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燕蓓 上海财经大学附属杨浦区国安路小学
在“上海市语文德育实训基地”,跟着于漪老师学习了三年,听到很多于老师的金玉良言,我特别有感触的就是:“教育需要教师拥有滴灌心灵的睿智,将‘真、善、美’一滴一滴地灌入孩子的心中,让这些种子慢慢地孕育、生长,慢慢地具有‘人’的样子:有人心、有人性、有情有义……”
那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该如何立足课堂、立足文本、立足学情,将“真善美”无痕地“滴灌”到孩子的心中呢?
我想,必须善于开掘适切的“点”,如“开掘机”一般,由点而入,层层下钻,才能挖到“宝藏”;而不是像“推土机”一样,只在平面做移动,缺乏递进式、深掘式的最终受益。因而,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越来越智慧,要善于拨开乱象的丛莽,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善于架构文本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把课上到孩子心上”(于漪语),像钉钉子一样把民族的语言、民族的精神深铆在孩子的心中,并使之扎根、开花、结果。
一个汉字一幅画,一个汉字也是一段历史。
在识记字形时,我也经常鼓励孩子们开动脑筋,创编顺口溜来识字认字。这些孩子们自编的顺口溜,我稍加指导点拨,就成了一个个既能帮助快速记忆的好妙招,又是育德的“小教材”。如“拔”字的顺口溜:萝卜大,拔不动,小朋友们来帮忙,你拉我,我拉你,大家一起用力拔,满头大汗仍开心!
在这样的学习中,既激活了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也将爱的良种播撒进了每一个孩子的心中!
鲁迅先生说过,中国的文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因此在写字指导时,也可以找寻适切的“点”,进行开掘,引导孩子学习做人。
比如在教“相”的写法时,我故意把“相”字左边的一点写长,引导学生与书上的“相”字作比较。学生很快就发现书上的“相”字的“木”末笔改捺为点。我紧接着问:“那你们觉得要将捺改为点吗?”稍停片刻,有个学生就回答:“这样写能使字变得美观。”于是,我及时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并加以点拨:“中国是礼仪之邦,向来有互相谦让的好传统,‘相’字中‘木’字左下的捺改为点,可以使右边的‘目’写得舒展,整个字就挺拔有生气,如果不做变化,各占一半,互不相让,就会影响字形的美感。字如此,做人更是如此,同学间要懂得互相谦让。”
于漪老师告诉我们这些学员,她至今难忘高中语文老师教“茕茕孑立”:“茕”这个字读“qióng”,字音就是贫穷的穷,这个字下面是一竖,不是一撇,再穷,脊梁骨也要硬。这样的老师不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把中华民族最好的基因传到学生的心中,成为做人的基准。
我们常常强调要厚积薄发,其实,厚积和薄发之间其实还有一个“悟”字,因为厚积是输入,薄发是输出,没有感悟,是完成不了输出的。
在于漪老师基地学习时,我曾上了一堂汇报课《程门立雪》,后来也被基地推送参加全国中小学“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征集活动,被评为“部级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当时,我引导学生抓住第三自然段中的“悄悄”“默默”“静静”这三个关键词,又创设了“漫天飞雪”的情境,启发学生想象:“如果是你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当雪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会冷得怎么样?”学生们立刻联系生活实际,说:“脚会冻僵了”“嘴唇会冻得发紫”“浑身会直哆嗦”……有了贴近生活实际的体验基础,学生就能走近文本,深层感悟杨时的“很爱学习”和“非常尊敬老师”。
那堂课,我努力遵循“感知—理解—内化”的语言学习规律,尽力去引导学生“因言求意,缘意释言”。
朗读是将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有声语言形式的一种活动,也可以巧妙利用,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
以《慈母情深》一课为例。作者在工厂见到母亲的时候,对母亲的神态举止有一段描写,语言形式十分独特。“我的母亲”连续出现了三次,而且“我的母亲”在文中的句式中是后置的。通常,“我的母亲”作为主语的修饰限定成分,应该放在前面说出来。对于这样一段独特的文字,我在课堂上留足时间,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朗读,不断加深理解感悟,不断深化情感体验。
读出缓慢的节奏感,让学生体会这犹如电影中的慢镜头,说明母亲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情,都深深地印在儿子的眼中乃至心中。读出艰辛的形象感,母亲因为长久伏案劳作,一下子直起背、转过身,是很艰难、很酸疼的。她只能慢慢直起背、转过身,一脸憔悴,一脸苍老。母亲挣钱是多么辛劳和不易!读出惊讶的情味感,作为儿子的我,第一次在工厂真真切切地看到了母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我的母亲吗?这是我记忆中的母亲吗?三次“我的母亲”再现,其实就是包含惊讶、心酸、内疚。
在这样一次次有意识的读、有情味的读之中,学生就会慢慢沉浸到文字中,再通过自己的语音语调、语气语感,把文字中潜藏的情感充分外显了。
教材中的“口语交际”,也可以找到适合的“点”,以适切地、无痕地渗透育人的元素。
例如,《我们做朋友》《用多大的声音》《请你帮个忙》《商量》……这些内容,教师可以在听听、说说、议议等环节,让学生懂得如何与人交往,如何礼貌待人,如何常怀感恩之心。
除了在说的内容上渗透“情”的教育,还可以在说的方式、听的态度等方面进行教育,比如倾听时,要眼睛看着对方,脸上的关注神情会让说话的人觉得你很尊重他,他就会乐于与你交往。
当然,教材中的内容更可以充分挖掘。我在上《妈妈睡了》一文时,引导孩子们去了解文本中妈妈睡着时是什么样子,思考为什么睡梦中的妈妈好累,然后话锋一转,启发孩子们:“有没有看过家人睡觉时的样子?”有的孩子说:“我妈妈每天非常累,有时陪着我睡的时候,自己先打呼噜了。”“妈妈为你为这个家付出很多,所以你要少让妈妈操心,她就不会那么累了。”我回答。有的说:“我妈妈睡觉时的样子很美,睫毛长长的。”“是呀,在你的心中妈妈是最美的,因为你有一颗爱妈妈的心。”
爱是需要教的,感恩也是如此。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有效元素,有意识地进行播种、施肥,让学生在品德养料中汲取所需,健康成长。
很多孩子怕写作文,总感到无话可说。写作是输出,阅读和积累是输入,没有输入何来输出?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鼓励学生积累,让写作成为“有米之炊”。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看综艺节目—《朗读者》,每每被感动得泪水涟涟,然后我就选取了几个主题的开场白,让学生品读、赏析,比如“遇见”“选择”“礼物”等。没想到孩子们特别喜欢这样的美文、美段,有的在课上就能背诵了。
过了几天,恰逢作文指导课《同学之间》,一位同学的作文开头就巧妙地改编了《朗读者》“遇见”中的开场白:“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就像冷遇见了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就有了永恒;人遇见人,就有了生命。我是从一年级遇见小敏的,自此有了友谊的开始,也有了无数的温暖。”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价值!
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每逢寒暑假,我都会给孩子们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目,摘记的要求分层布置。当然,课外拓展不仅限于寒暑假期的读书、摘记、交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时常根据课文内容,找到“点”进行有情、有效的拓展。
例如,学了拼音后,我会结合国庆节,让孩子们用拼音书写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学了《大还是小》一文后,我会让孩子们说说“什么时候感觉自己很大”,让他们懂得长大意味着责任、担当、帮父母分忧……
再如,我会结合复旦附中黄荣华老师主编的《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现代传译》一书,通过“字之象”“诗之声”“文之韵”“事之理”“人之情”和“文化点醒”六个板块,引导学生以一个现代人的生命方式,进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处,明白自己的生命所自,文化所之,明而感之,爱而皈依之,最终产生古今生命的联通,实现古今生命的对接,成为“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站得更高,思得更深,学得更多,充分开掘课内课外的那一个个有“情”之“点”,智慧引领学生“向青草更深处漫溯”,不断丰富情感体验、深植民族精神、开拓格局视野,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凸显“传文受道”的旨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