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2022-03-03 01:59吴得喜
新课程 2022年3期
关键词:教师应创设情境

吴得喜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南古学区南古寄宿制小学,甘肃 张掖)

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质疑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品质,而小学作为知识起步的摇篮阶段,需要教师重视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进行培养,真正实现授人以渔的教学效果。同时,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关注,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探究欲望,并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思维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终身数学学习习惯。

问题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实现与学生互动的重要措施,是建设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关键手段,能够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疑问、探索疑问并解决疑问,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化与改进。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会更平等、更和谐,学生的注意力会更集中,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与效率。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相关性概述

在新时期的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涌现了各种各样的新型教学模式,而采取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就是其中的一种。基于问题教学情境创设下的小学数学课堂,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探索以及与同学之间进行合作和交流。在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小学数学课堂的辅助者与参与者,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也能够充分地显示出来。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聊,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问题教学情境的创设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研究性。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某个问题为学生学习的导向,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过程性。知识的学习就是不断建立新的知识体系的过程,而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使学生很好地完成这一过程的学习任务。第三,层次性。学生之间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存在一定的差异,而教师要在课堂中向学生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深入了解,根据学生具体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辅导。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路径

(一)以生活化情境开展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环节,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关联生活真实场景,并通过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进而简化数学知识学习难度。同时,结合生活内容对学生开展教学,也有利于学生习惯运用数学方式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养成用数学眼光看待问题的习惯,这会让学生能够更高效地理解数学问题。

以“负数”知识为例,为强化学生对负数的认知与理解,可以导入生活中与负数有关的情境,即“冬天零下温度如何表示”“电费提示前面出现‘-’是什么意思”等。生活中很多情境能够将复杂化、抽象化的数学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并加深记忆,并且容易寻找到问题的答案,能够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环节,应注意从现实生活出发,设计生活化问题[1]。

(二)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

教师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应注意提出的问题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吻合,问题不能过于简单、直观,这会降低学生思考的兴趣,但也不能太过深奥,会影响学生深入思考。教师可以采取“跳一跳摘果实”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这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观能动性。

以“旋转的图形”为例,教师应杜绝单纯地提问学生某图形旋转后的变化情况,这种提问方式过于抽象,学生难以凭空想象。所以,教师应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学生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图形旋转,让学生以立体、直观的方式对图形的变化进行感知,体会图形的对称美,这会调动学生自主思维的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此基础上,再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图形的旋转特点及规律,真正体现出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的教学价值。

(三)创设互动性问题情境

在新时代的教学背景下,教师更应引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并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体验,在情境创设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情况。同时,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能力,教师可以创设具有互动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讨论、探索,且能确保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管理,为学生的良好学习提供保障[2]。

例如,为了引出“千克”这一重量单位,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互动问题情境,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视频,内容是蚂蚁和大象进行摔跤比赛,比赛哨子刚吹响,蚂蚁就输了比赛,学生看后都哈哈大笑。教师可以通过这种结果很明显的比赛,为学生创设互动问题情境,问学生这类比赛是否公平,学生回答不公平后,教师应继续问原因,学生回答由于大象和蚂蚁的力气悬殊,体重存在明显的不对等。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问答,教师可以引出重量单位“千克”。这种特殊的、趣味性较强的情境问答模式,使学生能够很容易记住“千克”这一重量单位,并对重量单位的概念形成理解。

(四)创设层次化问题情境

小学生数学学习个体差异较大,教师应注意创设层次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习,确保不同能力的学生均可以在自身层面提高数学理解能力。教师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设计层次性问题,避免统一化、单一化的问题。同时,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以及对知识的了解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由浅到深、从简到繁的,所以,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减少思考时的思维障碍,确保问题情境能够将学生作为根本、核心,确保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可以在不同学习情境中得到提升。

以“混合运算”为例,这部分知识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涉及较多的基础知识,也会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而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为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对于学困生,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混合运算的基础知识。比如,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师可以出示计算例题,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主思索,帮助学生巩固认知,为后续开展计算奠定基础。对于中等生,教师可以提出数学应用问题,让学生能够列出混合运算的算式,再计算出答案,这种问题情境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及计算能力。而对于学优生,教师可以为这部分学生创设自主设计问题的情境,教师可以出示几组数据以及一些问题场景,让学生自主设计数学问题,并注意体现出数学问题的逻辑性,以此对学优生进行引申教学引导。

(五)创设故事化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教师想要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那么教师就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故事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故事教学情境中对数学问题进行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具有趣味性,还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分数”知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数知识理解能力。同时,教师应注意通过夸张的语调和表情给学生讲故事,这会增加学生的代入感,让学生能够通过故事情节顺利进入学习阶段,利用故事做好课堂导入工作。在选择故事环节,教师应选择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内容,这会激发学生的听故事意愿,能够提高故事化问题情境的教学效果。《西游记》就是比较合适的故事内容,它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的路上发生的故事,有一天,师徒四人路过火焰山感到特别口渴。农户可怜他们,送了一个大西瓜过来,孙悟空认为将西瓜分成4份,每人分得,但猪八戒觉得吃亏了,哭哭啼啼非要吃,而憨厚的沙僧给八戒切了。直到切完西瓜,八戒才反应过来自己的西瓜比别人的少。教师可以通过这个故事对学生进行分数比大小的学习,使学生通过问题故事情境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巩固认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环节,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数学教学引导,可以利用学生求知欲较强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进而确保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活动上,使其思维得到启发,并且以良好的状态参与教学活动,在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提升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教师应创设情境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护患情境会话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护患情境会话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