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中落实单元要素

2022-03-05 22:55汪园黄巧玲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小兴安岭西沙群岛词语

汪园 黄巧玲

比较阅读教学指教师在教学中,把内容、主题、写法等相近、相似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让学生在文章的比较、对照中巩固所学、发现新知、生发感悟、扩大视野、拓展思维,对文本认知更加充分、深刻。简单地说,就是在比较中学习,在学习中比较。

比较阅读教学是一种将具有可比性的教学内容进行对比阅读,在对比中分析异同、拓宽视野,促进思维发展,从而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

《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是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两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祖国山河”,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人文要素是“领略祖国各地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明确了单元主题和单元要素,比较阅读教学就有了方向和目标。因此,在教学时,笔者没有按照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方式实施课堂教学,而是从比较阅读的角度实施教学。

一、从文章题目中选取对比点

两篇课文的题目句式相同,都是偏正结构的短语,这就为比较阅读教学提供了对比点。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就利用两个文本题目的相同点引导学生对比分析。

首先,笔者将两个题目写在黑板上,指名学生分析两个题目的句式。从字数和结构上看,学生很容易看出两篇文章的题目都是“xx的xxxx”句式。接着,笔者简要说明西沙群岛和小兴安岭分别是祖国南方和北方的两个地方,学生也就明确了两个文本的写作对象。然后,笔者要求学生借助查字典和同桌讨论等方式理解“富饶”“美丽”的含义,这也为理解两文的主要内容奠定了基础。学生查阅字典后明确:“富饶”是指物产多、财富多的意思;“美丽”是指人或事物好看、漂亮。笔者再次引导:“西沙群岛是岛屿,我们能说它财富多吗?小兴安岭是山区,我们能说它长得漂亮吗?”这样的引导,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富饶的西沙群岛”是说西沙群岛物产很多,很充足;“美丽的小兴安岭”是说小兴安岭的景物很漂亮,很好看。最后,笔者让学生合上课本分组讨论,分析题目的异同点。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讨论得非常热烈。在小组汇报时,各小组的观点虽然不完全一样,但主要观点是一致的,于是,笔者将各小组分析的异同点进行了归纳和整合。两个题目的相同点有两个:一是两个题目的句式相同,都是“xx的xxxx”句式;二是两个题目都含有赞美的情感。两个题目的不同点也有两个:“富饶的西沙群岛”主要表现西沙群岛物产丰富、充足,“美丽的小兴安岭”则强调小兴安岭的景物优美、好看;“富饶的西沙群岛”是写我国南部海岛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是写我国北部山区的。

这样的对比阅读,让学生仅从题目上就大致了解了文本内容,也有效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从结构上选取对比点

小学生写作主要从三年级开始,因此,教师要在文本教学中逐步渗透写作知识,让学生从课文的学习中初步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笔者在备课时,对《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两篇课文不仅在题目上有可比性,在文本结构上也有极大的相似性,而文本结构正是初学写作的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写作知识。于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就特别从文本结构的角度引导学生比较阅读。

在学生基本理解文本内容后,笔者要求学生把两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进行对比,找出开头与结尾之间的关系。首先,笔者让学生找出《富饶的西沙群岛》开头与结尾相同的词语或词义相近的词语,学生很容易找出相同词语“可爱”和词义相近的词语“丰富”“富饶”“美丽”“优美”。接着,笔者让学生同桌讨论:文本的第二、三、四、五段分别写了什么?学生讨论后明确:第二段写了西沙群岛的海水好看,第三段写了西沙群岛的珊瑚、海参、大龙虾,第四段写了西沙群岛的鱼多,第五段写了西沙群岛的鸟、鸟蛋、鸟粪。然后,笔者让学生分组讨论:第二段内容与文章开头、结尾中的哪个词语对应?第三、四、五段内容与文章开头、结尾中的哪个词语对应?经过讨论,学生发现第二段内容与文章开头、结尾中的“可爱”对应,第三、四、五段内容与文章开头、结尾中的“富饶、丰富”对应。最后,笔者引导学生概括、归纳:“开头与结尾中的相关词语,说明开头与结尾写的是一个意思;中间的内容分别照应开头与结尾都有的相同词语或词义相近的词语,就说明文章是先总写,再分写,最后又总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总—分—总’结构。”

在此基础上,笔者要求学生按照这种方法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的结构,有了前面的教学,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文章开头写小兴安岭树多,像绿色的海洋,第二段写小兴安岭春天的景物,第三段写小兴安岭夏天的景物,第四段写小兴安岭秋天的景物,第五段写小兴安岭冬天的景物,结尾一段写小兴安岭是美丽的大花园,是巨大的宝库;文章开头与结尾写的意思相同,中间的内容都是为开头和结尾内容服务的,因此,《美丽的小兴安岭》也是“总—分—总”结构。

通过两篇文章结构的对比,学生自然而然地对“总—分—总”结构有了直观认知,这就为他们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三、从单元要素中选取对比点

《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被编者安排在一个单元内,说明两篇文章具有相同的语文要素和人文要素。在比较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单元要素中选取对比点,以落实单元要素。

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从《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二段中找出能概括该段内容的句子,学生认为是第二段中的“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麗无比”。接着,笔者让学生从《美丽的小兴安岭》的第一段中找出能概括该段内容的句子,于是学生找出“就像绿色的海洋”这一句。然后,笔者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句子能够概括它们所在段落的内容,说明这些句子就是段落的关键语句,我们在阅读时就可以借助段落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明确了这一点,笔者又让学生分组学习,从两文中再找几个例子,学生从《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四、五段中分别找到“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和“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从《美丽的小兴安岭》的第三段中找出“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这一句。这样教学,学生不但掌握了“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还能迁移运用这个语文要素。

为落实人文要素,笔者从比较阅读角度入手,引导学生比较分析两篇课文中带有作者主观情感的词语,学生找出“可爱”“好看”“瑰丽”“美丽”“富饶”“数不清”“名贵”“诱人”“宝库”等词语,并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作者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笔者又出示“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和“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两句,引导学生分析:我们伟大的祖国,不论是南海,还是东北,都“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两篇课文把我们伟大祖国的南北两部分都写到了,这两个地方很有代表性,可见我们伟大祖国幅员辽阔,物产富饶,风景优美,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建设好我们伟大的祖国。如此,人文要素“领略祖国各地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落实。

比较阅读教学有很多切入角度,只要教师认真研读文本,总能找到不同文本中有可比性的切入点。

(作者单位:宜昌市兴山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小兴安岭西沙群岛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小兴安岭东安—乌拉嘎地区岩浆演化与金成矿作用
小兴安岭森林湿地不同过渡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一枚词语一门静
一株西沙群岛野生诺尼种子内生细菌CICC 10707的分离与多相鉴定
海峡两岸对南沙和西沙群岛主权的共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