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蓉清 杨利霞
(陇南市武都区三河中心小学 甘肃 陇南 746043)
我国乡村学校具有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捷以及卫生环境差等等特点,文明程度也是比较弱的,学生常年处在这种环境当中,自然而然会获得“熏陶”,而且这类学生的父母文化水平与道德素养也是非常低的,而且大部分父母又过于溺爱孩子,这种情况就导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遭受到消极的影响,导致当下乡村学校的学生没有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文明素养更是逐渐下降。比如:随手扔垃圾、在教室当中互相打闹、与同学之间互说脏话以及不遵守交通法规等等。所以对乡村学校的学生开展礼仪教育是极为主要的。
经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乡村学生的在校文明礼仪质量从整体上观看还是良好的,但是依然具有一些问题,主要问题具有以下几点:
在本次实地考察中,学校教师与领导都提到学生在礼仪方面没有做到知行统一,在学校当中,教师经常会宣扬文明礼仪知识,但是教学成果并不尽人意。有一些学生虽然明白礼仪知识,但是却经常有违学校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做出一些不正确的事情。本篇作者在观察过程中也发现大部分学生都会做出违反礼仪的事情,所以在知行一致方面还是有所欠缺[1]。
在学校教学方面与学生特点这两点原因上,部分学生在学习礼仪知识时耐心不足。在此次调查过程中,学校负责人也提及学生在学习礼仪知识时没有足够的耐心,一部分学生无法长时间学习礼仪知识,当教师在向学生普及文明知识的时候,学生也没有兴趣听取。
在此次调查结果与本篇作者在校观察期间发现,每一名学生对校园礼仪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有一部分学生在校期间的礼仪水平都是不错的,在日常做事与表达方面都是规规矩矩的,可以遵守校园规章制度。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的校园礼仪水平却是非常薄弱的,比如,同学之间互相说脏话、打闹的情况则是非常常见的。所以,乡村学生之间的文明礼仪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2.1.1 提高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提高校园礼仪方面具有无法忽视的作用,教师的素质对学生的校园礼仪具有极为主要的影响。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为学生设立榜样作用,从而有效提升乡村校园礼仪水平。乡村学校可以对教师开展礼仪教学培训,提高乡村教师的理论能力以及教学技能。教师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反思与总结,反思自身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是否将礼仪内容渗透到课堂上,反思自身有没有做到为人师表等等。教师还需要重视学生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以此来从基础上解决。另外,乡村校园还可以根据礼仪教学成果开展总结会议,教师之间互相沟通与交流,从而更好的商议教学计划[2]。
2.1.2 创造深厚的文明礼仪教学气氛
乡村校园礼仪气氛与学生的礼仪水平紧密相连。假如乡村学校的礼仪气氛非常浓厚,在其中学习的学生同时也会耳濡目染的增强自身的礼仪水平。因此,乡村学校需要为学生创建出讲文明、懂礼仪的校园气氛,把礼仪教育渗透到校园管理工作当中。学校方面还可以让学生负责礼仪监督工作,其他同学在出现不正确做法时进行提醒。另外,学校还可以应用黑板报或者广播的作用进行宣传礼仪内容。学校方面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国学经验内容,弘扬与传承礼仪知识,并让学生将其化身成行动。比如,在校园当中看见教师需要鞠躬问好,双手共同接别人递送的物品。只有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起来,才可以创造出浓厚的礼仪气氛。
2.1.3 有效发挥出学科渗透的作用
发挥出各个学科渗透礼仪知识的作用。乡村学校都能够互相合作,把教师根据学科进行分组,然后每一位教师根据学科特点、身心健康发展规律与教学条件设计出一套教学策略把文明礼仪知识渗透到科目当中。教师需要凭借策略在传授知识中渗透礼仪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礼仪素养。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并提出需要整改的地方,促使可以获得共同进步。除此以外,所有教师定期开展集中交流,针对教学情况开展反思与总结[3]。
2.1.4 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效融合
乡村学校方面可以经过进行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礼仪的价值,提高自身在校园当中的礼仪意识和礼仪表现,以此来起到增强乡村学生在校礼仪水平的这一目的。比如,教师可以开展表演节目或者做游戏等等方法,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其中进行感受。但是需要让学生明白此次活动进行的意义与目的,活动过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开展反思与总结。只有让乡村学生的内心真正获得升华,开展活动才有意义。
2.1.5 鼓励校园当中所有人员都融入到礼仪教育当中
对乡村学生开展礼仪教育,既需要获得教师与学校领导的重视,又需要发挥出学校与其他工作人员的价值。学校需要将校园当中的工作人员当成学校当中的一份子,如:保安、食堂阿姨等等,促使他们对校园产生归属感,这样才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为校园工作。学校设计的礼仪教育计划,需要让所有工作人员都融入到其中,并鼓励他们提出宝贵意见。另外,还需要让工作人员重视自身的言行举止,当看到学生做出一些有违校园礼仪的规定时,就需要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只有让学校所有工作人员都重视礼仪教育,才这一真正提高校园教育的价值。
2.2.1 家长为学生设立良好的榜样作用
家长是对学生最初进行品德教育的人,需要为学生设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家长从小就向学生开展礼仪教育,为他们打下坚实的礼仪基础。比如,不随手乱扔垃圾、不随地大小便等等,在获得别人的帮助以后及时说“谢谢”等文明语言。假如学生出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举止时,家长需要及时阻止并进行教育,促使学生能够清晰的掌握自身的不足之处,并进行纠正。家长只有这样做才能够耳濡目染的对学生的礼仪教育产生影响,并发挥出其中的价值,所以,家长必须要为学生设立良好的榜样。
2.2.2 家长需要优化错误的思想观念
就像“木桶原理”一样,缺少任何一方面都可以对整体出现影响。家长们的思想观念能够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思想观念。因此,家长需要更新考试成绩高于所有的想法,争取做到兼顾学生综合发展。意识到学生健康成长不仅仅需要掌握学识,好需要明白做人的礼仪。作为父母还需要肩负起重任,不要因为学生不听从的管教然后就降低学习要求,让学生继续做出一些不符合礼仪规范的举止,从而减少对培养学生礼仪或者未来发展出现不利的情况[4]。
2.2.3 家长需要重视对学生的教育
养育与照顾学生是父母的主要工作。培养孩子懂礼仪则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精力,但是乡村家庭大部分家长都是繁忙工作或者在外地工作等等,经常缺少对孩子的重视与教育,并没有真正尽到教育责任。学生父母应当在闲暇时间多多关心学生学习这一方面。不在当地的家长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及时与学生进行联系,掌握他们的想法与行为;一旦发现学生做出一些不正确的礼仪事情,就需要及时进行教育。另外,父母在引导学生掌握礼仪知识的时候,需要保证学生能够领会父母的意思,既需要做到富有情感、又需要严格,只有这样才能够起到作用。有时间的家长还可以多看一些有关礼仪、教育方面的书籍,从而有效提升理论能力。
2.3.1 提高示范生的礼仪教育
师范生就是今后的人民教师,师范生的礼仪素养是今后开展礼仪教育的根本。师范学校需要创设出一些礼仪课程,专门向师范生讲解礼仪方面的知识,促使师范生能够获得礼仪教学的能力。促使他们可以获得将礼仪知识渗透到教学中的技能,日常当中多为师范生提供一些实践的平台,多开展一些课堂活动或者组织师范生到学校开展真实教学,将课堂当中所学习的礼仪内容有效渗透到其中,教师此时也需要对师范生的教学表现给予反馈与指导。另外,师范生还需要明确自身在今后的角色定位,在学生时期就开始培养教师素养,时刻牢记为人师表,重视自身的行为举止[5]。
2.3.2 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
优秀教师是增强学生礼仪水平的主要人物,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就业,能够提高学生的礼仪水平,这就需要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福利,促使具有更多教师参与到乡村校园当中任教。如: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提供住房、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等等。另外,还需要提高乡村学校的基础建设,提高乡村教学条件,优化校园环境。只有做到以上内容,才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教学。
综上所述,在提高乡村学生的礼仪过程中,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与学生家长方面的礼仪素养。以学校为中心的范围之内,已经初步形成礼仪文化。乡村学校的礼仪培养还需要教师、家长、社会共同努力,做到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