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脱贫攻坚伟大成就与未来展望①

2022-03-03 09:00马陆亭许海霞鞠光宇
现代教育管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攻坚精准

马陆亭,许海霞,王 蕊,张 伟,鞠光宇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8)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指导下,教育战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立足治本之策,充分发挥教育脱贫“治贫先治愚”的基础性、“扶贫先扶智”的先导性、“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全局性作用,统筹推动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任务的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教育脱贫攻坚目标,为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新形势下,系统总结我国教育脱贫攻坚的制度优势、经验启示、创新成果、时代精神,以确保教育工作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

一、教育脱贫攻坚的制度优势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教育脱贫攻坚力度之巨大、影响之深远,前所未有。在较短时间内,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因贫辍学问题,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成效显著,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势。

(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教育脱贫攻坚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政治优势,党中央总揽全局是决战决胜教育脱贫攻坚的根本保证。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教育主管部门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责任,第一时间成立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集体学习机制,完善各项政策举措,建立起教育脱贫攻坚的责任、工作、政策、投入、帮扶、动员、监督、考评八大制度体系。[1]教育战线突出党建引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创新实践,推进和保证教育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二)以人民为中心——教育脱贫攻坚的价值追求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教育脱贫攻坚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注重发挥教育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教育脱贫的制度设计紧紧围绕人民福祉,充分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脱贫对象精准到每个人,尽最大努力满足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和期盼,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失学”。教育脱贫攻坚充分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外部帮扶与自身内生能力提升相结合,注重提高贫困群众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中国减贫道路注入了深邃内涵、增强了厚重底气。

(三)社会主义举国体制——教育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举国体制超越局部和短期利益,为国家和人民谋长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教育战线统一思想、尽锐出战,建立上下联动机制,政策直通贫困地区,保证政策不衰减、效果不走样,最大程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教育大扶贫格局。坚持全国一盘棋,教育部与国务院扶贫办、中编办、财政部等多个部门沟通对接相关政策,建立起部委间协调机制;加强与重点省份控辍保学联控联保机制建设,与重点省份签订合作备忘录或控辍保学任务书;深化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指导直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组建八大“扶贫联盟”、开展七大扶贫工作、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迅速汇集全国优质线上教育资源,协调三大网络运营商完善贫困地区通信基础设施,保证贫困地区“停课不停学”。[2]

(四)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教育脱贫攻坚的制度安排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是国家“五个一批”脱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脱贫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计。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脱贫在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和防止返贫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始终把“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作为教育脱贫攻坚的头等大事,在政策、项目、资金、师资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畅通了农村贫困学子上重点高校渠道。建成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做到“应助尽助”。采取超常措施,重点帮扶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全面推进推普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提高贫困群众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帮助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拥有与外界交往的“通行证”。突出职业教育在脱贫中的重要作用,帮助贫困家庭成员掌握一技之长,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加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为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做好人才储备。

(五)统筹协调精准施策——教育脱贫攻坚的科学推进

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对教育工作的要求,科学谋划精准施策是有效推进教育脱贫工作的基础。教育脱贫攻坚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推进伴随着实践需求不断优化,统筹协调机制不断完善,科学精准精神贯穿始终。教育扶贫以832个贫困县和“三区三州”为重点,抓住贫困地区最迫切、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保证政策目标的科学性。注重中长期规划与教育战线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构建起宏观战略与微观政策相结合、普惠型与补缺型政策相结合、政策兜底与精准帮扶相结合、提供外部帮扶与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的政策体系。充分尊重基层实际,明确出台文件前深入调研贫困地区需求、充分听取基层意见、细化政策论证评估,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和社会认同感,并在实践中及时调整和优化政策,提高扶贫实效。

二、教育脱贫攻坚的经验启示

教育脱贫攻坚战是世界减贫事业中一场成功的伟大实践。通过定战略、建机制、派干部、保重点、聚合力,教育战线上下联动、万众一心,逐渐形成脱教育之贫、靠教育脱贫的中国道路,为全球教育脱贫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一)思想引领定方向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和国家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将教育脱贫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更加突出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对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起到根本作用。[3]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教育扶贫能提升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扶贫开发的治本之计。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提高了贫困家庭全面脱贫的能力,扩展了贫困人口子女的发展空间,切断了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源。[4]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扶贫必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教育脱贫的重要任务。治贫必先治愚,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教育扶贫通过扶智扶志的结合,增强了脱贫的内生动力。[5]

(二)组织领导作保障

科学有效的教育脱贫攻坚制度安排。遵循中央层面的脱贫攻坚八大制度体系,结合教育脱贫攻坚现实情况,教育主管部门建立起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责任体系,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政策体系,保障资金、强化人力的投入体系,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的帮扶体系,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系,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保证了教育脱贫攻坚工作领导有方、组织有序、运转有力。

全覆盖的教育脱贫攻坚政策体系构建。国家层面,先后出台200 多项相关政策文件,地方也出台相应配套政策,构建起全覆盖的教育扶贫政策体系,实现了普惠型与补缺型专项教育扶贫政策的紧密结合。政策从设计到落实都更加精细化、人性化,保证每一个贫困家庭孩子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贯穿始终的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于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处失职渎职、贪污侵占、截留私分、虚报冒领等问题。[6]深入开展教育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专项整治截留克扣农村义务教育营养膳食补助和寄宿生生活补助、学校及幼儿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为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提供纪律和作风保证。

(三)精准扶贫见实效

创新政策举措,精准发力。在推进教育脱贫攻坚过程中,结合教育脱贫攻坚实际,提高政策举措的针对性,有的放矢解决问题。控辍保学突出“实”,职业教育突出“强”,教师队伍建设突出“补”,资助政策突出“准”,推普脱贫突出“用”,滇西扶贫突出“牵”,定点帮扶突出“稳”。[7“]实、强、补、准、用、牵、稳”七字要诀,打出教育脱贫攻坚施策组合拳,保证政策精准。

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到人。精准掌握义务教育阶段每个建档立卡贫困生基本情况,“一人一策”制定控辍保学工作方案。建立“三区三州”教育扶贫台账,每年春季、秋季学期进行建档立卡贫困教育人口信息比对,精准定位每个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保证底数清。[8]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到县。针对重点区域,以县为单位摸清各级各类教育现状和需求,测算基本建设、设备购置、教师队伍、学生资助等方面缺口,“一县一策”制定教育脱贫攻坚指导方案,加快补齐短板弱项,保证举措实。

注重实效,精准帮扶到点。把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直属高校定点扶贫等工作纳入台账化管理,多种方式掌握贫困县和“三区三州”教育对口支援动态,做到扶贫到位,保证效果真。

(四)智志双扶促长效

确立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的总体路径。政府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提高贫困群众文化素质、就业能力,打开青少年通过学习成长而改变命运的扎实通道。

确保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党的十八大以来,结合财税体制改革与“义务教育有保障”任务,调整多项教育转移支付政策,形成支持教育脱贫攻坚的财政投入政策体系。例如,将“贫困人口数”“贫困发生率”等作为资金测算的重要因素,加大向贫困地区倾斜力度。

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加强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厚植贫困地区造血能力。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一边集中精力抓脱贫,一边努力巩固成果防返贫。发挥直属高校的人才、科技、智力优势,强化产业扶贫。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脱贫攻坚长远性举措,加快发展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深入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组织西部地区建档立卡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到东部地区接受优质职业教育。

(五)师资建设夯基础

选优配强贫困地区师资力量。设立一系列专项支教计划,优先满足贫困县教师队伍建设需求,大力补充乡村教师数量,为教育脱贫攻坚提供强大的师资保障。“特岗计划”累计招聘教师95万名,覆盖中西部1 000 多个县、3 万多所农村学校;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累计派出17 万余名教师到“三区”支教;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分两批选派1 万名教师赴西藏、新疆支教;“银龄讲学”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募近1 万名退休教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讲学。全面实施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惠及中西部725 个县8 万多所学校近127万名教师,为贫困地区吸引和稳定了一大批乡村教师。[9]

创新支教组织形式。组织“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所在学校教师,采用“校长+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的支教模式,“一对一”帮扶凉山彝族自治州14 个县市和怒江州全部县市,以团队管理打包帮扶的形式,帮助受援学校培养管理队伍和教师、教研队伍,整体提升教师能力素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分别牵头相关师范院校,组团援助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加强本土化基地能力建设,从源头上为贫困地区培养高素质教师。[10]

着力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中央财政每年拿出21.5 亿元,专款进行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2019 年,中央财政投入100 亿元,实施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培训乡村教师校长950 万余人次。[11]实施乡村教师培训提升攻坚行动,通过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送教下乡、访名校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提高教师的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多维度提升教师素质能力。开展统编教材西部巡讲活动,面向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教师直接定制帮扶措施,送教上门,发挥以点带面作用。

(六)义务教育保底线

重点加强控辍保学。教育脱贫攻坚突出义务教育有保障,其中控辍保学是重点。教育战线对标对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突出问题导向,健全联控联保责任、定期专项行动、应助尽助救助、依法控辍治理、办学条件保障五大机制,加强资源统筹。聚焦重点地区,建立以“三区三州”、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为主的374个控辍保学国家重点监测县,实施重点监控。聚焦重点人群,制定“一类一策”工作方案,着力解决因学习困难、外出打工等辍学问题。聚焦重点环节,集中开展控辍保学攻坚行动,加强源头管控,重点关注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受教育情况。依法加强督导检查力度,先后组织人员赴15省份开展控辍保学工作调研指导、督导检查,实现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动态清零”。

优先保障教育经费。国家层面加大义务教育投入,优化经费结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义务教育投入重点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中央对地方教育转移支付资金总量从2013 年的2 365 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3 468亿元,其中超过五分之四用于中西部地区。除了将“贫困人口数”“贫困发生率”等作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重要因素外,2019 年增加“深度贫困县数”“深度贫困村数”“贫困发生率降幅”等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子因素,投入进一步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督促相关省份统筹中央资金和地方自有财力,加大对“三区三州”义务教育有保障的支持力度。建立起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从2020年春季学期起,实行全国统一的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达到小学每年每人650 元、初中每年每人850 元,实现“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从2019 年春季学期起,调整农村公办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分担比例,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支持力度,中西部地区从原来的5∶5,调为西部地区8∶2、中部地区6∶4。[12]

持续改善办学条件。秉承“城乡一体、重在农村”原则,着力解决城乡义务教育在生师比、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基本装备配备标准上的差距问题,在政策、资金项目上向最困难地区学校、学生倾斜支持。2013 年以来,贫困地区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约为2.6 亿平方米,多措并举确保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到“20条底线”要求。[13]

(七)高校对口献智力

充分发挥高校综合服务功能。围绕定点扶贫县的实际需求,直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组建八大“扶贫联盟”,充分发挥高校的特色综合资源优势,推进教育扶贫、智力扶贫、健康扶贫、科技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文化扶贫等七大扶贫工作,形成高校扶贫的“中国方案”。重点发挥高校的人才智力优势,截至2020 年9 月底,64 所定点扶贫直属高校培训基层干部68 870 人次、培训技术人员89 802 人次,11 所承担滇西专项扶贫任务直属高校培训基层干部3 095 人次、培训技术人员6 065人次,充分发挥了直属高校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强大功能。[14]

直属高校与合建高校通力合作。教育部64所直属高校承担定点扶贫任务,其余11 所直属高校承担滇西专项扶贫任务,立足定点县的实际需求,全方位推进强村富民长效机制建设。14 所部省合建高校积极配合直属高校做好结对帮扶工作,积极对接扶贫联盟,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工作合力。

发挥高校退休教师帮扶作用。发挥高校优秀退休教师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专业优势,启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从直属高校遴选退休教师到西部试点高校精准帮扶支教支研,帮助提升西部地区高校在立德树人、科研创新和队伍建设方面的能力,推动西部地区高校“双一流”建设,缓解西部地区高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矛盾,提升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八)各方参与凝合力

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东部地区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通过联合办学、设立分校、扩大招生、协同支援等多种方式给予西部地区重点帮助。2016 年开始实施的《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2016—2020 年)》全面落实东西职业院校全覆盖行动、东西中职招生协作兜底行动和职业院校全面参与东西劳务协作三大任务,把职业教育作为“五个一批”精准脱贫的重点,为产业脱贫提供人才支撑。积极协调东中部地区及职教集团、国家示范性和重点职业院校加大帮扶力度,推动签署“省对省”“省对市”“市对市”或三方落实帮扶协议104 份。据不完全统计,施援方与受援方共建专业点670 余个、实训基地310 多个,共建分校(教学点)59 个,共同组建职教集团(或联盟)99 个,受援方委托施援方管理学校66 个;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2.9 万余人,就业技能培训10 万余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6 万余人,创业培训2.3 万余人,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开展培训1.4万余人。[15]

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创新扶贫机制,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吸引爱心企业、公益基金、国际组织等社会资金和资源,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教育脱贫攻坚格局。政府多部门联合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推普脱贫攻坚”战略合作框架》,指导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开发“语言扶贫”APP,有效助推贫困地区普通话普及和人口素质提升;协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投入终端补贴,为深度贫困人群提供移动定制品牌4G+智能手机“免费领”或“半价购”优惠,并补贴流量费用,有效助推贫困地区普通话普及和人口素质提升;协调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三年投入3 000 万元,帮扶云南省双江县、沧源县教师队伍专业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为“三区三州”和未摘帽县培训一线骨干教师800多名。

(九)锁定对象固成果

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助力乡村振兴。帮助贫困家庭掌握一技之长,实现技能脱贫。持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经费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设立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改善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聚焦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帮助贫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实现技能脱贫。

加强中西部高等教育,储备后续发展人才。通过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东西部对口支援计划、“慕课西部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和平台,借力东部高校共享资源,加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和内涵建设,提高中西部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保障贫困地区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防止返贫储备人才。

畅通渠道,扩大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机会。满足农村和贫困地区发展需求,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的优秀学子进入重点高校。据统计,专项计划招生人数由2012 年的1 万人增至2020年的11.7万人,累计超过70万人,有效激发了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学习动力。[16]

完善学生就学就业资助帮扶体系,保证应助尽助。建成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体系,实现各教育阶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做到“应助尽助”,保证“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各项资助政策精准落实,把学生资助这项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采取超常措施重点帮扶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把帮扶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作为推动贫困家庭脱贫的最有效、最直接方式,促进贫困家庭毕业生更充分就业,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国总体水平。[17]

推广普通话,克服脱贫致富的语言沟通障碍。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全面推进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精准聚焦重点地区教师、学前儿童、基层干部、青壮年农牧民,通过一系列专项培训提高少数民族教师、农村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水平和应用能力,通过深入实施“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等加强贫困地区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通过专项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意识和应用能力,通过推广普通话与培训职业技能双管齐下提升青壮年农牧民的普通话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助力他们能够无语言障碍地到其他地区交流,实现“同说普通话,共同奔小康”。

三、教育脱贫攻坚的创新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的一系列新论断,开创了教育脱贫新格局。教育主管部门系统部署,形成了教育脱贫攻坚政策“组合拳”。教育战线开拓创新,在实践中创造性推进教育脱贫攻坚工作。教育脱贫攻坚推动了教育脱贫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和实践创新。

(一)理论创新开创教育脱贫新格局

教育脱贫根本战略地位的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以不同形式阐述教育扶贫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教育是扶贫工作的“治本之计”。“义务教育有保障”成为实现脱贫的底线目标,“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成为脱贫攻坚的重大战略举措。[18]脱贫工作实现了从物质脱贫为主到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并重的重大转变。

教育脱贫思想认识的跨越提升。一是实现了从“脱教育之贫”到“依靠教育脱贫”的转变。二是实现了从教育脱贫一代到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转变。三是实现了贫困学龄人口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19]

教育脱贫方法论的重大调整。一是从“扶智”调整为“智志双扶”,二是从“粗放式”脱贫调整为“精准”脱贫,三是实现了以普通教育扶贫为主到普职教育并重的调整。[20]

(二)政策创新形成教育脱贫“组合拳”

控辍保学突出“实”。“实”就是真正使因贫辍学问题得到解决,坚决避免数字控辍、虚假控辍。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健全义务教育有保障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关于督促如期完成2020 年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交账任务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义务教育有保障工作标准,细化控辍保学具体举措,确保辍学学生“应返尽返、应入尽入”。

职业教育突出“强”。“强”就是突出就业导向,让每个孩子都有一技之长、能就业。《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2016—2020 年)》《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滇西实施方案(2017—2020 年)》等文件突出职业教育的脱贫优势,积极促进东西协作,通过鼓励建档立卡“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滇西职业教育,全面促进就业脱贫。

教师队伍建设突出“补”。“补”就是针对基层反映强烈的教师缺额多和教师素质不高、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升贫困地区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为深入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通过创新挖潜编制管理、畅通城乡一体配置渠道、拓展职业成长通道、提高地位待遇等举措,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讲奉献、留得住的教师队伍。

资助政策突出“准”。“准”就是加强在校学生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人口的数据比对工作,做到应纳尽纳、应助尽助。《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将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与民政等相关部门有关信息系统对接,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全部纳入数据库。明确了各级学校困难学生认定的组织机构及职责、认定依据和组织程序,全力推进学生精准资助。

推普脱贫突出“用”。“用”就是聚焦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针对性不够强等问题,提高应用能力,推进“推普赋能”。教育部等三部门印发《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 年)》,组织开展教师、青壮年农牧民、基层干部普通话培训,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培训,提升农村教师、少数民族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能力,推动学前学会普通话,同步推进职业技术培训与普通话推广。

滇西扶贫突出“牵”。“牵”即发挥教育部滇西扶贫的牵头作用,聚焦滇西片区脱贫攻坚短板弱项,协调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帮助解决突出问题。教育部充分发挥定点联系云南省滇西片区部际联席会议的牵头作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滇西扶贫有关重大问题。推动国家指导云南省制定滇西教育脱贫专项政策,统筹教育部内司局、直属高校、直属单位、东部地区职教集团等方面力量。

定点帮扶突出“稳”。“稳”就是稳住脱贫政策,巩固脱贫成果,重在防贫防返贫。如在青龙、威县实现脱贫之后,定点帮扶的重心转移到帮助两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构建防贫防返贫的基础结构上来。同时,持续加强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力量,2019 年新增19 所高校加入定点扶贫队伍;推动落实《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促进高校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建立守好脱贫攻坚“五条线”。将巩固成果与后续发展紧密结合,建立守好“五条线”,发挥教育更大作用。一是控辍保学防范线,二是义务教育保障线,三是教育质量控制线,四是乡村振兴支撑线,五是思政工作安全线。[21]

(三)实践创新丰富教育脱贫攻坚形式

推出52 个未摘帽贫困县督促指导“工具包”。制定《52 个未摘帽贫困县教育脱贫攻坚督促指导工作手册》,形成特色鲜明、操作性强的督促指导“工具包”。“工具包”是合力攻下52 个贫困县教育脱贫攻坚“硬骨头”的“弹药库”,对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动态清零”,做到存量不反复、增量不发生,起到了毕其功于一役的关键作用。[22]

建立省部合作联控联保工作机制。以完成义务教育有保障为首要任务,聚焦重点贫困地区控辍保学、义务教育质量、教育脱贫政策落实、推普脱贫攻坚,教育主管部门创新工作思路,与13个省份签订《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合作备忘录》,与重点省份签订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控辍保学任务书,确保重点攻坚区域如期实现教育脱贫目标。[23]

把脱贫攻坚主战场作为立德树人大课堂。将高校思政课教学充分融入脱贫攻坚的实践,充分发挥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指导各地、各高校在扶贫主战场搭建思政教育课堂。一批批高校学子前往教育扶贫现场实践,在扶贫一线接受思想政治的洗礼,脱贫攻坚主战场成为立德树人大课堂。

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利用信息化技术,开辟提升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的新路径。通过推动“三个课堂”,形成适合农村薄弱学校的“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应用模式。梳理符合国情的资源共建共享、教师应用、数字校园等“八类模式”。通过“慕课西部行”,组织20 余个在线课程平台向西部高校开放优质课程资源。

以新农院建设创新农科教协同综合服务模式。新农院以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目标,以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提高农业农村人才培养,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地方教育务实推进脱贫“实招”。全国各地在教育脱贫实践中,狠抓落实,以实招推动教育脱贫。一是出台地方教育脱贫方案,二是加强对口支援,三是打造教育扶贫队伍,四是扩大数字教育资源,五是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帮扶对象,六是加强交往交流交融。

四、教育脱贫攻坚的时代精神

教育脱贫攻坚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体现着教育的内涵特征,展现了新时代教育战线的中国风貌。教育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背后,是“人民至上、科学精准、团结协作、奋斗实干、改革创新、爱国主义、世界担当”的鲜明时代精神。彰显这一时代精神,是推进教育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制胜法宝。

(一)人民至上:教育脱贫攻坚的内在灵魂

教育脱贫攻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育战线用行动回应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义务教育有保障全面实现,历史性地解决因贫辍学问题。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补齐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短板,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从“授鱼”到“授渔”,提升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有效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确保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二)科学精准:教育脱贫攻坚的方法要义

从“精准识别”到“精准帮扶”再到“精准退出”,从分析底数到政策举措再到巩固成果,科学精准的理念贯穿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始终。建立贫困教育人口动态数据库,摸清底数、系统分析辍学原因,奠定脱贫攻坚工作的科学基础。200 多个教育脱贫政策文件,“一县一策”“因人施策”等举措,实现脱贫政策举措的科学精准。向贫困地区定向培养教师、医护人员等,做到了人才输送精准。[24]

(三)团结协作:教育脱贫攻坚的集体精神

教育主管部门积极调动教育战线各方力量,协同部委、地方政府联动,推动开展东西协作、对口支援和定点扶贫,实现了“政府—市场—社会”互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联动。与重点省份建立健全控辍保学联控联保机制,与28 个部委建立了滇西部际联系工作机制,系统指导安排教育部75 所直属高校开展定点帮扶,推动开展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组织动员爱心企业、公益基金等社会资源广泛参与,形成了勠力同心的强大教育扶贫合力。教育战线30多万支教教师和挂职干部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扎根扶贫一线,与贫困地区共同成长。

(四)奋斗实干:教育脱贫攻坚的优良作风

教育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教育战线“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奋斗实干精神。如构建起全覆盖的教育扶贫政策体系,建立教育扶贫工作推进台账,做到“应助尽助”精准施策,落实“一县一案”控辍保学。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加试题”,教育战线逆行而上,一手抓防疫,一手抓脱贫,“停课不停学”“送教上门”,确保贫困学生不因疫情失学、辍学。

(五)改革创新:教育脱贫攻坚的持久动力

教育脱贫攻坚中的改革创新因时因地制宜、知难开拓而进。教育脱贫理论的创新,解决了脱贫内生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等方向性问题;教育脱贫政策的改革创新,形成涵盖每个学段、精确到每个贫困学生的政策“组合拳”;教育脱贫的实践创新,创造性地推进了教育脱贫工作。

(六)爱国主义:教育脱贫攻坚的真情凝聚

教育脱贫攻坚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师生员工爱党爱国的热烈情怀,脱贫攻坚主战场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堂。教育扶贫让贫困学生深切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向青年学生传递了扶贫济困的价值理念,生动地体味到党的为民情怀和社会主义制度之好,大大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共识。

(七)世界担当:教育脱贫攻坚的大国情怀

中国积极倡导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用教育援助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减少和消除贫困,为反贫困事业贡献中国的世界担当。教育援助从基础设施建设、派遣教师、援助教学仪器设备,到诸如“中国援南苏丹教育技术合作项目”等一体化教育解决方案。中国的世界担当,为人类减贫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五、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要“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要“继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5]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战略的转移,为实现教育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提供了内涵和方向。

(一)扶智:振兴乡村教育

乡村振兴必先振兴乡村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最终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扶贫先扶智,“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是扶贫工作分类施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能提升人的素质和能力进而从根本上脱离贫困,既防止了贫困的代际传递又能实现家庭的向上流动,意义重大、作用长远,所以大力发展教育是斩断穷根、振兴乡村的根本。[26]统筹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工作,研制教育系统乡村振兴指导性文件,贯穿打通县域基础教育、市域职业教育和省域高等教育,形成具有教育特色、发挥教育优势的乡村振兴工作法。

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战略的转移,给乡村教育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为乡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方向。[27]义务教育面向每一个孩子,是孩子们开始正规、系统学校学习的起点,也是教育扶贫扶智的关键一环。其中尤以控辍保学为重中之重,持续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推进控辍保学从动态清零转向常态清零,保障所有贫困学生未来通过后续教育、培训挖掘自身发展潜力的机会和权利。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是年轻人走出核心家庭、步入现实社会、习得谋生本领的“双驾马车”,是教育扶贫扶智的重要内容。终身学习对象更加多元,无论是针对年轻人的技能培训还是针对中老年人的兴趣培养,对于加强乡村认同、涵养乡村文化意义重大,是教育扶贫扶智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级教育一定要明确对象和使命,立足于以自己的本质属性培育人才,做好内涵式发展。[28]

(二)扶业:助力乡村产业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长久之计。县域产业是乡村经济的活力基础,一个地区的经济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产业状况,没有产业或只有低端产业是很多地区贫困的根源。因此,教育要努力成为新型县域产业的孵化源,促进贫困家庭与贫困区域协同发展,根植发展基因,激活发展动力,阻断贫困发生的动因。地方各级各类教育制定规划时,需要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善于提炼和落实教育的特色内涵,真正服务美丽乡村建设,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区域繁荣,使县域经济真正活跃起来。引导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主动对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发挥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引领作用,助力培养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高校尤其国家高水平大学需要充分利用智力和科技优势,除了继续在招生上倾斜等帮扶措施外,还要在人才培养、科技助力等方面创新帮扶举措,致力推动发展地方经济和贫困人口能够广泛受益的产业,培育一批精准帮扶典型项目和创新试验项目,探索在乡村振兴领域建立成果转化平台,助力乡村产业的精准帮扶。[29]

(三)扶志:涵养乡村文明

乡村振兴需要“富口袋”、“富脑袋”和“富心志”。贫困地区发展相对滞后,既属于资源贫乏、生存环境恶劣、公共服务缺口大等条件制约性贫困,也是典型的能力制约性贫困,但从根源上讲更是意识和思路贫困。[30]教育帮扶本质上是人才科技文化理想扶贫,增强自信心和进取心,建立良好风俗,开拓眼界视野,摆脱观念和信念贫困,避免知识匮乏、精神萎顿。要把乡村教育融入乡村建设行动,通过培养乡村儿童文化自信和生存自信、重构本土化现代化开放化乡村教育、创新乡土课程和乡土教材等形式,更好发挥农村中小学的教育中心、文化中心作用。[31]教育要把助农与扶智、扶业、扶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乡村振兴中加强社会建设、丰富文化活动,以提高乡村群众综合素质和振奋其精神面貌,将学校建设成为乡村健康文化的辐射源。

教育是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事业,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的重要内容。通过提高贫困地区学生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扶智、扶业、扶志的针对性,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基层,努力从根源上阻止贫困、防止返贫,使乡村从相对贫困走向更加繁荣、美丽和富有魅力,最终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攻坚精准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