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数晴 刘馨琪 况垚池 赵小卓
摘 要:“双循环”概念的提出,为国内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而发展数字经济则是辽宁省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深度融入双循环的重要途径。辽宁省发展数字经济既具有先天的条件与优势,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辽宁省如何在“双循环”的大背景下,扩大优势、补足短板,以数字经济作为抓手振兴经济是本文的讨论重点。
关键词:数字经济;“双循环”;辽宁省
一、引言
自2020年5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被首次提出,“双循环”概念已经成为了全国的热议话题。“双循环”指的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它将帮助我国重塑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现如今,它已经成为推动国家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而数字经济的概念早在上世纪末就已滥觞,在本世纪更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渗透进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辽宁省的经济发展问题由来已久,改变不是有想法就足够的,还需要借助好的工具、好的环境。而“双循环”无疑是最近的一股东风,辽宁省能不能乘风而起、怎么样利用好数字经济这个工具乘风而起,这个问题值得关注和研究。
二、辽宁省发展数字经济及参与“双循环”的必要性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甚至在世界各国进行国家决策时,它们也是绝不容忽视的参考因素。2017年以来,数字经济已经连续四年被写入中国国家政府工作报告,各类相关政策也是层见叠出。2020年,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可见各省都已经充分意识到了数字经济在现在以及未来的重要性。然而各省的数字经济发展程度却不尽相同,其中东部发展情况最为良好。虽然各地数字经济发展差距在不断缩小,甚至四大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都保持在同一节奏,但如果数字环境和现实应用不能跟上这个节奏,这些投资最后无法有效转化并产出经济利益,只会让各地白白错失发展的最佳机会。因此辽宁应当抓住“双循环”新格局到来的时机,改进过去数字经济发展工作中的不足,大力推动数字经济的现实应用,最大程度地发挥数字经济的作用助推经济腾飞。
“双循环”虽然2020年才刚被提出,却也已经在一年的时间里得到了全国上下广泛的讨论与认可,以“双循环”为主题的论文也是数不胜数。新冠肺炎的突然到来使国际市场深受打击,全球需求市场萎缩,在这一时期,中国必须要充分发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作用,因此确定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势在必行。
发展数字经济是国家战略,“双循环”是国家确立的新发展格局。辽宁省没有理由不牢牢把握这两者,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而要想推动“双循环”格局形成,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发展数字经济。“双循环”中的内循环强调内需,数字经济则可以通过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以及商家的服务模式激发消费者们的潜在需求,将其转化为显性的消费需求,拓宽国内消费市场。在数字经济时代,商家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数据调研的方式与消费者建立联系,更好地把握市场动向,这将有利于资源的高效流动与配置,优化国内产业链,同时促进个性化商品的生产,满足更多元的消费需求,拓展消费群体。消费市场的多元化也将引来新一轮的国内投资。此外,由于数字经济的发展,商家的经营方式改变,进入市场的成本变低,这有助于中小企业参与国内分工,成为国内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循环方面,数字经济使得更高效、更畅通的国际贸易往来成为可能,现代化的支付系统降低了国际贸易的支付成本,现代化的交通网络、物流管理使得运输成本也大大降低,这都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如此,发展数字经济过程中所进行的技术研发也有利于我国摆脱核心技术依赖进口的局面,为我国出口增添新的技术优势,甚至助力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三、辽宁省发展数字经济的条件与优势
辽宁省作为工业基础雄厚、人才济济的大省,有许多利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因素。
辽宁省发展数字经济的第一个优势便是拥有多个国家级、省级的高新园区。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其于198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被誉为“神州第一开发区”。2020年1月17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为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前30名,同年12月,入选“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名单。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建设现代产业聚集区,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数字经济产业群,坚持扶持并培育智能制造、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同时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加快发展大连市新经济和新产业。
第二个优势是拥有众多科研院所和高校。《辽宁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显示,辽宁省拥有22所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和65个重点建设“一流学科”。同时,辽宁省实行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政策,高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高校向企业源源不断输入人才,企业为人才提供就业岗位,加快着高校、科研院校走向市场化。
第三个优势则是国务院出台振兴东北的重大政策,国家支持辽宁推进创新转型、培育发展动力。国家支持辽宁省推进数字产业化构建,辽宁省也对数字经济的重要性有着充分认识,出臺了各种政策及规划,明确了“建成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的目标。这些政策都为辽宁省进一步发展数字经济扫除了一些障碍。
第四个优势是辽宁雄厚的重工业基础。辽宁的重工业曾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虽然因现代工业的冲击式微,但工业制造实力仍在,各种基础设施也很完备。只要引入合适的管理模式和智能制造技术,辽宁省工业基地就有希望焕然一新,摇身一变成为最具竞争力的新时代智能制造基地。
四、辽宁省数字经济发展的不足
当然,目前辽宁省的数字经济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其一,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与核心技术的缺乏。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发展高新技术。近年来,辽宁省已经在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核心技术的对外依赖度依然较高,本省的专利技术积累有限。这让辽宁省在数字经济发展领域十分被动,也不利于未来经济的长期发展。
其二,辽宁省的产业结构单一,总体以制造业、重工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一、二产业仍然采取传统的生产模式和分工方式,数字化应用明显不足。工农业生产者满足于现状,数字转型需求不高、意愿不强,这也导致了本地数字化研究与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其三,机制体制不灵活。传统的地方政府对于市场干预过多,无法充分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当政府无法及时地掌握市场信息变化时,就会造成生产商信息滞后、产品滞销的局面。当各地方政府无法及时交流、信息共享时,就难免会出现政策雷同、特点重点不突出的情形,引起民众盲目投资,继而引发恶性竞争乃至粗放型发展。
其四,创新意识不足。一些企业满足于已有的利益,对于数字化产业的热情不足,管理模式也比较陈旧。企业、政府内部以及这两者之间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共享与合作,也缺乏这种意愿,彼此联通缺乏效率,数字化改革的落实举步维艰。
其五,缺少专业人才。辽宁虽然有不少高校,但是毕业生留省率却不高,人才严重外流。数字经济相关的新生人才则更为匮乏,传统产业员工对数字经济的认识又非常有限,以至于数字经济发展需要人才时往往捉襟见肘。
五、数字经济如何在“双循环”格局下助推辽宁省经济振兴
新发展格局到来,要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让辽宁省充分融入“双循环”,双管齐下,有以下六个措施可以采取:
1.进一步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智能化转型。基础设施是发展的基石,新基建则是数字经济发展的牢固基础。辽宁省应当在旧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如完善5G基建、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5G赋能工业互联网,推动5G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数字辽宁,抢占数字经济发展主动权。加大对城际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区域间运输效率,为生产建设节约时间与成本。同时,关注区域一体化发展薄弱环节,推进区域间合作,实现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中心城市和重点城市群的互联互通水平,继而利用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实现周边城镇信息和道路上的彼此联通。
2.以市场为导向,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将数字经济创新活动、科研成果引向生产领域。推广线上线下双渠道发展模式,打造数字经济下的实体经济,进而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具体地说,在农业方面:应当充分利用本地市场,优先促进形成本地小循环,在线下鼓励、宣传居民购买本地农产品;在线上以直播的形式扩大销售范围,打造品牌,让农户直接售卖商品,缩短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和流通时间,增加农户收入;还可以发展特色农业,将农业与服务业结合,如开发家庭农场认领服务,由城市居民认领作物,农户定期提供农产品并开展农家乐活动,将市场供求双方紧密相连,减少因信息不畅通带来的损失。服務业方面:以旅游业为例,博物馆可以研发线上展会、虚拟展馆,搭配数字营销,利用大数据向顾客精确推送游玩方案;还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对消费者的喜好进行调研,设计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进行线上线下双渠道售卖,整合上下游企业,将博物馆拥有的文化财富转化为可售卖的商品。在制造业方面:应当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组合,加速生产端数字技术的研发与普及,并推动技术应用到日常生产中来;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对传统产业链进行升级,改革供给侧,发展智能制造业、拓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其中,汽车的智能制造是非常有前景的一个行业,汽车制造虽然属于重工业,但却有非常大的个性定制、智能装配的发挥空间,利润也十分可观;除此之外,生产厂家还可以通过改变售卖途径、创新营销方式、丰富商品类型等手段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转化为消费需求,拓宽国内市场。
3.发挥市场竞争作用,强调政府引导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竞争作用和调节机制,政府则负责规划路线、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行业制定标准、健全监督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以促进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保障市场交易有序进行,避免市场竞争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其次,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当做好顶层设计,各地方政府之间、各部门之间注意相互协调,保持信息畅通与公开,以增强设计的科学性、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
为适应“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加快数字经济技术的现实应用,政府应当加快完善与数字经济、“双循环”相适配的制度体系。数字经济的发展绕不开互联网的参与,因此要加强互联网监管体系,完善征信系统,谨防网络诈骗、信息泄露,为国内商家与消费者的线上交易保驾护航。为促进国内循环的进一步形成,政府应当下发文件鼓励国内企业建立合作、共享资源、互通信息。
4.加大基础教育投资力度,完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
辽宁省的关键数字核心技术基础较薄弱,对外依存度偏高,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机制、激励机制、投融资体系也不够完善。虽然省内并不缺乏重点高校和各类研究机构,但在设计研发等环节仍然比较薄弱,投资也相对不足,研发成果难以及时转换成生产力并顺利实现商用化。
针对这一情况,辽宁应当从基础教育入手,优化教育结构体系,加大基础教育投资力度,培养创新的意识,普及创新的重要性。完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并且形成高端人才的有效供给机制,给符合特定条件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福利,如购房补贴等,将人才留在本地。其他可采取措施还有设立专项培育基金,资助研究中心,推动产学研合作等。
只有构建针对技术创新人才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辽宁省才能具备对高端人才的绝对吸引力,才能将高端人才留在国内,留在省内。因此应当鼓励企业采取以短期报酬与长期报酬激励相结合的形式参与利润分配,或根据情况考虑采用技术和产权结合的形式,激励员工,将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挂钩,从而推动企业科研技术的进步。只有技术进步,企业才能在国内外循环中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核心优势。也只有以技术为核心的优势,才能让内循环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不再轻易受到国际市场动荡的影响。
5.加强企业信息互联互通,利用新技术完善智能化治理。
智能经济产业化的应用是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新方向,将省内传统的、标准化的、同质的初级产品和重化工业产品转化为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智能产品,将是辽宁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转型方向。
如今产业组织的网络协同架构已经改变了过去企业确定产量和价格的操作方式,提升了厂商进行投资经营的能力。为实现数据智能化,省内厂商可以运用云计算、机器学习、物联网、区块链等人工智能技术来匹配产供销大数据,实时掌握市场动向,提前布局生产,将生产要素分配到有市场竞争力的领域,提高投资效率,避免产能过剩、投资冗余。政府应当以政策引导、鼓励生产商通过信息共享、远程交流建立合作,延长并形成更完整的国内生产链,深化国内循环格局。
政府之间也应当互联互通,彼此信息共享。避免制定政策后因投资方向相同而导致不必要的恶性竞争与资源浪费。
6.发展跨境电商,连通内外循环。
双循环虽然以内循环为主,但却强调开放的内外双循环,外循环也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数字化网络平台能够加速信息流转速度,推动区域间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连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在现阶段,我们仍然需要他国的市场,也需要在技术上继续向其他国家学习。辽宁省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鼓励发展跨境电商,将本国生产的产品出口,争夺国际市场占有率,并深化人才、科技等领域国际合作,实现实时信息共享以及资源、商品的跨境高效流動。推动国际商业信息共享、引入现代化支付系统并完善出口物流管理服务,降低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信息获取成本、支付成本、商品流通成本,让更多中小企业有机会参与到外循环中来。
在企业掌握尖端科技后,可以鼓励他们广泛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推动形成国际统一标准,让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抢占话语权,从而不断扩大本国企业在该领域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曹小勇,李思儒.数字经济推动服务业转型的机遇、挑战与路径研究——基于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角[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1(5):101-109.
[2]韩彩珍,张冰晔.数字经济促进经济双循环发展的机理和路径[J].青海社会科学,2020(6):41-46+60.
[3]何大安.数字经济下内循环为主战略的理论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20(12):39-47.
[4]蓝庆新,赵永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数字经济发展[J].理论学刊,2021(1):24-31.
[5]李天宇,王晓娟.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双循环”战略: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J].经济学家,2021(5):102-109.
[6]滕菲.发展数字经济,培育辽宁全面振兴新动能[J].今日财富,2019(21):192.
[7]赵春明,班元浩,李宏兵.数字经济助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机制、路径与对策[J].国际贸易,2021(2):12-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