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君, 全 颖
(1.辽宁师范大学 党委宣传部,辽宁 大连 116029;2.辽宁师范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40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种国情决定了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在国家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了习近平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新思路,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新思想,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广大青年学子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高校如何在“拔节孕穗期”为他们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如何抓住这样的关键发力点,理应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课题。而作为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少数民族大学生肩负着振兴民族经济、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使命,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团结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促进高校安定团结、社会稳定和谐有着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进行解读,即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等,它是在历史基因浸润下,尤其是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我国各族人民在抵御外辱、维护民族尊严、奋起反抗列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观和国家观念,其形成是“以中国各民族为统一的前途和命运共同体的自觉、自知性意识”[2],其内容核心是高度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可以说,“五个认同”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的思想之基,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之源,更是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意识和强烈归属的集中体现。
1.自在演进性与自觉抗暴性的有机统一。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具有鲜明的、独特的时代特征,其“自觉”是由“自在”发展而来,是在时代的感召下不断进行自我构建的过程。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这就激发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之观念,梁启超、章太炎等对“民族”思想的阐释,孙中山阐述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独立与民族解放方针政策,抗日战争时期各族人民的共同抗战、全民参与,都让民族主义情绪不断高涨,中华民族共同体“一体”意识更为强烈。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平等团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让各民族都得到进步和发展,国家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民族区域自治相关政策,使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不断加深。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大力弘扬“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成为我们民族工作的重要指针。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着新时代的特点,主要涵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等意识,这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国家政治性与族际人民性的有机统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显著的政治性特点。民族“为了获得和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必须去争取或构建政治权力,构筑自己的政治权力体系,运用政治权力管理自己的社会生活”[4],这是民族共同体的基本政治属性。从国家层面上看,众所周知,自封建王朝时代开始,统治者为了扩大自身的统治疆域、提升国家实力,要么采用武力战争的方式,征服其他民族臣服于帝国,要么通过民族融合的办法,不断加强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在加快中华民族团结统一步伐的同时,“天下观”已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在近代中国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内忧外患,孙中山先生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曾明确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5],这表明近代国家观与民族观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中华民族的“国族”地位,决定了“中华民族要将民族的生存发展与兴衰荣辱,权力与得失,利害与安危等等与国家凝结在一起”[6]。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高屋建瓴,从实际出发,秉持“多元一体”的治理理念,在民族事务治理方面不断加强顶层设计,从制度设计、政策规划到政策执行等方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各族人民汇聚在一起,体现了各民族与国家、个人与民族、个人与国家的物质与精神的高度契合,更是族际关系的特点所在。从各民族的建设和发展进程来看,其总体发展趋向是认同各民族间的交流、交往和融合,强化了人民的国家归属感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从而建构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话语体系。
3.民族自治性与中华凝聚力的有机统一。民族是基于一定文化和历史传统而形成的稳定的共同体,具有自治性的特点。“民族凝聚力是以一种观念形态(感情、愿望、理想、价值观等)蕴藏在每一个民族成员之中的强大力量”[7]。从整体上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强调的是各民族的共同使命与共同价值追求,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围绕着民族的共同愿景,从维护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实际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主题的今天,就是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去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围绕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使全国各族人民凝聚成一个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民族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习近平将其概括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只有凝聚起全国人民的力量,实现各民族间优势互补,激活中华民族创造力,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可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在推动中华民族团结进程的同时,广泛联系海外华人华侨,进一步增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联系,并为世界各民族间的平等友好交往提供了典范,构建了国家与国家关系的新样态,更有利于中华民族以高度自信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共同理想根源于人的社会本质属性,其追求的对象是社会的未来发展,是人们真理认识和价值追求的统一。党的十九大强调,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23,这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就需要进一步强化信念教育,在实践中将其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共同理想之中。正如列宁所说:“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8]少数民族大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目标追求相一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既符合国家发展要求,又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为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方向。
在新时代,实现“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共同的奋斗目标。“中国梦”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新的目标指引,凝聚了主体力量,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和基础,贯穿于民族复兴的全过程。习近平曾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9]可以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要担负起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大任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自信是关键所在。全国各族人民只有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才能汇聚起开山拓路、实现梦想的磅礴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生力军,共襄中国梦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共同的责任使命。少数民族大学生既是“中国梦”的受益人,更是少数民族地区“中国梦”未来的开拓者。因此,在新形势下,通过多种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少数民族大学生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进一步提升民族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前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追求,我们要实现的是“全民富裕”,不是部分人的富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以及如何解决好地区差异防止两极分化,始终是党和国家的牵挂。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围绕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能够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发展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从而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困扰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得到解决。我们党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体现民族复兴要让各民族同胞共同受益,增进福祉,更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族青年大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进一步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其中西方一些错误思潮,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假借学术的外衣,通过各种媒体、特别是自媒体进行传播、煽动不良情绪,抢占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高地。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宣扬错误的历史观念,否定多民族文化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的历史价值和突出贡献,歪曲大学生对各民族一脉相承的历史联系的认识;多元文化主义思潮倡导极端的多元文化,不承认各民族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吸收了中华文化的共同特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更是大力推行以“自由、民主”为核心的所谓普世价值,以此来构建其文化霸权;“三股势力”的滋长侵蚀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的政治认同,企图将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成搞民族分裂、暴力恐怖的“急先锋”。同时“中国价值的世界认同使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10],使得美国等西方国家惧怕中国崛起,不断向我国青年群体进行思想文化渗透,试图影响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使他们对国家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缺乏正确认识,甚至误入歧途,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华民族认同,对铸牢高校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来严峻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党中央科学决策,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扶持政策,使边疆各族人民共享我国经济的发展成果。但边疆民族地区发展不均衡,在民生领域如医疗卫生、教育、养老、住房等公共服务领域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地区间、城乡间差距仍然显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势必会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产生落差,甚至对党的民族政策及民族地区的经济支持产生不认同,容易被一些国外敌对势力、分裂势力所利用,这就削弱了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进而对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发展造成潜在的威胁。另外,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国家认同意识的高低,少数民族大学生更为关心的是自身所在地区的发展状况,相对弱化对整个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得不平衡不充分,对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样会带来难度。
伴随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加,所有少数民族学生都有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情况。据教育部权威统计,我国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占比达到10.01%(1)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数[EB/OL].[2021-08-30].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560/2020/quanguo/202108/t20210831_556358.html。以上海市为例,在沪高校学生的民族种类超过48个(2)参见吴文钰,高向东.上海高校在校少数民族学生状况调查报告[J].社会,2004(8):20-24.。由此可以推断,在各高校内虽少数民族学生较少,但高校内所存民族种类却数量众多,少数民族种类分布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民族文化传统及宗教信仰是基于该民族生存地域及现实实践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层面的认识及习俗。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受生存地域及历史因素等影响,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在语言、生活习俗、社会规范、价值取向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化的存在导致在大学集体生活中,不同民族学生难免会因上述差异产生矛盾,甚至引发冲突。这自然不利于民族友好与民族团结,少数民族大学生也会因此加剧自我封闭化倾向,不愿同他人交往交流。长此以往,必然对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影响,不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更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出发,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通过持续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统筹做好乡村振兴和民生事业升级优化,让少数民族大学生都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多举措推进民族文化现代化,加强民族文化融合发展,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切身体会到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增强其文化认同,从大环境上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大学校园里,高校应结合自身优势,强化理论与实践融合并进,创造性地有效地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真正成为他们的共同追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也是各族人民共同认同、建构、享有的价值归属,是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为有效的途径。高校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带领学生深入学习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正确客观看待一些敏感的历史问题,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华民族及其文明是多元一体的,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关照少数民族大学生本民族文化,以少数民族文化为载体,借助其地域性特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做出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新的阐释;要挖掘、凝练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共同的价值观,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互动,实现新时代主流价值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重点宣传少数民族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和优秀事迹,从而形成情感共鸣,弘扬和倡导优秀的价值理念,凝聚共识。
2021年1月,中共中央正式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突出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11],成为工作主线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前途命运和根本利益紧密相连,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建立健全民族团结教育的常态化机制。“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立身之本”[12],作为高校要始终把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放在首位。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深入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课程体系中,不断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要搞好各民族的节庆活动,努力实现民俗活动与民族团结教育的融合。要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牢固树立法治精神,从而实现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总之,要结合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在融入、贯穿、落实上下功夫,坚持不懈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宣传,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全覆盖、常态化。
大学校园是各族大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的空间,也是他们交流和交往的平台。高校要不断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的价值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场所和生活场所的校园设施等硬件环境中,让学生置身其中潜移默化受到熏陶和感染,“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13],从而促进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高校要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将民族感情与家国情怀有机统一,促进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情操,使其在认识与实践中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络建设,积极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关内容,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准确理解其内涵,更加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境内外敌对势力等在学校进行煽动渗透活动一刻也没有停止,非法宗教活动与我们争夺人心、争夺青年、争夺阵地的活动一刻也没有放松。在两个大局之下,如何更好地应对外部势力和外来思潮冲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增强意识形态敏锐性,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切实加强对论坛、讲座、报告会、研讨会阵地的管理,承担起政治功能;要及时掌握国内外分裂主义势力向少数民族师生的意识形态渗透、价值观渗透情况,要厘清风险,及时研判,要敢抓敢管,敢于斗争,敢于亮剑,把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要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保持对各类风险隐患的政治清醒和敏感,健全风险防护机制,提高风险化解能力,以更有力的领导,更有效的举措,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维护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贡献。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高校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体制机制,增强大学生民族团结的价值认同,加强各民族大学生交流交往交融,增强抵御外部思潮和敌对势力的能力,使民族大学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地区的传播者,积极投身强国伟业,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