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融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因素。而随着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路径。本文在概述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概念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主要模式,包括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存货融资模式、预付账款融资模式、基于互联网的线上供应链融资模式,然后探讨了供应链融资面临的信用、市场、政策和法律风险,并提出了加强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风险防控的措施,一是严格把控供应链准入企业条件;二是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三是构建供应链融资风险预警体系;四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关键词: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风险
一、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的各类主体中,中小企业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所有企业当中,中小企业在数量上的占比能够超过95%以上,能够贡献我国税收的50%左右,GDP的55%左右。同时,在社会贡献方面,中小企业提供了较多的就业岗位,能够较好地维护社会的稳定。但是,受到自身经营规模的限制,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也面临着瓶颈式的问题,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如何让中小企业获得更好的融资服务,也就成为了促进其作用发挥的关键举措。
而近几年兴起的供应链融资,作为一种金融服务的创新方式和新兴业态,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全新的渠道。其作用的发挥集中体现在将产业链中各主体的资金进行有效整合,再赋予到供应链当中,从而能够实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目的。这种金融模式目前在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二、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相关概述
1.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概念
所谓中小企业供应链,简单的概括就是在中小企业的相关产业链内,不同企业作为一个端点,通过供应关系相互连接,形成的一个完整的、闭合的企业链,其中主要包括原料供应企业、半成品和成品加工企业、分销企业、零售企业等等。一般来说,在一个供应链当中会有一个占有主导地位、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企业,该企业通过自身的供应链管理来促进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实现更为高效的合作,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其他企业主要围绕这一主导企业开展相关的业务,他们中大部分以中小企业为主。而供应链融资就在这种供应链的合作当中产生。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基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而产生的,能够助力企业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信息流”、“商流”、“物流”及“资金流”的整合,达成“四流一体”。
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四流一体”图
与传统的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相比,供应链融资其本质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自偿性融资对供应链的上游和下游整个链条或其中某一个环节提供特殊定制化的信贷金融服务,通过对供应链上的企业精细管理,充分协调整合物流信息和资金流等资源,使得中小企业供应链中的各个关联环节形成一种协作关系,从而实现对于资本的高效利用,同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其主要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如下表所示。
2.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线下发展阶段。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初期,主要是银行通过采用动产、应收账款和预付款为质押物开展。在这一时期,诸如银行这类金融机构作为资金的提供主体并没有实际牵扯进供应链当中,供应链中的主导企业及上下游合作企业则是融资过程后续风险管理的主体。
第二阶段:线上多元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银行不再是单纯的资金提供主体和融资业务的触发者,而是具体参与到了供应链当中,是供应链中的一个企业,承担着相关的金融服务作用,使得供应链中的企业具有了多元性。
第三阶段:去中心化发展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供应链融资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出现去中心化趋势,并朝着在线化、垂直化、数据化和平台化发展。在这一阶段,供应链金融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在线上的整合和协调方面都表现出了较好的能力。链式的融资服务也开始出现网型的转变,使得供应链融资获得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主要模式
1.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中小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应用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主要是应收账款融资。该模式下,作为卖方企业,可以将自己卖出商品或者是提供服务应收而未收的账款转让给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一种质押,并由供应链中的主导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从而从金融机构获取资金。通常情况下,应收账款融资主要是应用于在供应链中的上游企业。该模式下,主导企业作为债方,同银行等金融机构有着较为密切的信贷关系,银行等金融机构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来开展应收账款融资服务。中小企业为了能够在供应链中能够保持同主导企业的长期合作,获得发展,必然会积极地维护自身的形象,这就降低了银行的融资风险。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供应链中的主导企业能够帮助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规避因自身規模有限而可能无法获得融资的问题,这样也就形成了一个多赢的局面,主导企业能够获得一定的资金流,金融机构能够在实现风险有效管控的基础上开展业务,中小企业也可以获得发展所需资金。
2.存货融资模式
存货融资模式一般应用场景是在中小企业销售存货的过程中,在金融领域也经常被人们称之为融通仓或者称为动产质押的融资模式。该融资模式的具体操作流程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将企业的存货作为质押,并制定第三方来对质押物进行监管,同时由供应链中的主导企业进行信用担保,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在这一业务过程中,供应链主导企业依靠自身雄厚的实力和良好的信誉,为中小企业担保,也是建立在中小企业持续稳定地为其提供服务的基础上。从本质上来讲,供应链下的存货融资模式是一种创新式综合服务,它锁定供应链实际交易情况,集成金融、物流、仓储这三种服务,并借助仓储监管机构的监管功能,以提升整个供应链竞争力和提高经营效率为目的的一种综合服务。其中仓储监管机构是不同于一般融资模式而存在的机构,他们的职责主要是对企业库存的出入库情况进行动态监管,从而让银行掌握企业实际的库存情况,并据此来审核相关融资业务,实现对于风险的防控。
3.预付账款融资模式
在供应链中,预付账款融资模式又被人们称之为保兑仓融资模式。一般运用于处于供应链下游的中小企业,向供应链主导企业支付在未来一定时间内的货款时,向银行申请贷款融资的情况。很多时候,供应链中的主导企业会要求下游中小企业提前预防相关的货款,在这一过程中作为销货方角色的供应链主导企业在收妥款项后出具提货单并向金融机构承诺回购,作为购货方的中小企业将提货单作为质押物质押给金融机构从而申请到贷款,在此过程中金融机构提货权有主动控制权力。在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中,中小企业在未来的提货权是基础。对于经营活动较好的中小企业,自身的存货可能会有短缺情况。因此,对于上游企业的供货需求也比较强烈,这种情况下也就产生了购货的融资需求。这也是预付账款融资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4.基于互联网的线上供应链融资模式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日趋加深,上述三种供应链融资模式在互联网的联系下实现了综合应用的情况,也就是基于互联网的线上供应链融资模式。由于供应链融资本身所具有的融资额度小、频率较高、持续性好等特点,就需要有相关的销售、仓储和物流等配套服务,这其中必然会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信息处理与分析,这也就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尤其是在基于互联网的电商支付场景中,供应链融资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互联网下的线上供应链融资模式通过信息化协同合作把电子商务交易、在线支付等多个供应链流程环节集于实体产业运作之间,这种融资方式运作效率较高,融资渠道也较广,优势比较明显。它能够直接替代物流、渠道等线下运作环节,有利于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同时,经销商的垫资作用也在互联网渠道下面临缺失,电商实际上将企业供应链融资服务需求集中到互联网线上融资渠道端。相关的线上融资业务融入到供应链体系当中,通过信息的最大化共享,消除不对称问题,从而能够实现高效的融资,帮助中小企业发展。
四、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主要风险
1.信用风险
虽然有供应链主导企业的担保,但在供应链融资过程中的信用风险也是时刻存在的,它主要来源于借款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能在既定时间内偿还借款。这里的原因既有借款人主观方面的,如不愿意、为了其他经营目的等,也包括客观方面的原因,如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等。在当前金融环境下,对于供应链融资的信用风险在表现形式上也是多样的,通常有信用环境缺失、核心惬意信用风险传导以及供应链不稳定风险等。
2.市场风险
由于金融市场始终处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因此必然会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这对于供应链融资来说也不例外,需要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风险,主要就是汇率、利率、市场价格行情等等因素。尤其是在存货融资模式中,存货市场价值的变化,以及由于利率和汇率而导致变现能力的变化,都是市场风险的重要来源。同时,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对供应链金融造成潜在的影响。
3.政策风险
国家政策能够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因而供应链金融也会受到政策的影响,面临很多方面的政策风险。而作为一种创新型金融模式,供应链金融是建立在实际交易过程当中的,因而是服务实体经济的有力工具。同时,政府部门一方面为了充分发挥供应链融资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防范可能的风险,也在不断出台相关政策进行规范,诸如浙江、深圳等地都有了相关的鼓励政策,这些政策从出台促进供应链融资发展的同时,也必然会给供应链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带来一些影响,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这也就有了政策风险。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企业可能为了谋取更有利的竞争位置,往往采取一些“边缘措施”,游走在政策底线边缘,甚至是“铤而走险”,违反政策规定,这些也都属于正常可能带来的风险隐患。
4.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简而言之就是供应链中的借款人违背法律合同,给金融机构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中,参与主体是多方的,相关的法律责任也具有复杂性和关联性,一方面由于我国相关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可能会导致法律风险;另一方面由于不同主体之间主观上的违法行为,也可能会给相应的其他关联方带来法律风险。
五、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风险防控策略
1.严格把控供应链准入企业条件
对于供应链准入企业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控。首先,要把控好主导企业,金融机构在进行供应链融资风险防控时,应当要注意:一是主导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及长期稳定发展的能力,包括各项财务数据、偿债能力,以及在市场经济中的形象等;二是主导企业对上下游相关的中小企业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从自身把握好上下游关联中小企业的准入与退出;三是主导企业对于上下游中小企业发展上的帮助,并且能够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担保,提升他们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当主导企业同上下游中小企业形成了长期稳定可靠的合作关系时,金融机构就能利用这种关系实现信用捆绑,从而降低供应链融资的风险。其次,要把控好上下游中小企业,要看他们同主导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否稳定可持续,自身的信用记录是否良好,以及自身的企业管理水平等等,确保在市场活动中有着较好的市场评价,从而奠定供应链融资风险防控的基础条件。
2.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信息传递的效率直接影响着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效率。如果审批人员无法及时获得企业的相关信息,那么很可能会导致在审批中出现偏差。而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能够使得银行及时地获取各类风险信息,从而更好地实施风险防范。第一,要充分利用外部信息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环境中现在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平台,金融机构在供应链融资业务中要学会利用这些平台,例如最为常见的电子交易平台,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对于平台中的交易信息来了解企业的信用情况,从而实现有效的供应链融资风险管控。第二,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实际业务创建独立的专门针对供应链融资的信息化平台,供应链融资的相关业务,例如质押資产的出库信息、相关交易的发票单据等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处理,实现线上平台的一体化处置,在整合资源、提升效率的同时,也能够规避因为人为操作而可能带来的问题。
3.健全供应链融资风险预警与处置
风险预警上实施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基础。在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业务当中,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确保风险防控有效性,风险预警体系是一个关键性的前提,只有风险一旦出现并及时得到预警时,才能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而建立供应链融资风险预警体系,对于银行来说,应当时刻掌握供应链企业的经营状况,制定相关的指标体系,具体可以包括资产负债率、利润率、市场变化情况、信用情况等,确保企业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进行预警,提前采取措施。当风险预警体系预警了风险后,就要进行及时的处置,因此与风险预警体系相配套,应当建立供应链融资风险应急处置方案,在风险预警的基础上,一旦真实发生了风险时就需要及时进行处置。因此,金融机构应当提前制定好风险处置预案,明确相关责任人、责任主体、处置程序、风险隔离措施、权益维护措施等等,从而将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
4.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银行内部管理的规范性对于其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风险防控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能够营造良好的风险防控工作环境,从而提升防控效果。具体来说,银行应当强化内部管理。第一,加强供应链融资业务人员管理。银行机构在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时,要有专门的人员和机构,同时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掌握所需的技能,保障业务的有序开展。第二,加强供应链融资制度管理。商业银行应当设置专门的授信审判部门开展审批;构建健全担保制度,设置科学合理的抵质押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相互间建立出入库管理制度、货物监管制度等。第三,加强供应链融资业务程序管理。健全供应链融资相关业务流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标准规范。第四,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如果发现程序问题应当及时进行调整,实现供应链融资业务流通的动态优化。
六、总结
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融资途径,其融资模式包括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存货融资模式、预付账款融资模式、基于互联网的线上供应链融资模式。同时,金融机构要妥善处置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中所面临的信用、市场、政策和法律风险,就应当严格把控供应链准入企业条件;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构建供应链融资风险预警体系;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参考文献:
[1]王超.供应链融资下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J].信息系统工程,2018(12):51-52+55.
[2]徐森峰,许志龙.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及风险管理措施[J].中国商论,2019(03):28-29.
[3]卢强,刘贝妮,宋华.中小企业能力对供应链融资绩效的影响:基于信息的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2019,22(03):122-136.
[4]陈剑波.可持续发展下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决策模型研究[J].上海经济,2019(04):107-115.
[5]冯蛟,赵志刚.双元关系对供应链融资绩效的影响: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05):92-103.
[6]范舒悦.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41(10):98-100.
[7]汤佩红.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研究——以供应链金融为背景[J].中外企业家,2019(29):22-23.
[8]刘园,陈浩宇,任淮源.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及风险管理研究[J].经济问题,2016(05):57-61.
[9]刘兆莹,戴志远,赵晓玲,武晖.基于应收账款证券化的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J].农村金融研究,2017(10):26-29.
[10]张敏.供应链融资、信息不对称与融资约束[J].财会通讯,2018(09):121-124.
[11]陈晨,林子淇,唐钰琪.供应链融资的实现模式和优势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8(30):82-83.
作者简介:曾远航(1995.06- ),男,錫伯族,四川泸州人,硕士研究生,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纺织服装企业成本管理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