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超常儿童教育发展研究综述

2022-03-03 14:11
现代特殊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儿童研究发展

王 宁

超常儿童教育是针对智商超常儿童,采取适合他们个性的一种特殊教育。超常儿童教育作为激发个人潜能、培养人才的重要形式,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从个人本位的意义上来看,超常儿童教育是满足特殊人才发展需求,实现个体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从社会本位的意义上说,超常儿童教育有利于充实国家的人才库,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储备人才资源。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超常儿童教育的历史,经过40 余年的发展,取得了可观的发展成就。特别是在20 世纪末、21 世纪初,全国有几十所学校开展超常儿童教育实践,其理论研究也有所突破。其后,超常儿童教育出现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问题,其内部存在模式单一、理念认知偏误趋向。超常儿童教育力求确保超常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服务,实现自身最大化发展。因此,超常儿童教育发展问题日益引发人们的关注,成为教育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笔者拟就有关超常儿童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文献整理分析,总结我国超常儿童教育发展研究已有成果和不足之处,以期促进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实践的发展。

一、超常儿童教育研究概况

超常或超常儿童的概念由我国心理学家刘范先生提出的,该定义受到很多超常儿童教育研究者的认可并应用于具体研究。所谓超常儿童,是指“智能明显超过同龄常态儿童发展水平或具有某种特殊才能的儿童”。该术语的提出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超常儿童的卓越表现并非是天生的,而是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超常儿童不是独立于儿童群体之外的,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超常儿童的特质体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区别于拔尖创新人才,这是由其本身概念性质决定的;超常儿童是超常儿童教育的实施对象,但并非超常儿童教育的最终目标。

笔者以“超常教育”“超常儿童教育”为检索关键词和主题词,在中国知网(CNKI)中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查找 1978 年 1 月 1 日至 2022 年 3 月 1 日期间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文献并进行研究分析。考虑到检索过程中会产生交叉和重复,因此对检索结果进行了统计、筛选与合并。通过数据库检索发现,我国专门针对超常儿童教育发展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具体的检索结果是:学术期刊论文346 篇,学位论文30 篇,会议文献7 篇。之所以检索到的文献数量如此之少,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学界并未就“天赋”形成统一概念,不同学者基于个人兴趣以及研究方向采用不同的“天赋儿童”定义,比如沿用“天才儿童教育”“资优儿童教育”等概念,分散了一部分研究;其二,我国超常儿童教育起步不久,仍处于发展完善期,该领域研究文献有限。超常儿童教育是我国本土发展的概念之一,相对而言是国内学者使用频次较高的学术概念,也是最能代表我国超常儿童这一群体的教育发展实况的概念。因此文章选择“超常儿童教育”“超常教育”为关键线索进行文献探寻。

虽然我国对超常儿童教育发展的研究历史尚短,研究文献有限,但也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研究脉络,研究主题和方向涵盖了超常儿童教育发展的广泛内容,包括超常儿童教育的内涵、必要性、发展特点、问题反思、策略途径等诸多方面。

二、超常儿童教育的内涵研究

学界对于超常儿童教育内涵的研究大都建立在对超常儿童概念的认识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利用多种视角和多种方法不断挖掘超常儿童教育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其研究呈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单一到多元的总体特点。

(一)超常儿童本义下的内涵分析

查子秀从超常儿童概念入手,认识到超常儿童概念本身经历了从神学向科学的过渡,从遗传论向环境论的转变,从单因素向多因素的发展。伴随超常儿童内涵和外延的扩展,超常儿童教育也有了丰富的内在之义,包括超常儿童的多样性、差异性、选拔客观性等。[1]贺淑曼、陈锡章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梳理超常儿童概念的演化,并对其进行区分,他们认为超常教育随着超常儿童的界定的发展而发展。成才界定法是超常教育内涵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其具有包容性和概括性,包括显材型超常儿童、潜材型超常儿童。[2]此外,贺淑曼明确指出超常儿童不等于杰出人才,因此,走出顶尖人才培养的误区,区别超常儿童和杰出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教育旨归。[3]这种观点得到了部分学者的支持,有研究人员着重辨析了超常儿童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间的关系,认为正确认识超常儿童教育的目的是开展超常儿童教育的基础。超常儿童对教育有特殊需求,意义在于尽到健康社会促进下一代发展的责任和义务,但超常儿童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4]

(二)教育公平理念下的本质分析

我国学者透过现代全纳教育的社会背景分析超常教育内涵。全纳教育要求每个人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既有智力上的成熟,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完善,其平等思想契合超常教育的最终目标,包括了超常教育的发展要求。[5]孙丹等学者论证了“超常教育公平说”,以捍卫超常儿童教育所蕴含的公平之义。超常教育不仅没有剥夺基本教育的公平,而且体现了一种高水平的教育公平,它增强了弱势家庭超常儿童成才机会的公平性,也提高了不同类型超常儿童接受超常教育激发超强潜能的机会。[6]

三、超常儿童教育发展必要性研究

超常儿童教育发展研究中不乏对其必要性的论述。基于以下原因,研究者们认为发展超常儿童教育是当下之必然。

(一)超常儿童教育发展是超常儿童的基本需要

施建农用数据比较说明了我国超常儿童存在的客观性和教育的必要性。他认为,超常教育不是超越常规的教育,而是针对超常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的旨在使他们得到良好发展的教育,它符合超常儿童发展规律,超常教育实验班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超常教育的开展和发展是顺应教育趋势的必然行动。[7]贺淑曼将超常人才的培养与国家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提出中国超常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关系着中国现代化水平的高低,也影响着中国在世界科学技术竞争中的坐标位置。[8]

(二)超常儿童教育发展是教育公平的本质要求

华国栋聚焦于我国素质教育背景,探析超常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即两者并非对立相斥发展的,反而是相互促进,具有发展共性的。超常儿童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升华,前者的持续发展是后者的前进动力。[9]景晓娟和程黎两位学者以教育公平视角分析超常儿童教育的必要性:一方面,发展超常儿童教育、促进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是保障超常儿童发展权利,以服务国家发展利益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发展超常儿童教育是推动教育公平的应然之举,它有利于促进差异性公平、补偿性公平、平等性公平。[10]

(三)超常儿童教育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稳定器

程国选与吴武典等人以个别省份为研究范围,以教师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分析人们的特殊教育需求,其中包括对超常教育态度的研究。研究发现,教师普遍认识到超常教育所具有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研究结论显示,教师对于超常教育实施具有较高的期望,同时也反映了现阶段超常教育发展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该研究间接表达了超常儿童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必要一环,它不仅承担社会发展任务,还承载了人们对教育的期待。[11]教育发展离不开价值观的引导,阳海燕和邓秀平对比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不同理念下超常儿童教育的发展走向,在分析价值观转变的基础上探究超常儿童教育发展的客观实然性和科学必然性。摆脱功利主义影响,重视人本主义思想是超常儿童教育发展的要求,反过来说,超常教育的科学发展是稳定社会人文价值观的重要手段。[12]

四、超常儿童教育发展特点研究

(一)超常儿童教育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相互影响,超常儿童教育的兴起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的发展演变是社会变迁的映照。超常儿童教育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时代的进步,超常儿童教育观念、内涵、实施等方面都有了进阶式的发展。超常儿童教育不再是“神童”的专利,“少年班”不再是超常儿童教育的全部。[13]改革开放至今,超常儿童教育发展一波三折,呈现渐进式发展。社会呼唤人才的时代背景下,它经历了辉煌发展期,超常儿童教育先驱查子秀老师的研究引起很大反响;受平等主义社会思潮的影响,超常儿童教育也出现过偏态化发展低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教育理念和实践,超常儿童教育逐步尝试修正,不断拓展。[14]超常儿童教育顺应时代潮流,破解稳态式教育系统,汲取多方的理论实践营养,实现螺旋上升式发展。

(二)超常儿童教育是具有相对性的发展范畴

超常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因材施教,其教育目的是发展超常儿童的显能、激发超常儿童的潜能。由于超常儿童自身的差异性和社会不均衡所带来教育差异性,决定了超常儿童教育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超常儿童教育蕴含了多元意味,它认可超常儿童的多元智能,关注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在探索实践中逐步确立起分层分类的特点,注重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环境。[15]超常儿童教育是一个多层次多变量的系统,其内部结构的特殊性使其成为相对意义上的发展概念。

(三)超常儿童教育遵循有机整体的发展规律

首先,超常儿童教育同时受理论和实践发展起伏的影响,两者相辅相成构建了超常儿童教育发展全景。超常儿童教育发展史就是一部理论和实践的演进历史,两者犹如超常儿童教育的双翼,任何一方的缺失都是对超常儿童教育发展的阻碍。再者,超常儿童教育囊括儿童、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主体,它们都是发展超常儿童教育的关键方面。我国学者认为超常儿童教育内部存在“蝴蝶效应”,教师、家长、超常儿童三大初始因素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每一因素都有其它因素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三者皆可对超常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深远影响。[16]

(四)超常儿童教育呈现开放特色的发展态势

我国超常儿童教育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追求本土发展。在其研究发展之初,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查子秀认为,超常儿童教育发展既要参考国外的经验,也要综合运用多种具体研究方法,同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对外开展国际间的跨文化交流,在国内面对中小学各个层面的人群进行研究和成果推广。[17]该领域中,前人的开拓性研究已经确定了我国超常儿童教育的开放性特点。超常儿童教育领域对外展现出包容接纳的态度,学者们试图通过对外开放借鉴国际经验。

五、超常儿童教育发展问题反思研究

这部分研究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其一是理论层面,其二是实践层面,其三是政策层面。程黎等人肯定了我国超常儿童教育的发展基础:我国现阶段正处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有丰富的培养超常儿童的历史和经验;我国发展出了一套适合自身的国情和社会的实践模式。在此基础上他们以相似性较高的苏格兰为考察对象,对我国超常教育现存问题进行反思剖析,包括认识问题、招生问题、资源问题、保障问题。[18]楚江亭、李廷州结合相关概念、精神科学研究以及具体案例、社会认同论证,构建了“天才”形象与“疯癫”形象的关系,对超常儿童教育成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与分析,研究发现社会对超常儿童的接受度偏低,凸显出超常儿童教育发展不足的问题。[19]超常教育实践的历史也引起学者们的研究兴趣,学者们在我国超常教育发展40 年之际,对其理论及实践进行回顾分析,对其发展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探索反思了政策、实践、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亟待加强的问题。[20]孙金鑫、王刚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对我国超常教育政策进行历史解读和价值分析。他们将超常教育政策的演变历史划分为六个阶段,并提出我国超常教育在政策的价值取向、政策体系的建立、政策内容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制约性。[21]还有学者以法学理论为着眼点,分析我国超常儿童教育政策及法律法规的现状,分析其中的发展关窍,省思其内容、效力、形式等不足之处。[22]

六、超常儿童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超常儿童教育的发展是由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者们在我国超常儿童教育的发展途径和策略的研究中着重强调了自身发展、理论发展和社会支持三大主因的影响,以求顺势推进积极影响、逆转消极影响,从而实现超常儿童教育的良好发展。

(一)内部效能视角下的发展途径

超常儿童教育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的发展需要调动各方的力量,基本要领就是挖掘其内部潜能,以超常儿童自身、鉴别过程、学校培养、家庭教育为发展基础,从中探索出超常儿童教育发展举措。朱训明等人分析未来超常儿童教育研究的关切点应该放在超常儿童本身,注重超常人才的双向研究,关注成功人才的成长和教育背景,强调超常儿童的个性培养、人格塑造和动机信念,扩大超常儿童教育受益人的范围。[23]方中雄等人强调超常教育的初衷是服务于超常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他们主张采取将超常儿童回归“特殊儿童群体”的必要策略,构建更有针对性的适合其成长的培养模式和支持保障体系,具体包括制定有助于科学识别超常儿童的法律法规,采用超常儿童多样化、个性化培养方式,对超常儿童鉴定机构进行专业规范,对师资进行专业认定,从而逐步提高超常教育的质量和水平。[24]尊重超常儿童的主体地位,构建专业化学校教育是新时代超常儿童教育的重中之重。应重视课程的导向性,制定个性化课程规划,发挥教科研共同体的实际作用,搭建智慧化学习平台,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共育机制,共建超常儿童教育的良好生态。[25]李丹枫等人基于家校合作视角,指出家庭和学校形成相互协作的教育合力是实现超常儿童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他们将该实践路径归纳为家庭教育指导、学校生活参与、家校互动沟通和社区融合协作四个方面,旨在激发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活力,完善超常儿童教育。[26]

(二)科学理论环境作用下的发展策略

我国研究者在总结超常儿童教育发展教训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双超常教育”理念,该理念为超常儿童教育实现良好生态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双超常教育以“又好又快”为指导方针,以“健全人格+才能出众”为教育目标,以“智力与非智力、左脑与右脑、学业与心理、显能与潜能、加速与加深的和谐互动教育”为结构要素,以兼顾天赋儿童和特殊才能儿童为基本原则,关注一元与多元超常教育的相互协调。[27]万绍娜和冯维双认为,超常教育注重统筹兼顾,在该理念的指引下,超常教育理应拓宽其培养目标,改变单一的超常教育模式,发展远程教学,促使城乡超常儿童教育协调发展。[28]1978年,美国心理学家任朱利基于“三环天才概念”,提出了全校范围内丰富模式。我国学者把握时下融合教育环境,从任朱利理论的服务内容和资源体系入手,尝试构建适合我国超常教育发展的教学模式。他们提倡在动态教学中识别超常儿童,在丰富活动中实施差异化教学,提高教师素养并挖掘其教学潜能,开发利用教学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区域共享。[29]

(三)社会支持体系影响下的发展措施

孟现志认为超常教育植根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超常教育与社会文化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力,超常教育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文化支持。他主张采取文化创新策略,缩小社会文化土壤与超常教育所要求的创新文化氛围之间的差距。文化策略要求社会大众树立理性的儿童观,重视超常儿童的创造教育、科学教育和责任感教育,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30]马可认识到教育承担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相关实践探索构建了基础教育阶段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框架体系,因此把握国家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战略的大前提是加快超常教育发展的催化剂。[31]部分学者基于政策制度视角和法理依据探寻超常教育解困之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并非个别单位自行安排的结果,需要基础理论和政策研究、本土特色和国际经验、管理部门和实施体系协同支持。[32]在立法模式上,学者提出以法律为本、以政策为辅,以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为原则的具体框架,从制定超常儿童教育专门性规范入手,同时推进超常儿童教育的相关法律制定和修订。在法律层面明确“超常儿童”概念以及超常儿童受教育权的法律关系,规定超常儿童教育的原则以及救济方法;在政策层面规定超常儿童甄别的程序、方法和机构等事项,制定教育教学活动及其管理、支持措施及维权措施的各项制度。[33]

总之,我国超常儿童教育的成就与挑战并存,其已有成果对超常儿童教育的发展与建设的科学化实践起到了促进和保障作用。未来超常儿童教育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其一,拓宽研究视野。将研究从超常儿童概念、鉴别、培养和安置方式中解放出来,关注教师、家长、学校管理者等群体的现状和需求,同时要解决超常儿童教育评价研究和评估研究不足的问题。其二,创新研究方法。采用多种研究工具,统合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借鉴外国研究经验,同时独立开展富有特色的本土研究,更好地促进超常儿童教育发展。其三,重视外界支持。应该重视跨学科交流,加强学科间的合作,强化技术社会和外界机构的辅助作用,突破自身局限,寻求国家及社会的政策、资金支持,这是提升研究质量的关键。其四,深化研究成果。注意强化研究的功能性,突破僵化的研究范式,以促进超常儿童教育发展为导向,建立理论和实践双向驱动模式,实现整体发展。

猜你喜欢
儿童研究发展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