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路径

2022-03-05 22:57关傲雪
成长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

摘 要: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高校思政工作环境日益复杂、传统工作模式受到挑战、传统工作内容有待更新、传统思政工作者权威动摇。面临新的挑战,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率,需要净化网络环境、创新高效思政工作模式、更新教育工作内容、提高高校思政工作者的素质。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挑战 路径

如今,新媒体技术不断突破局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诸多挑战接踵而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为了使高效思想政治工作契合时代发展需要,必须深刻认识新媒体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环境、工作模式、工作内容、工作者的诸多挑战,探索其新的发展路径。

1 新媒体的发展及其特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新媒体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的传播媒介”。20世纪初,新媒体进入我国传播界。一些中国学者主张以不同角度去理解和定义新媒体。从时间角度,新媒体是相对于以前的纸媒、广播电视等传统形态的媒体而新发展出来的新型传播媒介。从技术方面说,新媒体是以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基础,以手机网络等终端为载体,向被传播者传播信息价值的一种手段。新媒体这一概念带有很强的时代性,但无论如何,这一新型传播手段,正在当今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想要在新媒体时代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必须先深刻理解新媒体的特性。

第一,海量化。海量信息,喷涌而来,是我们在新媒体背景下,人们接受信息的第一印象。各种各样的新媒体信息传递工具,让我们可以轻松且便捷的获取各種海量信息。与传统媒体相比,这种获取信息的途径,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就克服了以往信息传播的滞后性。即使人们没有自主搜寻信息,在一个新媒体时代,各种各样的自媒体以及公共媒体都凭借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端口,将信息带到人们面前。新媒体背景下,人们获取信息的丰富和获取信息手段的多元,都支撑着新媒体的信息海量化特征。

第二,个性化。在新媒体信息技术发展以前,由于技术限制,信息传播主要采取一对多的形势,大多由主流媒体,如传统纸媒或电视等,面向人民大众,进行信息传播。而新媒体的发展,使这一信息传递特点发生变革。新媒体可以做到面向更加细分的受众,面向更小的群体,甚至面向个人,定制个性化信息进行传播。个人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定制自己所需要的新闻,也就是说,每个新媒体受众手中的信息内容组合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体现了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个性化。

第三,交互性。新媒体的个性化与它的交互性密不可分。信息受众在通过新媒体手段选择自己更加倾向的内容时,就是自身对于新媒体传播者的反馈,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增加传播者与受众的交流。新媒体时代还有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各种各样的的自媒体,层出不穷。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的传播者。借助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逐渐发展为信息传播的全民性。交互性也愈加凸显。

第四,虚拟性。在当今新媒体发展情况下,人们更加倾向于方便快捷的网上交流。甚至网络交友现象也成为社会常态,新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给人们提供便捷的沟通方式。而且,人们享受这种在信息技术的遮盖下进行沟通,所带来的安全感。正式由于新媒体的虚拟性,人们交流沟通的门槛更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促进人们的沟通交流。

2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目的,以及最终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我们进行高校思政工作的最主要的手段。新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正在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和挑战。

2.1 海量文化冲击要求净化传统高校思政工作环境

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使信息交流和传播“无障碍”,呈现出“时间无屏障”、“空间无屏障”、“资讯无屏障”[2]等特点,改变了原先信息传播方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工作环境也更加复杂,受到各种文化的冲击,传统价值观面临颠覆。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腐朽文化的侵蚀。随着互联网新媒体将世界人民的距离拉近,流入中国社会的不仅仅有先进科学技术,还包括各种非无产阶级意识,都在潜移默化中,通过各种形式新媒体传播平台流入中国社会,不可避免的对高校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甚至动摇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第二、新媒体平台给当代大学生开创了新环境。在网络世界中,青年人面临新的问题,新的情景,在这个管理尚不完善的世界,如何处理各种新问题,传统道德仿佛不能一一解答,权威地位受到冲击。在网络世界中,各种腐败言论,颓废思想,往往未能的到真正有效的管理。这对尚未真正成熟的当代大学生而言,危害极大。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背景,正在面临动荡。

2.2 技术发展要求改变传统高校思政工作模式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当今社会的信息传递更加具有个性以及交互性,这些新特点对高校思政工作模式提出新要求。网络虚拟世界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网络与现实这两个世界的界限逐渐模糊,并改变了人的认识方式,学习方式,以及交流手段。面对这种状况,传统高校的思政工作模式往往不能及时变更,从而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落后。大学生们也更容易表现出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怀疑否定,以及抵触心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日渐衰微。虽然提出让新媒体技术走进课堂,但是在当前情况下,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融合,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完善。

2.3 多元社会道德要求丰富高校思政工作内容

“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得还很不够[3]”在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显然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当代网络平台发展下,社会道德日益多元,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自主思考能力,但是我们也无法否认在这其中的一些思考未必是会对社会道德的形成产生正面影响,并且更加轻易的通过新媒体信息技术影响他人,形成不好的社会风气,造成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失衡,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迫切需要更新发展。

2.4 时代发展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与时俱进

在传统的课堂中,高校思政工作者处于主导地位。但是近年来信息技术逐渐发展,网络成为各种知识和理论的汇集地。新媒体深切影响着年轻一代的青年大学生,大学生们自发学习和掌握当前新媒体网络的使用方法,他们往往能迅速接受到通过新媒体平台传递的知识和信息。反观,高校思想工作者,对于将新媒体技术与思政课堂的有机融合尚未成熟。因新媒体发展而日益盛行的“融合思维”,尚不能完全代替高校思政工作者的传统思维,这些因素,都会造成传统的模式中,高校思政工作者的知识优势地位的动摇,学生对老师的信赖和依靠,也有所减弱。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应该重新定位自己,提高工作水平。

3 新媒体背景下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

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结合时代要求,需要从净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改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引导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参与者素质等方面进行探索。

3.1 “夯实地基”:不断净化思想政治工作环境

全球化发展,新媒体促进不同意识形态交汇碰撞。无论是国外意识形态冲击,还是国内腐朽思想的危害,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净化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刻不容缓,要看到国内国外两个污染源,注重策略的灵活性,可以从四个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政府主导,文化环境的净化发展要依靠政府强制管束,加强相关法律规范的建设与完善。对刻意散布腐朽文化以及恶意的文化渗透等行为,要坚决打击,严密监管,提高执法能力,加强执法力度。政府要明确坚决净化文化环境的决心,为人民把关。

其次,要依靠社会广泛监督,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传播。在整个社会,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影响力,从而形成对腐朽文化的自觉免疫力。鼓励社会文化监督机制的发展,与政府监管一起发挥作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筑牢最坚实的文化地基。

再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参与者也十分重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坚定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决心,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与时俱进,勇于迎接挑战,解决时代发展带来的新问题,不断自我提升,促进教育理念的成熟与发展,提高教学能力。

最后,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高校学生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广大学生要自觉接受学校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社会主义网络道德。在网络世界中,汲取精华,丰富知识,远离糟粕,坚定自身。在网络交往中,遵纪守法,自觉提高思想素质,为文化环境的净化,贡献力量。

3.2 “钢筋铁柱”: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改革

無论是时代进步的推动,还是自身教育效果的无力。几乎每一个高校思政教育者都深深感受到思政工作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体系改革依托于理念指导。对于新时期高校思政工作,我们不仅仅要坚定其政治性,我们更要学会随着时代改变,在新媒体时代发展“融合思维”,将其贯穿到当前高校思政工作之中。在新媒体时代日益发展的“融合思维”,要求打破以往传统的固化思维框架,多维度,多视角,多层次的去看待问题。打破课堂界限,开发教育维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托,整合各类资源,打造线上线下,多管齐下,共同育人格局。

其次,内容改革注入时代内涵。新时代提出新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注入时代要素。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始终明确,思政工作的主体是生活在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大学生,面对这样的主体,思政工作者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研究他们有可能面对的问题,并且采取他们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政治教育工作。以此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改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注入血液”:引导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

新媒体技术推动高校思政工作方法变革。新媒体技术便捷了传播者与被传播者之间的交流,让大学生与思政工作者的沟通不在局限于某一时间地点的面对面交流,他们可以运通新媒体技术,进行网上谈论教学,极大降低师生交流成本。此外,在大学思政课堂上,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促进教学生动活泼。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验收,也可以运用新媒体技术,成果检测通过网络视频评选,网络文章投票的方式完成。

3.4 “人力推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参与者的素质

思政教师是我们高校思政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导者。“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4]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掌握新媒体使用技术,保持创新精神,灵活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不断将新媒体技术渗透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工作之中。

坚持学生主体地位,构建新型教学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主体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们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要学会辨别真假是非,在网络交往中贯彻社会主义网络道德。面对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广大高校学生,要提高辨别不良信息的能力。在网络世界中,汲取精华,远离糟粕,坚定自身。

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思政工作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思政工作中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结合新媒体时代特点,进行道德教育,素质教育,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葛云霞、孙佳荀. 结构与构建: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析[J].青少年学刊,2018,5:50.

[3] 季海菊.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南京社会科学,2015(05):151-157.

[4] 沙占华.“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4(01):50-57.

作者简介:

关傲雪:(1998—),女,安徽大学在读硕士。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新媒体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