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惠玉
(西安文理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西安 710065)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饱含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民间故事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由无数代人的传承、收集和整理而成,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因子,滋养了无数中华儿女。绝大部分民间故事都是从各民族的平凡生活中诞生的,经过几千年的口耳相传,逐渐成型。那些带有神话色彩的动人故事,不仅仅描述了古代人民的质朴,还向我们展示了他们那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那些神奇美丽的故事像一朵朵绮丽的花朵在我们心中绽放,丰富着我们的精神生活。
民间故事能促进语言教育,有利于幼儿语言发展。3~6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期间孩子模仿和记忆语言的能力很强。此时,为他们提供优秀的民间故事能有效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1]民间故事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结晶,简明扼要,充满节奏感,有利于激发儿童学习民族语言的兴趣,极大地提升他们的语言想象力和表达力,大大扩展了语言的表达空间。
许多民间文学作品在内容上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并具有强烈的人生哲理意义。通过这些文学作品的教育,孩子们可以形成良好的内在品质,进而为今后的学习和人生道路奠定良好的开端。[2]故事中的英雄角色往往可以成为儿童模仿的榜样。教师应把握每个民间故事的教育价值取向,将幼儿的日常生活与日常教育结合起来,巧妙地通过“浸入式”的教育点点滴滴、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小习惯”,从而为良好道德修养的形成奠定基础,如勇气、坚持、勤奋、善良等[3]。
民间故事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幼儿的乡土情怀。民间故事中有很多作品反映的是民族风俗和民族性格,幼儿能从中感受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传统民间故事中有许多作品对衣食住行、年节活动等有所阐释。这些习俗、信仰丰富了故事的情节和历史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故事为载体,让幼儿熟知乡土习俗和历史背景,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怀。
民间故事往往超越时空,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营造了神秘的冒险氛围,有利于幼儿想象力、审美能力及创造精神的孕育。民间故事具有神奇、幻想、有魔力等特色,这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它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唤起孩子们的好奇心,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想象的美丽空间,符合儿童精神发育规律,并且激发了儿童独立学习的意愿。[4]
新时期,“讲好中国故事”已经成为时代赋予幼儿教师的光荣使命。讲述民间故事是最为基本的一种方式,只要教师熟悉并且能够讲述民间故事,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起到教育作用。[5]
然而,笔者调查发现,教师熟悉且能完整讲述的民间故事比较少。67.3%的教师仅能完整讲述三四个民间故事,2.3%的教师甚至一个都不能完整讲述,只熟悉十个以下民间故事的教师人数高达90%。而就民间故事的价值而言,只有28.9%的教师认为民间故事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生活习惯养成以及健康人格培养具有明显的价值。部分民间故事的内容与今天的现实生活有着明显的历史差距。无论是对当时生活中某些词汇的表达,还是故事中当时的生活事件,孩子们都很难理解。绝大部分教师都仅仅只在五大领域中的语言领域运用到民间故事,且大多以讲故事、表演的方式进行,形式单一,难以引起幼儿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灵活对民间故事进行加工,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教学,开展教育活动,从而使民间故事在幼儿园中得到较好的应用及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民间故事在幼儿园中的教育实施建议。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近期由教育部组织专家遴选并推荐出一批幼儿图画书,为幼儿园、教师以及家长选择适合3~6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图画书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专家推荐的图画书中,不乏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中国故事·神话篇》等探究宇宙起点和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有《长江边的传说·鲤鱼石》《长江边的传说·小狐滩》等传说故事;有《哪吒闹海》《大闹天宫》《神笔马良》《九色鹿》《孔融让梨》《小马过河》《画说中国经典民间故事·猴子捞月》《画说中国经典民间故事·三个和尚》等中华经典故事;有《十二生肖的故事》《豆豆游走的二十四节气》《腊八粥》《中国传统文化绘本·中华传统节日》《谷种的故事——贵州民族民间传说绘本系列》等自然节气、各地风物习俗的民间故事。
这些图画书的推荐,引导幼儿感知中华文明,熟悉祖宗文化之脉络,培养幼儿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幼儿在欣赏故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勇敢坚韧、诚实守信、团结协作、谦逊礼让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形成初步的美学审判,懂得多做好事、知恩图报的人会受到他人的尊敬和爱戴、得到好的回报;作恶多端、欺压百姓的人会受到谴责和惩罚。让幼儿了解每个民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独特价值,培养幼儿发现家乡美、热爱家乡的情感。
幼儿教师要善于挖掘民间故事中有益于幼儿成长的现实意义部分。譬如《三个和尚》的故事,不仅要让幼儿体会团结合作能办大事的主题,还要让他们理解奉献与分享的精神,让幼儿知道“有错能改”的教训。《猴子捞月》的故事不仅让幼儿明白团队中成员之间要做到互助互信,学会与他人合作取胜,也可以从“事情未必是表面看到的那样,不经过调查研究就会白忙活”方面挖掘。
教师应当多对民间故事这一素材进行研究,除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探索尝试外,还需要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将传统的民间故事进行新编。根据阶段教学或者年龄特点去进行适当的改编,组织教师讨论创设主题环境,进行集体备课,发挥创造精神,去探索适合幼儿的民间故事讲授形式。
在改编故事时,主题要单纯明确。要摒弃传统故事中具有封建迷信色彩、不适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容,将原作深奥含蓄的主题改编得浅显鲜明。如《列那狐的故事》,改编时舍弃掉中世纪市民阶层矛盾等复杂的隐喻内容,只保留狐狸列那聪明狡猾的性格;《大槐国》是茅盾根据唐人传奇《南柯太守传》改编的,其中与封建迷信相关的情节应统统删去。[6]
在改编故事时,要做到条理分明、脉络清晰。改编的故事事件逻辑关系要简单,不能因为过多的枝节割裂了故事的连续性、流畅性,导致幼儿难以理解掌握。如果原作中故事结构过于冗长复杂,不适合幼儿接受,就要尽量改编得单纯紧凑。如果故事过于长,就可分成几个小故事,改编为系列故事。
在改编故事时,要根据幼儿的审美能力进行适当的扩充和缩写。对于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的改编,可以通过丰富人物形象,细腻刻画人物的神态动作,对人物语言、对话等进行扩展,增添细节,使故事更为生动有趣,使幼儿有着更直观的感受和体验,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民间故事的价值。譬如《史记》《汉书》中记载的不到千字的《牧羊郎官》故事,茅盾将它扩充为3 000多字的牧羊人报效国家的故事。阿·托尔斯泰的《大萝卜》经过改编为《拔萝卜》后,客观的描述被人物生动的对话所取代,一次次老公公喊:“老婆婆,老婆婆,快来帮忙拔萝卜”,“唉,来了,来了”。小姑娘、小狗儿、小花猫、小耗子轮番登场,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游戏式的情节安排符合幼儿情趣。
故事的篇幅不宜过长,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时间过长会使孩子丧失兴趣,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使得很好的教学资源变成负担。文学名著可以通过缩写的形式改编成适合幼儿欣赏的故事,适合年龄较大的儿童阅读的童话,也可以简化、浅化为适合幼儿倾听的故事。这些故事通过压缩内容,对于繁琐冗长且重复的部分进行删减,保留主干,删除枝叶。可以将《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等中外名著提供给幼儿作为他们的精神食粮。
故事语言要改编得更浅显化、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我们不能仅仅看到故事所蕴含的知识与教育性而忽视儿童心理规律特点,必须以儿童的兴趣为基本出发点进行改编创造。先秦民间故事《山海经》《穆天子传》《尚书》《左传》等、魏晋隋唐笑话集《笑林》、《搜神记》《搜神后记》为代表的志怪笔记、《酉阳杂俎》《广异记》等笔记小说、宋元时期《太平广记》《夷坚志》《稽神录》、明清时期《三言》《二拍》等经典作品,都是民间故事的丰富宝藏,改编时要将文言文改为白话文,还要改得浅显,将成人化的语言改为适合儿童的语言。儿童认识事物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改编时要多注重外形、颜色的勾画,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的运用增加形象性,多用动词增加动态感,运用叠词、拟声、反复等形成故事的外在和内在节奏感,多用童言童语增加故事语言的趣味性。
推荐给幼儿以及家长一些被成功改编成电视剧、动画片的优秀民间故事,教育活动中可以根据需要引进为教育素材。被评为第十一届金鹰奖“优秀合拍剧奖”的《戏说乾隆》,将传奇故事引入历史题材,是帝王传说的再现,将“江南除霸”“西滇风云”“宫闱惊变”三个独立故事组合,融言情、武打、历史于一炉,再现了传奇的艺术魅力;被评为2001年最具票房号召力的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将文人传说与机智人物交错结合,讲述了清官纪晓岚与贪官和珅斗智斗勇的故事;荣获第十七届金鹰奖最佳长篇连续剧奖的《还珠格格》,有民间故事“孤女寻父”“灰姑娘”“真假王子”“侠义故事”的影子。1985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先后摄制的动画片《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追日》,对神话故事进行重新再现。以《铁扇公主》《大闹天宫》为代表的《西游记》系列、《宝莲灯》《哪吒闹海》为代表的儿童神灵系列、《夹子救鹿》《九色鹿》等动物故事、《三个和尚》《善良的夏吾冬》等道德故事也先后被拍成动画片。[7]教师可以在教育中大胆引进这些优质资源,丰富教育形式。
展开渗透性活动。渗透性教育活动是指在环境及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教育活动。[8]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民间故事、具有当地特色的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资源,进行区角活动、室内环境创设、室外走廊过道等的环境布置,张贴具有本土民族风情的图片、照片、实物展示,实现幼儿与环境的有效互动,促进幼儿多元智能发展。有关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可以充分利用民间故事资源,讲述节日由来,展开语言、美术、音乐、健康、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的活动。也可以带领幼儿进行采风活动,采访民间故事的传承者和讲述者,搜集民间故事,激发幼儿对本民族、本地域民间故事、民间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将民间故事活动延伸至家园共育、亲子共享活动中。动员家长以及幼儿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祖辈回忆并讲述民间故事,也可以去老年公寓采访老年人搜集民间故事。还可以通过网络查阅文献、通过班级微信群、校讯通、幼儿园网站将搜集民间故事的方式多元化,进一步扩充民间故事的素材来源。教师可以在幼儿园班级举办专题展示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制绘本、自编故事、儿童剧表演等形式诠释民间故事,实现体验移情,在不自觉中接受民间故事的启迪与教育。
幼儿园应当开展“民间故事资源库”建设。如收集筛选适合幼儿的优秀民间故事,制作、搜集民间故事教学视频,整理民间故事教学活动歌曲,制作民间故事教学PPT,搜集民间故事相关图片,等等。幼儿园还可以购买出版和影视等方面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制作出的民间故事影像资源。这些资料多用视频编辑软件设计制作“民间故事视频课件”,用幼儿感兴趣的图片、动画、音乐等多种元素去呈现民间故事内容。优秀教师的民间故事课本剧表演视频,也可以整理在信息化资源库中。这种多媒体手段能够充分调动和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感知力。
在实施民间故事主题活动中,许多的头饰、道具、纸服装等实物,也可以归纳整理在幼儿园的“民间故事主题资源库”中。这样就可以建立一个大数据库,供有需要的家长及教育工作者使用。例如,在对幼儿进行民间故事教学过程中,在讲述少数民族传统民间故事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丰富多样的民族服饰让幼儿感受不同民族的风格,充分利用民族服饰来让幼儿理解。如讲到蒙古族民间故事《马头琴的来历》时,可以通过蒙古族的民族服饰向幼儿介绍有关蒙古族的风土人情、风俗生活、民族图腾、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等,从而使幼儿对蒙古族的服饰及文化艺术产生更多的兴趣。
民间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故事,也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是一段段活生生的历史。因此,在实践中把民间故事与幼儿教育相结合,促进幼儿的成长,对于孩子们的健康发展以及民族文化传承都具有独特而深远的意义。
目前,尽管很多人已开始重视民族民间文化,但选择用于幼儿教育的民族文化比例还远远不够。鉴于此,当前学前教育工作者探索更适合幼儿的优秀民族文化,并将其作为幼儿教育课程的补充是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任务。对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为孩子创造健康的文化环境,让孩子们茁壮成长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