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活动观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2-03-05 22:57唐新
成长 2022年2期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摘 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概念,明确指出活动观是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本文以The Well that Changed the World 为例,从文本解读、教学目标制定和活动设计与实施三个角度深入剖析了活动观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指导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 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1 学习活动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由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要素构成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英语学习活动观就是以主题语境为依托,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线索来引导学生对主题意义进行探索。活动观的特点是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1。综合性学习活动应体现课程内容六要素的整合性、语言技能提升的整体性以及核心素养发展的全面性;关联性指出学习活动的主题语境具有一致性、活动内容应与学生生活有关联性以及不同层次的活动有逻辑性;学习活动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学生主体性和任务的可迁移性2。可见,以活动观为核心的一堂英语课将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整合在一起,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最终实现学科育人和知行合一的目的3。

2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阅读教学实践

为落实活动观,教师需要依托主题意义和语篇类型来深度解读文本,设立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个层面的活动,从而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下面以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二单元The Well that Changed the World为例,阐述活动观指导下的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

2.1 语篇研读

文章主题是“人与社会”,涉及“优秀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语篇类型为人物报道。笔者将从what, how和why三方面深入解读语篇。

【What】文章讲述了一位加拿大男孩从6岁开始从事公益活动并建立Ryan’s Well Foundation来帮助非洲人喝上干净的水。阅读材料有一条明线和一条暗线。明线描述了该男孩的志愿历程,而暗线介绍了Ryan在做志愿过程中的身份变化和心智上的成熟。

【How】文章属于新闻报道,以叙述为主,描述和评论为辅。此外,文章还插入了Ryan的内心独白,极具启发意义。该文结构清晰,第一段讲了Ryan为什么做志愿,第二至第五段讲了Ryan做志愿的过程,最后一段是对文章的总结与升华。重点词汇涉及与描述人物品质相关的词语如:determined和courageous。

【Why】学生能明白Ryan在志愿服务这一领域所做出的贡献,更能体会到Ryan的成长之路。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成长的意义以及如何在生活中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引导学生明白成长的意义不仅指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更指成为一个将语言付出行动的逐梦者,从而达到学科育人的目标。

2.2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循序渐进,体现三个不同层次的活动,更要体现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相互融合与渗透4。基于对文本和学情的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梳理有关Ryan本人以及他做志愿服务相关的事实性信息。

(2)概括并整合Ryan为什么以及如何帮助非洲人民喝上干净的水。

(3)分析和判断Ryan个人成长的意义以及Ryan作为志愿者的优秀品质,并具体例证。

(4)以Ryan做志愿这一事件和他的优秀品质为根据,内化和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输出。

(5)在新语境下运用所学知识与能力来解决新问题。

2.3 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2.3.1 开展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

学习理解类活动是指教师应该围绕文章主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铺垫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在感知与注意的基础之上,学生从文章中获取新知,并概括和梳理,发现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形成新的认知1。在感知与注意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借助与主题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等来激活背景知识并吸引学生注意力。

(1)感知与注意。

教师播放非洲水资源极度匮乏以及对Ryan进行采访和报道的视频,介绍非洲水资源短缺和Ryan相关的信息,并提出以下问题:What is the biggest problem in Africa? Why does the white boy from Canada appear in the video? What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African people and the boy? 教师围绕主题创设语境,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铺垫文化背景知识,同时引出核心单词“well”。教师再呈现阅读文本并提出问题Where do you expect to read this article? 基于标题、文章内容和文本插图,学生能明白文章的语篇类型属于新闻报道。引导学生识别语篇类型有助于加深对语篇意义的理解。

(2)获取与梳理。

学生理解语篇类型后,教师再引导他们总结新闻报道语篇的几大要素,梳理文章结构,概括文章和不同段落的主要内容。通过梳理,学生便可明白第一段讲reasons for volunteering,第二至第五段讲process of volunteering,第六段是对全文的总结与概括。把握段落主旨大意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形成整体认识。

随后,教师再针对第一段内容进行设问Why did Ryan decide to help African people? 這个问题细化为How far did African people have to go to get water? Was the water African people get dirty or clean? How far did Ryan have to go to get water? Was the water Ryan get dirty or clean? 学生回答完这四个问题后就自然而然地明白了“Life is easy for me, but hard for those African people.”的深刻内涵以及Ryan为什么要帮助非洲人民喝上干净的水。

教师再对第二段至第五段的内容进行提问What did he do to help African people and what were the results? 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Ryan从事志愿的整个过程,可设置以下问题链: What did he do to build a single well? What was his first target? Was the first target enough to build a single well? What did he do to raise the $2,000? What did he do to encourage more people to help? What was the result? 该问题链围绕文章概念性内容设问,引导学生梳理Ryan做志愿的过程,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指向获取和梳理的学习理解类活动旨在培养学生获取文本信息的能力。首先,利用标题和文本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文章的语篇类型,再基于语篇获取新知;其次,通过让学生快速阅读并借助新闻报道语篇的特征来概括段落大意,为后续阅读作铺垫;最后,笔者再设置问题链,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细节性信息。在该活动结束后,学生能形成有关Ryan为什么做志愿和做志愿过程的结构化知识,从而确保教学目标(1)和(2)的达成。

2.3.2 开展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活动

学习理解类活动帮助学生概括、整合和重组信息以形成新的概念。应用实践类活动则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和形成的新的知识结构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对所获得的关联信息进行阐释、输出和表达,逐步内化语言,从而促进学生内化和运用新知3。该类活动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和内化与运用。

(1)分析与判断。

指向分析与判断的应用实践类活动要求学生挖掘文本深层信息,形成对文本的理解并巩固原先的认知结构。因此,教师在此阶段可以借助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分析文章并内化语言,形成自己的判断,促进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的转变。学生要分析Ryan从一位小小志愿者长大成人并成立基金会的这一过程中在身份和心智两方面的转变。就身份转变而言,Ryan从一位拥有梦想的六岁小男孩变成了帮助800,000非洲人民喝上纯净水的青少年,从这一点可以看出Ryan在成长的过程中成为了一名逐梦者(a dream pursuer)。此外,Ryan作为一名加拿大人,从小关注其它国家公民的苦难,可见Ryan是一位世界公民(a global citizen)。为了让学生深入分析Ryan在身份上的转变,笔者设置了以下问题:What was Ryan’s dream when he was six years old? Has he made his own dream a reality? Where was he from? Why did he help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as a Canadian? What can we call somebody who cares about misfortunes of other countries?

该报道不仅叙述了Ryan在助人为乐过程中的成长历程,还使用形容词对Ryan进行描述。引导学生掌握这些形容词有助于他们学习与人物品质相关的表达,更有利于理解Ryan在志愿过程中个人精神成长的建构。此部分涉及的问题如下:Which adjectives would you use to describe Ryan based on the first paragraph? Which adjectives would you use to describe Ryan when he knew seventy dollars was not enough? Which adjectives would you use to describe Ryan based on the third paragraph? Which adjectives would you use to describe Ryan when he first visited Uganda? Which adjectives would you use to describe Ryan based on the last paragraph? 為解决问题,学生回读文本,并找到描述人物情绪和品质的词句。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关注形容词的褒贬色彩,让他们明白Ryan从对无法实现梦想而感到悲伤到越来越勇敢的心智成长之路。从而确保教学目标(3)的完成。

(2)内化与运用。

内化与运用要求学生在深化理解的过程中逐步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运用策略,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为帮助学生内化知识,教师可设置以下两个问题:What did he do while volunteering? What makes him keep volunteering? 借助这两个问题检验学生在学习理解活动阶段是否获取、梳理并整合了Ryan做志愿服务的过程,以及学生是否能对Ryan的形象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从而落实教学目标(4)。

2.3.3 开展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活动

迁移创新类活动包括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和想象与创造。该类活动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能力迁移到新的语境中,用于解决真实的问题。教师要结合本课的主题意义,创设真实的语境,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来表达观点。基于该理念,教师可设置以下问题:What does growth mean? How can you become grown in real life? 学生通过Ryan的故事明白了成长意义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关注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变得成熟,这一过程体现了学生对成长的价值判断以及如何将言语外化为行动。总之,这一活动使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实现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完成教学目标(5)。

2.4 总结

《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活动观的实践要求教师关注语篇意义,深入研读语篇,借助语篇整合语言和文化知识,通过听、说、读、写、看等语言技能来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并开展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类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 章策文.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特点与价值[J].教学与管理,2019(19):47-50.

[3] 梅德明,王蔷.改什么?如何教?怎样考?[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01.

[4] 高洪德.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与实践探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41(04):1-6.

作者简介:

唐新:(1997—),女,汉族,四川南充人,研究生。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英语学习活动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探索和创新高中英语课堂活动
例谈高中英语课堂中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