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静兰,张晓宏
(华北电力大学 教务处,河北 保定 071000)
通识教育是指对所有大学生普遍进行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是非专业性、非职业性、非功利性的教育。通识教育思想缘起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以对话式、散步式、讨论式展开多学科教育。后续历经继承和发展,17——18世纪后英国教育家深入讨论自由教育思想,纽曼将其升华为博雅教育,主张教育应当培养博学多才、行为优雅的人,托马斯·赫胥黎提出:“尽可能广泛地涉猎各门学问,并且尽可能深入地择一门钻研”,博雅教育的范畴得到扩大,文理兼备,多学科交叉成为一大特点。19世纪工业革命之后,有感于大学的学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通识教育”这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在博雅教育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应运而生,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增加对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的掌握,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自20世纪起,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由英国近代教育家马修·阿诺德多方倡导的现代大学“通识教育”逐步受到世界知名大学的认同,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作为通识教育的前沿阵地,引领美国高校纷纷探索并开设通识课程,通识教育思潮逐渐从美国传播到全世界,成为当今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思想之一。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称为“普通教育”、“通才教育”。通识教育和大学高等教育之间的联系首次由美国博得因学院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建立[1],同时由于美国高等教育过分专业化带来很多问题,“通识教育”逐渐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受到高等教育研究者们的普遍重视。
随后美国的许多知名大学,例如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都进行了不断的通识教育实践变革。芝加哥大学于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便将原先哥伦比亚大学设定的两年的通识教育扩展到本科教育的整个过程;哈佛大学更是在 1945 年颁布了《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这是美国高等教育领域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发表之初就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高等教育专业化、职业化、市场化的特征日趋显著,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关问题的不断恶化,迄今为止,一直是美国高等教育研究中被引用最多的文献之一。斯坦福大学1987 年提出了大学生要学习“非西方文化”的要求,“西方文明中心”和“多元文化主义”成了当时教育界关于通识教育争论的焦点。进入21世纪后,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逐渐达到了高度成熟的阶段。以哈佛大学为例,进入21世纪后其通识教育的演化过程如下表所示:
表1反映了哈佛大学不断革新通识教育课程的模式,规范化发展通识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过程。但是同时要注重改革的渐进性以及创新通识教育的管理模式,这对国内大学通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表1 21世纪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过程[2]
由于特定的时代原因,我国自从建国后,为了尽快增强国力,适应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在高校中着重推行了科学技术教育,将专业教育的培养放在了首位,相对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导致理工科培养的学生人文水平不高,同时人文学科培养的学生科学水平偏低。因此,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是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水平、实践操作水平,增强其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我国倡导的综合素质教育和西方国家提出的通识教育本质上是相通的。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每个学生的教育,是贯穿于教育全过程的教育,是统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主线和灵魂,它弥漫性地渗入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之内。从“素质教育”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方向,说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着同样的重要地位。“通识教育”的地位在中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充分说明“通识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实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全面提高高校创新能力,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
表2为国内部分高校在通识教育方面达成的协议以及在通识教育领域做的工作:
表2 国内高校的通识教育发展
从表2中可知,无论是人文基础深厚、通识教育起步比较早的高校,还是工科优势明显的高校,都在探索和相互交流适合各自学校本身的通识教育体系和改革机制,这势必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整体发展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目前,国内部分知名高校成立了通识教育管理中心,专门进行通识教育研究。例如:北京大学成了元培学院,建设320门本科生素质教育通选课,在培养方案中增加16个通识教育通选课学分的要求,来实践通识教育的理念;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已进入2.0阶段,2019年1月复旦大学举办了通识核心课程教学研讨会,会议主题为“如何在核心课程教学中落实‘以学为中心’”;中山大学的通识课体系里面包括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和通识教育一般课程,2017学年秋季学期全校开设约360门通识教育课程,2018学年秋季学期全校开设约430门通识课。武汉大学更是在2018年9月,举全校之力,面向全校本科新生开设两门基础通识课程(《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和《自然科学经典导引》),设置通识教育必修课。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启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设计,2006年正式向全校开设两门通识必修课(《中华文化通论》和《西方文明通论》),截止2015年初步形成了“以中西文明通论为核心、以23门重点建设课程为主干、以300多门自由修读课程为拓展”的立体闭合型课程体系。汕头大学采取“多层组合通识教育”模式,通识课程包含数学与自然科学、哲学与人文科学、语言文学和艺术、公益课程等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其通识公益课程的开设较有特点,在引导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人生价值观和身心健康等方面有很好的积极意义。
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是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不断的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当今大学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更要求具有良好的素养、健全的人格,较强的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引领科技与社会的发展。通识教育作为与专业教育并重的教育体系,应该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电力供应和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战略,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为全球能源投资的最大行业,电力已成为连接世界的重要把手。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6.8-7.2万亿千瓦时,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0亿千瓦,人均装机突破1.4千瓦,人均用电量5000千瓦时左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同时城乡电气化水平明显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7%。电力行业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特高压技术、光热发电、二次再热机组、储能技术、新能源发电、节能减排、超低排放、全球能源互联网等等一系列现代电力技术高科技),更是需要高校培养出能够完成该使命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我国电力行业又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机遇和挑战并存,电力企业要加强对此认识,抓住机遇,创造并发挥优势,实现电力行业在新时期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在“一带一路”政策下,我国与邻国间联系更为密切,电力是其中重要方面之一:一是电力投资项目的增多,二是电力设备出口额的增加,三是电力技术的出口。电力技术也成为电力输出的重要内容,比如特高压输电技术,改变了原有简单输出项目模式,促进我国电力向着更高水平发展。而这其中,人才则是最重要的方面,什么样的人才能够适应走出去,实现电力企业的国际化。为了有效促进电力“走出去”,适应全球化趋势所带来的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碰撞,迫切需要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国家要求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加快补齐教育短板,教育事业的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当代大学通识教育的价值导向。
2018年,为更好对中国能源电力行业的发展起到服务、支撑与引领作用,华北电力大学作为发起单位,联合东北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学院、长沙理工大学、三峡大学、沈阳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长春工程学院等七所具有显著能源电力办学特色和突出学科优势的高校,共同成立了“中国电力高校联盟”。推动国家电力高等教育事业和能源电力行业的创新发展,是新时代电力高校不可推脱的时代责任。
以国家电网招新为例,“中国电力高校联盟”高校排名情况如表3所示。其中“高校排名”是指按照毕业生录用数量的排名(共50所高校,包括之前的985高校、211高校以及普通高校)。
表3 2018年国家电网公司招聘高校情况一览表[3-4]
2018年,国网一批27省总录用人数11538人,其中,华北电力大学两个校区共录用1365人,占总人数11.8%。普通高校中,东北电力大学录取人数最多,639人,占普通高校的4.3%。而八所高校人数占总人数的24.6%。充分说明“中国电力高校联盟”的高校培养的高级人才在电力行业的重要性。同时,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华电集团、国家电投和中国大唐集团、中广核及华润集团等国家重大发电企业里拥有大量的电力高校联盟的毕业生。
八所高校共同探索以电力为特色的大学办学理念、建设模式,推动高校之间管理制度创新和经验交流;加强联盟成员学科之间的合作,共同推进学科建设水平和联合攻关,促进优势特色学科的交叉融合,努力提升联盟各高校的学术氛围与学术水平;强化教学工作研讨和协同创新,实行优质教学资源共建与共享,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充分利用联盟各高校的国际资源。同时,八所高校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为我国新能源电力事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在目前教育体系下,如何在电力行业院校内有效开展通识教育,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为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添加强大动力,成为目前“中国电力高校联盟”高校首要考虑的重要课题之一。表4是“中国电力高校联盟”八所高校的目前通识课程设置情况。
表4 电力类高校通识课程设置
从表4可以看出,在电力联盟的8所高校中,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有所差别,涵盖的课程内容也有所不同。华北电力大学(保定)、长沙理工大学的通识课程体系中的课程仅是选修类课程。东北电力大学、三峡大学、长春工程学院的通识课程中包括通识必修(或称为通识核心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这些必修(核心)课程主要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军事和体育类课程以及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类的基础课程)。沈阳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和上海电力大学的通识课程体系里由部分限选课程(或素质必修课)和通识(拓展)选修课程共同组成。在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通识课程分类上,各个院校划分的模块类型不同,内容不同,但都是基于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为其提供多元化的选择。
在通识课程数量上从表4中可以看出,目前电力联盟的高校虽都开设一定的通识课程,但课程数量较少,与国内通识教育领域领先的高校相比,差距很大。据不完全统计,复旦大学[5]开展的通识课程有7个分类:文史经典与文化传统、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等,平均每个类型开设的课程数目25门,当然这里面还不包括在线网络课程资源。
总体而言,电力联盟高校都是电力特色优势的理工科院校,学校开设通识课程门数和类型都有限,通识课程推广和改革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主要是通识教育经验和资源积累不足。通识教育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包罗万象,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可以建成的。国内高校曾普遍遵循苏联经验建校办学,往往是专业立校,而电力高校联盟的8所高校恰恰是电力特色类高校,颇具特色但不够全面,缺乏通识教育传统。
据统计,全国综合性大学约80至100所,尚不及高校总数的10%。建国后几次专业大调整更是造就了一大批颇具特色但不够全面的高校。缺乏通识教育传统使得很多学校尽管专业教育水平很高,但在开展通识教育时候难以下手,不知道开哪些课、怎么开课、谁来开课。这些学校的图书资源、视频资源等往往也偏专业性,难以为通识教育提供支撑。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阔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发布《中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也再次强调“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和“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优化“平台+教育”服务模式与能力,实施教育大资源共享计划,规范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教育信息化也给国内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网络教学提供了机遇,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开发和利用网络学习课程,创新网络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推动各类学习资源开放共享,发展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整合各类数字教育资源,推进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已经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大型网络课程平台”,可为电力类八大高校提供一个快速建成通识教育资源体系、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实践网络教学创新、锻炼培养年轻教师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依托“大型网络课程平台”,一方面八大电力高校可以在此平台基础上共享各自通识教育开展的所需资源,充分挖掘各自的发展潜力,优化各自的通识教育资源,完善各自的通识课程体系,提升各自的通识教育质量,推动各自通识教学改革创新;另一方面可以在平台上引入国内外其他高校的优质通识课程资源,拓宽本行业高校学生的知识视野,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核心发展素养,夯实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基础,提高自我认知和社会参与能力,让学生摆脱专业设置带来的知识割裂,获得能够立足于现代社会的全面发展水平。
目前,大学对通识课程重视不够,通识课程的设置缺乏总体规划与论证,种类设置不合理,内容过于专业化,导致学生无法适应科学技术高度精细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通识教育常被当作专业教育之前的教育,很多通识课成为了专业课的低级版本。高校在完善通识教育课程系统时必须明确培养的人才专业素养是什么,在从事未来的工作过程中还需要哪些非专业的职业和人文素养。这是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设的依据和方向。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所特色类高校,提出当代大学生应具有的非专业和人文素养: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生活在文明传统中;具备现代公民的意识与素养;具备卓越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文本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具备多学科的思维;具备国际化的视野。
通识课程体系设置是培养人才非专业培养的核心要素,是推进通识教育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因此课程设置时应注重人文和科学的有机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民族与国际的有机融合。需注重对通识课程的顶层把握和设计,和学校特色有机衔接,而不是茫然引进一大批的网络慕课,看似丰富全面、五光十色,实则造成通识课程的“拼盘”现象。
在通识课程的建设及引进过程中,要坚持“打造金课,淘汰水课”这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建立通识教育课程的复审制度,控制课程数量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质量内涵建设,优化通识教育课程类别和门数。同时应建设体现自己学校特色与优势的通识课程,这些通识课程要具有该学科的特色与灵魂,特别是体现本校的学科特色与优势,有助于学生在这方面素养的整体提升。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通识课程的开设管理缺乏一定的章法,除去国家规定的一些通识必修课程外,大部分通识课程近乎是学生自由选修的状态,这会产生一定的弊端[6]。通识课程建设应为围绕专业主题,同时注重和专业紧密联系的学科领域的知识交叉,将这些知识凝聚整合,内化到学生专业的知识结构中,供学生分类选修,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知识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综合培养学生在人文、自然、社会、工程等学科中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开设大批内容偏浅、知识罗列的通识课程,向学生灌输知识。
通识教育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通识教育的改革中既要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也要结合国内高校的实际情况,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大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综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