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丽丽,杨益华
1.北部湾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北部湾大学国际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生活创建行动。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的有关要求,环保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相继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2015年)和《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2019年)两个文件,这两个文件对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均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在全社会得到推行,全民生活方式绿色化的理念明显加强,公众绿色生活方式的习惯基本养成,最终全社会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1]。目前国内针对公众的绿色生活现状的实证研究并不多,已有的研究指出,当前我国绿色生活的推行与培育中存在着公众对绿色生活的认同高,但是认知程度低,绿色生活参与度低的问题[2-4],全民绿色生活的氛围仍没有形成。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公开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0年)》则显示,公众的生态环境行为在不同领域践行程度呈现明显差异。在呵护自然生态、选择低碳出行和节约能源资源方面践行程度较高,能够做到“知行合一”。在绿色消费、减少污染产生、关注生态环境和分类投放垃圾等行为领域,仍然存在“高认知度、低践行度”的现象[5]。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位于我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所辖行政区域组成,是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和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自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来,广西北部经济区在经济方面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广西北部湾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要注重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加强生态文明的建设。而广西北部湾地区居民绿色生活方式的推广与培育对于促进广西北部湾地区生态文明的建设,实现广西北部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广西北部地区居民对绿色生活有着什么样的认知与实践?公众绿色生活方式的习惯是否养成?我们迫切需要把握广西北部地区居民绿色生活的认知与实践情况,分析广西北部湾地区绿色生活方式推广与培育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广西北部地区居民绿色生活创建行动,促进广西北部地区居民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
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自2020年7月至8月课题组在钦州、北海、南宁三个城市展开的问卷调查。综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六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各方面数据来看,钦州、北海、南宁三市可以分别视为广西北部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中等、较高的城市,由此,选择这3个城市进行调查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研究以城市居民为调查对象。主要采用偶遇抽样法进行抽样,具体的做法就是调查员在市中心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方随机选取调查对象。调查中实际发放问卷348份,回收有效问卷345份,有效回收率99%。其中钦州150份,占43.5%;北海99份,占28.7%;南宁96份,占27.8%。样本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的基本情况
对于什么是绿色生活,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与表述。例如:苏白莉和苏南认为,绿色生活就是本着绿色的原则从事一切活动,是遵循社会长远利益、谋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生活形态[6]。北京地球村主任廖晓义把绿色生活方式概括为5个R: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消费,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使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生(Recue)[7]。综合不同学者以及国家有关文件对于绿色生活概念的表述,本文将绿色生活界定为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一种生活形态,该概念不仅涵盖了绿色生活的不同领域,而且反映了绿色生活的主要特征。
本研究对绿色生活认知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了解公众对绿色生活方式的认知水平以及获取绿色生活知识的途径,为此在问卷中设计了“您了解什么叫绿色生活方式吗?”“您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关于绿色生活方式的知识的?”两个问题。
而对绿色生活实践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了解公众绿色生活行为的践行情况。根据绿色生活的定义,绿色生活行为主要是通过“以下列出的各种行为,您属于哪种情况?”这个问题测量,具体包括衣、食、住、行、游、消费等各个方面共16个题项,这16个题项构成了绿色生活行为的测量量表,选项为“总是”“经常”“有时”“很少”“从不”。为方便统计分析,将上述五个选项分别赋值为5、4、3、2、1分。
本研究对收集来的资料主要运用spss软件,采用描述性统计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相关的统计与分析。
在对绿色生活认知的调查中,41.2%的被调查者表示 “听说过,但不太了解”绿色生活方式,39.4%的被调查者表示“听说过,了解一点”,而表示“听说过,非常了解”的被调查者占比仅为12.6%,还有6.8%的被调查者表示“没听说过、完全不了解”绿色生活方式。上述统计数据表明,广西北部湾地区居民对绿色生活方式有一定的认知,但是认知水平不高,还有很多居民对绿色生活方式不太了解或不了解。
而对绿色生活知识获取途径的统计数据显示,广西北部湾地区居民获取绿色生活知识的途径排在第一位的是网络(24.9%),第二位是电视(19.5%),第三位是政府部门(17.0%),第四位是报刊(16.1%),第五位是广播(10.8%),第六位是学校(9.0%),“其他”占1.1%,“没有任何接触”占1.6%,这说明作为绿色生活方式宣传最主要机构的政府部门和学校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和学校在绿色生活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方面存在比较大的缺失。
1.信度与效度分析
首先,需要对绿色生活行为量表进行信度分析,通过信度分析检验绿色生活行为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对绿色生活行为量表的16个题项进行信度分析的结果显示,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30,说明16个题项具有比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在分别删除“购买不必要的衣服”、 “使用一次性物品,如一次性碗筷、水杯等”两个题项后, Cronbach’s.Alpha系数有比较明显的上升(分别上升为0.836和0.844),因此删除“购买不必要的衣服”“使用一次性物品,如一次性碗筷、水杯等”两个题项以获得量表更高的内部一致性,剩下14个题项进入下一步的因子分析。
接着,通过探索性的因子分析检验绿色生活行为量表的结构效度。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872,说明样本数量是充足的;Bartlet球度检验的值为0.000, 远小于0.05, 说明剩下的14个题项很适合作因子分析。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述的14个题项进行探索性的因子分析,并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在删除了“生活垃圾分类”“ 不穿的衣物捐出去充分利用”这两个不符合要求(一个因子只对应一个题项)的题项后,提取出了5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水电因子、消费因子、出游因子、塑料袋的使用因子和饮食因子,各个因子的题项构成情况详见表2。上述5个公因子分别代表了绿色生活的5个主要的方面,说明绿色生活行为量表具有一定的结构效度。下面将从这5个方面对绿色生活行为的践行情况进行分析。
表2 绿色生活行为量表因子分析结果
2.绿色生活行为总体的践行情况
(1)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3为绿色生活行为量表中各个题项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为了了解绿色生活行为总体的践行情况,我们将量表中12个题项的得分加总求和作为衡量绿色生活行为总体践行水平的综合指数,分值越高,说明绿色生活行为的践行度越高。图1为绿色生活行为量表总分的频数分布图。如图1所示,绿色生活行为的总分主要分布在“有时”(3×14=42分)的右侧,表明绿色生活行为总体上的倾向是好的、积极的。绿色生活行为的总分均值为51.80,标准差为7.943。以3×14=42分为零假设Ho ,经检验证明,绿色生活行为量表总分均值与零假设之间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t=21.962 P<0.05),可以认为总体上广西北部湾地区居民的绿色生活行为践行度比较高。
图1 绿色生活行为量表总分分布
表3 绿色生活行为量表描述性统计结果
(2)模糊综合评价
传统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被调查群体行为的总体倾向,但在表示行为总体践行情况评价的归属等级上不够直观,无法了解群体中各等级评价所占的比例。为此,下面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绿色生活行为总体的践行情况做进一步的分析,进而了解广西北部湾地区居民绿色生活行为总体践行情况所属的评价等级。模糊综合评价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进而进行综合性评价的一种方法。量表中的各等级评语本身就具有模糊性,这些原因构成了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分析量表数据的依据[8]。
针对绿色生活行为量表的12个测量指标(题项),以及5个评语集(总是、经常、有时、很少、从不),首先建立评价指标权重向量矩阵(这里默认绿色生活行为量表中各个指标的权重是一样的),以及构建出12x5权重判断矩阵(见表3),然后使用M(., +)算子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最终得出5个评语集的权重值(0.232、0.383、0.248、0.112、0.025)。5个评语集中,“经常”的权重值最高(0.383),结合最大隶属度法则可知,绿色生活行为总体践行情况的综合评价结果为“经常”。综合来看,有38.3%的被调查者选择“经常”践行绿色生活行为,还有23.2%的被调查者选择“总是”践行绿色生活行为,两者之和为61.5%;而选择“有时”“很少”“从不”践行绿色生活行为的被调查者分别占24.8%、11.2%、2.5%,三者合计为38.5%。上述的统计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广西北部湾地区大多数的居民经常践行绿色生活行为,居民的绿色生活行为践行度比较高,但是也有不少的居民没有做到经常性地践行绿色生活行为,全民绿色生活的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
3.不同领域的绿色生活行为践行情况的比较
在了解了绿色生活行为总体的践行情况的基础上,我们还想进一步了解在绿色生活的诸多方面,哪方面的绿色生活行为践行度比较高?哪些方面的绿色生活行为践行度比较低?
为此,我们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广西北部湾地区居民在水电、消费、出游、塑料袋的使用、饮食5个方面绿色生活的践行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价分析,得到的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从综合评价等级来看,绿色生活行为的这5个方面践行的评价都属于“经常”,即在水电、消费、出游、塑料袋的使用、饮食5个方面广西北部湾地区居民经常践行绿色生活行为;从综合得分来看,践行度最高的是水电方面(4.09),其次是出游方面(3.81),而饮食、消费、塑料袋的使用3个方面的综合得分均在3.5分左右,介于有时与经常中间,与水电与出游两个方面相比,饮食、消费、塑料袋的使用3个方面的绿色生活行为的践行度相对较低。
表4 绿色生活行为各个维度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本研究基于钦州、北海、南宁三市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北部湾地区居民绿色生活的认知与实践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的结论:
一是广西北部湾地区居民对绿色生活方式有一定的认知,但是认知水平不高,还有很多居民对绿色生活方式不太了解。这个发现与已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说明面向大众的有关绿色生活方面的宣传与教育不足,公众对作为一种新型生活形态的绿色生活方式知之甚少。而居民获取绿色生活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网络与电视,作为绿色生活知识宣传与教育最主要机构的政府部门和学校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广西北部湾地区居民绿色生活行为总体上的倾向是积极的,绿色生活行为总体上的践行度比较高。与已有的研究相比,总体上绿色生活行为的践行度提高了,表明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推动的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全民绿色生活的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
三是广西北部湾地区居民的绿色生活行为在不同领域的践行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践行度最高的是水电方面,其次是出游方面,与水电与出游两个方面相比,消费、塑料袋的使用、饮食这三个方面的绿色生活行为的践行度相对较低。公众的绿色生活行为在节约能源资源与选择低碳出游方面践行度较高,而在绿色消费、减少污染产生、绿色饮食等行为领域践行度相对较低。这个研究发现与《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0年)》5中关于公众的生态环境行为的研究结论大致相同。
四是广西北部湾地区居民绿色生活的认知与实践存在一定偏差,表现为“低认知,高践行”现象。这表明,绿色生活行为的践行并不完全取决于绿色认知水平,那么影响绿色生活行为的因素有哪些呢?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究。
基于上述结论,得到的政策启示是:
一是发挥政府与学校在绿色生活宣传与教育方面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加强绿色生活的宣传与教育,提升人们对绿色生活的认知水平。
二是消费、塑料袋的使用、饮食等领域是绿色生活实践的薄弱环节,要进一步加强上述方面绿色生活知识的宣传、教育与绿色生活方式的推广。
三是加强对绿色生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加深对绿色生活行为的认识,以更好地推进与培育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活的培育与推广是个系统的工程,涉及衣、食、住、行、游、消费、垃圾分类等诸多领域,绿色生活的实践也存在很多影响因素,这就需要了解更多领域绿色生活践行的情况,分析影响绿色生活实践的因素,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推进绿色生活的措施。
四是进一步加强对绿色生活行为的培育与推广,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形成全民绿色生活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