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丰县创新外国语学校(小学部)(221700)朱明利
教育部提出,要对中小学生进行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各个学校对这一政策进行了响应。在开展科学教学活动时,使用这项技术,可以保障教育改革工作推行的效果,增加科学教学课堂的活力,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在科学课程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时候,还遇到诸多阻碍的问题,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相应的优化和创新,以此实现提高教学水平以及质量的目标,最终使人工智能技术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如今,科学界并没有对人工智能进行一致性的判定。在最初的时候,人类把可以进行精确模拟和学习,并拥有智能特征的技术称为人工智能技术。而我们国家的一些学者认为,人工智能技术融合了社会学科、仿生学科、教育学科、学习学科、信息技术学科等,是具有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另外,一些教师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就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融合了不同学科知识,再结合人机交互以及学习的技术,从而衍生出的一种全新的技术。
2018年版的《人工智能白皮书》,根据技术将人工智能进行分类,主要有计算机视觉和知识图谱以及人机交互等类型。在我们国家的教育领域中根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分类,广泛地使用该技术,譬如智能阅卷、智慧校园等。其中,智能阅卷就是借助智能扫描仪对学生的试卷进行扫描,然后以智能的方式去批改试卷,在批改工作完成之后,从多方面进行成绩分析,为教师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以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情。而智慧校园则是使用了智能安全预警,常见的就是在校园大门处安装摄像头,对进入校园的人员进行监督和检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或者可疑的人员,就会对其进行识别并迅速地警报,从而保障了校园的安全。
现在,我们经常会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科学的教学活动中。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根据学生测试的成绩、问题的回答等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确定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从而更好地为学生进行知识的推送。但是,该技术在分析的时候,无法准确地判断学生出现问题的内因,如遗忘的规律、知识的难度、情绪等因素,因而不能从人文方面对学生进行关怀,而只是一味地为学生推送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反复地进行练习,使得学生学习的负担加重。同时,人工智能软件在推送学习内容时,存在不够个性化、精确化的问题,导致在科学课堂中,离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精确教学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随着教育领域普遍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许多问题也跟随出现,其中主要是缺少专业的教师。一方面,大多数学校在职的教师缺少专业的培训;另一方面,尽管部分学校也对教师进行了培训,但在培训时存在培训方法陈旧落后的问题。另外,处于偏远山区的学校,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使得学生和教师都忽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这些因素使得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效果受到严重的阻碍。总之,学校应该加大培训的力度,改变教学的方式,保障这项技术的应用效果,促使教学效率得以提升。
由于人工智能属于新兴技术,所以部分教师在面对这个技术的时候,存在了解和应用方面的诸多问题,尤其是未能将人工智能技术有效地应用到实际教学之中,使用方法较为单一,往往只能发挥人工智能的一部分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应用人工智能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完整的和系统的学习,更没有把教学内容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有效结合,这就导致其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前提和基础。想要有效地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作用,就要借助教学设备的支持。但是,如今的小学科学教学条件还无法满足人工智能技术的需求,更新设备比较缓慢,因此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时候,是需要AI设备、计算机、网络软件等支持的;在购买这些设备的时候,又需要资金的支持。因此,要求学校重视教学资源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配置,将社会、政府、学校自身的资源充分地进行结合,配置好相关的设施设备,为科学课堂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保障。除此之外,想要长久地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还需要对教育的各个部门进行协调,增加人工智能技术的比重,从而更好地开展科学课堂的教学。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于是,部分教师会出现一种思想,认为人工智能在发展之后会逐步代替教师。其实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教师是永远都不可能被取代的,因为人工智能技术虽然先进,但是其并不具备相应的情感,所以教师的教育作用是不能被替代的。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在开展科学教学活动时,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而且还要与学生进行语言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让学生具有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和思想,这些是人工智能技术无法实现的。所以,小学科学教师要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变错误的认知观念,更好地进行科学教学。
例如,在小学中,每个教师需要带好几个班级,科学教师也是如此。这就使得科学教师会有很大的工作量,尤其是作业的批改量较大;同时要求教师在很短的时间内批改完成。而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很难顾及每一个学生,提出针对性的反馈意见。但是,如果小学科学教师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就可以减少工作量,节省时间,对每一个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反馈,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为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进而实现减轻教师压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想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科学知识感兴趣,在开展科学教学活动时,才可以事半功倍。在小学科学课堂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对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进行引导,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全方面地进行知识的展示,再现生活、展示历史文化,这样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发挥思维能力。同时,科学教师还可以借助录像的方式去开展教学活动,先把知识进行包装,然后以礼物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课堂的氛围处于活跃的状态,让学生拥有饱满的情绪,全身心地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
例如,教师在讲解《指南针》的时候,可以先将历史资料制作成课件,为学生进行展示;然后让学生了解发明的人是谁,指南针有何应用等。这样教学,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入手,去研究指南针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发现其中的秘密,进而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进行指南针应用的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这样教学就激发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凭借教师的教导,是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人工智能技术拥有巨大的知识储备,其所拥有的信息资源是海量的。而其知识库的组织结构是根据人类思维联想的特征进行组合的,应用人工智能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主的探索和发展,还可以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解《地震和火山》时,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中出示火山以及地震知识的网址,让学生根据网址去学习其中的内容;然后,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资料的搜集,并要求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看哪一个小组搜集的资料又快又完整。这样的学习方式突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促使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积极地寻找资料。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对所找的资料进行讲解。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但可以学会知识,而且还学会合理地使用网络,培养了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要想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保障,就要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改变学生在教师的“强迫”下进行学习的现状。因此,在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时,就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通过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教学效果的目标。
例如,在学习“天气”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先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教学,通过人工智能“讲述”各种天气的知识;然后,教师与学生深入进行交流和互动,引导学生通过人工智能了解自己想要知晓的知识,如“为什么会刮风?”“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会打雷?”等。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带领学生一起去拍摄各种天气的素材,将其制作成具有交互性、沉浸性以及情境性的视频,使学生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能够对各种天气有着更为直观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还能使学生学习到各种感兴趣的科学知识,从而切实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是现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之一。要想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组织合理且有效的教学活动,就要采用全面评价的方式,尤其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科学学科的学习中,对学生的评价不仅需要评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要了解学生的科学认知能力以及科学实验水平。原先由于受到技术、学生数量以及教师精力等多方面的限制,不能对学生进行准确的评价,如今,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如果经常使用视觉识别的技术,对学生的听讲情况以及问答问题情况等进行量化,对学生的其他各项情况进行整合统一处理,或通过人工智能搜集学生全面的学习数据,就便于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这样对学生进行准确的评价,能帮助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推动学生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小学的科学课堂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意识,可以优化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进而保障教学效果。当然,在教学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人们还需要进一步地探索,以借助该技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