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自主梳发环节组织与实施的优化策略研究

2022-03-05 22:57徐颖
成长 2022年2期
关键词:头发幼儿园家长

1 研究背景

1.1 理论支撑

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他们自我服务的能力,想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应该需要从学习如何生活开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所谓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3到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中提出了促使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目标,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而我园开展的幼儿自主梳头活动,利用了幼儿期是发展自主性的关键时期,而梳头环节蕴含着发展幼儿自主性的教育契机,更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1.2 现实原因

等待是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常见的现象。孩子的个体差异导致了过度环节时间安排上不合理。起床之后,孩子整体上处于被动状态,小女孩在等待老师梳头时,排队消极等待,小男生更是因为梳头和自己没有关系而无所事事,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 对于教师来说

第一:有助于帮助老师树立“一日活动皆教育”的理念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中,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教师都比较重视每天上、下午的集体活动,大家认为只有集体教学才是对幼儿进行教育,幼儿只有通过集体教学才是学习,对一日活动中的其他环节,如:喝水、如厕、进餐、离园、起床等活动,教师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最多就是把孩子“控制”在手里不会出现安全事故就行,忽略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好动的特点。起床梳头时,老师一个一个帮助小女生梳头,其他幼儿无事可做而造成的无聊等待。所以,要培养幼儿的良好养成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

第二:增强了教师时间安排上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可以帮助老师减少不必要的集体活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孩子排队梳头的消极等待时间,这些不必要的等待和过渡环节被优化后,我们可以还给幼儿一个自由的空间,增强了教师时间安排上的灵活性。

2.2 对于幼儿来说

第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儿童心理学标表明,有序的、系统的知识对幼儿来说,是重要的价值。而日常生活中体验性,探索性的知识对幼儿有更重要的价值,当幼儿通过自己梳头得到如何梳头的技能时,在感受喜悦的同时增强了做事的信心,在生活经验中,提高了自我服务能力。

第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同伴合作能力

可以让幼儿在梳头时结对,即让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遵守规则的幼儿帮助常常违规的幼儿,不仅能促进能力较弱的的幼儿过渡,也能让帮助他人的幼儿获得社会性的發展,教师可以在过渡环节中发挥同伴的监督作用,不但减轻教师的负担,也能促进幼儿良好行为的形成。

第三:有助于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离不开自信心的不断积累,孩子在一次次梳头体验活动中感受到成功带来的成就感,在一次次不完美的梳发活动中成功的站起来,自己去解决问题,也提高了抗挫折的能力。大班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动机意识,并具有明显的归属感,同时其认知特点之一是自我中心的逐渐减少,具有初步的观点采择能力,逐步能够站在同伴的角度思考问题。外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还特别强调了榜样对儿童行为产生的巨大作用,积极、良好、正面的榜样能极大地促进儿童合作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同伴之间良好的榜样的作用,梳发梳的比较好的小朋友为全班所有小女生创设了良好的梳发环境,可以帮助幼儿潜移默化的感受梳发的氛围,提高幼儿的同伴合作能力。

2.3 对于家长来说

有利于家园共育,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家庭是幼儿的重要场所,当幼儿离开家,进入集体生活时,家长和幼儿都有一个不适应的过程。许多幼儿动手能力差时,与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密切相当,一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事事不让孩子动手,使幼儿依赖性强,我们将孩子梳头的情况及时与家长反馈,时家长能感受和体会孩子在自理过程中的进步,引导家长在家庭生活中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们的自理行为和生活习惯能在家园一致的环境中养成。

3 自主梳头活动存在的问题

3.1 自主梳头机会时常被剥夺,自我依靠能力不足

当下虽然己开放二胎政策,但是中国的独生子女家庭居多,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却对孩子的生活能力的培养、生活习惯的养成相对有所忽视,在家里,家长对幼儿大包大揽,包办替代,很少给幼儿独立动手的机会。

午睡后佳佳小朋友一直坐在小椅子上,也不动手梳头发,一直到大家梳发结束,也没有拿起梳子来,老师问她:“为什么不自己动手梳头发,”佳佳说:“我才不梳呢,我想让奶奶帮我梳头”。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幼儿园,孩子动手梳头的机会都很少。

3.2 部分幼儿遇到困难消极被动,自我服务意识不够

自主性发展状况就相对比较落后,在遇到困难时不懂得自己主动地寻求解决方法,总是消极等待,希望别人帮他处理好所有的事情。

3.3 梳发技能薄弱,对梳发有畏难情绪

孩子没有掌握正确的梳发技巧,不知道如何头绳,双手精细动作的协调能力较弱,没办法一边梳一边把头发扎顺,对自己能不能梳好头发存在质疑。

散步回来以后,教师组织幼儿上床睡觉,大部分孩子们都已经把头绳摘下来放到小盒子里,乐乐一直躲在其他小朋友的后面,不肯摘头绳。这时老师走过去发现乐乐还站在后面,走过去问到:“你为什么还不摘头绳上床睡觉?”乐乐说:“老师,我摘下来就扎不了这么好看了。”老师看了看,今天乐乐扎的是麻花辫。午休结束之后,教师组织幼儿有序的起床,别人都梳起了头发,乐乐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尽管老师催了她,可是她还是不肯扎头发,她认为自己扎不好头发。

4 关于自主梳头活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幼儿原因

个体自身因素为培养幼儿自理行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生物能性,幼儿的自理行为是以其生理各子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完善为自然前提的。因此,幼儿自主控制动作的发生、发展必须以神经、肌肉等生理结构的成熟为基础。所有的研究都必须基于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也许一 件看似容易的事情,对于成人来说得心应手,但对于正在发展中的幼儿来说却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不同动作的发展对于个体自身发展的要求是一样的。

梳头看起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是需要孩子不断努力的。

比如,幼儿对于梳子不能正确使用。很多孩子想自己梳头,但是,会经常把梳子倒过来,朝头发的方向梳,事实上他们什么梳不到。一些孩子没有掌握梳理的方法,梳了一会儿头发,但是头发没有顺,反而变得越来越乱。出現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孩子们已经有了梳理头发的能力,但由于成年人没有正确指导,或者没有采用正确的指导方法方法,没有掌握正确梳理头发的技能。

由于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不是很好,头发梳理不是很整齐。当孩子面对镜子梳头的时候,镜子会使孩子的动作逆转,使得孩子的梳头方向混乱。

现在多数孩子对衣服很挑剔,但是并没有养成头发整洁的习惯。一些头发凌乱的女孩,即便头绳松了也不知道该找老师帮忙,一方面原因是成年人对儿童梳头缺乏正确指导。一般来说,成年人会帮助整理他们的头发,孩子们觉得这不是他们自己的事,对整理发型的意识很弱。幼儿园没有为幼儿配备适合儿童使用的梳子和镜子,孩子们看不到自己的发型,不了解自己所存在的外观问题,所以他们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4.2 家长原因

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却对孩子的生活能力的培养、生活习惯的养成相对有所忽视,在家里,家长对幼儿大包大揽,包办替代,很少给幼儿独立动手的机会。特别是怕麻烦,怕孩子动作慢。

梳发活动已经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欣喜的看到孩子们梳发梳的越来越好。今天早上孩子入园的时候,彤彤一直在哭我们听到彤彤的姥姥和我们抱怨说:“孩子早上非得自己梳头,本来时间就很紧张,我就给她把头发扎起来了,她不愿意,一直哭到现在。”

由此可见家长怕孩子动作慢,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孩子自主性的发展。

4.3 教师原因

担心孩子完不成,没有为孩子创设良好的自主梳头的环境,对自主性的认识不足。

5 关于幼儿园梳头环节组织与实施的优化策略

幼儿园梳头环节组织与实施的优化策略,需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自主梳发环境、提升家长对幼儿自主性的认识与重视度、发挥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通过儿歌、顺口溜帮助幼儿更好的完成梳发、通过谈话活动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发挥伙伴的带动作用,利用比赛激发幼儿梳头发的欲望。具体如下:

5.1 为孩子创设良好的自主梳发环境

大班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我们班通过设置理发店,创设情境,提供适宜的材料,从为伙伴梳顺开始,突破如何缠绕头绳的难点,支持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既实现提高幼儿梳发能力的目标,又培养他们热爱生活、感受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让幼儿选择在自己感兴趣的角色活动中感受体验梳头带来的快乐。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其民间艺术在国际的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教育的今天,我园将民间艺术“编织”穿插到梳头活动之中,将美工区与编织区完美结合,让幼儿从接触感受和学习传统的民间艺术,开阔视野,促进审美经验和认识,让他们从小树立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我们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将教室的每个角落利用起来,利用教室的门、窗户、主题墙等,运用编织工艺进行装饰,当幼儿看到自己的作品挂在了教室里时,大大激发幼儿想尝试动手编织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精细动作,为我们后期编发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2 提升家长对幼儿自主性的认识与重视度

与家长多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梳头活动是如何开展的,哪些规则,保障幼儿园与家庭对幼儿自主性培养的一致性,避免出现两套规则,让幼儿感到混乱的情况。利用班级微信群共享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有关资料,此外分享幼儿在幼儿园梳的好的头发,感知自己的孩子自我依靠能力发展的状况,让体会到培养幼儿自我依靠能力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5.3 发挥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父母的角色作用是其他角色难以取代父母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起到重要影响作用,所以更要重视父母对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意义。

在我们梳发活动开展以来,父母积极逐步引导,正面示范,促使幼儿把已经掌握好的能力转化吸怪,为培养幼儿的梳发能力建立了良好的基础。在家里我们幼儿帮助妈妈梳理头发,感受母爱的温暖。结合三八节主题活动,我们把妈妈邀请来,请宝贝来为妈妈梳妆,小手掌梳,抚于青丝,孩子用行动感恩母爱。

5.4 通过儿歌、顺口溜帮助幼儿更好的完成梳发

提高幼儿的梳发兴趣。我们将梳头发的过程创编成顺口溜,引导幼儿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掌握梳头发的要领。此外,我们还会教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这一类的儿歌,通过儿歌培养幼儿自我依靠、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

5.5 通过谈话活动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教师在每周一起床后,围绕梳头环节组织幼儿开展《有事大胆说》的谈话活动,一方面让幼儿懂得大胆的表达,另一方面让幼儿逐步懂得主动地解决梳头环节遇到的困难,通过谈话活动提升幼儿梳头时的自我服务能力。

有事大胆说谈话活动示例

参与儿童:大二班全体女生  时间:2018年12月

今天是有事大胆说的第一天,今天有没有哪位小朋友愿意主动的谈一谈梳头活动中自己遇到了什么困难?教师看了一眼乐乐,发现乐乐今天把手举的高高的。问到:“乐乐,你今天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呢?”乐乐说:“我发现扎头发的时候,一边用梳子梳着会把头发扎的更顺滑。”老师表扬了乐乐的新发现,鼓励孩子们可以在梳头发的时候尝试一下乐乐的方法,看看会不会把头发扎的更顺滑。通过有话大胆说的谈话案例,乐乐对梳发活动更加的有自信。

5.6 发挥伙伴的带动作用,利用比赛激发幼儿梳头发的欲望

在幼儿基本掌握梳头发的要领午睡起床后,教师组织幼儿开展梳发比赛,通过比赛激发幼儿主动梳头发的积极性,提高幼儿梳头发的效率。

比一比看谁梳的又快又顺滑

比赛时间:2019年2月

欣欣是掌握梳发技能比较早的幼儿,在开展梳发比赛的过程中,欣欣对梳头发的兴趣得到大大的提升,不仅可以梳的又快又整齐,还学会梳新的发型,糖葫芦辫。旁边的两名小女生纷纷被她漂亮的发型吸引。

在她的带动下,我们班掀起了一股编发的热潮,孩子们编发的热情特别高。在兴趣的指引下,孩子们梳发水平越来越高,自理能力越来越强,收获满满。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赵越.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

[3] 薛巧,朱家雄.等生态学视角下的学前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王欢英.学前儿童自理能力调查引发的思考[J].中国教育现代化,2006.

[5]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 单传英.幼儿教育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7] 崔玉松.戏谈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J].青年文学家,2013.

[8] 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其育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 叶晓丹,黄锦芬.广州市大班幼儿自理能为调查报告[J].教育导刊,1988.

[10] 引张博,王乃正.成人眼中的儿童山.学前教育研究,1997.

作者简介:

徐颖:(1993.07—),女,山东省济南人,本科,职称:专业技术十二级,毕业院校:山东省女子学院。研究方向: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优化策略。

猜你喜欢
头发幼儿园家长
染头发
家长错了
爱“上”幼儿园
头发剪坏的你可以这么办
家长请吃药Ⅱ
谢谢你
头发
犯错误找家长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