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斌 孙青 王涛耕
高中地理教科书是培育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与资源平台。地理教科书表层系统是由课文系统、图像系统、作业系统共同组成的。作为地理教科书中最为重要的非语言系统,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的核心内涵是以视觉符号为主呈现的地理知识,其可直观或客观地揭示地理原理、反映地理事物的区域特征,是区域表达的重要方式,也是培育学生区域认知的重要工具与方法。一直以来,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处于课文系统的附属与补充地位,在地理现场教学过程中,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被边缘化的现象较为明显。鉴于此,本文拟在对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对人教版与湘教版地理教科书(第一册)在图像系统的数量、质量、类型、组合与图文结合五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深入挖掘人教版与湘教版地理教科书在图像系统中各自的特色与优势,进而促进地理教科书使用者对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的认识。
图像是对客观对象一种相似性、生动性的描述与写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信息载体。换言之,图像是以客观事物为原型所衍出的形式多样的图形。地图就是地理教学过程中屡见不鲜的图像之一,可谓“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除地图外,地理教科书中还会使用示意图、统计图、数据表、漫画等向学生传递地理信息,这些形式丰富的图表共同组成了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如褚亚平先生所言,地理图像系统是以视觉化形式直观形象地储存、表达和传递地理信息的示意图、景观图、描绘图等地理图像。[1]林培英则认为地理图像系统是除文字和数字外,用来表示、解释和揭示地理知识的图像符号。[2]综合而言,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是教科书中除语言符号外,用以存储、表达、传递地理信息且形式多样的地理视觉符号系统。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目前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有两类分组方式:第一,按照地理图像类型,可分为地图、景观照片、遥感影像图、示意图、表格、统计图等(见表1);第二,按照地理图像组合关系,可分为关联图、子母图、对比图及其他组合图。本文后续研究所使用的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均采取上述分类体系。
表1 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分类表
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版地理教科书必修(第一册)为研究对象,目前,全国范围内按照2017年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编写的地理必修(第一册)教科书主要有5套,分别是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鲁教版与沪教版。在课文内容编排上,中图版教科书遵循课标结构组织内容,鲁教版教科书基于圈层相互关系的视角来组织内容,人教版与湘教版教科书则按照自然要素来铺陈学习内容[3],人教版与湘教版教科书的趋同之处为本次对比人教版与湘教版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提供了较好的内容结构基础。
图像数量与质量是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中最为外显的属性数据,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科书使用者对地理教科书的直观印象。本文对两个版本的地理教科书的图像数量进行了统计,但需要说明的是,此次统计并不是严格按照教科书图像标注进行统计的,而是按照研究需要对教科书标注数量进行了适当的解构。
1.图像数量
结合表2,从图像数量上来看,为了优化教科书使用者的情感体验,两个版本的地理教科书都内置了数量可观、单位密度较大的图像,能够给学生带来语言系统无法比拟的视觉冲击力,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比较而言,两个版本的教材在图像数量、图像单位密度上差异并不明显,这也说明两个版本的地理教科书均高度重视教科书图像系统的建设。
表2 人教版与湘教版地理教科书图像数量对比表
2.图像质量
从教科书图像质量来看,两个版本的教科书较2003年版同系列教科书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在图像色彩、构图形式、新颖度等方面均有可圈可点之处。
首先,在图像色彩上,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均使用了色彩渲染较为丰富的地理图像,旨在突出展现主要的地理信息,尽可能地增加图像的表现力。例如两个版本的教科书一方面大胆使用强对比色的图片(如图1.19),增加了图像的层次感,能够让学生专注图像所要表达的主要地理信息。另一方面极为巧妙地使用了渐进色(如图2.5与图3-13在表示大气层时均使用了由地面到高空饱和度逐渐降低的蓝色,以此表示大气透明度逐渐增加,空气密度逐渐降低的过程),以此增加图像的细腻表达。
其次,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在构图形式上也下足了功夫,力求使教科书图像具有震撼力与感染力,能够吸引学生眼球,增加地理学习兴趣。一方面,教科书既考虑了图像的视觉效果,又考虑了地理信息的真实传递。如图1.9与图1.24位于页眉或页脚附近,甚至跨页展示,着力表现出空间与时间的“长跨度”,这样一来,既增加了图像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把准确真实的地理信息传递给了学生,力求实现形式与内容的兼顾。另一方面,教科书图像既高度抽象概括,又能突出地理事物典型特征。为加深学生对地球内外部圈层结构的视觉感知,如图1.35与图1-21将各个圈层高度抽象为半环状结构,并将岩石圈设置为不规则结构展现,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球圈层之间的异质特征。
最后,从教科书图像的新颖情况来看,一方面,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均增加了地理教科书中三维立体图像的份额(如图3.2、图6.11、图1-19、图2-13、图4-3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观、区域观。另一方面,教科书还积极融入反映我国近几年来伟大成就的内容(如人教版第一章封面采用了天宫二号发射效果图、图3.14展示了海水淡化车间、图1-2展示了FAST射电望远镜、图2-30展示了西北防护林带等)以及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如图2.8《台海使槎录》初刻本、图4.20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图2-11长沙橘子洲、图5-17寻乌古民居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图像类型是依据图像信息所反映的不同特征,把不同类别的图像区分开来的结果,是教科书图像丰富度的直观显现。本文按照教科书目录编排顺序,将两个版本的教科书的图像类型与各类型图像数量进行了统计,结合表3与表4,可知两个版本的教科书的图像类型均较为丰富,其中景观照片与示意图占全书图片总数比例较大,其他各种类型图表占比相对均衡。
表3 人教版地理教科书(第一册)图像类型统计表 单位:张
表4 湘教版地理教科书(第一册)图像类型统计表 单位:张
不同种类的图像有各自的功能与独有的特征,多样的图像种类有助于完善地理教科书的表述形式,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各自的教学功能,进而提升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的整体功能。[4]为了深入挖掘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图像系统的特色,本文将在分析各类图像功能的基础上,对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展开详细对比分析。
1.地图
地图是一种形象的符号模型,其载负着丰富的地理信息,能够为地理教学提供地理事物的空间格局、空间过程与空间联系的相关信息。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在地图选用量上完全一致,但在用图侧重点上却有所区别,人教版在“地球上的水”一章中用图最多,其中正文分布着2张大尺度的等值线地图,主要描述海水性质的全球分布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其余6张分布在“案例”“活动”和“自学窗”三个栏目中,主要用以辅助学生开展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而湘教版则在“地球上的水”“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这两章用图较多,尤其是在描述土壤形成的内容时,教科书还为土壤剖面图配了相关的土壤分布图(如图5-21、图5-22等),有助于降低“土壤形成”的学习难度,迎合了地理教科书(第一册)“宽而浅”的编写原则。
2.景观照片
景观照片是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真实反映,是地理教学宝贵的信息来源。[5]结合表3和表4可知,两个版本的教科书都使用了大量的地理景观照片,营造了大量的真实情景,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的自然地理,生动具体地诠释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此外,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在相似的课程内容下使用地理景观照片的数量大致相当,唯独在有关“地貌”知识的章节差异略大,人教版使用了18张景观照片,而湘教版则使用了39张景观照片,这是由于教科书的结构差异所致。人教版采用综合的方式讲解了4种地貌,而湘教版则采用并列的形式讲解了5种地貌。综合而言,两个版本的教科书都较为注重利用景观照片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有利于增加学生对地理的生活体验。
3.遥感影像图
遥感影像图主要包括卫星影像图和航拍图。整体而言,两个版本的教科书使用遥感影像图相对较少,人教版分布较为分散,但在“自然灾害”一章中分布最多,旨在突出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湘教版则只在“地球表面形态”与“地球上的水”两章中有所分布,如图4-6与图4-9 利用遥感影像图关注不同时段同一空间的地理事物演变与发展规律,有利于强化学生时空耦合观念,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复杂系统的本质规律。
4.示意图
示意图能够用简明、形象或直观图形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发展演变规律。地理示意图在两个版本的教科书中较景观照片之后使用频率最高的图像,所采用的示意图主要包括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过程示意图、地理剖面示意图、地理模拟实验示意图及避灾逃生示意图等。两个版本的教科书保持了一贯的风格,地理原理示意图(如图3.2与图3-15)主要用于对自然地理中的核心原理如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水循环等原理的解释上,这样能够对抽象的地理原理理论起到抽丝剥茧的作用。此外,地理过程示意图虽然数量较少,但是其作用不容小觑,如图4.2“喀斯特地表地貌演化示意图”与图2-6“牛轭湖形成示意图”,两图都着力描述了地貌形态随时间而变化的动态变化过程,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地理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推绎能力。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在地理剖面图的使用上,均利用土壤剖面通过土壤外部形态认识其内部性质,辅助学生解释野外土壤剖面,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而相比于人教版,湘教版教科书则新增了地理模拟实验和避灾逃生两类示意图,地理模拟实验示意图如图2-12利用可升降水槽模拟流水侵蚀与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图4-2利用实验器材模拟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在教室环境下模拟解决真实的低结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在避灾逃生示意图方面,湘教版教科书并未将自然灾害内容单独设章,而是采取渗透的方式融入每一个相关的内容之中,同时还增加了避灾逃生示意图(图4-7与图2-16),一方面避免了冗长文字的叙述,强化了地理知识内部的逻辑联系与概念进阶;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防灾减灾能力,落实地理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
5.表格
表格是教科书组织整理数据的有效手段之一。结合表3和表4可知,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在表格的使用上存在明显差异,人教版在使用表格方面更为积极,而湘教版则更显凝练。两个版本的教科书都使用了表格,一是增加数据的可视化效果,有助于辅助学生挖掘地理数据背后的内在规律;二是强化教科书的归纳概括作用,如湘教版地质年代简表,利用简要的表格代替了大篇幅文字叙述,意在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三是增强活动的指导性。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均在“活动”栏目中设计了表格,有助于引导学生有序展开实验或野外观察活动,落实了地理实践能力核心素养。
6.统计图
统计图是教科书内容的数据支撑,简洁生动的统计图有利于学生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的培养。[6]结合表3与表4可知,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在统计图的使用量及使用分布上大致相似,主要分布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章节上。如在海水性质内容的表达上,两版教科书均大量使用了曲线统计图(图3.16与图4-14等),助力学生认识海水性质的全球整体分布规律与局部差异。
7.其他
除上述图像类型外,两个版本的教科书中还有复原图、效果图、图标等,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湘教版还在教科书中设置了人物对话图,为学生塑造了三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一个教师,两个学生),试图为学生营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氛围,增加教科书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体现出湘教版的“温度与情怀”[7],同时也起到了对知识要点的点拨、提示、解释的作用。
地理事物的综合性,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单独使用某种图像来分析地理问题势必会陷入经验主义的窠臼,因此地理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多种图表的组合,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更真实地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本研究对两个版本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图像组合按组数进行了统计(见表5与表6),结果显示,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在三类组合图中,更加偏爱使用对比图与关联图,子母图使用数量最少。此外,湘教版教科书在各类图像组合数量中均多于人教版教科书,但差异并不明显。因此,可以说明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均较为重视不同图像之间的有机结合。
表5 人教版地理教科书(第一册)图像组合统计表 单位:个
表6 湘教版地理教科书(第一册)图像组合统计表 单位:个
1.关联图
关联图适用于整理、分析与解决多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地理复杂问题情境。如图4.14“丹娘沙丘位置示意图”与图4.15“丹娘沙丘景观图”,就采用了地理分布示意图、等高线地图与景观照片相组合的方式,有利于将沙丘的地理空间分布与周边自然环境特征建立联系,实现对河岸沙丘形成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意义建构,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再如图2-26“新月形沙丘示意图”,将沙丘形态的俯视与仰视图结合,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认识新月形沙丘的形态,强化学生对盛行风方向与沙丘坡向、坡度关系的理解。
2.子母图
子母图主要用于从不同的地理尺度关注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结合表5和表6,在子母图的使用方面,人教版全部分布在“宇宙中的地球”章节中,而湘教版除在“前言”“地球上的大气”章节没有分布外,其他章节均有分布。与人教版处理方式一样,湘教版多数子母图分布在“宇宙中的地球”这一章节(如图1.3与图1-3)。此章节的重要任务是让学生明确地球在不同宇宙天体系统中的位置,以方便学生学习后续诸如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等内容。
3.对比图
对比图能够描述不同地理事物的差异特征与同一地理事物不同阶段的地理特征,是认识地理差异性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在对比图的使用量及使用分布上均较为相似,如图2.10将地球与月球辐射过程的示意图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两图中辐射途径的差异,进而帮助学生解决地球与月球昼夜温差差异的复杂情境,有利于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提升。再如图4-6采用不同时间段黄河三角洲卫星影像的对比图,直观地显示了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变化趋势,增加阅读材料的可读性与趣味性,深化学生对水循环意义的认知。
图像与文字是构成地理教科书系统的两大基本元素,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整体提升地理教科书的教育功能与育人价值。结合人教版与湘教版教科书内容可知,两个版本的教科书都十分注重图文结合,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图文合一,相映成趣
所谓图文合一,即教科书图像与文字在结构上形成了有机统一。从图文排版上看,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均毫不吝啬版面,有意在教科书中穿插设置大尺寸高分辨率的地理图像,如人教版教科书封面图以阿拉斯加冰河地貌为素材,整体给人一种旷远壮丽之感,增加了教科书的探究性;再如湘教版教科书在活动“雪域江南”的文字材料中穿插放入了与其相关的地理位置图与景观照片,其中以“林芝桃花沟”为背景的景观照片若隐若现,给人以无限趣味。教科书中的图片成为教科书文字的内涵表达,成为教科书文字的意境延伸。
2.图文相符,相得益彰
所谓图文相符,即教科书图像与文字在内容上形成了有机统一。在图文内容上,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均能够做到图像与文字一一对应,保证了教科书整体的体系化与可读性。如人教版为了较好地解释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图1.34),在正文部分采取体系化的序号描述方式(如“一、地壳”“二、地幔”等)与图中各个圈层对应,增加了图像与文字的对应联系。再如图2-43在解释冰川地貌时,以唐古拉山脉景观图为基础,采用“连线+文本框”的形式对典型冰川地貌进行了解释,从而强化了图像与文字的紧扣性。
3.图文互释,相辅相成
两个版本的地理教科书都能够做到文字融合图片,图片修饰文字,尤其是在概念示意图中,图像与文字相互解释的作用尤为明显。比如,在解释森林成层现象时,人教版一方面在示意图上(图5.2)增加了辅助性的说明文字与符号,还在示意图右侧增加了区别于正文的主要辅助性文字。再如湘教版在处理外力作用下的各类地貌时,同样是在地貌景观图(如图2-21、图2-22、图2-23)的旁侧各增加了说明性文字,这样图文互释,既加强了学生对陌生地理概念的理解,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地貌景观的识别力、感受力。
本文在对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对人教版与湘教版地理教科书(第一册)中图像数量、质量、图像类型、图像组合及图文结合等方面展开分析。结合全文分析,本文得出如下教学启示。
第一,图像种类丰富,质量高,教科书可观性强。人教版与湘教版教科书在书中内置了数量极为充裕、类型极为丰富的高质量图像,借鉴了国际上优秀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建设的经验,大大地增强了地理教科书的表现力,优化了地理教科书使用者的审美体验与视觉体验。
第二,图文有机结合,体系佳,教科书可读性强。人教版与湘教版教科书在图文结合方面,无论是在图文排版结构上,还是在图文内容匹配度上,都能做到较好的一致性。与此同时,教科书编写者还特别注重图像系统与文字系统的功能互补,使得两个版本的教科书的图像系统与文字系统能够形成有机统一,大大提升了地理教科书使用者的阅读体验。
第三,教育功能明确,引领强,教科书可研性强。两个版本的地理教科书都能够明确落实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的多种教育功能,能够做到以图激趣、以图启智、以图增知、以图育德、以图感美等,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同时也强化了对地理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极大地增加了教科书的探究趣味。
首先,利用图像系统,拓展图像教学资源。新地理教科书大幅度提升了图像系统的地位。对于地理教师而言,应当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着重强化地理图像系统的功能。一方面要利用好地理教科书提供的图像系统;另一方面,由于教科书篇幅有限,教师还应当适当对教科书图像系统进行补充与优化,如使用网络资源积极开发新的地理图像等。
其次,关注现实问题,创设复杂情境材料。两个版本的教科书都大量使用了实景照片,且实景照片在图像系统中占比最高。实景照片的指示意义在于让学生关注真实的现实地理问题。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利用各类图像系统构建基于现实情境的低结构地理问题,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地理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最后,深挖图像信息,强化地理思维进阶。地理图像系统是地理学科信息的重要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利用图像系统深度解析地理信息,由表及里、从浅到深逐级分解地理信息,并以此深化学生对地理概念、地理过程、地理联系的认识,从而不断强化学生的地理思维。
注明:
本次研究在图像序号前并没有区分人教版或湘教版字样,若图像序号形式如“图1.19”即为人教版教科书图像,若图像序号形式为“图1-19”则为湘教版教科书图像;湘教版部分图表在教科书中并未采用序号标注,本文均已在图表名称前后增加了“湘教版”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