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探究

2022-03-05 23:49:17张宗霞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育措施高中地理

张宗霞

摘 要:环境保护是当前我国发展中重点关注的环节,原因是在人类不断发展下对环境产生了较大的破坏,如果不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会造成环境继续恶化,并逐渐威胁人类生存而不利于人类持续性发展。因此,我国教育要求各学科教学中将环保教育融入其中,进而让学生拥有爱护环境的意识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高中地理教学中应根据教学要求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工作,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实现教育目标。

关键词:高中地理;环境保护教育;教育措施

高中地理在教育教学中除了要将地理知识传授给学生外,还应将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融入学生思想意识中,进而让学生了解只有与环境和谐发展才能实现人类可持续且快速发展的目标。因此,在教育教学中需要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工作,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拥有环保意识。而如何将环境保护教育融入地理知识教学中,是当前地理教师教学中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将环境保护教育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的意义

(一)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分析我国的发展史可知,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对环境进行了大量的开发,但是在开发时并未将开发的结果是否影响环境考虑在内,原因是当时并未对环境进行深入性的研究,导致人类社会在快速发展后对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危害,环境不断恶化并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当前我国发展中重视起环境的保护并对各个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干预,要求各领域发展中要改变以往的生产模式,进而避免生产过程对环境产生影响,并且国家还对各领域的生产制定了标准要求,如果超过标准要求则要采取整改措施,进而达到最大化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将环境保护教育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未进入社会之前拥有环保意识,在未来进入社会后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力量,达到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要求,进而促进环境能够与人类发展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

(二)实现道德教育目标

目前,道德教育也是我国教育中的重要教育内容并决定着学生的发展,在德育教育内容中包含着环保教育的内容,将环保教育内容应用于高中地理教育教学中,可以实现地理教育中的德育教育要求,当学生拥有环保意识并作用于自己的行为,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同时也达到了道德教育目标。

(三)可有效提升学生成绩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包含着环境保护知识内容并属于重要的内容,这一部分知识学习的效果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将环境保护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相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快速且准确理解这部分知识,进而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成绩并实现地理教学的目标。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保护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利用多媒体与问题教学法提升环保教育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依托的是教材内容开展教学,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引入相应的环境保护教育内容,并采取问题教学法让学生进行思考,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与问题相关的视频展示给学生。当学生思考时可以对环保教育内容深刻理解并记忆,通过直观化地观看当前环境实际情况,可认识到当前开展环境保护对人类、对自己具有的重要作用,进而实现环保教育目标并促进学生道德素养水平有效提高。

例如,教师在根据新人教版教材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行教学时可以引入环境保护教育,教师可以先应用问题教学法引发学生思考,比如:“思考一下,我们喝的水是什么水?会不会枯竭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通过视频的观看而了解到现阶段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只是因为当前的学生并未受到水资源匮乏影响而未重视水资源的节约使用。学生可以将正确的答案回答给教师,而教师则在学生回答后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当前水资源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直观化地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了解:“如果认为水资源枯竭与自己还很遥远,未能在生活中节约用水及保护水资源,所有人都拥有这种思想会加快水资源的枯竭。”当视频的展示及教师的引导呈现在学生面前后,学生会重视起水资源的枯竭并改变自己的思想及行为。

(二)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挖掘当前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每位学生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并未對周围环境产生重视且缺乏关心。教师要实现环境保护教育能够在地理教学中发挥出作用,应采取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挖掘当前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的措施,进而让学生能够在搜集的过程中了解地球的变化,并在思想意识中重视起环境保护并实现教育目标。

例如,教师可以创建一个主题并由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搜集,比如构建“森林研究记”主题活动,学生利用互联网对当前我国森林覆盖情况进行研究,并将森林覆盖量逐渐降低引发的结果表述出来。通过这样的措施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的实际情况,并对环保措施产生了重视,同时还实现了学生拥有环保意识达到了教学目标。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教师在开展环保教育时应明确只存在理论性教学很难达到实际效果,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并且自己还要构建环保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实施的环保行为录成视频,并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中。教师与学生对所有学生上传的视频进行评分,进而评价出最优作品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教师可让学生将自己实施环保措施后的感受表达出来,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环保措施对自己生活具有的重要作用,进而在拥有环保意识的同时实现教育目标。

结束语

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融入环保教育过程并设计出有效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环保意识并作用于自己的行为中,在实现教育目标的同时提升学生道德素养水平,并进一步促进学生能够发挥出自己的力量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胡茂. 高中地理环保教育的渗透之我见[J]. 女报:家庭素质教育, 2020(1):0033-0033.

[2]胡晓艳.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环保意识[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20, 000(001):55.

猜你喜欢
教育措施高中地理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考试周刊(2016年99期)2016-12-26 16:05:58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25:55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38:52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46:53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44:00
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考试周刊(2016年27期)2016-05-26 00:44:44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考试周刊(2016年14期)2016-03-25 03:53:37
浅谈中职学生的现状及教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