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积木游戏活动行为分析

2022-03-05 22:57钱笑
成长 2022年2期
关键词:积木建构交流

钱笑

摘 要:积木游戏是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一种,主要的游戏材料是不同形状的原木色积木。积木的具有灵活多样的操作性,这也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探索空间。首先幼儿在进行积木游戏时能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以多样性的方式搭建积木;积木游戏是以动态的形式来发展的,幼儿因为心智发展存在差异,在积木游戏活动中建构的行为也会有所不同,说明个体幼儿的游戏发展阶段各不相同,另外幼儿在进行搭建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而幼儿的游戏行为则能充分体现幼儿的搭建技能和认知水平。

关键词:积木游戏 搭建

1 积木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

积木游戏是幼儿阶段的基本活动形式中的其中一种,是让幼儿通过对积木的拼接和搭建等行为,最后形成完成建构作品,也可以称为结构游戏。在对积木的摆放和搭建过程中,幼儿的手、眼和大脑的协调能力被充分调动起来,对促进幼儿的感知能力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幼儿在进行积木游戏的过程中,也是在间接体现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感知能力,让幼儿能够通过象征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经验。另外积木游戏为幼儿的交流互动提供了基础条件,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打下基础。最后幼儿在积木游戏中,从个体的独立进行逐渐向两人或是多人的合作进行转变,其共同操作中具有社会性规则教育的资源,为幼儿的社会性交往技能提高提供了机会。

2 幼儿游戏探索行为的分类

中班幼儿的年龄普遍在四周岁到五周岁之间,也是处于认知能力的发展地阶段。幼儿在这一期间,自身的认知行为极其容易受到及知觉活动作用力的影响,幼儿的动作虽然通过表象活动有所改变,但是思维模式并没有从知觉中解放出来。也就是说幼儿思维的发展需要通过具体行为实践的力量才能得以改变,获得成长。根据此种认知发展理论,可以将幼儿在游戏互动中的探索行为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

2.1 语言行为

在幼儿的语言探索行为中包含提问和交流两种。提问主要是指与游戏中的同伴以及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交流则是指在与同伴和教师展开对话交流,并且通过交流的过程找到解决自己搭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1.1 提问

幼儿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会应用提问的方式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当幼儿的活动中遇到阻碍或者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也会向教师和同伴提出问题,并借助其教师指导和同伴帮助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不仅如此,幼儿在没有理解教师说话的意思,或者是与同伴之间出现矛盾时也会有提问的行为。所以说,幼儿在进行探索的阶段,出现任何问题都有可能做出提问。

2.1.2 交流

根据幼儿思维的自我中心性质理论的研究,幼儿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不仅可以做到伴随肢体动作说出对应的语言,同时也包含大量没有表达出来的观点。这些观点之所以没有表达出来,是因为幼儿自身还未掌握到对应的表达方式。而这些表达方式都需要幼儿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或者是受他人观点影响才能够逐步形成的。由此可以了解到,幼儿在实践和探索时会与他人进行观点交流,在交流中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也能让幼儿对探索的全过程有细致的了解。

2.2 非语言行为

观察行为和尝试行为都属于幼儿探索环节中的非语言行为范畴。在正式探索之前,幼儿会有意识的应用视觉和听觉系统,对探索对象的外部特点展开观察。在觀察结束之后,幼儿才会采取一定的行动以及多种方式对探索对象展开尝试,并最终得出一定的结论。

2.2.1 观察

观察是幼儿利用各项感官系统观察事物的一种行为表现,也是幼儿探索环节最常用的方式之一。观察是基于明确目的前提下的具体活动,幼儿借助观察,会对事物建立初步的了解。比如在探索之前,幼儿会大致观察一下探索对象的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在实际探索过程中,幼儿还会继续展开比较性观察,也就是从多个角度对比同类事物。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也会对同伴和教师行为展开观察,并对其行为进行模仿,力求顺利解决问题。

2.2.2 尝试

幼儿探索的过程必然不能缺少反复的尝试,幼儿尝试的过程也是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过程,通过有效尝试,幼儿可以分析出自身行为和实践方式是否正确,同时会对不正确的部分做出调整。所以说调整的过程也是探索活动的核心环节。

3 中班幼儿积木游戏活动行为分析

3.1 积木游戏前的观察行为

在积木游戏中,幼儿最先出现的就是观察行为,会对积木材料的外形、颜色进行观察,在实际搭建的过程中也会积极将平日里积累到的经验应用其中。因此幼儿的观察行为越多,所搭建出的积木也会更加具有特点和创意。同时大部分幼儿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也会无意识的观察身边的事物,这些观察所得都会作为幼儿搭建积木的图式。幼儿在观察积木的特性之后,也会自动在脑海中搜索相关的见闻,这就是幼儿构思的过程。

在某次积木活动中,在户外游戏建构区域中,笑笑在搭建之前一直坐在一旁积极认真看着桌子上的积木材料,一是在思考具体要搭建出何种形态的建筑,另一方面是在观察积木材料。经过观察笑笑发现,各个圆柱体的高低和粗细都存在不同。经过教师的询问了解到,小小心中想要搭建一座其桥梁,所以需要找出可以作为支撑的柱子,当时是在思考用哪个积木才能让桥面平缓可以能够通过汽车。说明幼儿会对同一类型材料的大小进行思考。

在幼儿园的早餐结束之后,幼儿来到活动区域,并且互相之间在讨论自己的建筑想法,部分幼儿想要建一座商场,部分幼儿想要建一座地铁。但是小雨则想要建造一个跷跷板,而且在正式建造之前,小雨向教师问道,“跷跷板是不是重量大的一边在下边,重量轻的一边在上边呢?”通过小雨的提问可以充分说明,她已经对跷跷板进行过认真的观察。接下来,小雨拿出一个长方体的积木作为跷跷板的底座,然后又找到一个相对较薄的长条形积木放置在底座的上方。小雨又尝试在薄积木条的一边放上一块正方体积木,发现薄积木条向这一侧倾斜,小雨这时兴奋的说道“果然和我说的是一样的呢!”通过对小雨行为游戏行为的观察,发现在实践操作中会明显发现各个积木材料之间重量的不同,并且也会通过真实触摸去验证猜想。

3.2 积木游戏活动的搭建目的

幼儿在进行积木游戏时,其游戏行为具有目的性,且处于不断发展状态,就是从开始的无意识逐渐向有意识转化,从随意摆弄积木到按照心理规划有目的搭建。从开始阶段的先搭后想,发展到边想边搭,最后是先想后搭,按照这一顺序发展。

先搭后想主要是因为在游戏的初期阶段,幼儿对游戏材料还不熟悉,处于对材料的探索阶段,幼儿在这一时期的积木游戏行为具有随意性,但是在游戏搭建过程中,一旦现有结果及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幼儿便会为其建筑命名,这是积木游戏初期幼儿的行为特点;边想边搭,是幼儿的思想意识中已经形成具体的搭建想法,但是由于搭建水平的限制,在搭建积木时会出现搭不好的情况因此会经常改变搭建的想法,最后阶段搭建也会出现随意性,这也是中班幼儿在搭建过程中最常出现的状态;先想再搭,是幼儿始终都具有明确的搭建意图,且有计划的进行搭建来实现意图,即使受到搭建水平的限制,会有不断失败或是重来的情况,但根本的搭建想法不会发生改变。

例如在幼儿园的积木游戏活动中,在开始阶段,小明和小梅边说话边拿材料开始积木搭建。大概三分钟的时间就开始注意力不集中,停止了搭建活动。紧接着小明开始随意摆弄圆柱体形状的积木,受到一定提示,小梅重新开始搭建活动,并且搭建的结构为架空形式,从房梁到房顶,再到房子的四边,最后将四面围合起来。并给它取名叫“商场”,这一作品一共花费半小时的时间。

另外一边小莹和小南的注意力比较集中,一直处于认真搭建的状态,且配合的也较为默契,有时会改变积木的位置,有时也会在思考或是交流,过程中小莹休息了3分钟然后继续开始。作品在搭建阶段失败了几次,但是将一个积木形成一个平面,再将平面继续补充形成一个架空结构的门,小莹和小南不断的修改自身的搭建行为,对于积木材料也时经过思考后选择,进而调整建构的思路。从这组的幼儿行为上可以看出,已经呈现先想再搭的活动行为,但是大部分情况下,幼儿的活动行为还处在边想边搭。由此可以了解到,幼儿在积木游戏活动中,其游戏的目的是逐渐从无意识向有意识过渡的。并且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并且时按照幼儿自身的规律来进行发展 的,教师需要尊重这一发展规律,让幼儿的成长给予充分的空间。

3.3 积木游戏活动的搭建行为

积木游戏的特点是材料具有开放性,且搭建自由,可以让幼儿随意组合积木,让幼儿能够满足内心的想法,使其在积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幼儿在积木游戏过程中,不仅能有情绪的体验,还能在活动中逐渐提高游戏的技能,从而使幼儿的认知层面获得发展。积木游戏最后通过幼儿的行为会形成一个完成的作品,可借助作品来分析幼儿的活动行为。

通常情况下,分析作品主要依据是搭建技能和认知发展,搭建技能主要包括平铺、延长、围合等,认知发展则是体现在搭建的技能当中,例如在架空形式中,有点具有对称性特点,有点则不具备,有的作品在颜色和数量方面具有对称;还有围合形式,部分幼儿会选择同一形状的积木,这可以体现出幼儿的分类水平,小部分幼儿可以有规律的进行积木排列。

在上述的实践活动当中,小莹和小南运用了单层架空以及双层架空的形式,还用视觉来观察积木存在的间距。在直线范围内,按照前后高低顺序分别搭建四个凉亭,看上去也非常魅力。当对建造的作品地面感到不满意时,他们以镶嵌的方式来优化地面,运用双层围合以及镶嵌的活动技能搭建了一道围墙。小明和小梅的“商场”则是用柱子组成架空结构的房顶,然后将房顶进行装饰。

通过对幼儿作品的观察发现,幼儿的认知水平相对较高,在积木游戏的搭建中运用了架空、镶嵌和围合等多样的搭建技能,还能在作品中体现出对称的结构,说明幼儿的认知能力正处在发展的状态,让幼儿作品具有一定的美感。由此也可以看出,幼儿阶段,其建构的技能、建构经验还有认知水平,三者之间是综合发展的关系,由于幼儿个体因素的不同也具有明显的差异。丰富幼儿关于大小、颜色、高低和形状等方面的认识经验,能使幼儿比较、分类和排序方面的认知水平有所提高,有助于促进幼儿建构能力的不断发展。

3.4 积木游戏两人合作行为

在积木游戏的互动当中,幼儿在建构时要提前商议明确作品的主題,但是具体怎样搭建,最后的呈现效果的决定因素在于幼儿个体的经验和游戏构思。积木游戏在建构中需要幼儿不断的对自身想法的做法做出优化调整,因为幼儿的个体之间建构水平、建构经验以及想法各有不同,又受到语言表达方面的限制,在两人合作的搭建过程中会比较困难。

在开始阶段幼儿的搭建行为是独自进行的,自主搭建个人作品,但随幼儿个体的建构水平逐渐提高,形成了两人或多人搭建的模式,一个幼儿作为搭建者主要搭建作品,其他幼儿作为辅助者主要递送所需要的材料,直至幼儿具有计划意识和构思意识,幼儿之间才会提前商议分别建造作品的各个部分。这也是积木游戏中幼儿建构的基本合作形态。

在对幼儿的积木游戏活动行为的观察中,小明和小梅、小莹和小南成两两组成合作小组,在建构作品主题中也达成了共识,因此是合作的行为能够顺利进行。在游戏过程中,因为小明和小梅两名幼儿在积木游戏的搭建过程中经常产生语言的交流并且次数最多,小莹和小南动作方面的互动最多,默契程度也较高。还有一个独自进行积木搭建的小红也与小明有多次的语言交流和动作交流,使小明和小梅的两人合作转变为三人合作,持续时间足有8分钟。在此过程中小红既能体验独立游戏的趣味,也能成为游戏的辅助者与其他幼儿共同游戏,这也能体现出中班幼儿在积木游戏中其行为具有合作特点。通过积木游戏实践活动可以看出,幼儿之间的合作最主要的表现为个体之间的语言互动和行为互动,即使个体的行为影响搭建的进展,但也不会对整体的游戏活动造成影响。在游戏的结束阶段,幼儿的作品也会呈现连接的情况,表示通过个体作品的组合,最后形成复杂的组合作品,这也体现出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方向。

4 中班幼儿积木游戏的教师指导策略

4.1 合理把握游戏时间

中班阶段幼儿已经具备名相对明显的建构意识,认知水也相应提高。手和眼睛的协调运用,让幼儿在积木游戏中体验到建构作品的成就感。大部分情况下,幼儿在开始搭建之前会先思考建筑的内部结构,在构思想时会花费大约20分钟的时间,但是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而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又相对较短,使幼儿没办法从积木游戏的中获得趣味,会重新考虑搭建的主题以及如何搭建等问题,如果教师将积木游戏的时间合理延长至30分钟,给幼兒充足的构思和搭建的时间,积木游戏的效果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4.2 确保材料数量充足

材料是积木游戏重要的工具,充足、多样的材料可以确保幼儿的积木游戏活动顺利有序的进行,避免幼儿出现哄抢材料的行为,,同时便于幼儿围绕材料的颜色、形状、重量等展开探索行为,教师提供充足的积木材料能够更好的激活幼儿游戏探究和思考的兴趣。不仅如此,教师也要定期对游戏材料进行更新,一方面可以向幼儿展示全新的材料应用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启发幼儿的探究意识和促进探究行为。

4.3 尊重幼儿的游戏自主性

幼儿在进行积木游戏的过程中,具有极强的探索兴趣,当幼儿在搭建时遇到困难,通过自己的能力有无法快速解决问题时,通常会需求教师的帮助,教师在这时不能直接的给予幼儿帮助,要让幼儿自己进行思考,并通过实际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幼儿的游戏兴趣处于低落状态时,教师的合理化帮助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过早的辅助幼儿只会限制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其产生依赖感,不利于实现积木游戏的最终目的。

4.4 游戏区域相互配合

将积木游戏的活动区域,与其他活动的区域之间配合起来,教师在进行积木游戏活动时在重视积木游戏发展的基础上,也要重视幼儿的审美、动手能力以及语言等方面的发展,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开展积木游戏教学。教师要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能获得成长发展,有计划有策略的安排游戏活动。例如中班的幼儿普遍喜欢角色类的游戏,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兴趣,以“过家家”的方式开展积木游戏,分别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幼儿对角色和角色关系深入理解后,在积木游戏进行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角色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与幼儿共同建造医院、公园、学校等建构作品,让幼儿站在具体角色的角度去理解所建作品的特点,两种游戏的结合,能帮助幼儿更好的把握和建造积木游戏作品。

4.5 注重幼儿同伴交流

在以小组形式进行积木搭建时,幼儿之间各有分工,有的负责搭建,有的作为辅助者拿取材料,幼儿同伴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仅能使幼儿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也能促进幼儿合作精神的培养,让性格内向的幼儿也能有其他人交流的机会,让性格外向的幼儿也能学会尊重伙伴,团结合作。让积木游戏推动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

5 结语

综上所述,中班幼儿在积木游戏活动中,其行为能够体现幼儿的建造技能、建造经验以及认识水平。而通过积木游戏,也为幼儿提供了展示自己内心想法的空间,并且在积木游戏中,也能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交流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教师在此要运用合理化的方式来指导幼儿的游戏行为,实现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积木建构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堆积木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交流平台
建构游戏玩不够
交流平台
有趣的积木
玩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