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宗霞
(甘肃省广河县赵家小学,甘肃 临夏)
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是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语文科目是其中的重要途径。而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早读任务的开展具有现实意义,也是教学的质量保证之一,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利于学生的预习,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早读服务于教学质量和效率,在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以辅助课的形式呈现,是一种引导性的教学,为之后的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现阶段,一些学校的早读课基本以朗读、观察等方面为主,教学效果并不明显。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对早读感到乏味,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也会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出现下滑。可见,若想提升小学语文早读的实际效果,需要认真分析和提出相关的策略,如何将早读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到实践中,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亟须分析的问题。
绝大多数学校将早读分配的学习时间设置在30 至40 分钟,时间十分有限,但存在利用这段时间继续开展教学的情况。还有的教师会利用早读时间,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讲解班级管理方面的内容。有的学生在这段时间内写学科作业,或者与其他学生交头接耳等。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也会阻碍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进一步养成。
在早读课开展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活动是认真阅读以前学过的语文文章,或对即将学习的文章进行预习。但是仍然有一些学生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学习,没有结合读与写的过程。加上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这会导致学生出现遗忘读过内容的状况。因为缺乏有效的阅读方法,学生没有形成更好的阅读理念,也尚未体现出早读的目的。只有让学生利用早读时间真正掌握阅读知识,理解文章的结构体系,才能在之后的正式学习中,或者对以往学习过的文章的内容,进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早读是帮助学生拓展语文知识的科学手段,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不二法门。早读课中,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需要获得和消化知识,也可以对以往学过的内容中不理解的地方及时查缺补漏。在早读学习中完善和优化自身的语文知识体系,并将阅读学习内容和语文知识互相融合。教师应当为学生确立合理的早读目标,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当前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在正确的时间,让学生可以朝着既定目标前进,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能。
以预习为例,在开展早读课过程中,针对既读文章的核心思想,教师应当让学生通过阅读抓住文章的中心词,对文章的中心含义进行初步把握。阅读之前,教师可以借鉴正式课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为学生播放相关简短的视频,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带来直观的视听感受。此外,还可以参考小组教学法,让学生自由分组阅读,学生能够在讨论的环境下,加上教师对大致内容的总结,对文章的主要脉络有所把握。
在早读任务布置过程中,教师也要设定相关的规范和管理制度,防止学生在早读课中出现不学习、聊天等情况。为了使早读任务更具实效性,教师可以设置多种阅读方式,如跟读、阅读竞赛等,以此维持良好的学习氛围。一改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氛围,以实践活动的形式,不断丰富早读课的趣味性,使其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这样有助于学生在早读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意识。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正视和遵守早读课相关的规章制度,通过科学的奖惩原则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以确保早读课的实际意义。如果组织学生进行自由阅读,教师也要带动班干部一同发挥作用,使班级内形成良好的学风,进一步提升早读效率。
综上所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也是早读的反思者。早读能够保证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在朗读中形成良好的语感,推动学生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应当探究和应用科学合理的早读制度,利用高效的教学渠道,以保证早读任务的达成。在课前充分展示出早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把握好相关教学要点,并在教学活动中对早读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优化和更新,让学生正视语文早读任务,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