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韬
摘 要:做好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是初中班主任的重要事项。问题学生一般指的是在学习,行为,思想,情绪等方面偏离常态的学生,需要班主任从现实出发,增进对问题学生的关注和关怀,促进其成长。本文对此做了一些分析。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问题学生;管理策略
要树立人本意识,拉近和问题学生的距离,秉持一颗教育初心,本着不抛弃,不歧视的态度,加强交流和帮扶,做好心理辅导,提升问题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善于发现问题学生的特长和优势,从小处着眼,重鼓励和激励,围绕问题学生的突出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
一、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
造成问题学生的原因无外乎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三方面的影响。在学校中,由于重智育轻德育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师忽视对学生心理和思想的重视,加之在评价方面重说教和训诫,更加重了一部分学生的厌学和逆反行为。在家庭中,重男轻女,单亲家庭,留守现象,隔代教育,忙于工作,家长在教育方式上存在打骂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性格,思想,心理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在社会中,由于不良风气的影响,信息环境的误导,导致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初中生难以把握自我,沉溺于网络游戏和网络小说之中不能自拔,影响到心理健全和社会认知。
二、初中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管理策略
(一)细致入微的了解每一位学生
初中生逆反心理强,这就需要班主任切实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性格特点,思想认识水平,家庭成长环境,才能对症下药,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理解。如果主观臆断,随意对学生进行评价,只会加剧学生的抵触情绪。比如对于自尊心强的问题学生,班主任要避免当着全面同学的面训诫学生,应该私下找学生谈话,引导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对于性格内向的问题学生,班主任要注重话语激励,逐渐打开学生的心扉,在学生心中注入成长的动力。对于性格外向的问题学生,班主任可以通过正面教导,让学生对于自身存在的诸如扰乱教学秩序等问题进行自觉的改正。
(二)原则性和灵活性并重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责任人,既要注重班级管理的实效,原则问题不能让步,同时又要注重管理方法的灵活性和适宜性。比如对于屡教不改的问题学生,班主任必须要树立威严,必要时候严厉教育,对学生扰乱课堂秩序和集体生活的行为给予否定,不能縱容。而对于真诚悔过的问题学生,班主任就应该减少批评,加强情感激励,对学生的一点点进步给予及时的赞赏,使学生从班主任、班干部以及同学的欣赏目光中,逐渐感受到成长的乐趣。有的学生不爱参与集体活动,不爱劳动,自我为中心,甚至和班干部吵架,班主任就不能一味训诫学生,应该委任学生为劳动委员,通过这样的方法,促使学生亲身感受班干部的日常工作,激发学生的集体意识和互助意识,使学生逐渐改正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
(三)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
问题学生多半受到家庭不良环境的影响,比如父母溺爱,缺少家庭关爱,或者父母忙于工作很少和孩子交流,等等,这就需要班主任加强和学生家长的联系,了解家长的工作,性格,教育方法,引导家长给孩子营建一个宽松,温馨,和谐,平等的成长环境。有的学生学习差,性格内向,在家里会受到父母和亲人的冷待,长此以往性格就会变得偏激,突出表现为不信任他人,自我封闭,班主任就应该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能力,同时善于发现和培养孩子的优点。为了更好的提升家校合作力度,班主任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组织家长一起交流,从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集体研究和思考,最终目的是形成共识,在人本理念的指导下促进问题学生的转变。
(四)创新教育和管理方法
新时代呼唤新方法。随着新课改的落实和立德树人理念的深入推进,班主任对于问题学生的管理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比如班主任应该经常开展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定期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参与植树活动,献血活动,敬老爱老活动,锻炼问题学生的交际能力,培育问题学生的奉献意识。此外,班主任在和问题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给学生造成紧张心理,可以借助于初中生熟悉的QQ和微信等信息平台,经常在群里发送一些优秀初中生的成长故事或者问题学生的转变事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成长动力。问题学生也可以借助于信息平台和班主任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因为少了直面教导,所以学生更容易打开心扉,班主任多一些温馨话语,或者经常在朋友圈中和问题学生进行互动,了解他们的成长烦恼,通过及时干预,助力问题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突出榜样力量的重要性
班主任是学生言行的向导,一举一动都应该给学生树立一个阳光开朗、真诚友善、乐于助人、团结敬业的教师形象,才能提升自己在学生中间的影响力和班级的向心力。教育和管理问题学生,第一要务是增进问题学生对班主任的好感和认同感,如果班主任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管理能力不能赢得学生的认同,势必不能取得问题学生的信任,管理工作也就无法推进。因此班主任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歧视问题学生,不训诫问题学生,把问题学生视为班级的重要组成,在教学和管理中提升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人翁意识,让问题学生在班级中感受到爱和温暖。
综上,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班主任要切实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多沟通,多了解,多谈话,通过多种方法扭转学生错误的思想和认知,激发问题学生的成才意识和潜能,任何时候都不能懈怠和松弛,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促进学生的完善和成长,助力学生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实.“问题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20(27):142-143.
[2]曹爱华.关注问题学生,擦亮心灵之窗[J].启迪与智慧(中),2020(9):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