方法[7]。早期,根据活体和假体之间的差异设计特征,提取特征后送入分类器中进行真假人脸分类。后期,通过神经网络自动提取特征,利用训练好的模型直接进行真假人脸分类。人脸活体检测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目前还在积极探索阶段,本文根据实际应用需要对六种活体检测方法简要阐述。

(1)交互式人脸活体检测

交互式人脸活体检测的关键部分在于动作指令的识别,系统通过判断用户是否完成随机指定动作从而判别该人脸是否为真实人脸[8]。真实人脸具有的运动特征,虚假人脸很难模仿。常用的动作指令为眨眼、转头、张嘴等,如图1所示。人脸检测与眼部定位、截取之后,系统会自动根據眼部的开合状态判断是否为真实人脸;常见的混合方法为朗读一句话或一个数字串,系统根据唇部的变化和声音识别共同判断是否完成朗读任务。交互式人脸活体检测准确率高,通用性强。

(2)基于生命信息的人脸活体检测

活体人脸和攻击人脸的生命特征、生理信息存在明显差异。3D人脸面具与真实人脸相似程度较高,深度和纹理特征判断存在困难,基于生命信息的人脸活体检测便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眼睛、嘴巴在主体无意识情况下会不自觉地闭与合,攻击人脸无法高精度模拟,人脸是否具备运动及生命特征便成了关键性线索。研究者利用条件随机场来确定是否存在睁眼闭眼的行为动作,利用运动成分分解[9]的办法判断是否可以从输入的图像中分解出眼部、唇部、面部肌肉动作等,对基于生命信息的人脸活体检测进行探究。由于对检测精度和鲁棒性的考虑,可将基于生命信息的方法与深度学习的方法进行融合。在生物学中,真实主体与非真实主体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存在心跳、呼吸、血液流动。远程光学体积描记术利用反射光穿过层到达血管,通过反射的周围光判断血液流动导致的皮肤细微的亮度变化[10]。

(3)基于图像纹理的人脸活体检测

图像采集过程中,攻击人脸难免会存在色彩信息的失真。由于真假人脸在色彩信息上存在差异,在常见的色彩空间中选用HSV或YCbCr,接着将色彩信息及亮度分离后进行LBP特征提取,最后进行分类。光在平面与三维立体结构上所反射的高光及阴影不同,在照片、视频中的攻击人脸与真实人脸频域中高频分量、空间信息、皮肤粗糙度等存在差异,图像的纹理特征差异在二维平面的欺骗中发挥重要作用。纹理特征一般具有旋转不变性、良好的抗噪性能[11],例如LBP特征(图2)、HOG特征、DOG特征等。纹理的方法普遍易于理解、计算和实现,但是容易受到外界条件影响。

(4)基于专用采集设备的人脸活体检测

在一些重要场景中,人们会运用除了普通RGB摄像头外其他硬件设备进行人脸活体检测。虽然这一类硬件设备成本普遍较高,但精确度和准确度会比普通设备高。以基于近红外摄像头的人脸活体检测为例,由于受到环境光线变化的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和亮度等易出现偏差,图像的表观变化明显。为解决光线带来的干扰,选择强度高于环境光的主动光源可避免强光的近红外波段对人眼的伤害。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下,真实人脸和假体人脸的反射特征存在截然不同的差异,故攻击人脸无法得逞。

(5)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活体检测

深度学习利用神经网络对人脸自动提取特征代替传统手工提取,效果更好;深度学习提取高层语义特征,分类准确率更高;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层数多、宽度广,能高效解决困难且具有深度的问题;数据量的丰富程度可以直接关系到深度学习能力和表现力的强弱。深度学习可混合两种或多种特征及差异,提高人脸活体检测性能。

(6)基于多种特征融合的人脸活体检测

人脸攻击者不断地革新攻击方式,单一的方式相对于多种融合方式确有不足。单一的方法既有优势也有劣势,譬如手动与自动,浅层语义和高层语义,静态与动态,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等,结合两种或多种互补的方式检测准确性更高,鲁棒性更强,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是更高效的一种选择。

3. 人脸活体检测应用场景

人脸活体检测不仅在不同领域有大量的分布,在固定领域的不同方面应用不同原理及方法也有广泛的用途。人脸活体检测在企业中的应用过程中,通过个人信息和身份信息的采集、处理、多个子系统的连接使得企业在身份确认、公共安全、遵纪守法等层面上得到充分应用。面部识别的真实性、安全性得到保证的同时,视频监控在行为检测中为生命健康与物质财富做保障。

(1)企业实习

根据学校要求,相关专业的学生需集中到企业内实习。课堂为学生知识主要来源,人脸签到既可以防止学生代签到,违反相关规定,也利于教师对本节课做考勤统计及学生课堂表现汇总。教师建立标签、配置采集终端设备号[12]、设置签到人员及时间范围、发起签到,学生在移动采集终端进行签到,超过签到时间或由于网络问题签到失败的学生可使用字迹等原始方式再次签到。学生采用个人终端设备通过一些细微表情特征或随机动作判定,代替传统肉眼识别工作,时间和效率上都得到了提升(图2)。教师利用节省下的时间可以在课堂上做更多安排。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企业需要新型人才对数字化技术进行使用、维护、管理。企业对学生严格的培训和学校的信任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新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为国家人才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而也增加了后期就业的质量。

(2)岗位面试

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企业无法进行原始的线下工作面试。因此,企业凭借科技优势进行线上面试。求职者在个人终端设备首先需要进行身份证号登录,获得资格进入面试页面后必须开启前后摄像头,进行人脸活体检测,判断是否为真实人脸且与简历及身份证件的人脸是否一致。值得注意的是,面试期间不得一直低头或将摄像头长期偏离整体面部水平,面试期间摄像头若长时间捕捉人脸失败或人脸检测匹配失败则判定面试结束。在移动端的线上面试使得求职者避免了不必要的舟车劳顿,更自由地分配时间和精力。在疫情防控期间,线上面试的普及使得企业岗位并未受到影响处于空闲状态,从而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行,职员的压力不至于太大,毕业生不至于由于特殊原因无法参加工作。

(3)身份核验

企业的进出需要实名核验,大多采用硬件设备辅助实现人脸活体检测。目前,光电一体化的双目人脸活体检测应用广泛。单目摄像头在人脸识别中应用较多,为可见光摄像头,功能以识别人脸为主要目的,只能基于交互式的方法进行人脸活体检测。双目摄像头在单目摄像头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红外光摄像头,可精确定位面部关键点,计算出面部各种空间信息,如瞳孔之间的距离、鼻子的高度等。双目摄像头更适用于人脸活体检测,且不需要随机动作的配合,在单目摄像头识别人脸的基础上识别真实人脸与攻击人脸。自疫情以来,大多公共场所要求人员之间间隔一米,企业也不例外,相对于其他生物特征而言,人脸的应用更适合间隔测温且人员可在短短几秒完成检测并自由快速通过闸机,用户体验感较好,也可以避免病毒的交叉感染。双目摄像头、测温模块身份证读卡区、健康码读卡区、8英寸高清屏相结合,严谨高效且一举多得。系统对接国家公安等多个数据库,为企业提供可信可靠的疫情防控大数据服务。疫情防控自助式一体化服务节省了人力物力,企业也减少了不必要的支出。人脸活体检测技术在企业复工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响应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同时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基本的保障,恢复了就业,增加了财政收入,有利于维持企业的运作和员工薪水的正常发放。

(4)安全管理

化工厂是企业中较为特殊的场景,化工厂内存在重大危险源,稍加不小心便使得厂附近区域也遭到意外损失。工厂管理人员需要知晓各类人员的具体职务、行为及精确位置,每个楼层中每个区域人员分布状况,相关设施运行状况、安全状况等。一方面,工厂应用视频影像保护作业人员,作业人员由于私人原因未穿戴企业规定的防护服装[13],视频监控會自动检测其不安全行为;另一方面,利用视频监控对作业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普通车间应用视频掌握作业人员状态、动态及工作的完成状况;对防爆车间、罐区及重大危险区必须进行更周密的管理,实时监测进出人员及车间人数,若识别出面部遮挡或形迹可疑人员,系统可实时与身份数据库对比,一旦存在异常,立刻采取行动并将危险人员面部照片提供至公安部门[14]。除特殊场景外,企业内也存在重要且机密的文件,不可有疏漏。企业应对每个员工的财产及生命安全负责,同时避免当财产及机密丢失后影响工作效率和内部团结。企业中难免存在摄像头探测不到的地方,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因此企业需要全方位无死角地管理与维护。新技术对行业内工作者、管理者等财产及生命安全负责,员工可以更好地各司其职。智能化的人脸活体检测在视频监控中应用可以给企业安全运作以保护,给企业安全管理以保障。

(5)保护环境

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不仅违背了伦理道德也挑战了法律法规。根据我国《刑法》和《中华人民环境保护法》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严重污染环境者应给予严重惩罚。企业基于人脸活体检测可精确地跟踪与定位,对相关人员活动轨迹进行全面记录,并且可对多个人脸进行判断及识别,通过红外线探测[2]来对于污染环境行为进行检测,一旦发生异常,系统立即报警。与此同时,人脸活体检测技术也给了不良商家及企业以警示。活体检测技术可用于规范行业内部的秩序,充分掌握各企业动态信息,使得监管部门能更加全面地了解情况,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保障国家安全。企业不能以污染环境及破坏生态为代价赚取暴利,否则会走上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后期的发展会停滞不前并且企业的形象也被危害生命健康的行为破坏。人脸活体检测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区域内降低了严重环境污染带来的发病率,维护了人文景观与美学财富。

四、 总结与建议

人脸活体检测具有安全高效、简单便捷、实时监督的优点,增强了人脸识别的质量和效果,近年来在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阐述人脸活体检测优势的基础上,由方法到场景,将静态人脸活体检测与动态视频监管相结合描述其在企业中高效、安全的应用。使用人脸活体检测,降低了人员管理难度,保障了安全性,实现了科技助力社会的局面。

虽然人脸活体检测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但是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伴随着风险。新技术固然存在弊端,但是禁止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是不可行的。

隐私保护:与其他生物特征不同的是,人脸时时刻刻暴露在公众视野下,不只是在识别和检测时才可获取,人脸信息不用近距离接触甚至在信息主体毫不知情下即可获取。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今人脸信息都与身份信息紧密联系。侵权者在获得人脸信息的同时几乎也获得了信息主体的个人信息,运用技术手段不难探究出信息主体的消费水平及常办理的业务,甚至与相关数据库信息紧密结合还可获得更深入的隐私信息。本文认为,信息主体有权利对信息采集、应用过程及范围知情,并且有权规定人脸信息的销毁期限[15]。企业可就同意保护隐私权的相关内容与信息主体签订书面协议,且有义务在书面协议之外强调可能存在的其他风险。

数据安全:人脸活体检测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等过程中应保证数据安全。企业可加密存储及传输,严格限制访问权限和未经批准的数据拷贝等。企业应加速技术研发,强化数据的治理与监管、维护与监测,严格控制使用场景。行业内可将数据的安全性作为考核标准之一,并对数据库管理开展定期评估。除此之外,不允许企业为赚取私利私自将数据泄漏给其他机构或组织,否则给予严重惩罚甚至追究刑事责任。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等过程中,数据的泄露很难归于采集者、使用者、保存者中某一方,事后多相互推卸责任,或以技术为由减轻责罚。

数据共享:由于数据共享审核制度不完善,共享标准并未完全规范,共享对接不畅,存在安全风险,企业还需对数据共享工作进一步深化。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企业可把信息与同样有技术资质和保护数据能力的企业进行共享。数据共享双方应增加共享积极性,提供高质量数据,及时优化并更新共享平台,使得共享双方的数据释放全新的价值。企业间加强合作,相互促进发展,努力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事后补救:公众在享受人脸活体检测带来的便利及高效的同时,应当增强维权意识,切勿等到权利被侵害后才进行反思。人脸信息不像密码便于更改,也不似传统身份识别方法易于找到责任主体。由于新技术专业性较强,办案人员面对技术的缺失和相关知识的匮乏无法高效完成任务,因此办案人员须积极增强数字化办案能力,必要时借助人工智能获得辅助。政府内部可增加特定部门或成立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组织[16],且定期听取民众反馈及建议,相互协助,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同时,明晰工作目标以及增加工作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婧宇,曾利国.浅析人脸识别技术在博物馆安防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民族博览,2022(4):196-198.

[2] 潘惠苹.人脸活体检测技术在校园智能安防的应用综述[J].计算机时代,2021(9):14-17.

[3] 杨成.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活体检测方法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20.

[4] 甘俊英,李山路,翟懿奎,等.基于3D卷积神经网络的活体人脸检测[J].信号处理,2017,33(11):1515-1522.

[5] 郑伟.人脸识别图像特征提取方法及其应用[J].智库时代,2017(16):178-180.

[6] 黄新宇,游帆,张沛,等.基于多分类及特征融合的静默活体检测算法[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22,56(2):263-270.

[7] 谢晓华,卞锦堂,赖剑煌.人脸活体检测综述[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22,27(1):63-87.

[8] 蒋方玲,刘鹏程,周祥东.人脸活体检测综述[J].自动化学报,2021,47(8):1799−1821.

[9] Tirunagari S,Poh N,Windridge D,et al.Detection of Face Spoofing Using Visual Dynamics[J].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2015,10(4):762−777。

[10] Poh M Z,McDuff D J,Picard R W.Advancements in Non-contact, Multiparameter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s Using a Webcam[J].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11,58(1):7−11.

[11] 李莉.基于Gabor小波和动态LBP的人脸活体检测[J].电子世界,2020(1):105-107.

[12] 杨宏伟,杜彬,劉淑梅,等.智慧校园背景下人脸识别平台建设及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11):80-81.

[13] 魏燕华,陆梦,包叶群,等.人脸识别技术在港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2022,22(6):26-28.

[14] 王彦博,高潜,杨璇.大数据时代下智能人脸识别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J].银行家,2016(2):104-106.

[15] 颜文彩.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风险及其法律规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2,43(6):67-71.

[16] 汤基敏,徐津津,潘楚蝶,等.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现实困境与法律规制路径[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2,40(5):81-85.

作者简介:吴怡啄(1999-),女,淮阴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字图像处理。

(收稿日期:2022-06-30  责任编辑:殷 俊)

猜你喜欢
应用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