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
中国的民歌从古至今已有数千年的传承历史,是独具特色的综合音乐表演形式,民歌艺术在这百花齐放的大舞台中展现着非凡的艺术魅力。然而在这个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强烈冲击的时代,对于小学生来说,在他们的审美活动中,往往认为民歌很“土”,对民歌持有抵触情绪。因此,在小学音乐新课标的引领下,如何将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在小学中低年段中得到更好的实践与运用,是值得深思与探究的问题。鉴于此,文章以小学中低年级音乐教育中民歌教学的策略方法探析为主题题,以教材分析、探索民歌特点为出发点,落实民歌在小学中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意在为相关教师提供经验借鉴。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如何让小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接受民歌?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作为一线教师的笔者,深有感触。每每向学生讲述起民族音乐,他们总是提不起精神。为什么现在的学生不喜欢民歌?笔者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来因为不熟悉,二来没有认识到民歌的智慧。民歌是一部人生百科,一曲悠远的民歌唱出生活情态、民间智慧、历史文化、优美景色和人际情感的生生不息。因此,笔者认为应从小培养学生对民歌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培养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
中国灿烂的音乐文化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些宝贵的音乐财富是中小学生学习的重要领域。在苏教版的一至四年级音乐教材中,能够发现许多不错的民歌艺术作品。以下是苏教版一至四年级音乐课本中出现的民间歌曲。
一年级上册:《太阳》(四川民歌)、《娃哈哈》(新疆民歌)、《牧童》(江苏民歌)、《牧童谣》(湖北童谣)、《天黑黑》(台湾童谣);一年级下册《花儿朵朵》(彝族民歌)、《小黑猪》(山东民歌)、《彝家娃娃真幸福》(彝族民歌)。
二年级上册:《打掌掌》(江西鄱阳民歌)、《其多列》(哈尼族民歌)、《草原上》(蒙古族民歌)、《亚克西巴郎》(新疆柯尔克孜族民歌);二年级下册《猜谜谣》(山东儿歌)、《猜调》(云南民歌)、《乃哟乃》(土家族民歌)、《锣鼓歌》(河南泌阳民歌)、《萧》(汉族民歌)。
三年级上册:《阿西里西》(彝族民歌)、《对鸟》(浙江民歌)、《叫我唱歌我唱歌》(江苏民歌)、《溜溜山歌》(安徽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江西民歌)、《牧童之歌》(新疆民歌);三年级下册《编花篮》(河南民歌)、《对鲜花》(北京民歌)、《开心里个来》(江苏民歌)。
四年级上册:《我的祖家是歌乡》(台湾高山族民歌)、《跳柴歌》(海南黎族民歌)、《打麦号子》(江苏靖江民歌)、《落水天》(广东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重庆民歌);四年级下册《我的家在日喀则》(藏族踢踏舞曲)、《杨柳青》(江苏民歌)。
小学中低年段的音乐教材不可能涵盖所有民族、所有地域的民歌。根据整理的数据不难看出,教材中以民歌为教学内容所占歌唱课的比重很大,更加说明在小学音乐阶段中民歌教学的重要性。这些民歌作品都十分具有代表性,风格特点明确,乃经典佳作。且编者很好地照顾到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主要选用了一些适合于孩子歌唱和表演的各民族儿歌,歌词通俗易懂,音节和谐,形式简短,语言和曲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可以看出内容大致安排还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使得民间歌曲能够更好地被这一阶段的孩子所接受。
(一)口传心授,细心品味
民歌是有语言情境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把识读乐谱作为教学重点会影响切身体验。记得刚走上工作岗位的笔者在教授土家族民歌《乃哟乃》时,由于这首儿歌只用了do、mi、sol三个音,对于学生初识乐谱、建立音高概念很有帮助。为了让学生建立明确的音高概念,笔者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识读乐谱上,通过采用科尔文手势、轻声听唱、模唱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音高感。一节课下来,学生们能够准确地背唱歌谱,但是一加上歌词演唱,虽然口中唱着土家方言“乃哟乃”却没有“土家味儿”。纵观整节课,从头至尾都没有提到有关土家族的风土人情,更别谈让学生唱出歌曲的风格特色了。
课后笔者进行了反思,翻阅研读了大量资料,了解到由于中华传统音乐的原生性特征,并不是靠音符的记录就能恢复民歌原本的模样。民歌在创作过程中多结合当地的语言环境,多定字取音、以曲就词。再加上中国传统音乐并没有规范的记谱方式,后来小节线的出现主要是用来规范节拍,但也并不都能像西方记谱那样固定强拍和重音。对比中西方音乐的差异,西方更加关注理性表达,立足批判、理论支持,通过对作品音乐要素(速度、节奏、拍子、旋律、结构等)展开分析,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跃然纸上。而东方更注重感性表达、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醉心于装饰与变奏,注重特色、韵味和表演方式,是非文本性的,以独特的方式發展。中西方审美的不同,决定了教给学生的中国民歌,应该还原民歌原本的模样。如何实践?民歌的旋律音调贴近方言,具有口语化的特点,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运用整体听唱法学习整首歌曲,在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跟着老师反复模唱,这也就遵循了民歌自古以来的传播方式——口传心授。
(二)把握风格,感受韵味
1.体验方言,了解民歌“风土”
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方言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民歌教学来进行方言的学习和传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歌的旋律和方言的声调有着密切的关系,于会泳曾说过:“语言的声母韵母对于唱腔旋律的制约作用极小,而字调的制约作用却很大。字调的性质决定音高,虽然也与音长、音重有关,但均非决定因素,反映在音乐上,尤其如此。所以,唱腔与字调的关系,也就是唱词字调之音高因素对于唱腔旋律之起伏运动有制约关系。”
如在教授河南民歌《编花篮》时,笔者刚开始用河南方言演唱第一个带有倚音的“编”,学生就乐了,认为这种唱法很“老土”。笔者顺势介绍了河南地区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当地方言特点。笔者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带入当地口语,创造语言环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很快理解接受并乐于模仿河南方言。在教授过程中,笔者并不着急教唱歌曲,而是先让学生聆听并模仿河南方言版本的《编花篮》歌词,通过多次模仿并聆听歌曲,不难发现,河南方言与河南民歌的重音节奏是非常相似的,从旋律音调与歌词字调关系上看:这首歌曲的旋律音调与字调多为“顺应”关系,说话就像唱歌一样。如图1所示。
由此可见,使用方言和普通话演唱有很大的差异,虽然普通话更容易演唱、理解和传播,但是却使民歌变味了,无法体现地方特色。用方言学唱是学生了解民族、走进民族音乐很好的切入口。
2.品味衬词,体验民歌韵味
要唱出民歌的味道风格,就必须要唱好衬词。在民歌的歌词中,除了表现歌曲思想内容的正词外,还穿插着一些由语气词、形声词或称谓构成的没有实际意义的衬托性词句。它们大都与正词没有直接关联。为了区别正词,就把这些衬托性的词句统称为“衬词”。衬词的应用,不但加强了民歌与人民生活的联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突出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同时对表现情感、渲染气氛、加强语气,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从衬词中体会民歌的意蕴呢?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对比法,学生对比聆听有无衬词的两种演唱效果后纷纷表示没有衬词的演唱失去了民歌的韵味。
以南京六合地区的一首民歌《叫我唱歌我唱歌》为例。歌曲上下句结构、两个乐句的节奏及结构大致相同,都是前有歌词后含衬词。中间一小节延伸性地插入经过性的上行带附点的音调,配以衬词。衬词占了全曲的一大半;“登登呀嗬嗨”“哎哟嗬”“哎嗨哟”“来哟嗬”不仅增加了歌曲的地方色彩,还便于采用“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彰显“劳动号子”的獨特演唱效果。
(三)启发创作,巧妙取材
1.编歌词,唱起来
歌词的创编要求的是按原歌曲的曲调题意而进行的二度创作,它能鼓励音乐创作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生活经验,选取合适的内容进行创编。例如,为安徽民歌《溜溜山歌》创编歌词,首先要了解这首山歌的词格,基本句式是三三七的上下句,下句重复,曲调重复一遍,意思一反一正。常用比喻明理,如:
一颗星,少光亮,一花独放(啊)不是春(啊),一花独放不是春。
万颗星,亮堂堂,百花齐放(啊)春满园(啊),百花齐放春满园。
2.编舞蹈,跳起来
舞蹈作为艺术的特殊语言形式,集中体现了民族的审美以及意志。在完整表现歌曲的同时,加上本民族的特色舞蹈,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自由、生动、活泼,使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民族风味。民歌来源于劳动生活,还可以在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加上劳动动作,作为编创舞蹈的素材,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意义。如在教授云南哈尼族民歌《其多列》时,为了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劳动角色,在歌曲伴奏中,用歌曲开始处的“其多列”招呼学生跟着老师做有劳动特征的动作,如扫地、擦窗、耕地等,在歌曲结尾处的“其多列”转换下一组劳动动作,目的是熟悉歌曲旋律,走进哈尼族小朋友的劳动生活中,感受他们的劳动乐趣,并产生把自己的手变成一双勤劳、能干的双手的愿望。
3.编旋律,奏起来
海南民歌《跳柴歌》生动描绘了三月三节时男女老少着盛装,带着米酒、竹筒饭和粽子,从四面八方来到集会点,祭拜始祖。当夜幕降临,人们围着篝火,对歌跳柴,以歌传情。由于打柴节奏多变,笔者引导学生在歌曲中设计多种形式的打击乐伴奏,最后组织学生一起参加篝火晚会。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掌握了歌曲跳柴的节奏特点和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习近平总书记谈弘扬中华传统音乐,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民歌是民族文化的基因,是音乐创作的源泉,民歌正是告诉人们从哪里来,如何走向未来。民歌教学要从娃娃抓起,培养学生对民歌的兴趣,进行“原汁原味”的传唱,对于传承中国民族音乐艺术精神、担当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具有重大意义。未来,探索民歌的道路还很漫长,相信在不断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中,一定能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去发展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