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融合分析

2022-03-05 00:11张晓燕
今天 2022年5期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语文情感

张晓燕

(陇西县崇文中学 甘肃 陇西 748000)

前言

众所周知,初中阶段是学生非常关键的学习期和成长期。而初中语文非常关注学生的思维、认知的形成,因此在该阶段的教学,应该格外重视教学目标实现的全面性,在学习过程当中不仅应该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表达能力,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智力、情感和审美等诸多方面素质的培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和爱国之情。可以发现,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更加局限于对课堂上,教学内容的展示和传授方式也都较为僵化,这忽略了语文学科的自身特色。然而,通过“互联网+”模式的引入,能够进一步开拓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视野,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之下进一步认识到阅读与写作结合的趣味性和奇妙性。

1.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1 初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当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也是其它各个阶段学习的必备基础条件和素养知识。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充分关注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保证语文教学中的主要阵地得到有效的建设和作用的积极发挥,这样才不会在教学目标落实中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然而,不难发现,在传统应试教育影响之下,很多教学模式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转变,课堂中并不能充分地强化和凸显学生的主体性。然而,阅读教学是非常关注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总结能力的,只有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素质基础,其才能在适当的训练之中逐步实现对文章整体脉络的理解、消化和吸收。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很多教师都忽略了阅读与写作这一教学模式的结合重要性和价值特色,不关注学生的自我思考和学习能力,使得学生一直属于被动式的学习之中,对于阅读内容仅仅是硬性理解和机械记忆。长此以往,学生也很容易由于语文学习中文字较多而日益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学生在这种学习环境之下,学习内容也比较死板,课堂氛围也比较局限。

1.2 初中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写作在语文教学中是反馈学生对于相关词汇掌握程度的重要教学环节,其也是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以及感受能力的关键输出环节。在初中教学写作过程当中,很多学生在面临写作难题时其所呈现的文章弊端主要体现在对于知识语句的生搬硬套,缺少框架或者是利用抄袭来蒙混过关。与此同时,很多教师针对于教学方法应用得也比较僵硬,不能够充分的认识到阅读与写作结合的重要性,学生一旦阅读量跟不上去,就很难写出好的文章,这样也忽略了学生的写作技巧在写作过程当中的学习和应用。为此,教师应该对此给予足够重视,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

2.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与融合必要性分析

2.1 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阅读和写作是两个重要环节,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读书是写作的前提基础,而写作是对于读书内容进一步的创造和理解吸收的过程。因此,读和写都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关键要点,也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通常会习惯性的将阅读与写作二者分开,进而出现了即使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帮助学生培养读和写的能力,而其所带来的实际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的劣势局面。这主要是因为读和写本身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容,我们需要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巧妙地利用这种关系和规律来不断地促进二者之间的融合,这样才能够实现良好的读写效果。

2.2 初中阅读与写作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阅读和写作是重要的整体,二者相互统一,因此教师要将二者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读与写之间相辅相成的作用优势,例如:针对于写作而言,可以通过进行经常性的阅读来不断扩展阅读的视野,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积累能力。再拿阅读来说,也可以通过不断地动笔来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这样学生才能够进一步的将自己的情感给予全面的表达出来。可以发现,阅读与写作之间二者关系非常密切,通过二者结合可以积极帮助学生实现对于知识的消化吸收和理解,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将阅读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运用,从而实现对于知识的系统消化和吸收。

3.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之下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融合策略

3.1 借助互联网来丰富阅读材料和阅读素材

在学习过程当中可以发现,学生书读的越多,那么其对于知识的了解的程度越深,在写作过程当中其也更容易将这种思想内化于自己的情感来不断地对所认知和叙述的对象给予丰富和深刻的表达。因此,在“互联网+”的教育环境背景之下也应该不断丰富阅读内容,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于相应阅读内容的吸收。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教育模式来丰富阅读方式,使其更加多元化,为语文阅读提供更多的便利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其自身的价值,让学生通过多读、多听、多写、多记等系统性的学习方式,在思想上去建立读写结合的意识,并且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也能够建立明确的目标,不断的去丰富教学模式。除了课堂教学之外,也可以丰富课外阅读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以定期为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让学生统一对相应的内容进行阅读,通过这一内容来书写读后感。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构建相应的阅读平台,可以在该平台上每天更新一篇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通过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的内容也会不断的增多,学生的思维和其对于知识的累积和运用水平也都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这样才能够为学生的后期写作提供良好的素材基础。

3.2 建设语言桥梁助力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转化

阅读与写作二者之间关系紧密,但二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关注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也就是语言。在阅读过程当中,除了相应的故事情节和文化精神以外,我们要能够体会到语言自身的思想表达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消化和深入阅读知识,并且在写作过程当中更为巧妙地利用语言来实现对于情感的输出。例如:在读大篇幅的文本结构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研究文章的思路脉络如何?以及其在写作过程当中其所形成的语言特色如何?可以发现,在语文阅读过程当中常常会涉及到古代的文学家们,例如:老舍、鲁迅、朱自清等等,他们在自我的经历和自我性格和写作风格的影响之下,其写作特点也呈现出非常鲜明的特点,学生如果对某个文学家的作品阅读得多,那么其对于该作家的相关内容理解得也就更为深刻,其内心也会逐步形成判定标准,自然而然能够认识到文章结构与文字表达输出方式应该实现什么样的程度组合,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文章写作效果。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寻找老舍当时所居住的生活环境,并且在此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配上一些体现冬天意境的音乐来进行播放,形成较强的氛围感,使学生带着鲜明的感情去阅读文章。众所周知,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在1931年的时候写的,该篇文章中将老舍的写作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在轻快的节奏之下能够将济南冬天的温情给予有效的诠释,更有助于学生对于相应知识的品读、研读。在阅读研读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对相关内容给予适当的延伸,例如针对于当时老舍所处的情景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等,教师都可以进行内容的展示。例如:如果你是老舍,那你会怎么样去描述济南的冬天?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建立起写作和语言表达的欲望,有助于学生强化对于阅读内容的自身品味能力,并且后期将自身的感悟进行更为透彻的输出,实现良好的阅读与写作融合效果。

3.3 要能够找准阅读的切入点实现科学融合效果

在学习过程当中,我们阅读的内容非常繁杂,要想实现对于内容的精准分析,并实现后期与写作的融合,我们应该进行阅读素材的筛选,并能够结合相应的材料进行精准阅读。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进行一篇内容的学习和讲解时,要对其内容进行扩展和延伸,这样才能够实现深入学习的效果。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对学生的阅读引导作用,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中感受到语言博大精深和其背后的巧妙应用魅力,这样学生在后期学习过程当中和写作过程当中才能够更加愿意参与其中。可以发现,在考试卷面之中阅读理解题通常会在作文之前,这种卷面结构的安排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阅读中的深切感悟对于文字创作能量激活的重要性,简单的来说。如果学生作文水平差,那么他阅读能力也比较浅薄,其对于阅读理解能力题的应对能力也比较劣势。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在阅读文章和以及写文章时,其作品比较干涩和枯燥,难以准确和深入地抒发情感。这主要是由于在教学时没有充分选好阅读切入点,无法充分将感情给予有效的激活。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并引导学生体认作者的情感,沿着作者的思路和情感摸索和钻研以及体认,逐步揣摩打动自己的关键语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在这种情况之下感受作者的思想和语感。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来优化教学,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应的春天的情境,让学生先了解一些有关春天的语句和修辞方式,再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想象力,且基于已经具备的语句表达能力的基础之上去对文章的特色语句进行品读,并感受其中的修辞手法对情感的表达效果,在不断的揣摩和深入分析过程当中深刻感受到阅读文情境,这样,学生在后期的春夏秋冬等季节的描绘和表达过程当中才能够对于这些修辞手法进行仿照,进而不断的强化和塑造自己的写作能力,也实现良好的写作学习目的。

3.4 结合课内外课程教学来不断强化读写的训练

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学习阅读和写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不能仅仅凭借课堂的有效时间。为此,教师要能够积极地利用课堂外的时间和实践来实现高效阅读。例如:在学习一篇文章时,可以在课堂上教会学生掌握一些阅读基本技巧和整篇文章的基本写作手法,当然我们可以认识到的是这种学习和理解是有限的,也是比较短暂的。为了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入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仿照该文章内容进行写作方法的延伸和后续。例如:教师甚至可以让学生对于课本内容进行续编,通过这种方式强化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内容的想象能力。再例如:在学习完古诗词、文言文等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种文章表述内容进行形式转换,通过记叙文、议论文论等方式对文章进行翻译和叙述,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文笔水平。例如:在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之后,首先我们应该做到的是让学生认真研究和分析,去感受文章内容并且理解《陋室铭》中所表达的思想,并将相关内容以记叙文的方式给予渗透和诠释。在改写的过程当中,学生也能够加深对于《陋室铭》这篇文章的记忆。除此之外,教师要鼓励学生课后形成写读后感的习惯和能力,强化对于自身感受输出的能力,这样学生在空闲时间才能积极的去朝着写作发展方向进一步努力,价值日后课内外的训练,不断强化阅读与写作的融合效果。

3.5 积极强化学生共情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无论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还是在写作教学当中,要想让学生强化对于文字的驾驭能力,那么教师首先应该格外关注学生的情感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成长状况,共情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深入阅读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学生后期展开阅读的关键要素。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共情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可以发现,初中阶段也是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阶段。为此,教师在阅读过程当中要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让其带着真实的感受和体会加强对文章内涵的分析。例如:在学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这篇文章时,为了强化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师就可以去搜集相应的网络信息将其中的红色精神相关资料来进行教学引导,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先辈们自强奋斗不息的故事以及我国在发展过程当中的那些红军长征、历史上的战争等典型爱国事迹,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的发展以及我们能够过上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激发学生爱国之情的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产生更多的丰富情感,并且在灵感迸发的过程当中实现更为充分和全面的写作和表达目标,有助于其奠定良好的情感内涵和中心思想。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相应的情景叙述,对内容氛围给予渲染。例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时,该篇文章将紫藤萝的优美壮观的胜景给予非常生动的诠释和叙述,为此在描写过程当中,为了强化学生对于紫藤萝这种植物的认知,教师就可以利用互联网对于事物本身的自然生理成长状况进行描述。通过这样的讲授方法可以让学生实现对于事物的客观性的基本认知;其次,对于文章中的写作技巧的学习,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篇文章特殊的写作手法,教师可以通过呈现情境的方式来进行动态视频的播放,让学生在感受优美景色和动态画面探讨的过程当中加强对于紫藤萝植物本质的认知,注入更多的情感,有助于学生对于该篇文章内容的理解、消化和吸收。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也能够更加热爱生活和植物,对大自然充满更多的好奇心,进而不断强化其自身的共情和理解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之中,阅读与写作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想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那么就应该充分兼顾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双重方面,对二者之间的融合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并借助互联网的价值优势来不断强化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全面性、科学性和深入性,从而强化学生的阅读质量和其对于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水平,进而强化学生对于知识文字的驾驭能力和情感的输出能力,为学生的后期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创造更多积极有利的条件。当然,此过程不可一蹴而就,需要逐步结合教学现状中的价值潜能和不足之处对其给予全面的分析和综合考量,进而兼顾教学节奏和教学目标,不断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进而为学生的后期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互联网+初中语文情感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